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大會#
看到網上很多都說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其實小編也是比較贊同這個觀點。比如說脫口秀,脫口秀裡的包袱、段子我們看了有時候會忍不住哈哈大笑。這些包含了笑點的脫口秀稿子都是脫口秀演員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以什麼為藍圖呢,大部分都是個人生活閱歷。而生活中從始至終的喜劇生活是很難存在的,所以才說悲劇是內核吧。今天給大家再度分享幾個這屆脫口秀小編偏愛的脫口秀選手。
首先是分別與王建國、龐博炒過「建蘭春」、「蘭博基尼」CP的呼蘭大將啦。話說呼蘭的風格又是獨特的風景線。主要在於他的精神狀態,總給人一種十分激昂向上的奮進感,仿佛對比賽都不是很在意,而只是專注寫稿子、講脫口秀。特別是他獨有的不帶停頓、一氣呵成的講法,小編聽著都大氣不敢喘,生怕呼吸聲大了影響我聽懂。
呼蘭的幾次出場,段子都十分高級,比如「賣油翁」,雖說小時候都學會這篇文言文,但是長這麼大歲數早就還給老師了,別說活學活用到稿子裡了,能記著一星半點小編現在也不至於沒拿到諾貝爾文學獎。
再比如,呼蘭最精彩的一段脫口秀,裡面講述鬼屋,鬼屋工作人員太辛苦了,而且對我們這種生活壓力這麼大的中年人,最怕的估計不是鬼了,可以在鬼屋裡設計成一排排的格子間,一堆鬼都在奮勇工作,間或響起釘釘的聲音,這個場景小編想像都嚇得不行哦。觀眾只要能get到這裡的心酸的,都是同道中人啊,笑的同時又大呼妙哉。想想看,這裡的喜劇內核確實是一些不那麼讓人開心的人生經歷呀。
下一個是張博洋,這是個對觀眾展現的比較喪狀態,以及髮際線高到讓人心疼的大男孩。活的真實,在脫口秀上贏得了一片掌聲和觀眾的喜愛,但說放手也放手了,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做什麼,就直接率性而為咯,小編挺佩服的。
他的脫口秀中,小編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次就是把「為什麼程式設計師上班996,下班ICU」、「外賣員大晚上接那麼多醫院訂單」、「醫生大晚上接待那麼多看診的程式設計師」這件事完美的結合到了一起,形成了邏輯閉環,也讓觀眾樂呵呵了一把,順便也倡導大家不要惡意給外賣小哥差評。挺好的,方式挺有意思,邏輯上大家也能感覺舒適。期待他以後能給大家帶來更多好的作品吧。
趙曉卉在淘汰離別感言上說,本來只是想抱怨下生活,但他們說這是脫口秀,脫口秀的門檻也太低了吧。這段絕了,很有意思,小編覺得她說出了脫口秀的深層含義嘛。
在小編看來其實就是「抱怨」生活嘛,只是這種「抱怨」跟一般的抱怨還不一樣,如果只是單純的怨念,沒人願意聽,但是脫口秀能融合了多種元素,讓演員、觀眾都能找到一種發洩情感的形式,使得「抱怨」成為找樂趣的遊戲,很有意思呀。當然,能感同身受的就笑得不行,不能感同身受的可能體會不到太多笑點,就會感覺有點尬。不過。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只有開心才是最簡單真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