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跑步獻血到9·7獻血群體……濟南,好一座溫暖之城

2020-12-23 濟南發布客戶端

一張張如春的笑顏傳遞著善意,一個個愛心使者伸出臂膀,一滴滴殷紅的鮮血一同匯聚……料峭的秋寒絲毫沒有阻擋獻血者的熱情,無償獻血者陸續來到採血點填表、體檢、獻血……這是9月17日上午,記者在濟南市第五人民醫院採血點無償獻血活動現場見到的場景。

前來獻血的隊伍中,既有多次參與獻血的愛心職工,又有第一次參加獻血的年輕同志,有臨床醫務人員,也有後勤行政管理人員。大家熱情高漲,獻血車一到,就自發地排起隊,從填表登記、測量血壓到抽血化驗,全部工作開展得有條不紊,活動現場秩序井然。有的醫務人員是在繁重的工作中抽空而來,有的是剛下手術就過來,許多醫務人員獻完血後又馬上投入到工作崗位……大家用行動詮釋了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精神。

從2015年的「8·5」跑步獻血,到2016年「1·23極寒天氣獻血救產婦」,再到2016年「5·24搶救產婦大出血」,以及這次425名愛心市民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為搶救素不相識的男孩無償獻血15.2萬毫升,無不體現著泉城市民對無償獻血公益事業的關心與愛心。他們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一員,但是當需要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生命時,他們不約而同地站了出來。「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無償獻血工作起到促進作用,關鍵時刻,市民的獻血義舉對無償獻血公益事業起到了帶動作用。」

在這座有愛的城市,溫暖從不會缺席。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因為一群人,溫暖整座城!在濟南這座充滿愛的城市,溫暖從來都沒有缺席過。今天,公益之城帶大家一起走近無償獻血志願者,來看看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感人故事。

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劉紹輝

「與你共赴無償獻血之約」

濟南市血液供保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劉紹輝是一位工作在無償獻血一線的「獻血達人」。他每年參與無償獻血,捐獻全血和血小板,獻血量達7000毫升。他常常是計算著自己的獻血時間,一到獻血間隔期滿就立刻捐獻,目前已經達到全國無償獻血奉獻銀獎。

劉紹輝表示,無償獻血是公益的一部分,也是文明城市建設的一部分。目前全市血液供應正處於一種緊平衡狀態,希望廣大健康市民積極踴躍加入自願無償獻血的隊伍。

「市血液供保中心是一個講奉獻的單位,我們成立了多支志願服務隊伍,每一名工作人員不論是8小時之內,還是8小時之外,都志願為無償獻血獻出自己的一點時間。」通過志願服務的方式,一同保障臨床用血的供應,同時也能傳遞社會正能量。「在市血液供保中心,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我們的員工不但積極參與志願服務,而且也影響到身邊的人一同加入。宣傳無償獻血,參與志願服務,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的職業病。」

在劉紹輝看來,公益需要更多的社會參與感,而無償獻血應該是全社會的事情。「去年我們參加了2019『愛湧泉城』公益評選,在活動中,看到了社會中湧現出的愛心團隊和志願服務個人,感受到了濟南這座城市的溫度和良心。公益需要一顆恆心,它更像馬拉松,不在於你跑多快,而是看你跑了多久。」

○無償獻血志願者 李飛

20年「獻血之路」用奉獻拓展生命寬度

從「獻血恐懼症」到「獻血達人」,李飛已經走過了20年的獻血之路。20年來,他累計獻出30000餘毫升鮮血,850餘個治療量的血小板,127000餘元捐款,並且發動家人一起參加獻血公益。現在,李飛一家是名副其實的「紅色家庭」。

他叫李飛,是濟南市公安局天橋區分局巡警大隊一中隊的民警。在工作中,李飛是一名「雷鋒式」警察,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進步,並用實際行動創造與享受著幸福。小時侯,李飛的夢想就是當一名人民警察,他正式參加工作的第一天,就在筆記本上寫了一段話: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實現理想並為之奮鬥終生,一生做一名心繫群眾、為人民排憂解難、讓人民滿意、保一方平安的好警察。

