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簡介
主要是由於急性咽喉炎治療不徹底而反覆發作,轉為慢性,或是因為患各種鼻病,鼻竅阻塞,長期張口呼吸,以及物理、化學因素、頸部放射治療等經常刺激咽部所致。全身各種慢性疾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等也可繼發本病。自覺咽部不適,幹、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幹惡,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狀在說話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後、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呼吸及吞咽均不暢通有異物阻擋。
病表現
1. 慢性咽炎自覺咽部不適
幹、癢、脹,分泌物多而灼痛,易幹惡,有異物感,咯之不出,吞之不下,以上症狀在說話稍多,食用刺激性食物後、疲勞或天氣變化時加重。是咽部黏膜的慢性炎症,其中瀰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炎症則多伴有咽淋巴樣組織的炎症。
2. 急性咽炎:
1. 成年人以咽部症狀為主,病初咽部有幹癢,灼熱,漸有疼痛,吞咽時加重,唾液增多,咽側索受累則有明顯的耳痛。體弱成人或小兒咽喉炎症狀,則全身症狀顯著,有發燒怕冷,頭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等。
2. 咽部不適、幹癢、脹痛、聲音嘶啞、異物感、或有痰附感,或呈刺激性咳嗽。
3. 咽部有堵塞、悶脹感、空口吞咽時有阻擋感、但進食無妨,晨起易噁心、嘔吐。
4. 咽後壁膜充血、暗紅、或呈微血管擴張、或有滲出附著、淋巴濾泡增生,側索紅腫或肥厚、懸壅垂肥厚。
病成因
1. 局部因素:
慢性咽喉炎多為急性咽炎反覆發作或延誤治療轉為慢性;另外,患有各種鼻病,因鼻阻塞而長期張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長期刺激咽部,或慢性扁桃體炎,齲病等影響所致。
2. 物理化學因素刺激:
如粉塵、頸部放療、長期接觸化學氣體、菸酒過度等都可引起本病。
3. 全身因素:
各種慢性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新陳代謝障礙,肝臟及腎臟病等都可繼發本病。
病危害
慢性咽炎危害極大,可導致鼻炎、鼻竇炎、支氣管炎、肺炎,若致病菌及毒素侵入血液循環,則可引起全身併發症,如急性腎炎、膿毒血症、風溼病等。
慢性咽喉炎的具體危害:
1. 咽喉部的炎症造成咳嗽、喘憋等,進而導致出現的呼吸道疾病很多。
2. 咽喉部腫脹會影響食物的吞咽。咽喉部的炎症或其它病變刺激食管支配神經,引起膈肌痙攣,會出現呃逆、等症狀。
3. 頸項咽喉周圍有甲狀腺和甲狀旁腺、頜下腺、腮腺等內分泌器官,當頸項咽喉部炎症或其它病變時,容易通過淋巴管的分支擴散到這些內分泌器官,引起相應的內分泌器官病變,使內分泌失調,出現相應疾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可並發腮腺炎、甲狀腺炎等。
4. 咽喉部的炎症可以啟動全身的免疫系統,對侵入的細菌病毒進行攻擊,對正常組織進行保護。但是因為咽喉部刺激因素的強弱久暫不一,這些免疫反應有時不足,有時過強。不足就是免疫力低下、過強就是免疫力增強,不管是不足還是過強都會出現全身性疾病。例如腎小球腎炎就是對於咽部鏈球菌免疫力增強的結果。
5. 頭顱與軀體是依靠頸項的頸椎、肌肉來連接支撐的,頭顱的轉動是最頻繁、最靈活的複雜關節,咽後壁的炎症可以導致頸椎椎體不穩,出現頸椎病。而頸椎病可能是引起高血壓、低血壓及血壓波動的重要原因。咽後壁的炎症可以蔓延到頸椎部位的軟組織,使頸部交感神經節受到刺激,使支配心臟、椎動脈的神經功能失調,出現心慌、頭暈、失眠等等症狀。
病預防
1. 注意衛生:
注意口腔衛生,堅持早晚及飯後刷牙。減少菸酒和粉塵刺激,還需糾正張口呼吸的不良習慣。應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感染,少用菸酒,積極治療咽部周圍器官的疾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鬱悶。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溼度,空氣新鮮。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陰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鮮蔬菜、青果等,經常含服四季潤喉片、薄荷喉症片等。
2. 忌辛辣之品及菸酒刺激。
加強身體鍛鍊,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感染,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煩惱鬱悶等。
3. 飲食調理:
雙花、麥冬、木蝴蝶、胖大海、生甘草各3-5克,開水衝泡頻服。烏梅肉、生甘草、沙參、麥冬、桔梗、元參各50克,搗碎混勻,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衝飲。
4. 慢性咽炎治癒後,為鞏固療效以防再發,可常吃下列食品:
綠豆海帶湯原料:綠豆一兩、海帶一兩、白糖少許。製法:將綠豆與海帶(切絲)放於鍋中,加水煮爛,後入白糖調味,每日當茶喝。西瓜汁:將西瓜切開取汁,頻頻當茶飲,即可清熱除煩,又能養陰潤燥,宜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