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貴州都市報特別策劃的【2020抗擊疫情·童心宅行動】系列活動之【宅家故事】徵集活動,邀請所有小朋友們用最質樸的語言講述身邊溫暖感人的瞬間,用最精湛的文筆記錄下生活趣事!今天我們要和大家分享來自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貴陽分校的駱俚霖同學和貴陽市志道小學的王思迪同學的作品。駱俚霖同學用詩歌的方式表達了對白衣天使的敬重。王思迪同學講述了我們的建築設計者。一起來欣賞!白衣天使
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貴陽分校二(10)班 駱俚霖學校指導老師 盧練
駱俚霖小朋友
小時候,我怕您,因為,您拿針筒扎得我好疼!生病時,我也怕您,因為您給的苦澀藥水好難喝!我很奇怪,為什麼叫您白衣天使?媽媽說,疼痛和苦澀是為了戰勝病魔。我很奇怪,為什麼跟冠狀病毒的戰鬥中,您總是衝在最前面?難道您不害怕嗎?現在,我明白了!因為您有勇氣,因為您是我們的守護天使!白衣天使,我們敬您!愛您!願您早日擊敗病魔,願您早與家人團聚。不平凡的「螺絲釘」
貴陽市志道小學 五(2)班 王思迪
王思迪小朋友
今年的年三十和往年不一樣,沒有了「年味」,昔日熱鬧非凡的街道上,鴉雀無聲、寂靜無比,很多城市仿佛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就連空氣都被消毒水給「凝固」了。但是在武漢,有那麼一群人卻被按下了急速快進鍵,那就是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們。
伴隨著新型冠型病毒的迅速蔓延,大家都在家裡居家防護,然而這群人抱著拯救更多同胞生命的共同信念,不畏生死,從祖國的五湖四海匯集而來。2003年非典時期小湯山的設計師黃錫繆拖著79歲的身軀再次參與到雷神山醫院的設計中;準備當爸爸的羅文浩顧不上即將生產的妻子,匆匆奔赴火神山醫院的施工管理中,他給自己還有幾天就要出生的女兒取名媛涵(援漢);危鳳、危超兄弟義無反顧的開著自己家的挖掘機「小藍」千裡奔赴到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還有一群摘下帽子便是一頭長髮的娘子軍們正在人群中搬運著水泥墩。那一個個忙亂奔跑的背影和機器設備不停的轟鳴聲,讓我們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們也許很多人沒有受過高等的教育,但他們願做一顆顆小小的螺絲釘,面朝黃土背朝天,少睡一會,日夜趕工,就連吃飯都狼吞虎咽、默默不語,正是這群小小的「螺絲釘」用他們小小的血肉之軀譜寫了10天建成火神山醫院、7天建成雷神山醫院的神話。看那轉移隔離病人的車隊,宛若黑暗中的長龍,車燈照亮了星空,而在這片星空下,那一顆顆小小的「螺絲釘」,不求回報、不求讚揚,只在心裡默默的祈禱著「武漢加油」。 感謝這群新時代不平凡的「螺絲釘」,為我們負重逆行,才有了我們的歲月靜好。加油,中國!
【抗擊疫情·童心宅行動】系列之「宅家故事」活動持續進行中
歡迎小朋友們投稿,我們將擇優刊發在貴州日報報刊社官方新聞客戶端「天眼新聞」;貴州都市報;貴州都市報官方抖音號;貴州都市報小記者微信公眾號「都市小記者」。文稿包含以下其中一個內容即可:1、可以講述疫情期間你身邊的感人故事;2、可以講述疫情期間你宅在家裡的學習和生活;3、可以談談疫情期間你宅家抗疫的趣事及心靈感悟;4、可以把疫情期間你生活裡的趣事照下來或錄視頻;5、可以用繪畫的方式表達你對武漢、對祖國的祝福。投稿形式:作文、繪畫、攝影、視頻投稿作品請備註【抗擊疫情·宅家故事】及個人信息(姓名、年紀、學校、電話)投稿郵箱:gzdsbxjzt@163.com【特別提醒】參與活動的小朋友如果是貴州都市報小記者成員,凡發送視頻的小記者,將獲得1個紅印章,視頻獲得刊發的可再獲得1個印章。2020年底,我們將根據印章數量評選出「年度活力小記者」和「首席小記者」等獎項。
關注貴州都市報小記者微信公號
實時發布系列活動進程
編輯 陳茜茜
校對 郝夢
編審 廖波 周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