多年來,除了維護社會穩定,為群眾排憂解難,他還盡己所能,扶危濟困,慷慨解囊,幫助困難學生和群眾。不僅如此,在李飛的書櫃裡,整整齊齊的擺放著一本本新舊不一的獻血證和榮譽證書,它們是李飛堅持無償獻血的「功勳章」。20年來,李飛把獻血作為一種事業,無償獻血160多次,連續6年每月堅持捐獻血小板,獻血量達30000餘毫升,相當於自己全身血液總量的8倍之多。

說起自己如何走上無償獻血的道路,他回憶說:2000年8月18日,他清晰的記得,那一天偶然看到了流動獻血車關於臨床急需用血的信息,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獻血。他從小害怕打針,第一次獻血竟出現了暈血的情況,但通過那次獻血,他也開始了解到血庫經常血源不足的情況,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李飛便走上了他20年風雨無阻的獻血之路。

「20年來積極參與扶貧濟困、無償獻血等公益活動,在助人為樂、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時,我學會了愛人,收穫了被愛,感受到泉城公益志願氛圍日益濃厚。」李飛說。20多年的無償獻血之路,讓他對公益跟志願服務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也正是如此,他報名了2020年「愛湧泉城」公益評選活動,「我想,如果人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那我願意通過奉獻來拓展生命的寬度。」

○無償獻血志願者 王丕明

「期待更多人加入獻血隊伍」

「當看到短短時間內,就有425位AB型獻血者匯聚起來開展愛心活動的時候,內心還是很激動的,遺憾的是,我自己是B型血,不然我一定毫不猶豫地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去。」王丕明說。

今年44歲的王丕明1999年參加工作,2008年有了第一次獻血經驗,「其實在參加工作沒多久的時候就想去獻血,但是當時因為身體瘦小,達不到獻血的要求,在後來條件允許之後,便加入到獻血的隊伍中去。」王丕明說。

王丕明是一位無償獻血「達人」,從第一次獻血之後,他便一發不可收。截至目前,王丕明獻血總量已經達到9600毫升,他在獻血的同時還更多地傾向捐獻血小板,「當自己的血液用在別人身上時,我感到自身價值得到了體現,為社會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覺得無比自豪。」王丕明說。

「隨著時代發展,人們思想觀念日益進步,獻血意識越來越強,獻血人數日益增多。」現在的王丕明不僅一年要獻血兩次,隔上幾個月他還要捐獻一次血小板。他告訴記者,經常獻血他知道,現在全市的血液庫存是處於緊張狀態下的,因此只要身體允許,他就主動去獻血。

不僅如此,在王丕明的帶動下,他身邊的不少好友也加入到獻血隊伍中,「我的不少朋友和家人也特別支持我參加公益和志願活動,不僅如此,他們也加入到愛心獻血的隊伍中來,我們力所能及地做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能幫助到別人,我們也很高興。」王丕明說。

除了經常去獻血,王丕明還利用假期時間,帶著孩子去山西和寧夏給山區的孩子做過一段時間的支教活動,也曾經在博物館當過講解員,甚至福利院裡也經常出現他的身影,「當更多人能夠跳出小我的方寸之地,尋求更加飽滿的人生意義,我們就能讓感動常在,讓溫暖常存,推動整個社會匯聚起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王丕明說。

○無償獻血志願者 馬瓏一

「捐獻我的熱血幫助更多的人」

今年43歲的馬瓏一是一位長期獻血的愛心人士,一本本無償獻血證書和獲獎證書,記錄著他近20年來每一次的愛心時刻。當大家稱讚他時,他總是淡淡一笑地說:「我只是做了最普通的一件事,獻血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定期獻血對自己的身體沒有危害,還能及時地幫助到別人,何樂而不為呢?

