漢代古玉收藏與鑑賞

2020-12-16 紫色百合香

古玉典藏中,漢代古玉一直帶給世人的是精巧活潑、玲瓏剔透、變化多端、線條流暢之感。鏤空、浮雕等高難度技法普遍應用。此時的玉器在強大的時代背景下變得更加傾向於寫實之風。紫色百合香為您細講漢代古玉收藏與鑑賞知識,使您了解更多漢代古玉細節。

一、漢代古玉

秦代時期,由於其歷史短暫,所傳世的古玉比較少見,只有零星出土,多和戰國玉器區別不大,因此秦代玉器對世人來說認識較少。

兩漢時期,經濟繁榮穩定,社會安定,各行各業都大力發展,其中也影響了古玉的發展。漢代古玉種類豐富,工藝高超,也出現了許多新創品種,如雞心佩、司南佩、玉剛卯等,而且古玉的發展方向更加向世俗化邁進。漢代古玉是我國玉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個巔峰時期,如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墓、廣州南越王墓等都出土了相當精美的古玉,這些出土的古玉都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

二、漢代古玉-常見器形

漢代古玉的常見器形,主要是人物形、動物形、幾何形等。人物形古玉主要是玉舞人、玉仙人等。動物形古玉主要是玉蟬、玉豬、玉熊等。幾何形古玉主要是玉璧、玉圭、玉環等。

三、漢代古玉-玉材選用

漢代古玉所選用的玉材主要是以新疆和田玉為主。和田玉包括白玉、黃玉、青玉、碧玉和墨玉等,尤其以和田白玉為上乘佳品。其他的玉材還有獨山玉、岫玉、酒泉玉、琥珀、瑪瑙、水晶、綠松石等。

四、漢代古玉-紋飾風格

漢代古玉的紋飾不僅是繼承傳統,較前朝有了很大的改進。紋飾風格更加傾向於立體化,也就是一些古玉上常常會出現浮雕動物紋飾,這些立體化的紋飾使得漢代古玉的發展更加順暢,更加成為藝術發展的巔峰時刻。此時乳釘紋也是漢代古玉比較有特色的一面。

五、漢代古玉-工藝特色

漢代古玉的工藝是戰國古玉工藝的傳承和發展。其中「漢八刀」刀法簡潔,平直有力,是我國玉雕技法中非常有特色的一種技法,其代表作品為八刀蟬,雖然只是寥寥幾刀,就好像給玉蟬注入了飽滿的生命力,活靈活現,非常生動。

漢代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布輪和砂輪等較為先進的打磨工具,使得漢代古玉的拋光技術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準。

六、漢代古玉-玉禮器

漢代用於禮儀的玉器,和先秦時期的概念有所不同。漢代只有玉璧和玉圭仍然作為傳統的玉禮器。漢代玉璧與戰國時期相比,器形更厚。蒲紋、谷紋、龍鳳紋等仍然作為主要的紋飾,但是紋飾略有改動,如玉璧上的蒲紋和谷紋的顆粒更大,更稀疏,而且組合紋飾更加流行,且飾以吉祥文字。東漢時期之後,玉璧就更加少見了。

漢代的玉圭,大多形體較小,為尖首圭,而且數量很少。

七、漢代古玉-玉舞人

漢代玉舞人主要有扁平狀鏤雕和圓雕兩種形制。扁平狀的玉舞人線條雖然琢制簡單,但是人物的面部表情、體態輪廓等方面依然刻畫細緻。圓雕玉舞人則更加具有動感,古人的衣著、舞姿都清晰可見,非常飄逸,具有靈動之美。

八、漢代古玉-玉帶鉤

玉帶鉤在漢代古玉中十分常見,形制非常多樣,如琵琶形、短鉤形、長鉤形、方形、圓形等,基本沿用了戰國時期的形制。紋飾琢制精美,鉤首一般為獸首形,也有鳥形和螭首形等,鉤身既有光素無紋的,也有雲紋為裝飾的。

