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扳指,流傳千年的指上風景,你知道該如何正確佩戴嗎?

2021-01-07 東家APP

在中國古代,玉扳指是身份的象徵,代表著尊貴,也是現今玉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一種玉器飾品,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下面就來說說玉扳指是什麼,有什麼來歷以及它應該怎麼戴。

玉扳指一直流行貴族,是尊貴身份的象徵。現今,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觀念的改變,玉扳指逐漸成為一種飾品。那麼對於它的來歷和戴法,你了解嗎?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玉扳指的來歷

玉扳指的來由已久,又被稱為玉蝶,最早是古代人為了避免射箭的時候將大拇指磨傷而發明的一種護手的工具。相傳,在滿清的時候,玉扳指成為了滿族男子特有的裝飾物。我們都知道,滿族尚武,注重從小培養孩子騎馬射箭,後來戰爭不斷,佩戴玉扳指的習慣也被延續了下來。

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對於玉扳指製作選材、工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清朝時期,被延伸為身份的象徵,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發展到現在,玉扳指已然被人們作為飾品,並且它內部含有的大量微量元素對人體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也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和青睞。

玉扳指的正確戴法

對於玉扳指的戴法,自古以來就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我們都知道,射箭通常右手控弦,左手持弓,因此有的人認為應該戴在左手大拇指以保護握弓箭的一隻手的拇指,有的人認為應該戴在右手大拇指以保護拉弦的手的拇指。

總而言之,在古代都是為了避免拇指受傷。現今,玉扳指更多的被作為裝飾之用,在佩戴左右手也就沒有很大的講究,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和喜愛進行佩戴,但是要注意在佩戴的時候要凹面向外 ,凸面向內,不能到底,拇指根部要留空隙。同時避免磕碰和保養,以達到「人養玉、玉養人」的功效。

