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在深圳發布《法治藍皮書:前海法治發展報告(2020)》(即《前海法治藍皮書》)。《前海法治藍皮書》顯示:
前海匯聚金融企業,持續推進金融創新
《前海法治藍皮書》指出:2019年,前海實現稅收428.1億元,其中金融企業納稅238.3億元,佔比55.7%,連續五年保持第一支柱地位,是前海經濟發展的「壓艙石」;納稅超十億元的企業均為金融企業,納稅超千萬的金融企業217家,佔比54.3%,前海納稅百強企業中,金融企業51家,是前海重點納稅企業絕對主力軍。
前海集聚了小額貸款公司、商業保理公司、融資租賃公司、股權投資公司等創新型金融主體。截至2019年底,中央下放地方監管的「7+4」類金融機構,總量約佔全市八成,成為重要的新金融機構集聚地,初步形成業態豐富、功能完備的區域金融生態圈。以微眾銀行、招聯消費金融公司、財付通等為代表的金融科技領軍企業已經在前海落地生根,帶動效應明顯。前海已經初步形成金融科技領軍企業、持牌金融機構專業子公司和眾多金融科技服務企業集聚的金融科技創新發展梯隊。
前海堅持「依託香港、對接香港、服務香港」,持續深化深港金融合作,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一批重大港資金融企業陸續開業,標誌著CEPA框架下金融業對香港地區開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有力推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建設。
前海堅持對標國際一流金融營商環境和國際通行金融慣例,不斷鞏固「六個跨境」金融優勢,持續優化跨境金融服務,深化拓展跨境金融創新,著力優化金融市場結構,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
前海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金融風險防控各項工作部署,率先探索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金融風險防控「前海模式」。2019年,在缺乏政法、公安、信訪、街道等關鍵配套力量的情況下,率先在全市完成網貸機構停發新標工作任務,率先完成國家兩辦(互金整治辦和網貸整治辦)「確保2019年底實現在營機構基本清零」目標,超額完成全市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攻堅戰工作任務,多次妥善化解大規模聚眾群訪事件,守住了一方平安。
前海不斷加大金融科技監管力度,目前,前海鷹眼系統、深圳私募基金信息服務平臺、前海公共信用平臺三大系統在前海金融風險防控中心實現物理集中,打破各系統壁壘,並聯動深圳市公安局經綸系統和深圳金融地方金融監管局申報系統,形成「3+2」立體式、多維度的科技防控體系,並日漸成為前海金融風險防控的「千裡眼」「順風耳」,支持相關部門精準投放監管和執法力量,有效提高監管效率。
前海始終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放在突出的位置,堅持多措並舉、分類施策,不斷創新金融監管模式,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為促進經濟持續健康較快發展提供安全、穩定的金融環境。
END
lawindex
WELCOME
TO SCAN
QR CODE
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