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手上佩戴乾隆扳指,專家勸其上交國家,亮出身份令專家語噎

2020-12-22 騰訊網

導語:扳指被稱為韘(shè),是古人射箭時戴在大拇指上拉弓用的工具。漢代許慎《說文解字》對韘字的解釋是:「射,決也,所以鉤弦,以象骨韋,繫著右巨指。」清代以民族軍事力量奪取天下,射箭作為冷兵器時代重要的個人軍事技能受到極大重視。因此清朝八旗子弟對扳指十分重視,而今現代有一名男子手上佩戴乾隆扳指,專家勸其上交國家,亮出身份令專家語噎!

此人名叫愛新覺羅恆紹,自稱是乾隆皇帝的嫡系七世孫,他自稱手中佩戴的就是乾隆皇帝的那枚玉扳指。大家知道,乾隆至今有幾百年的歷史,期間留存的玉扳指是很少的,還是他親自佩戴過的,此枚玉扳指就顯得更加彌足珍貴。愛新覺羅恆紹為了證明這枚玉扳指是真品,決定找相關專家來鑑定。專家看到這枚玉扳指後,仔細研究了好久,無論從品相色澤造型等方面,都是正品無疑。

經估算,這枚玉扳指的價值,已經超過億元。專家說,乾隆皇帝佩戴的玉扳指十分珍貴,存世的太少。因此,建議愛新覺羅恆紹把這枚玉扳指上交。愛新覺羅恆紹聽到這個要求後,當面表示拒絕,這可是我們家族祖傳的寶貝,怎麼能隨便上交呢。我們家族還有一個族譜,證明這枚玉扳指是從祖輩傳下來的,在愛新覺羅恆紹亮出他的族譜之後並說了一句:我是皇族後裔!對此專家們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這可是人家的家傳之寶。

值得一提的是,恆紹的家族統治雖然在上百年前就已經結束,不過恆紹還是堅持給國家做貢獻,他通過結合當時祖先流傳下來的中醫和現代新型中醫相結合的方式制定了一本《愛新覺羅·恆紹藏宮廷秘方集》。書在問世以後,還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並且邀請他在哈佛大學醫學院繼續深造,學成歸來後,恆紹依然堅持在一線用中醫的方式給人治病,得到了不少病人的認可。

各位小夥伴們,不知道你們是否有聽說過愛新覺羅恆紹的事跡呢?對於是否將其扳指上交國家,不知道你們有何個人看法呢?小編個人覺得文物是記錄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文物法中有規定,個人收藏的文物和繼承來的文物享有自主處置的權利,不會被幹擾。而且既然這個扳指是愛新覺羅·恆紹祖上所傳,是一份有紀念意義的物品,不交與國家也是可以理解的。大家是否也這麼認為呢?

