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玉扳指的全面解析!

2021-02-07 上源文化
點擊"上源文化 免費訂閱

扳指是中國古代一種極為時髦的佩飾品,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但皆喜佩戴。其質地亦由原來的皮革、犀角、駝骨等擴大至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等名貴材料。近年來,由於藝術品市場的升溫,扳指的價格也扶搖直上。

白玉扳指,清,故宮博物院藏

扳指在古代叫韘(she),是射箭時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韘初見於商代,流行於戰國至西漢,但到後期原先的功用逐漸弱化,其演變為一種裝飾品。

螭紋玉扳指,清代,河北省民俗博物館藏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對韘字的解釋是:「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詩經•衛風》「芄蘭」篇中有「芄蘭之葉,童子佩韘」之句,說明商周時期一個能射箭、會駕車的普通少年都可佩戴韘,可見韘在那時是一種使用非常廣泛的器物。

追溯歷史

當時普通人所用的韘都是用皮革製作的,留存至今非常不易,只有極少數軍事統帥使用的代表其權力和地位的玉韘在考古中才偶有發現。

商朝

目前,韘以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玉韘為最早。玉韘上穿孔可用來繫繩,縛於腕部,用時套於拇指上,張弓時,將弓弦嵌入背面的深槽,以防勒傷拇指。

玉獸面紋韘,商,故宮博物院藏

西周

在河南三門峽發掘的西周虢季墓中也出土了兩枚玉韘,形制和商朝的玉韘基本相同。

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玉韘十分流行。這個時候的韘製做精美,紋飾細緻。到了戰國,玉韘漸漸演變為成年男子的佩飾,形狀從指環形演變為扁平體。

勾連雲紋玉韘,戰國,國家博物館藏

漢代

漢代,玉韘出現了片狀形制,很多還鏤龍雕鳳,十分精美。大都也有用來拉弦的小鉤,但這個時候的玉韘已經不能承受拉弓射箭的強大扣力,而完全演變為一種佩件裝飾品,失去了實際用途。因其中空部呈雞心形,也有人稱之為「雞心佩」。

玉螭鳳紋韘,漢,故宮博物院藏

兩晉至元

兩晉之後,由於戰亂和杜絕厚葬之風,尚不見有這一時期的玉韘或韘式佩出土。儘管文獻和實物都非常稀少,但佩韘的觀念依然存在。

明清時期

到了明清時代,玉韘則完全異化為觀賞之物並更名為扳指,特別是在清朝的王公貴胄中十分流行。

玉扳指一組,清,故宮博物院藏

清朝扳指的由來

清朝統治者在入關前,射箭作為冷兵器時代重要的個人軍事技能受到極大重視,因此清朝軍事力量的核心武裝「八旗」對此物甚為重視,幾乎人手一枚。

入關以後,舉天下以奉養八旗,待遇優厚,八旗風氣日漸奢靡,這種軍事器械漸漸成為一種極為時髦的玩物和裝飾,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徵。民間還流傳著各式各樣的扳指的故事。

清靜無為玉扳指,乾隆時期,首都博物館藏

順治皇帝用扳指選擇陵寢

傳說在清初,順治皇帝率領眾臣到河北遵化一帶狩獵。極目向南望,金星山如錦屏翠帳,林濤如湧,綠波蕩漾;朝北看,昌瑞山重巒疊嶂,景物秀美,如同仙境。順治不禁發出由衷的讚嘆。

他一邊向蒼天默默地祈禱,一邊輕輕取下佩戴在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小心翼翼地扔下了山坡,然後向眾臣宣詔:「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的壽宮,所落之處為佳穴,即可啟工。」隨從在草叢中發現了玉,並且立樁做了標記。於是,清東陵中的第一座陵寢——孝陵就在這裡落成。雖然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卻說明了順治皇帝對玉扳指的珍愛。

梵文玉扳指,清代,廣東省博物館藏

乾隆為扳指賦詩50首

乾隆皇帝是個藝術品的狂熱追求者,對於用來陳設和鑑賞的以珍貴材質尤其是玉材製作的玉扳指,更是情有獨鍾。

有次他看到一件進貢的玉扳指,立刻被其溫潤的玉質和精緻的工藝所吸引,於是為此作了一首《詠玉韘》的詩,不僅把玉扳指的來源、用途交代得很清楚,而且還引經據典,將古代玉的使用制度作了說明。從此他便一發而不可收,先後為玉扳指賦詩就達50首。

內鑲金玉扳指,清代,現藏於常熟博物館

上有所好,下必盛焉。皇帝爺如此喜好扳指,八旗子弟熱情追捧賞玩,自在情理之中。因此,玉扳指在清代玉器中最為常見,甚至還出現了從緬甸進口的翡翠扳指。但大多玉扳指外面光素,只有少數雕有花鳥蟲魚圖案或詩文吉語,因此異常珍貴。

