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傳統與智能創新、線上與線下結合

2020-12-17 梅州網

建行梅州市分行營業部配備輪椅等設施,為行動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服務。(建行梅州市分行供圖)

  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銀行網點的功能越來越多地「搬」到智能櫃員機、智慧型手機上,老年人、行動不便等特殊人群的金融需求如何滿足?記者從梅州銀行業公會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以創建「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百佳單位」「中國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星級網點」為契機,從硬體、軟體方面不斷優化服務環境、增強服務能力。對於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銀行業金融機構從細節出發,努力將傳統服務與智能創新相結合、線上服務與線下渠道相結合,積極推動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享受「零距離」的金融服務。

  傳統與智能結合提供貼心服務

  走進工行梅州分行營業部,輪椅、拐杖、老花鏡、放大鏡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坐在等候區,耳邊傳來熟悉的客家話語音叫號聲音,不少老年人表示,銀行機構的服務越來越貼心了。

  「2019年5月,我們在梅州金融系統中首創客家話語音叫號服務,避免老年客家人在排隊等候時出現漏號的情況。」工行梅州分行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行梅州城區內6個網點均推出客家話語音叫號服務,並將逐步在各縣(市、區)推廣使用,方便更多的本地老年客戶。

  針對不少老年客戶有到營業網點支取小面額現金、查看當月養老金或退休金等入帳明細的需求,一些銀行在推進智能化進程中,特別為智慧櫃員機增加了支持存摺識別的功能,老年人拿著存摺也不用排隊,通過工作人員指引在智慧櫃員機上簡單操作辦理不少櫃檯業務。

  為方便老年客戶操作,建行五華支行專門推出活期存摺刷臉ATM機,客戶可通過刷臉取款與轉帳。「非常方便,工作人員教了一次我就會了,省時省事!」以前常到櫃檯排隊辦業務的退役軍人鍾伯體驗刷臉取款後開心地說道。

  銀行網點為老年客戶等特殊人群提供專業、規範、暖心的服務,也是我市銀行業金融機構行業規範化服務全面提升的具體體現。「目前全國僅三個地級市擁有兩家銀行業『百佳網點』,梅州是其中之一。全省除深圳外只有10家『百佳網點』,其中梅州2家,成為全省唯一擁有兩家銀行業『百佳網點』的地級市。梅州銀行業文明規範服務方面在全省甚至全國地級市中走在前列。」梅州銀行業公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梅州銀行業金融機構「星級網點」共17家,其中,百佳單位2家(交通銀行梅州分行營業部和廣發銀行梅州分行營業部),五星級網點2家(工商銀行梅州分行營業部和建設銀行梅州市分行營業部)、四星級網點4家、三星級網點9家。

  上門服務為特殊客戶解難題

  今年6月11日,工行梅州分行營業部兩名工作人員攜帶《特殊客戶上門服務表》到我市某醫院為一名85歲高齡住院治療的阿婆辦理密碼重置業務;7月8日,興寧農商銀行新興分理處工作人員到興寧市中醫院住院部,為躺在病床上的饒女士辦理存摺掛失補發相關手續;7月21日,建行城西支行工作人員到客戶沈先生家核實情況後,同意由他為雙腿行動不便的家人代辦領取被ATM機吞的社保卡業務……

  這樣「特事特辦」的上門服務是不少銀行網點員工的日常工作之一。對於因身患重病、行動不便、無自理能力等無法自行前往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的意識清醒的特殊群體,不少銀行機構核實情況後,均採取上門方式提供服務。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來,工行梅州分行共提供上門服務71筆,涵蓋借記卡啟用、掛失、重置密碼、修改個人基本信息,社保卡掛失換卡等業務。

  除了提供上門服務,一些銀行機構還依託智能和行動裝置,開展金融業務進村等服務,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讓農村老年客戶享受周到便捷的金融服務。

  「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我們這個年紀出趟門真是太難了,這真是把服務送到咱老百姓的家門口啦!」近期,興寧市寧中鎮鴨橋村一村民在黨群服務中心門口對興寧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說道。原來,依託移動Pad,該行工作人員把金融服務送到百姓身邊,短時間開卡13張、激活社保卡35張,開通手機銀行15戶,為農村客戶尤其是老年客戶提供便捷金融服務。

  客家村鎮銀行通過技術創新和自主研發,將銀行業務「濃縮」到一輛特製的汽車中,於2014年7月起啟動「流動銀行」項目。據不完全統計,「流動銀行」自投入使用以來,已先後下鄉500多次,為山區老年人辦理上萬筆的業務,有效緩解農村地區特別是偏遠山區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金融服務的難題。(嚴海苑)