馬瓏一告訴記者,他從2006年開始獻血,到目前為止他的獻血量已經達到了十幾萬毫升,「我現在主要是捐獻血小板,一般一個月獻血2次,最多的時候一年獻血23次。」馬瓏一說。

「獻血小板和獻血漿不同,血小板一年可以多次捐獻……」說起獻血知識,如今的馬瓏一能說得頭頭是道。

「無償獻血,不僅是愛的傳遞、愛的奉獻,更是一種社會責任與擔當,無償獻血挽救別人的生命,很有意義,我參與我光榮。」馬瓏一說。

每一位獻血的志願者心懷大愛讓人動容,在危重病情發生時,經常需要幾十人捐獻的血液去搶救一個病人的生命,這些志願者們提供的充足血液儲備就是病人生命的保障,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償獻血者的無私大愛和付出,才讓更多的人得到及時救治,有了他們的付出,才能給那些需要救治的人送去生的希望和愛的力量。

在馬瓏一的帶動下,他身邊的不少朋友也加入到獻血行列中來,「我們自願貢獻出自己的血液,不求任何物質上的回報,只希望我的熱血幫助更多的人。」不僅如此,馬瓏一還資助部分貧困學生,每年都會捐獻部分資金,「我們是這座城市的一分子,舉手之勞幫助到別人,會讓這個社會更美好。」馬瓏一說。

「愛湧泉城」招募令!

公益如湧泉,點滴凝聚大愛。一個人的愛心是有限的,但是如果乘以100萬,就能匯聚成磅礴的愛的海洋。2020「愛湧泉城」公益評選已於8月26日正式啟動。說到底,這是一場感受愛、喚醒愛、傳遞愛的城市接力行動。希望更多的濟南人都能參與進來,讓公益細水長流,潤澤心靈,以此大步提升城市的精神文明水平和公益之城的影響力,讓「愛湧泉城」成為公益之城的新名片。

「如果你是一名優秀的志願者,如果你參與了優秀的公益組織,請報名參加『愛湧泉城』公益評選!」本次活動採取自薦和組織推薦兩種方式報名。即日起,社會各界可通過《濟南日報》《濟南時報》及其官方微信微博、舜網和愛濟南、新時報、濟南發布等APP了解活動信息並報名參與;也可通過自下而上、層層推薦的方式,由相關主管單位統一報送。

參評單位、個人可通過濟南日報官方微信、愛濟南客戶端、新時報客戶端、舜網專題網頁、濟南發布客戶端以及評選活動公共郵箱(郵箱:gongyibaoming2020@ 163.com;密碼:gybm2020)自行下載推薦表填寫,並準備1000字左右的事跡材料和能夠反映單位、個人事跡的照片或者視頻資料,在10月10日之前,將推薦表及相關材料發送至活動指定郵箱(jinangongyi2020@163.com)。(記者 郭歌 郝磊)