翡翠扳指,李蓮英墓出土,首都博物館藏

步入二十一世紀後,隨著民間收藏的急劇升溫,扳指也開始頻頻亮相各地拍場。2007年一件清代羊脂白玉扳指在北京中拍國際拍賣會上露面,估價為80萬元,成交價達165萬元,高出估價一倍;而在中貿聖佳拍賣會上,一件清乾隆玉雕御製詩文馬鞍形扳指獲價134.4萬元。

尤值得一提的是,在2007年蘇富比春季拍賣會上,一套盒裝7枚清乾隆御用玉扳指格外引人注目。最後被一位亞洲收藏家以4736萬港元收入囊中,創下了玉扳指市場最高價。

長 按識 別 二 維 碼

關 注 上 源 文 化

做最內行的古玩人

相關焦點

  • 玉扳指的戴法及意義
    在春秋戰國時期,玉扳指就流行於貴族,成為尊貴身份的象徵。隨著時代的變遷,玉扳指成為一種飾品。那麼扳指的戴法及意義有哪些?
  • 古代玉扳指的鑑定要點
    今天我們就從古代玉扳指新老鑑定的角度,交流一下玉扳指收藏過程中的心得體會,籍以讓大家更進一步地了解並掌握玉扳指收藏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玉扳指是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時代產物,如果熟悉它的發展演變歷史就不難了解,玉扳指最為盛行的巔峰時代,基本只存在於清代。
  • 玉扳指的前世今生
    玉扳指又叫玉韘(音同射),《說文·韋部》:「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本意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後來引申為能夠決斷事務,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徵。
  • 玉扳指——來龍去脈
    商周時期和田獸面紋玉韘幾千年來,扳指的形制,出現過很多種樣式。最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現較早,最早還有弦槽,後來取消。在我國,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國外則突厥-土耳其、韓國至今仍在使用。
  • 從價值四千萬的乾隆玉扳指談古代扳指的發展演變
    清乾隆御製玉扳指及剔紅紫檀蓋盒在2007年4月8日的香港蘇富比「乾隆宮廷藝術品拍賣專場」,一套清乾隆御製玉扳指連同乾隆御製詩剔紅紫檀三魚朵梅海水紋蓋盒,以4736萬港元的成交價創下了扳指拍賣的世界紀錄。
  • 玉扳指的發展演變及其寓意
    戰國時期扳指開始變短,到了西漢,韘發生了相當大的變化,逐漸失去其實用價值,成為一種裝飾品。隨著年代的變更以及逐漸演化,玉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還有拉弓護指的功能,不僅較後來的扳指更長,而且其上有槽痕。
  • 這才是古代貴族男人的標誌物——玉扳指
    古代的時候,玉扳指代表的是一種尊貴的身份 平民百姓是不能佩戴的,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佩戴和擁有 如今,社會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漸漸改變 佩戴玉扳指也成為一種潮流 不過佩戴玉扳指的大多數是男性
  • 清代帝王為何偏愛玉扳指,扳指價值真的很不菲
    雖然說扳指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人進行佩戴了,但是在人們的理解之中,扳指最大的意義還是象徵著地位非常的高。按照它作為戒指的意義來說,戴在手上有著警戒的意思如果想要勸別人進行戒菸,酒,色等都可以把扳指送給他。扳指它也有很多特別的含義,比如表達兄弟齊心,如果是夫妻兩人各佩戴一枚扳指,也可以表示他們感情很好夫妻之間非常和睦。
  • 扳指合集,美到極致!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貴族扳指以翡翠、羊脂玉等為上選。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清乾隆皇帝對扳指的喜愛眾所周知,單為玉扳指就寫下了近50首詩作,還經常用"殊珍"這樣的詞彙來形容玉扳指材質的美妙。
  • 玉扳指在古代是用來做什麼的?它有什麼寓意?
    也就是說,扳指最初是用去毛的熟皮子製成的,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就發現有扳指的存在了,最初可能有皮質等一些較軟材料製成的扳指。雖然在當時,很可能對於古玉的價值認知僅限於在珍貴玉料的再利用,並未關注他們的歷史文化價值,但從另一個方面恰恰說明在當時已經出現古玉的收藏和欣賞。這是古代玉器地位奠定的第二個階段。在這期間,玉扳指出現了。