相關焦點

  • 工行打造「有溫度的普惠金融」:創新產品、線上線下協同
    定位於中國專業化傳統菜市場/農貿市場改造、社區商業整合等業務的瀚立商業管理公司同樣也是工行普惠金融「孵化」出來的平臺型公司,目前已經開發出萬有集市等項目的瀚立對於菜市場的改造已經成為了行業標杆。促進普惠金融業務擴面增質提效是2020年銀行業發力聚焦的領域。日前,工商銀行上海虹橋商務區支行與上海科房投資有限公司、瀚立商業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籤署銀企戰略合作協議。
  • 線上線下結合,打破信息壁壘 AMCAP打造智能化金融服務平臺
    在疫情「黑天鵝」的衝擊下,數字金融更是被前所未有的提及與重視。自疫情打開的無接觸、線上化、雲端化和智能交互趨勢,讓人們足不出戶即可辦理銀行業務、全自動化貸款審批、線上申請保險理賠等各種金融活動,大大縮短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降低了運營成本。
  • 華夏財富高級副總裁江卉:智能投顧是藉助數字金融力量將線上線下...
    本報記者 王思文 「我們想藉助數字金融的力量把線上服務和線下服務這兩項服務結合在一起。」華夏財富高級副總裁江卉在參加近期舉辦的2020北京金融論壇時發表了關於公募基金投顧業務發展的最新觀點。
  • 線上線下結合的智能閱讀平臺天天熱點獲數百萬人民幣戰略融資
    12月24日消息,億邦動力獲悉,線上線下結合的智能閱讀平臺天天熱點完成數百萬人民幣戰略融資,投資方為文軒資本、移盟數字傳媒。  據了解,天天熱點是一個線上線下結合的智能閱讀平臺,北京天天熱點科技文化有限公司主要產品為風車閱讀,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智能閱讀平臺」為定位,從高鐵和航空線下精準場景切入,降低用戶的閱讀門檻,以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讀好書」的服務為宗旨。
  • 線上金融服務迅速發展,線下網點撤併有所增多 銀行網點,轉型之路...
    現在習慣了線上金融服務,去銀行越來越少,身邊的網點雖然變少了,但沒有帶來什麼不便。」張掣說。  近年來,銀行加速發展線上業務,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業務量迅速增長。中國銀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1637.84億筆,同比增長7.42%,手機銀行交易達1214.51億筆,同比增長38.88%。與此同時,有不少人發現,身邊銀行網點撤併的情況有所增多。
  • 下半場比拼金融科技實力 捷信「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提速
    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濤對媒體表示,中國消費金融行業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在擴大內需和促進消費的政策環境下,消費金融行業特別是線上消金將步入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 為什麼現在的培訓機構都是線下結合線上一起授課?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各種培訓機構的都挺困難,減薪,裁員和停業很常見,而消費者退款更加困難。面對同樣的困境,教育培訓的三大巨頭: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卻沒有受到環境的影響,還克服了危機,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不僅擁有線下業務,還有線上課程。
  • 線上線下結合從傳統到智能的創新學習法
    這名工作人員說,主要分兩種上課方式,一種是線上教學北京四中的教師在線上課,只需要學生登錄自己的帳號就可隨時隨地在線學習;另一種是線下晚自習,放學後來我們位於黃河五路渤海七路北京四中網課濱州分校的教室,有專業科目老師進行課後指導。據了解,北京市第四中學是一所百年名校,始建於1907年。
  • 捷信金融發展「線上+線下」金融服務渠道 推動數位化進程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提升,金融數位化成為了現在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新要求。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信」)作為行業領軍者,自成立以來一直緊跟時代潮流,大力發展數位化金融,通過打通線上線下金融服務渠道,促進金融數位化轉型。助力消費者過上美好的消費生活。  從方向上堅定「金融+科技」
  • 圍棋探索項目創新發展 推動線上線下融合
    面對疫情,傳統的圍棋賽事活動受到影響。中國圍棋協會利用近幾年圍棋行業在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方面打下的基礎,探索圍棋運動形態創新發展,積極舉辦網絡賽事及線上推廣活動,豐富了群眾居家生活,加快了圍棋運動線上線下融合的步伐。自從回到湖北仙桃過春節,22歲的辜梓豪就一直「宅」在家中。
  • 2021年全球銀行業規模增速將放緩 金融風險防控壓力繼續加大
