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星光電、長江存儲、天馬微等入列上半年武漢發明專利申請量...

2020-12-23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近日,今年上半年武漢發明專利申請量前十大企業名單發布。

據長江日報報導,該十大企業分別為: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天馬微電子有限公司、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武漢鋼鐵有限公司。

據了解,在近日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武漢排名為第29位,其中,武漢申請專利最多的是光學領域,申請專利最多的企業是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全球創新指數由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共同發布,是衡量一個經濟體廣泛的經濟創新能力的指標。(校對/若冰)

相關焦點

  • 武漢開發區上半年完成發明專利申請量1049件,同比增長51.15%
    楚天都市報8月16日訊(記者詹鈃 通訊員張於威 丁科)8月14日,第五屆長江智慧財產權青年論壇舉辦線上會,聚焦武漢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智慧財產權「十四五」規劃戰略制定及完善。在武漢開發區,智慧財產權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
  • 惠科購買專利還擊TCL華星光電!行為保全,專利糾紛的雙刃劍
    近年來,液晶面板行業的專利訴訟始終高發不斷,國內排名前三的兩家企業TCL華星光電和惠科的專利糾紛由來已久,近期又現新戰局。惠科急於將外購專利用於起訴,或許與之前同TCL華星光電之間專利訴訟的不利地位有關。另外據悉,TCL華星光電已於2020年3月9日對該涉案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並已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在此之前,此件專利未被提起過無效宣告請求,此次無效宣告請求是否會導致此件專利權被否定,尚待關注。
  • 武漢華星光電:未來將建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t3無人流水線「安靜」地作業,自動上料、生產、偵測、修復,9月11日上午,武漢智能化改造推廣會第十四場活動走進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記者在玻璃走廊看到,約10米高的廠房內,一臺臺大型先進設備擺放於無塵車間內,自動化設備和機械臂一刻不停運轉,依次完成100多道生產工序。
  • 「專利解密」Micro-LED全面屏,華星光電布局下一代顯示技術
    【嘉德點評】 華星光電的顯示面板發明專利,一方面解決了傳統LCD屏中光學傳感器與光學顯示器件無法在空間上重合,不能滿足人們對全面屏極致需求的問題,另一方面提出了新的Micro-LED顯示技術的巨量轉移方案,提高了產品良率,並控制了成本。
  • 投120億、200億……小米、華星光電都搶著加入,武漢迎來10大機遇
    6個產業規劃已制定6月23日,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的t3項目生產線在運行中。記者高勇 攝市科技局介紹,截至目前,《行動計劃》中各產業領域都已成立了由各包保市領導任組長,市直有關部門、相關區以及部分高校院所負責人組成的工作專班。
  • 以武漢6%的面積,創造11.6%的GDP,光谷動能「基因」是什麼—— 行走...
    2019年,長江存儲64層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量產,今年最新128層Q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研發成功。(長江存儲供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閱讀提要本月,《2019光谷創新發展報告》出爐,圍繞新經濟發展與產業、科技創新與創業、創新主體等多個核心創新指標,對光谷過去一年的創新能級進行透視掃描。2019年,武漢東湖高新區GDP首次躍居武漢各區之首。這片518平方公裡的創新熱土,以武漢6%的土地面積,創造出了該市11.6%的GDP。
  • 用好智慧財產權國家級平臺 服務武漢創新發展
    享「快速通道」,核心專利審查周期大幅壓縮    武漢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心去年5月啟動試運行後,面向武漢企業開通專利快速審查綠色通道。企業提交專利申請後,中心對該申請進行「標記」;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追蹤「標記」提取申請,專利授權周期大幅壓縮。
  • 武漢集成電路相關企業梳理 何時解除「封禁」仍未可知
    於 2016 年 3 月,由國家大基金推動,紫光集團參與投資共同與武漢新芯打造國家儲存器基地,總投資額達 240 億美元的長江儲存公司應運而生。 在長江存儲成立後,武漢新芯成為長江存儲的全資子公司。 長江存儲 長江存儲成立於 2016 年 7 月,總部位於武漢,是一家專注於 3D NAND 快閃記憶體設計製造一體化的 IDM 集成電路企業,同時也提供完整的存儲器解決方案。
  • 中國專利申請量高居榜首,申請量兩倍於美國,科技創新力領先日本
    新華社引述自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日發布的數據指出,預計今年全球由於疫情的影響,專利申請量可能出現下滑,不過截至11月的數據顯示專利申請量下滑幅度比預期的小,而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將繼續位居全球第一,如此中國的專利申請量將連續10年位居全球第一名2019
  • 武漢理工大學子發明向日葵式太陽能利用裝置