本文分享自東家匠人:日月翠庭

相關焦點

  • 玉石扳指的正確戴法及寓意!
    清乾隆皇帝詠贊玉扳指的一首御詩,「快馬飛生耳後風,浮麋數肋中無空。   到了今天,玉扳指又多了很多新的佩戴意義,也演化出了越來越多的文化和精神內涵。比如,現在有很多走在時尚前沿的年輕人,開始在拇指上帶上玉扳指。這是因為現在的玉扳指早已超出實用功能,轉為賞玩對象,增加了觀賞、裝飾功能。
  • 這才是古代貴族男人的標誌物——玉扳指
    古代的時候,玉扳指代表的是一種尊貴的身份 平民百姓是不能佩戴的,只有皇家貴族才能佩戴和擁有 如今,社會在發展,人們的觀念也漸漸改變 佩戴玉扳指也成為一種潮流 不過佩戴玉扳指的大多數是男性
  • 古代玉扳指的鑑定要點
    清早期玉板指清早期玉扳指的主要特點是:矮樁和薄胎。所謂「矮樁」是指玉扳指的高度較低,而「薄胎」是指扳指胎壁的較薄。在清宮造辦處不計工時只求工藝的極致美學理念下,各種素麵、鏤空、仿古、刻詩文的玉扳指橫空出世,毫不誇張地說,乾隆玉扳指其玉石原料之精良、藝術水準之精湛完全稱得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正是在乾隆皇帝的大力推動下,玉扳指這種極具滿清民族特色的玉器品種,得以大放光彩,並且由宮廷流傳到民間,最終形成了清代至民國長盛不衰的佩戴風俗。
  • 玉扳指的戴法及意義
    在春秋戰國時期,玉扳指就流行於貴族,成為尊貴身份的象徵。隨著時代的變遷,玉扳指成為一種飾品。那麼扳指的戴法及意義有哪些?
  • 玉扳指——來龍去脈
    清朝八旗子弟爭相以貴重材質製作扳指,相互攀比炫耀。最終,形成了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蒙各旗子弟,以及附庸風雅的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而皆喜佩戴的風氣。清代鹿角扳指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製者為最多。貴族扳指以翡翠質者為上選,其色渾澄不一且花斑各異,碧綠而清澈如水者價值連城,非貴胄而不敢輕易佩帶。
  • 【鑑賞】玉扳指的全面解析!
    ,上自皇帝與王公大臣,下至滿漢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賈,雖尊卑不同但皆喜佩戴。清靜無為玉扳指,乾隆時期,首都博物館藏順治皇帝用扳指選擇陵寢傳說在清初,順治皇帝率領眾臣到河北遵化一帶狩獵。他一邊向蒼天默默地祈禱,一邊輕輕取下佩戴在大拇指上的白玉扳指,小心翼翼地扔下了山坡,然後向眾臣宣詔:「此山王氣蔥鬱,可為朕的壽宮,所落之處為佳穴,即可啟工。」隨從在草叢中發現了玉,並且立樁做了標記。於是,清東陵中的第一座陵寢——孝陵就在這裡落成。雖然這只是一個民間傳說,卻說明了順治皇帝對玉扳指的珍愛。
  • 玉扳指的發展演變及其寓意
    玉扳指,被稱為韘(shè),是古人射箭時戴在大拇指上拉弓用的工具。
  • 從價值四千萬的乾隆玉扳指談古代扳指的發展演變
    這套清乾隆御製玉扳指的款式和內徑基本一致,扳指紋飾為清代宮廷常用的回紋邊或萬字紋邊。共包括白玉扳指二件、碧玉扳指二件、漢玉扳指一件、青玉扳指一件、赤皮青玉扳指一件。其中的碧玉、漢玉、青玉四件扳指上都刻有乾隆御題詩,是乾隆55歲至80歲期間所作,見證了乾隆由壯年、中年到老年的心路歷程。
  • 指上乾坤,由玉韘到扳指,從商代拉弓實用物到清代把玩物的演變
    玉韘「韘」、「夬」、「扳指」的區別第一眼見到 「韘」這個字,你會讀成什麼?張弓射箭時,用拇指勾拉弓弦,形成銳角,套在拇指上保護手指不被勒傷、有助於拉開弓弦並扣住弓弦的那個附件就叫「韘」,這個叫法太古了,太高大上了,說「拇指環」不就知道了嗎?但文字的魅力就在這兒,其中折射出的是厚重的文化。「韘」還有別的叫法「夬」、「抉」、「決」、「玦」。
  • 玉扳指在古代是用來做什麼的?它有什麼寓意?
    普通的兵卒和獵戶的扳指,是用動物角或酸棗木製成的,而貴族多以象、骨、玉著右巨指扣弦。 說起,人們便不由的聯想到了權貴。地位奠定的歷史發展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中國人的先祖就發現並開始使用玉石了。在雕琢工藝上,在金屬精工發明之前,玉是用間接的磨製方法來雕琢的,即使用器物帶動解玉砂來磨玉。由於玉的數量稀少且加工困難,因此就只有族群裡少數頭面人物如族長、祭師才有資格佩帶並使用這種耗費人工的物品,這又使它漸漸演變成禮器、祭器或圖騰。正是在這種長期緩慢的進化過程中,玉由原來僅僅是一種特別性質的石頭轉化為代表權力、地位、財富、神權的象徵。