九、漢代古玉-精品賞析

東漢時期白玉虎熊紋佩

玉器鑑賞要點:此件玉佩由白玉精心琢制,紋飾採用漢代傳統的虎熊紋飾,以突顯諸獸的神威之力。線條優美而流暢,細節處理非常到位。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古玉收藏,學品很重要
    收藏家學品最重要,沒有好的學品不肯努力學習難有好的眼力,正確的收藏心態:先要有好的「學品」才能有好的眼力、好的藏品、當然收藏家財力也很重要。中華古玉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據著重要地位。當你去深入研究古玉的歷史文化,不斷提高鑑賞,見識水平,閱歷提升了,思想境界提高,人的格局就會變大,自然文化靜心提升了。在古代,玉被視為珍寶,是皇宮貴族才可享有的專屬品象徵財富和身份。所以古人向來喜歡將玉作為傳家寶,留給子孫後代,這是在傳福氣,也是在傳財富。玩古玉在很多人眼中, 是一種高雅的行為,玩古玉學的是中華傳統文化。
  • 西周玉豬特徵與漢代玉豬不同
    周朝又分為西周和東周兩個階段,其中西周時期是周朝統治的全盛時期玉文化繁榮昌盛,漢代盛行玉豬很多,但是西周玉豬少有出現,所以民間收藏的西周玉豬也可以彌補國家博物館的或缺,說明西周玉文化的繁榮。古代玉雕刻的玉豬大致有三種類型:玉握類、玉配件類和把玩陳設類。
  • 中國古玉巔峰時期-漢代玉器
    漢代時期,是我國古玉的巔峰時期。漢代玉器不僅繼承戰國時期的玉器傳統,更加大力發展,創造了如漢八刀等精湛的技藝。漢代玉器有如王者之玉,氣勢磅砣,非常霸氣。漢代玉器的紋飾、玉禮器、玉佩飾、喪葬玉等方面都頗有藝術特色,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如何識別漢代玉器的紋飾、重要的禮器、佩飾和典型的喪葬用玉,使您對漢代玉器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 古玉動物件:精彩絕對超乎想像!
    ▽推薦《古玉鑑賞》官方網店——「盡藏」,歡迎關注! 良渚文化玉鱉 良渚博物院收藏 進入商周時期後
  • 25件漢代古玉精品! 陝西關中的冰山一角 !
    璽印:《漢官舊儀》稱漢代「皇帝六璽,皆白玉螭虎鈕」,「皇后玉璽文與帝同」,帝、後璽均是漢代最高權力的憑證,皇帝玉璽迄今未發現。漢代玉印分官印和私印兩種,官印為執政者的憑信,私印為個人身份的憑證。  玉圭:玉圭是漢代最常見的禮玉,多光素無紋,少數琢有花紋的玉璧改制。常在祭祀時使用,並不是承擔象徵身份的瑞玉。
  • 仰古齋主賞玉人
    文化收藏講究一個緣字,在徜徉其中的不經意間,記者認識了仰古齋的齋主潘先生。   潘先生祖籍安徽懷寧人,曾是安徽中心城市一家國企的老總,收藏搞了30多年。一開始他收藏的範圍很廣泛,但後來他發覺收藏行業魚龍混雜,有的造假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他本人也曾吃過幾次虧,於是他改弦更張專攻玉器,經過30年的浸潤,他已成了業界頗有名氣的大家,初到上海他在多倫路文化街開了一家創意市集式的店鋪,隨著中福城的建成開業,他便移師此間,取名仰古齋,以表示仰慕中國傳統文化的心聲,他是入駐中福城的第一批商家,也是在中福城開創私齋辦展覽的第一人,2006年6月底,他在中福城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下
  • 漢風古韻——漢代古玉
    根據器形和用途的不同,漢代玉器可分為4大類:①儀禮上使用的玉器;②葬玉;③玉裝飾品;④玉制美術品。商周的6種「瑞玉」,除璧、圭外,都廢棄不用;組成「組玉」的各種玉佩,其種類和數量都已減少。葬玉和隨身玉制裝飾物的種類增多。
  • 古玉風採之「玉帶鉤」
    戰國時期束帶佩帶鉤示意圖隨著漢代玉器巔峰的到來,玉帶鉤進入製作和使用的鼎盛時期。漢代玉帶鉤在承襲戰國玉帶鉤的工藝基礎上有了長足的發展與創新。西漢時期玉帶鉤出土數量較多,形體變化多樣,製作工藝更加精美。鉤體裝飾除陰刻幾何紋飾,開始出現淺浮雕與透雕蟠螭和鳳鳥等紋飾,同時龍首形狀也漸從抽象發展為寫實,此外,漢代玉帶鉤的鉤鈕逐漸向鉤體中部移動。例如廣州南越王墓和河北滿城漢墓,都發現多件精緻的玉帶鉤,是漢玉帶鉤中的上品。
  • 「東方玉韻」氣勢磅礴的漢代古玉
    中國的工藝源遠流長,漢代繼續有所發展。西漢初年的玉器繼承了戰國時代的傳統,但開始有了變化。西漢中期以後變化更大。根據器形和用途的不同,漢代玉器可分為4大類:①儀禮上使用的玉器;②葬玉;③玉裝飾品;④玉制美術品。
  • 古玉收藏是個坑 ,99.99%註定是來打醬油
    此次【思源堂藏中國玉器】四件高古玉器拍了近一億港元,創下古玉的交易紀錄。拍賣未演先轟動,幾件罕見的立體雕玉器將所有古玉買家全都吸引過來,預展時邦瀚斯太古廣場寫字樓電梯就已人滿為患,想看重點拍品,排了3小時隊還上不了手;更有藏家抱怨拍賣當日由於參與的買家太多遠超過預期,邦瀚斯竟出現了無牌可發的窘境,電話委託更是全線爆滿。此場拍賣遠低於市場價的預估價,更讓買方殺紅了眼。