相關焦點

  • 我市授予9·7獻血群體「濟南好人」榮譽稱號大愛無疆,彰顯濟南道德...
    本報9月13日訊 7歲淄博男童誤食毒蘑菇中毒,救治中急需大量AB型血液和血製品,血庫告急,眾多愛心人士連夜趕到山東省血液中心獻血,從9月6日中午公告發出到9月7日下午2
  • 王文濤書記為「600市民跑步獻血救產婦」點讚:濟南市民棒棒噠!
    「崇德向善是人之天性,人人都是『燃燈者』……」8月6日,濟南時報A17版刊發《大家怎麼都在朋友圈「跑步」,原來是去獻AB型血救產婦》一文,報導了600餘市民為搶救產婦「跑步獻血」。這條正能量滿滿的消息,在濟南時報及濟南時報官方微信和客戶端「時時」上刊發後,迅即傳遍濟南,在網上網下掀起極大反響。這則消息也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 濟南52歲稀有血型大叔,堅持跑步多年,共獻血16000毫升
    撰文/eto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濟南52歲稀有血型男子堅持跑步鍛鍊,多年來獻血16000毫升 圖片來源:梨視頻 被他的無私精神帶動,他周圍20多人也加入到了獻血隊伍中,而他的家人也非常支持他。為了保證血液質量,他堅持跑步。
  • 「百餘鄉親組團跨城來濟獻血」引發一場愛心接力,央媒也紛紛轉發
    10月3日到8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報導了「村民病重,百餘鄉親組團跨城來濟獻血」一事,為給重症肝衰竭和肝細胞壞死的66歲村民姜鳳英提供足夠的臨床用血,連日來,聊城市仙莊村及鄰村169名村民已經接力到濟南獻血30000毫升。
  • 襄陽特警獻血捐物傳遞冬日溫暖
    襄陽特警獻血捐物傳遞冬日溫暖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2日 17:39 來源:中新網湖北   中新網湖北新聞12月22日電 (張貫毅 朱宇睿 程丹妮)12月21日下午,為弘揚無私奉獻、樂於助人的新時代志願者服務精神,襄陽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組織開展「守護襄陽 捲袖之愛」無償獻血志願活動、「召集冬衣,為孩子們送溫暖」愛心衣物募捐活動,讓偏遠地區孩子能過上滿愛的暖冬。
  • 80後獻血達人 累計獻血量相當於9個成年人
    80後獻血達人堅持獻血19年多年來,無數好心人捐獻的一份份熱血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來自寧波市獻血辦公室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138.2萬人次參加了無償獻血, 累計獻血量399.2噸;8.9萬人次捐獻成分血,累計10.4萬治療單位。我市共有9568人獲得過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
  • 從武漢三鎮趕來獻血,這個公益組織「捲袖之愛」很溫暖
    楚天都市報1月17日訊(記者晏雯 通訊員張智)17日,武漢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167人分不同時段,從武漢三鎮趕往武漢血液中心獻血,「捲袖之愛」令人感動。經過體檢,最終78人成功獻血22200毫升,可以幫助70餘位臨床病患渡過生命難關。
  • 獻血15.2萬毫升!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公告:暫緩AB血型愛心人士獻血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7日訊 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急需AB型血漿搶救的消息發布後,無數愛心人士關心著孩子的安危,許多獻血者連夜趕到獻血點無償獻血。閃電新聞記者從山東省血液中心獲悉,9月6日-9月7日14:00,已有989人在省血液中心各獻血點捐獻血液共計322200毫升,其中425位AB型獻血者,捐獻血液152200毫升。山東省血液中心發布公告,目前AB型血液庫存已達到高預警線,可以保障臨床用血需要,由於紅細胞保存期最長為35天,請AB型愛心人士暫緩2周後獻血。
  • 【獻血科普】關於冬季獻血的那些事
    > 天氣漸冷又到了起床靠勇氣,洗澡靠毅力的季節許多人覺得天冷出門都困難
  • 鄭州有位「牛人」:累計獻血300次、每年跑步約6000公裡
    【經歷】22年累計獻血300次,他是鄭州市獻血記錄領跑者他叫楊澤予,每天清晨臨近6點,他便用長跑迎接新的一天。這樣的生活,他已經堅持了20多年,任憑風雨。除了跑步,他還堅持無償獻血,從22年前的一次偶然,一直到今天。領表、排隊登記、體檢......眼前的一系列流程對他來說早已輕車熟路。