    隨著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增加,公司業務競爭加劇,客戶對信貸投放效率要求提高,實時流動性融資需求增加,融資與經營現金流的匹配度要求提升。銀行業授信方式需打破擔保等傳統思路,探索基於企業經營特徵的信貸審批模式。
  • ​誰是銀行業金融科技之王?
    相對而言,工行、招行有關金融科技的篇幅和頻度更為突出。表2:工行、建行、招行2019年報行長致辭相關內容多年來,制約銀行業創新活力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傳統組織架構。只有通過數位化推動機制創新,建立金融業務與科技融合的敏捷組織架構,才能激發員工以及整個銀行的活力,從而適應金融科技快速迭代、即時響應的需求。2019年,工行大動作不斷。
  • 未來教育模式是線上線下相結合?
    經驗:上網課的效果因人而異發揮線上線下各自優勢南方日報:停課不停學期間,學校、培訓機構在線上教育方面做了哪些嘗試?有哪些經驗?孫凱:疫情期間,我們將所有線下課程轉為線上,有些學生無法一下子適應。為了保障線上學習的效果,我們開發出語音問答、語音彈幕、拍照上牆、小組PK答題、作業互相批改等項目,增強課堂參與感,調動孩子學習積極性。此外,我們將AI等技術應用其中,在課堂體驗和教學效果方面結合語音識別、智能批改、隨堂測驗等功能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周貴:目前,卓越教育已線下複課,但春季班課程還是繼續在線上開展。
  • 線下教培機構轉戰線上 線上線下結合是未來風向嗎?
    諸多線下教培機構在緊急關頭選擇線上,或藉助外力合作,或自主研發探索,進行轉型,踏入了自己原本不熟悉的線上培訓領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條別無選擇的路,卻能帶來新的希望。在這過程中,線上線下融合逐漸成為一部分業內人士的共識,或許,也將成為下一個新風向。
  • Fidor:線上銀行新潮流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在網站上製作教程視頻將為用戶帶來100歐元的收入,•提出創新想法將獲得最高回報實施該構想的最高費用為1,000歐元。•推薦朋友到銀行將向用戶獎勵5歐元。一旦朋友成為用戶,原始用戶將獲得新用戶獲得的獎金的7.5%(數字多層營銷功能)。社區平臺已成為推動存款增長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線上還是線下?數位化時代,銀行網點該何去何從?
    宏觀環境對銀行業的衝擊 事實上,早在1994年,比爾·蓋茨就開始看衰銀行網點。之後的幾十年裡,國內外的傳統銀行業也不斷地受到來自阿里、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公司的衝擊。再加上實體化網點成本遠高於線上渠道、網點的到客率一直在下降,銀行向數位化轉變似乎已經成為了定局。
  • KPMG臺灣銀行業報告:純網銀帶動傳統銀行加快金融科技發展
    畢馬威KPMG在6月9日發布一份2020臺灣銀行業報告。報告指出,2020年3家純網銀即將加入市場戰局,開啟臺灣銀行業的新時代。KPMG觀察,2019年臺灣銀行業在投資市場多頭走勢與數字轉型的推助下,營收與獲利都繳出了亮麗的成績單;然而,今年受到疫情影響,臺灣銀行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在利息與手續費收入或將受到拖累。
  • 郵儲銀行上饒市分行榮獲上饒市銀行業金融機構疫情防控先鋒獎
    央廣網上饒12月15日消息(記者王一凡 通訊員饒夢婷)為表彰在「上饒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勇當逆行者 爭做急先鋒』勞動競賽」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持續激發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全市復工達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12月15日下午,「2020金融四行—砥礪行」專題會暨「『勇當逆行者 爭做急先鋒
  • 康曉宇:數據基礎設施支撐金融科技創新
    雖然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擾亂了經濟發展節奏,但我國數字經濟也獲得了加速發展機遇,各家金融機構也加快了科技研發的節奏,拓展了金融場景化應用的廣度與深度,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生態的塑造正發揮著前所未有的作用。而金融科技創新離不開數據基礎設施的底層支撐。數據基礎設施是傳統IT基礎設施的延伸,它以數據為中心,讓數據存得下、流得動、用得好,使數據要素價值實現最大化。
  • 百度智能風控決策解決方案發布,助金融機構風控能力自主可控
    上午的主論壇展現了百度智能雲的最新成績和產業智能化成果。「雲智一體」成百度智能雲獨特的競爭力,在各行各業加快規模化落地。在下午舉行的智能產業分論壇上,百度副總裁李碩、百度智能雲智慧金融事業部產品負責人常琳登臺演講,並發布了最新的針對金融行業的智能風控決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