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客為主」:當阿拉伯帝國成功佔領波斯後,波斯人該何去何從?

2020-12-26 楊太師

引言

阿拉伯帝國,是由阿拉伯人在中古時期建立的伊斯蘭帝國,建立於632年,滅亡於1258年,在歷史上存在了626年,主要有兩個世襲王朝,即哈裡發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撥斯王朝。

在唐代往後的史書裡,均將阿拉伯帝國稱之為「大食」,但在西方國家,人們卻稱之為薩拉森帝國。眾所周知,阿拉伯帝國是阿拉伯人在統治了波斯帝國之後建立的,波斯人其實是被統治者。那麼當阿拉伯帝國成為統治階級之後,對波斯人又採取了什麼措施?波斯人又有著什麼樣的地位?

一、前伊斯蘭時期波斯人佔據主動地位

阿寶斯曾說:

「過去不論是從物質方面還是其他條件來看,阿拉伯半島吸引不了那些有野心的外圍政權。」

在三至七世紀時期,瑣羅亞斯德教在薩珊波斯帝國內被看作為國教,有強大的中央政府作為靠山 ,並且一直控制著伊朗高原一帶和伊拉克的兩河流域一帶。

薩珊帝國對於外來文化並不反對,反而積極地接受外來文化的傳入,並繼承了兩河流域和古代波司登文化,與此同時,薩珊帝國又受到羅馬文化的影響,古代的波斯文明也因此一步一步的達到了頂峰。

在此時期,阿拉伯人主要分為南方人和北方人,南方阿拉伯人主要聚居在富庶的西南部,西南部靠近海邊,地理位置優越,所以阿拉伯人很早就發展農業,後期南阿拉伯人通過經商,逐漸建立起那些經濟水平較高的城市。

而居住在北方的阿拉伯人生活方式則大為不同,他們主要生活在希賈茲與內陸地區,主要生活方式是以遊牧業為主,並且一直沿襲了原始社會末期的公社制生活。北方的阿拉伯人常年漂泊,沒有一個穩定的居住場所。

除此之外,駱駝和椰棗是阿拉伯人的生活必需品。駱駝主要負責運輸及貿易,被稱為「沙漠之舟」,駝肉也可以作為食物,駝皮能夠製成衣物。椰棗是飼養駱駝的重要飼料,也是阿拉伯人的主要食物。

此時的阿拉伯人並沒有高度的團結意識,血親復仇的事件時常發生,內戰不斷。但是阿拉伯人雖然較為落後,但也並非與世隔絕,相反,當時的阿拉伯人是處在一個文明世界的邊緣的位置。

隨著帝國統治需求的不斷擴張,希拉王國被波斯帝國統治。希拉對波司登帝國而言,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首先希拉王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阻止阿拉伯的遊牧民族的騷擾;再次,希拉王國還能夠有效地緩解波斯帝國與拜佔庭帝國的戰爭。

在萊赫米部落統治時期希拉王國達到頂峰,因此在波斯帝國的政治舞臺上也充當著更為重要的角色。但是後來由於發動叛變而遭到滅亡。隨後波斯人再次建立了一個阿拉伯人作為附庸國,並派遣波斯總督嚴加看管,這樣一來,導致波斯總督在希拉王國內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

但正如上文中阿寶斯所說,當時的阿拉伯無法和波斯形成對抗,波斯人是帝國的統治者,而阿拉伯人以部落生活為主,不論是在物質上還是在軍事力量上都相對落後,所以總的來說,在前伊斯蘭時期波斯和阿拉伯的交流中,波斯人處於主動地位。

二、哈裡發時期和倭馬亞王朝,阿拉伯人完全改變了之前的被統治者地位

伊斯蘭教於7世紀在麥加和麥迪娜兩地興起,且逐漸在整個阿拉伯半島興起。到七世紀中期,阿拉伯人憑藉著伊斯蘭教佔領了波斯蘭帝國和拜佔庭帝國的部分地區,一躍成為當時較為強大的國家,軍事實力得到顯著提高。

其實早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前,波斯帝國就已經出現了經濟衰敗的預兆。在614年,波斯帝國佔領了耶路撒冷;緊接著在619年,波斯人又攻佔了亞歷山大城。表面上波斯帝國幾乎已經完全控制了整個中東地區,但這背後卻有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實際上,接連不斷的戰爭以及平時統治者的花銷,早已經使波斯帝國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此時的薩珊波斯帝國如同一個紙老虎,外表看上去十分強大,但實際上卻不堪一擊。在此後的近十年裡,薩珊波斯王朝內部糾紛不斷,政局動亂,且統治者忽視了農民階級,導致多數人忍飢挨餓,國家的勢力日漸衰弱。