  • 三千年玉跪虎張姓祖墓出現,於老子有關和家傳古玉舊藏玉人也相似
    據考古發現此件玉跪虎是3000年前的張姓始祖之墓出士稀少珍貴。這個虎形狀的玉雕也相當獨特,造型為正面看去像一頭老虎坐在地上,從後面看去又像是人,這件玉器像虎也像人,堪稱絕品。據說這個玉器與河南周口鹿邑張家有關,說明這個玉器是當時王者榮耀只能皇家貴族擁有,老子就是鹿邑的人。
  • 海外淘寶|日本美協秋拍:古都鎌倉老者收藏的中國千年古玉
    老先生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完璧歸趙地將其收藏的部分古玉出品給美協,願老先生的往事凝金玉成佳事。古代玉收藏承蒙滿洲鐵道的甘糟先生割愛,為中國古玉所傾倒,自那以來便埋頭於收集古玉,將拙藏收入螺鈿箱中,品味至福之時光。
  • 漢代玉舞人
    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一件漢代玉印章,印身則雕琢成一個舞人。這兩件舞人在功能上都突破了單純作為佩飾的範圍,說明當時人們對玉舞人的普遍喜愛,但作為佩飾仍然是玉舞人功能的主流。曹操在臨終《遺令》中便囑告「天下尚未安定,末得遵古也……斂以時服,無藏金玉珍寶」。尤其是玉路不通,玉料來源阻滯,直接影響了玉器的發展。
  • 【鑑賞】玉扳指的全面解析!
    螭紋玉扳指,清代,河北省民俗博物館藏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對韘字的解釋是:「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勾連雲紋玉韘,戰國,國家博物館藏漢代漢代,玉韘出現了片狀形制,很多還鏤龍雕鳳,十分精美。
  • 祈平安記得帶上闢邪古玉——漢代和田白玉剛卯、嚴卯手串
    祈平安記得帶上闢邪古玉——漢代和田白玉剛卯、嚴卯手串漢代和田白玉剛卯、嚴卯手串8枚,品相完整紅色沁,每枚剛卯嚴卯長寬
  • 古鏡史話-漢代銅鏡藝術鑑賞
    中國古代銅鏡史源遠流長,而漢代銅鏡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講述古鏡史話-漢代銅鏡的藝術鑑賞,讓您領略比較全面的漢鏡收藏知識,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品鑑漢代輝煌的鑄鏡歷史。一、漢代銅鏡概述漢代社會繁榮穩定,各行各業都有較大的發展和進步,銅鏡也在不斷創新和提高之中,銅鏡的紋飾豐富多彩、工藝也更為精湛。其中星雲紋鏡、草葉紋鏡、連孤紋鏡、博局紋鏡、畫像鏡等新型銅鏡也在漢代社會逐漸興起,而且銅鏡的銘文也突顯鮮明的時代特徵。二、漢代銅鏡的種類漢代銅鏡的種類豐富,不僅沿用戰國時期的古鏡,還有所創新。
  • 故宮藏品黃玉琴式鎮紙與民間家傳古玉舊藏古玉琴都屬中華玉文化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其中也包括用上等和田玉雕刻玉琴,畫畫的時候用玉琴做鎮紙用或陳設擺件,代表皇家貴族藏品高品位能用玉代表琴棋書畫收藏,可見中華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
  • 歷年來學習古玩收集的兩百多冊古玩類收藏鑑賞古籍
    《中國古典家具價值匯考++椅卷》《中國古典家具收藏與鑑賞全書上卷》《中國古典家具收藏與鑑賞全書下卷》《中國古玩辨偽全書 李雪梅主編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中國古玩鑑識系列-古玩造假大揭密》《中華四大名玉之 岫巖玉》《中華四大名玉之 獨山玉》《中華四大名玉之 綠松石》《中華玉佩圖譜集》《中國出土玉器全集(1)》《中國印石》《
  • 國枰 古玉價值:莫以大小論高低
    國人對玉的特殊喜好自古有之,在古代,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與玉彼德焉。而玉的溫潤色澤象徵仁慈,堅硬質地象徵智慧,不傷人的稜角表示公平正義。民間相信玉能護身、驅邪,代表著正氣和靈性。對於古玉,可以工精、質優、色巧、形奇為標準進行收藏。
  • 古玉收藏要具備廣泛的歷史、文化、美學、專業知識
    學好古玉收藏要關注器物的歷史文物價值,美學, 經濟價值,要對收藏界有統攬性的認知了解藝術品行情。這些都要靠專業知識找對人,進對門有正確收藏方向。古玉文物藝術品不僅可以賞心悅目,與心靈對話,而且其具有歷史、文化和學術的傳世價值,同時凝聚著父輩文化理念的價值取向,是傳承家庭文脈的上佳選擇,象徵著一個人的文化品位和社會地位,是進入高層次文化圈的通行證,古玉是收藏保值增值的最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