  • 玉扳指的前世今生
    玉扳指又叫玉韘(音同射),《說文·韋部》:「韘,射決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韋系,箸右巨指。」本意是拉弓射箭時扣弦用的一種工具,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以保護射手右拇指不被弓弦勒傷的專用器物。後來引申為能夠決斷事務,具有身份和能力的象徵。
  • 清代帝王為何偏愛玉扳指,扳指價值真的很不菲
    扳指其實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對於扳指的使用就非常的流行了。只不過在歷史的發展之中,它並不是十分的出名,直到清朝的時候它才真正的流行起來,成為一種佩戴的趨勢。由於滿族人有佩戴扳指的習慣,而他們在後來又建立了清朝所以扳指也因此流行了起來。
  • 和田玉玉扳指賞析
    和田玉手飾在國內比較流行,中國人從古代已經配戴和田玉手飾,尤其是在清代時期,無論從皇室貴族到王公大臣,還是從風流雅士到商賈走卒,只要是有條件的,都喜歡佩戴和田玉手飾,古人經常以玉比君子,因為玉是高尚和名貴的,是身份的象徵。和田玉扳指的款式主要分為兩類,素扳指和雕件扳指。
  • 從商王后婦好到滿清乾隆,為何王公貴族都偏愛玉扳指?
    說得就是玉扳指流行這一盛況。在清代貴族階級間之所以出現戴玉扳指這一風尚,實在是離不開兩位愛玉的「時尚推手」。第一位是乾隆皇帝,作為九五之尊的他對玉扳指可謂是情有獨鍾。有史記載,乾隆皇帝一生為玉扳指所作詩作便有50餘首。而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乾隆大閱圖》,放大細節亦可發現其大拇指上佩戴著一隻白玉扳指。
  • 珠寶冷知識:翡翠扳指原來還可以這樣佩戴
    (清代翡翠扳指 圖片來源於網絡)清代更對扳指的使用有著極其嚴等級制度,意味著並不是有錢就能佩戴,非王公貴族 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武扳指 繼承了兵器風格,往往板指上雕刻各種繁瑣兇猛的瑞獸和吉祥喜慶紋理圖案,上手佩戴相當霸氣極具裝飾感。在當代 翡翠扳指 大多都是沿用武扳指的樣式,加上玉雕工藝水平的提高,迎合大眾藝術審美,增添了許多造型和題材。
  • 為什麼男人都喜歡扳指?
    今天打個醬油,很多朋友私下聊天,比較想知道為什麼自古以來,帝王將相、王公顯貴都喜歡佩戴一枚扳指?
  • 翡翠扳指越來越少人戴的原因你知道嗎?
    在古代的時候,扳指更多的是被用來尚武民族用的,因為他們常年要徵戰沙場,拉弓射箭也少不了,為了防止弓箭快速穿過擦傷手指所以佩戴了扳指,最早期的是厚扳指的材質一般都為鹿骨。到後來人們慢慢和平下來,不打仗了以後,開始有了玉石和金銀等珠寶,達官顯貴的人家肯定有不少,再後來,皇帝為了犒賞官員會以金銀珠寶玉石等器物作為獎賞,扳指就是其中的一種,但是一般的文臣是不戴扳指的。
  • 男子手上佩戴乾隆扳指,專家勸其上交國家,亮出身份令專家語噎
    因此清朝八旗子弟對扳指十分重視,而今現代有一名男子手上佩戴乾隆扳指,專家勸其上交國家,亮出身份令專家語噎! 此人名叫愛新覺羅恆紹,自稱是乾隆皇帝的嫡系七世孫,他自稱手中佩戴的就是乾隆皇帝的那枚玉扳指。
  • 和田玉扳指:低調奢華有內涵
    扳指,可以說是冠於指上的戎馬,歲月老去,只剩下柔情風華。愛看清宮劇或者對民國收藏有所了解的朋友,對扳指應有所了解。事實上,清代是扳指發展的巔峰時期。清代的又名「板指」、「班指」 或「梆指」,幾乎是八旗子弟、王室貴胄人家必不可少的裝飾物。
  • 看看你有正確的佩戴嗎?
    如果你喜歡佩戴戒指,卻不知道各種佩戴方法的意義,那豈不是有點說不過去嗎?下面,就為沉迷於小巧玲瓏戒指的各位介紹一下戒指的戴法和意義。左手無名指佩戴戒指的意義首先,我們來介紹意義最為深刻廣泛的無名指上佩戴戒指。無名指一直被西方國家認為是具有連接心臟血管的手指,「心」代表著愛,所以無名指自然是有關於愛情專屬的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