相關焦點

  • 乾隆玉扳指被一醫生戴在手上,專家勸其上交,此人亮出身份拒絕
    乾隆愛寫詩,也愛玉扳指,他光寫玉扳指的詩就有50首。在皇帝的引領下,清朝的皇室、貴胄都以戴玉扳指為榮,可以說玉扳指已經成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那麼玉扳指究竟是什麼東東?又為何戴在大拇指上?當然玉扳指不是誰想戴就能戴的,不同的身份等級,所佩戴扳指的材料和樣式都是有限制的。一般的王公貴族只能佩戴翡翠、瑪瑙、珊瑚等材料的,而普通老百姓則只能佩戴象牙、瓷質材料的。如果想超越身份佩戴也不是不可以,除非是御賜扳指。皇帝常常會將地方官員進貢的玉扳指,或者專門讓造辦處製作一些,用來賞賜給高官、寵臣以及皇室宗親等。
  • 乾隆七世孫戴上億玉扳指,專家讓其上交,他回6字讓專家無話可說
    看過一些宮廷影視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扳指,如果放在清朝社會,扳指是社會地位很高的人才佩戴得起的。曾經,專家在一位乾隆後裔的手中發現了一枚扳指,並且勸其上交,乾隆後裔說了六個字讓專家說不出話了。這位乾隆後裔名叫愛新覺羅·恆紹,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末,是乾隆的七世孫。
  • 乾隆後裔手戴上億玉扳指,專家勸其上交,他回六個字讓專家無話說
    通過相關歷史資料的記載就可以發現,在清朝社會中,扳指是一種十分尊貴的首飾,而凡是能夠佩戴扳指的人,一般也都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曾經,在一位乾隆的後裔手上,專家們發現了一枚價值上億的扳指,而在有關專家勸說其上交的時候,他卻用六個字讓專家無話可說。那麼,這位乾隆後裔究竟何許人也?他又說出了什麼讓專家無言以對的話呢?
  • 男子手戴扳指上億,專家要求趕緊上交,男子只說6個字,專家無語
    #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女士佩戴的金銀首飾,也上了檔次。從原來戴幾千塊錢,換成上萬元的了,今日來分享一下,一個男士戴個首飾價值都上億了。這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有時也會發生一些奇聞異事,讓人們難以想像,而這些奇聞當成茶餘飯後的話題,一男子手戴價值上億扳指,專家要求上交這扳指,男子卻說出6個字,把專家噎住! 有懂行眼尖的人,都會發現古代帝王皇帝,身上才會佩戴香囊吊墜之類的首飾,手指上也戴著首飾,一般是扳指是戴在大拇指上的,扳指材質有玉的,還有金銀的,也有翡翠的,反正都是非常珍貴的首飾。
  • 乾隆七世孫戴上億玉扳指,專家建議上交,他回6字讓專家無話可說
    通過相關歷史資料的記載就可以發現,在清朝社會中,扳指是一種十分尊貴的首飾,而凡是能夠佩戴扳指的人,一般也都有著較高的社會地位。曾經,在一位乾隆的後裔手上,專家們發現了一枚價值上億的扳指,而在有關專家勸說其上交的時候,他卻用六個字讓專家無話可說。那麼,這位乾隆後裔究竟何許人也?他又說出了什麼讓專家無言以對的話呢?
  • 他手上帶乾隆祖傳扳指,專家要求上交,他一席話讓專家啞口無言
    他手上帶乾隆祖傳扳指,專家要求上交,他一席話讓專家啞口無言 說到我國的歷史近代史,清朝算得上是大家最為熟悉的朝代,不少娛樂圈當中的宮廷劇都是以清朝為背景,而清朝也是我國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朝代,所以自然也是非常受到家的關注,尤其是當年朝代當中的皇室貴族,他們在封建王朝破碎後搖身一變從身名顯赫的皇室貴族變成了普普通通的正常百姓
  • 男子戴著價值上億的乾隆扳指,專家建議上交,他淡定回復7字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國家,先人們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源遠流長的歷史,讓中國沉澱了豐富的文化,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遺產。對中國人而言,文物是最能體現封建社會魅力的產物。之後,中國為了解放人民,也為了維護國家領土完整,經歷了許多戰爭,其中許多文物都流落海外。儘管如此,仍有許多非常珍貴的文物逃過一劫,保存了下來。但凡是留下的文物,其價值都十分昂貴,特別是歷代皇帝用過的貼身物品。清朝,扳指可以說是皇族的標誌,所以皇帝手中的扳指顯得格外珍貴。可是,吉林有一男子拿著乾隆的扳指,專家讓其上交國家,他用了7個字回復讓專家們無話可說!
  • 此人自稱清皇室後裔,還拿出乾隆玉扳指為證,專家:無償上交吧!
    乾隆愛詩,更愛玉扳指,這是後人一直都知道的事情,乾隆為了因為喜歡扳指還專門寫了50多首詩,可以說玉扳指就是乾隆的代名詞。在乾陵的帶領之下,清朝的其他皇帝也變得開始喜歡玉扳指起來,他們以此為榮,將其代表為一種身份、地位和高貴的象徵。
  • 男子自稱乾隆後裔,手上戴3億扳指,專家要求上交,他如何回復?
    本文出自乾隆皇帝的詩篇《採茶歌》,也許大家只知道乾隆皇帝是個詩人,卻不知道他是我國歷史上寫得最多的詩人。很奇怪,有一個男子自稱是乾隆後裔,手上戴著三億寶戒,專家要求上交,但他只回了六個字,那六個字究竟是什麼?