    向日葵式太陽能利用裝置三維圖  昨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該校學子發明的「基於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電熱分頻利用裝置」,在該校節能減排大賽中斬獲一等獎。昨日範旭浩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們在鄉村能看到的樓房上一排排的太陽能板,其實就是電池板,但無論是用單晶矽電池板還是鈣鈦礦電池板,業界內對光伏資源的利用都存在一個通病——能量利用形式單一,要不只能輸出電能,要不只能輸出熱能,轉化率較低。
  • 華星光電
    2020-08-07 傳三星低價智慧手機考慮改用華星光電
  • 對接武漢光谷 黃石崛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對接武漢光谷 加快同城化發展  黃石崛起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通訊員 王劍 孫小江  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充分發揮武漢作為國家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龍頭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加快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
  • 三安光電(600703)起訴華燦光電專利侵權
    根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獲得的起訴狀,三安光電指控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華燦光電(浙江)有限公司、華燦光電(蘇州)有限公司等侵犯其第ZL 201210286901.2號發明專利和第ZL 02142952.9號發明專利,專利名稱分別為「氮化物半導體發光器件以及製造其的方法」和「半導體發光元件和半導體發光裝置」。  上述兩項專利涉及LED晶片製造的基礎技術。
  • IPRdaily&incoPat:2019年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TOP100
    據IPRdaily報導,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IPRdaily和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聯合對2019年1月1日至10月31日這段時間在全球公開的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申請數量進行了統計,並發布了「2019年全球半導體技術發明專利排行榜(TOP100)」。
  • ...直播一場帶貨十幾萬盒,武漢品牌企業率先穩住產業鏈供應鏈
    最新梳理武漢復工復產好消息,品牌是疫後重振最閃亮的力量,武漢一批品牌企業率先穩住產業鏈供應鏈,甚至化危為機,重塑競爭優勢。高新技術領域這家武漢品牌企業「頂」起全球產業鏈華星光電生產的摺疊屏 記者周超 攝全球低溫多晶矽顯示屏市場,武漢TCL華星光電佔供應的20%,質量品牌優勢明顯。
  • 站在武漢思考中國、眺望世界,2020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武漢特別...
    這是時隔8年,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再度來到武漢。2012年8月,亞布力論壇夏季高峰會首次來到武漢。那次峰會上,著名企業家陳東升提出了著名的「弓箭理論」:「中國沿海是箭弧,北京至廣州這條線即是弦,長江黃金水道則是一支箭,武漢正處在弓箭的發力點上」。峰會提出要積極承接沿海產業轉移,實施新型工業化,把科教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使增長優方式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 一周動態:騰訊、華為接連出招成立全資子公司,長江小米產業基金...
    集微網消息(文/妮兒),本周,騰訊1000萬元成立全資子公司再布局集成電路產業,華為成立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小米投資混合模擬集成電路製造商睿芯微電子,華為上海青浦研發中心部分園區規劃圖公示, 華星光電t7項目首片產品成功點亮…….
  • 42億抄底華星光電能否火一把?
    5月29日,TCL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向武漢產投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武漢華星」)39.95%股權,交易作價為42.2億元人民幣。意在提高上市公司股東回報武漢華星和TCL科技的聯繫由來已久。2014年,湖北科投和TCL科技的控股子公司TCL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TCL華星」)共同出資成立武漢華星。截至2019年末,TCL華星持有武漢華星45.55%的股權,TCL華星實質控制武漢華星。
  • 群創光電狀告惠科專利侵權的17個案件全部敗訴
    據了解,群創光電與惠科的專利權糾紛案件由群創光電掀起的。 2018年初群創光電狀告重慶惠科金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合肥惠科金揚科技有限公司、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茂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侵害其發明專利權,要求三被告停止侵害其「液晶顯示器裝置」的發明專利權的行為。
  • 深圳專利年申請量增長1.64萬倍
    「從中國專利法實施元年至2019年,深圳國內專利年申請量由16件增長到26.2萬件,實現了1.64萬倍的跨越式增長,增速遠超同期國內及全球平均水平。」12月8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智慧財產權發展報告》(下稱《報告》)在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辦的前海智慧財產權成果發布會上正式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