  • 「熊貓血」志願者堅持獻血13年 為保證血液質量每天跑步10公裡
    我好了,我獻點血漿就隨便失點血,吃點就補回來了,但是我的血對別人可能是救命的呀,就覺得自己肯定要去做這個事了。  而在湖北局勢好轉後,武漢新冠病人的恢復期血漿還千裡迢迢運送到東北,在當地的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發揮明顯作用。
  • 20年堅持獻血88次 宿遷60歲「獻血王」光榮「退休」
    王明然今年60歲,他從義務獻血隊伍中光榮「退休」,倒不是因為身體原因,而是他的年齡已達到國家規定的義務獻血年齡上限。自2001年起,他堅持20年無償獻血從未間斷。從早幾年的一季度一次到後來的每半年一次,累計獻血88次,捐獻的血液全血量達18400毫升,超過4個成年人全身血液的總量。
  • 這名跑團團長是「獻血大王」!這次他組團來獻血
    楚天都市報4月23日訊(記者 晏雯 通訊員 看見 張宇)「獻血、跑步是一對好搭檔,都是以健康、樂觀向上的生活方式影響自己、帶動他人。」4月18日上午,一場團體無償獻血活動,在漢南武商量販廣場前的獻血車裡舉行。
  • 獻血志願者李偉傑:普通人不能驚天動地,就以無償獻血的方式來回報...
    在第六屆「大愛鄭州、熱血之城」12小時大型直播主題宣傳活動現場,一位獻血志願者一直在忙碌,引導市民獻血,為獻血的市民做好服務。無償獻血志願者李偉傑是鄭州一社區黨建工作人員,疫情期間日夜堅守防控卡點,抽空為愛逆行志願獻血支援武漢前線,已獻230次。「昨天是我的第230次獻血。
  • 鄭州獻血第一人! 22年累計獻血近19萬毫升 相當於全身換血38次
    經歷22年累計獻血300次,他是鄭州市獻血記錄領跑者他叫楊澤予,每天清晨6點,他便用長跑迎接新的一天。這樣的生活,他已經堅持了20多年,風雨無阻。除了跑步,他還堅持無償獻血,從22年前的一次偶然,一直到今天。領表、排隊登記、體檢……眼前的一系列流程對他來說早已輕車熟路。「來了楊老師!」
  • 152次獻血7次獲全國金獎,泰安獻血「狀元」60歲完美告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侯海燕 通訊員 王峰 馬克7月28日,是泰安市民李國安的60周歲生日。7月27日,李國安專門穿著他認為最帥氣的衣服,來到泰安市中心血站。從血站大院到二樓成分科機採大廳,短短的距離,他走了整整3分鐘。他充滿留戀的看著這裡的一草一木,跟每一個遇到的血站醫護人員親切的打著招呼。與往日不同,輕車熟路的獻血流程,每一關他都刻意地放慢了速度,填寫報名登記表的手,竟然也因為難以抑制的激動有些顫抖了。
  • 六月十四日是世界獻血日,今天是金華獻血車來武義採血的日子
    很多年之前,就聽說要建個獻血屋,方便採與獻雙方,但很多年過去了,始終不見那個屋的蹤影。二十號,是金華血站採血車過來的日子之一,話說九號那天,採血車到我們醫院,我因為一天之差沒能獻成,六月十四號是世界獻血日,本來那一天去獻個血也是蠻有儀式感的,只可惜那天不是採血日,話說如果將九號的活動放在十四號該多好呢。
  • 高考一結束直奔獻血屋寧波中學新疆班小夥獻血「回報」寧波
    蘇海波正在獻血。(方琴 攝)本報訊(記者方琴 鍾海雄)「我終於實現了我的獻血心願!感謝學校,感謝民生e點通的幫助!」昨天中午,寧波中學新疆班小夥子蘇海波在高考結束後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次獻血,激動又開心。說起這次獻血,還有那麼一點幸福的小波折。
  •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他們,讓「厚德鎮海」有了更立體的形象
    一群人溫暖一座城。12月23日,2019年度愛心感動人物(道德模範)暨2020年優秀志願者組織個人頒獎儀式在鎮海文化藝術中心(鎮海大劇院)舉行。她是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累積獻血21次,獻血量達9400毫升。在她的影響下,身邊越來越多人加入獻血團隊。她先後獲得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銀獎、金獎。 樂維根 男,1945年8月出生,籍貫浙江寧波。
  • 回眸十三五丨汩汩熱血溫暖一座城!寶雞20.04萬人次義務獻血70餘噸
    寶雞資訊網訊(記者 張沛)日前,記者從寶雞市中心血站了解到,「十三五」期間,寶雞市無償獻血工作不斷鞏固發展自身制度優勢,協調推動各級、各部門、社會各界支持參與無償獻血工作,全市無償獻血20.04萬人次70.91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