  • 乾隆後裔戴3億大扳指現身,專家勸其上交,他用6字拒絕
    在這些清朝皇族後裔當中,有一個人可以說是非常的活躍,他就是愛新覺羅·恆紹,因為他自稱是乾隆皇帝的後裔,所以他的身份在當今社會鬧得沸沸揚揚,而且還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至於他到底是不是乾隆皇帝的後裔,這裡不做探討,畢竟我還說自己是炎黃的子孫,我驕傲了嗎?
  • 他手上戴的戒指價值上億,專家建議其上交國家,他卻回了6個字
    直至今日,我們還經常聽到這樣的言辭,也許是清朝以來血統身份根深蒂固,就像是有了皇室族人的標籤,就會備受大家的尊重,令人另眼相看。 這不,有個人登上了熱搜,原因是他不僅宣稱自己是皇室後人,還收藏有一枚價值連城的戒指。他戴著上億的戒指,專家看後勸其上交,該男子淡定回了6個字。
  • 此人手上戴著玉扳指價值上億,專家建議上交,他直接六個字怒懟
    某次偶然情況下,專家得知有一個男子手上戴著的那個玉扳指很像乾隆爺曾經戴過的,而此人又自稱是乾隆爺的後代。之後經過專家精密的檢查,證實這個玉扳指確實是乾隆爺經常戴在手上的,這麼一個珍寶經過專家的估價,他們認為這個清朝文物價值上億。專家的意思就是這麼貴重的寶貝帶在身邊不安全,建議該男子上交,如此一來他就很不樂意了,自己的東西憑啥上交呢?
  • 他公然穿龍袍祭祖,戴上億乾隆扳指,讓其上交卻說:知道我是誰嗎
    戒指不僅能彰顯出個人身份,有時候也會有著一些寓意,比如說希望能夠保佑自己平安,當然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作為相思之物,懷念著自己的心上人,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可能是傳家寶貝。之前有一個人帶著一個上億的扳指,專家在看到之後就讓他上交,他冷笑地說,你可知道我是什麼身份?
  • 他自稱是乾隆的後人,手上戴著3億的寶戒,專家要求上交只回6個字
    其中就有一件羊脂玉戒指,如今傳到一位自稱乾隆後人的手中,目前估價不低於3億元的寶戒。有專家專門找到該後人,希望他能將寶戒上交給國家,放在博物館裡供人瞻仰。結果卻被回以6字:我是乾隆後裔。
  • 從商王后婦好到滿清乾隆,為何王公貴族都偏愛玉扳指?
    ▲漢玉螭紋韘形佩宋代在漢制玉韘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片狀、矮筒狀的玉扳指。而清代,玉扳指已失槽口和厚度,是八旗子弟人手一枚的賞玩物件,裝飾意味被大大增強。北京民間有句老話:貝勒手上有三寶,扳指、核桃、籠中鳥。
  • 珠寶冷知識:翡翠扳指原來還可以這樣佩戴
    (清代翡翠扳指 圖片來源於網絡)隨著 故宮 博物館的改革創新,各種難得一見的文物以 展覽 或 數字文物庫 的形式展現給大眾,令大家更加深入了解故宮文物獨特的一面。在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翡翠因其美麗稀有,在乾隆朝早期到中晚期短短五、六十年間,即從鮮為人知的玉材一躍而上,價值超過和闐美玉,成為「玉石之王」。這離不開清朝諸位帝王對 翡翠扳指 的喜愛,甚至影響到當時達官貴人將其視為身分地位的表徵。
  • 老農蓋房挖出一頭銅犀牛,專家趕來後勸其上交,文物來歷至今成謎
    很快趙家挖出銅犀牛的消息就傳遍了全村,村民們都跑去趙振秀家看熱鬧,大家看了這尊銅犀牛後都七嘴八舌的議論紛紛,有人勸趙振秀將銅犀牛上交,也有人勸其將這尊犀牛賣掉。趙振秀一時間也沒了主意,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件文物,最後乾脆就放在了家裡。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豆馬村發現青銅器的消息,很快就在當地傳開了。
  • 清代身份的象徵,翡翠扳指!
    扳指,還有一個別名叫做班指。能夠佩戴這種扳指的,應該也是大有來頭的。就像《詩經》有過這樣的記載,是源於「揲」!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為了能夠把射箭技術駕馭得更加熟練,所以會在右手的大拇指上進行佩戴,在當時只是為了鉤弦罷了,那也大多數是用大象的骨頭製成的。
  • 此人自稱「皇族血統」,乾隆帝的七世孫,專家:他手裡有兩樣寶貝
    對考古有研究的朋友或許知道,近代「東陵大盜」曾將乾隆帝陵打開,所得瑰寶不計其數;也正因如此,不斷有宮廷寶物現世,前幾年又有一枚價值2億的「扳指」現於民間,專家雖然有心「回收」,但其擁有者的身份卻讓專家望而卻步,他就是「乾隆帝七世孫」——愛新覺羅·恆紹。
  • 清代等級森嚴的扳指,身份的象徵!
    中華民族視龍紋為文化圖騰逾四千年,從而衍生出眾多玄幻奧妙的哲學思想,對龍圖騰的崇拜之深更是世所罕見的。扳指兒雖小,卻也受到森嚴等級的制約。翡翠、瑪瑙、珊瑚等名貴材料製作的扳指兒,非王公貴族,一般人是不能隨意佩戴的。古族貴族扳指以玉器材料為首選,非皇室貴族不敢輕易佩戴。普通人佩戴的扳指兒以象牙、瓷質為多。這種分別,在當年是判定等級身份的標誌,在如今則是衡量市場價格和收藏價值的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