  • 玩玉的男人的三大件扳指玉牌和手串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我國玉友中,男性佔大部分,而玩玉的男人,又講究三大件「扳指玉牌和手串」方正剛毅的玉牌玉牌,最具文人質感和風骨,是「三大件」裡題材最豐富、能發揮出最多藝術可能性的玉器族氣質的扳指若說在古代,和田玉是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徵,那玉扳指,則是貴族中的貴族。將軍們喜愛他,皇帝也推崇他,其中最具價值的扳指,肯定是皇帝的御用之物。自清朝建立以來,皇帝的御用扳指,從擬定到製作,都有著嚴格的慣例和規定,一塊扳指,無論是材質、工藝、身份,都是絕無僅有的。
  • 詳細解析扳指(多圖)
    商周時期和田獸面紋玉韘    幾千年來,扳指的形制,出現過很多種樣式。最為主要的,是坡形扳指和桶形扳指。坡形扳指出現較早,最早還有弦槽,後來取消。在我國,坡形扳指一直使用到明代。蒙古與清朝,則主要使用桶形扳指。
  • 從商王后婦好到滿清乾隆,為何王公貴族都偏愛玉扳指?
    ▲漢玉螭紋韘形佩宋代在漢制玉韘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片狀、矮筒狀的玉扳指。而清代,玉扳指已失槽口和厚度,是八旗子弟人手一枚的賞玩物件,裝飾意味被大大增強。北京民間有句老話:貝勒手上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 玉扳指,流傳千年的指上風景,你知道該如何正確佩戴嗎?
    在中國古代,玉扳指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尊貴,也是現今玉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玉器飾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就來說說玉扳指是什麼,有什麼來歷以及它應該怎麼戴。玉扳指一直流行貴族,是尊貴身份的象徵。現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觀念的改變,玉扳指逐漸成為一種飾品。
  • 扳指
    隨著年代的變更以及逐漸演化,扳指的材料和形制在各個朝代有所不同,譬如商代的玉扳指還有拉弓護指的功能,不僅較後來的扳指更長,而且其上有槽痕;  戰國就開始變短;漢代的扳指出現玉片形狀,類似於玉佩,帶有用來拉弦的小鉤,但這個時候的扳指已經不能承受拉弓那麼大的力量了;宋代出現了一些仿漢代的扳指,其樣式更是多種多樣,有片狀的,也有矮筒狀的;時至清代,扳指呈圓筒狀,一端邊緣往裡凹,
  • 乾隆玉扳指被一醫生戴在手上,專家勸其上交,此人亮出身份拒絕
    乾隆愛寫詩,也愛玉扳指,他光寫玉扳指的詩就有50首。在皇帝的引領下,清朝的皇室、貴胄都以戴玉扳指為榮,可以說玉扳指已經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那麼玉扳指究竟是什麼東東?又為何戴在大拇指上?當然玉扳指不是誰想戴就能戴的,不同的身份等級,所佩戴扳指的材料和樣式都是有限制的。一般的王公貴族只能佩戴翡翠、瑪瑙、珊瑚等材料的,而普通老百姓則只能佩戴象牙、瓷質材料的。如果想超越身份佩戴也不是不可以,除非是御賜扳指。皇帝常常會將地方官員進貢的玉扳指,或者專門讓造辦處製作一些,用來賞賜給高官、寵臣以及皇室宗親等。
  • 此人自稱清皇室後裔,還拿出乾隆玉扳指為證,專家:無償上交吧!
    作為權力的象徵,玉扳指自然是只有貴族人才能使用,這不僅關於身份更多的是這一類型的扳指是非常難製作的。一塊好的玉扳指需要非常珍貴的翡翠、瑪瑙、珊瑚等才能製成。只可惜我國文物界內並沒有流傳下這一類的文物,是我國的一大文物缺失。此人自稱滿清皇室後裔,並拿出玉扳指證明民間有這樣一個人手中卻有珍貴的玉扳指,他自稱是滿清皇室後裔,還拿出乾隆的玉扳指為證,專家研究後:無償上交吧!
  • 指上乾坤,由玉韘到扳指,從商代拉弓實用物到清代把玩物的演變
    或許特別注重禮法的周有了新的規定,將扳指叫做「夬」,而其中的襯墊叫做「韘」吧?考古界把出土的扳指叫「韘」。「韘」見諸於各類考古報告和博物館擺設出來的古代「玉扳指」、「骨扳指」,所以本文沿用通用的叫法。「韘,射決也,所以開弦,以象骨,韋系,著右巨指。」
  • 中國古代扳指
    清乾隆 玉扳指三枚配填漆蓋盒 因此清朝八旗子弟對扳指十分重視,幾乎人手一枚,因而成習。 清 翡翠扳指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貴族扳指以翡翠、羊脂玉等為上選。以其大小厚薄論,又有文武之分。
  • 和田玉玉扳指賞析
    和田玉手飾在國內比較流行,中國人從古代已經配戴和田玉手飾,尤其是在清代時期,無論從皇室貴族到王公大臣,還是從風流雅士到商賈走卒,只要是有條件的,都喜歡佩戴和田玉手飾,古人經常以玉比君子,因為玉是高尚和名貴的,是身份的象徵。和田玉扳指的款式主要分為兩類,素扳指和雕件扳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