就在此時,阿拉伯人在宗教的影響下,對薩珊波斯帝國發起了猛烈進攻。在637年,薩珊人與阿拉伯人在卡迪希亞平原開始了最後一戰。薩珊將軍盧斯丹帶領六萬人馬,並以象軍為前鋒,但盧斯丹在戰役中被殺害,薩珊的「卡維旗」落入敵軍手中,薩珊軍隊慘遭失敗。

第二年,也就是638年,泰西封被伊斯蘭軍隊佔領,雅茲德戈爾德三世逃亡東北高原。642年,在尼哈宛德戰役中,薩珊軍隊全軍覆沒。651年,雅茲戈爾德三世又逃往木鹿,但是不幸的是,雅茲戈爾德三世在一個磨坊中被殺害,這也標誌著薩珊波斯王國的滅亡。

從此之後,阿拉伯人完全改變了之前的被統治者地位,成為了薩珊波斯帝國的統治者。與此同時,阿拉伯人也改變了伊朗的歷史發展方向。

到倭馬亞王朝,波斯已經被阿拉伯人完全掌握在手中。在此時期,波斯人的社會地位較低,面臨著嚴重的剝削和壓迫。所以此時兩大階級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增多,鬥爭不斷。波斯成為麥瓦利階級的主要群體,同時也是主要的反抗力量。

倭馬亞王朝初期,實行的是希臘語和波斯語,到倭馬亞王朝後期,開始推行阿拉伯語並強制規定每個人都需要學會。因此,大量的波斯人民被處死,奴役剝削更為嚴重。但後來,倭馬亞王朝並沒有在波斯順利的完成阿拉伯化進程,反而引起了波斯人民的強烈反抗。

為推翻倭馬亞王朝的殖民統治,波斯人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刺殺、起義或聯合發動反抗等。呼羅珊地區成為波斯人反抗的主要陣地。隨後,倭馬亞王朝被聯合推翻。

所以說,在倭馬亞王朝時期,壓迫與被壓迫,奴役與被奴役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之間的主要聯繫。但在兩國的戰爭中,兩國的文化也在不斷地交融碰撞。在阿拉伯文化向波斯人民輸入的過程中,波斯人其實也在對外來的阿拉伯文化進行改造。

三、阿巴斯王朝時期波斯人反攻為上

阿巴斯王朝建立之後,為了適應新的統治需要,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政治方面,將首都搬到了伊拉克的巴格達,波斯人在學術上和軍事上的力量不斷增強,波斯文化的影響在伊斯蘭地區也逐漸上升;並且為了適應伊斯蘭教的發展,一些起源於薩珊的思想或者制度也適當做出了調整。

另一方面,統治者對波斯文化不再持反對態度,也改變了之前的種族歧視政策,反而開始提拔波斯人為官。再往後的一段時間裡 ,波斯人的地位一度上升,甚至已經開始掌握大量的政權。

在文化方面,「翻譯運動」使得兩國的文化交流得到了極大的進步。更為重要的是,從這個時期開始,波斯人開始學習阿拉伯文化,而阿拉伯人也開始學習博思得語言,這一現象就很好的說明了兩國文化已經進一步交融。

到阿巴斯王朝後期,哈發裡政權開始逐漸的衰弱,這個時候波斯地方王朝開始興起。從9世紀到11世紀,波斯的文化已經基本上完成了復興,重新煥發了活力。在821年,波斯人建立了第一個王朝—塔希爾王朝,但在統治了五十年之後,被薩法爾王朝取而代之。

薩法爾王朝大力提倡波斯和阿拉伯文化的融合創新,促進了新波斯文化的誕生。但隨後薩法爾王朝又被薩曼王朝殲滅,在薩曼王朝統治時期,統治者重新將波斯語作為書面語。薩曼王朝對波斯文化實行高度的保護政策,使得波斯文化與伊斯蘭教有機結合。

實際上也就是說,波斯文化之所以能夠再次煥發生機,得益于波斯地方王朝的建立,再加上統治階級開明的文化政策,使得波斯文化的影響更加深遠,同時也促進了伊斯蘭教的發展。

結語

起初因為波斯帝國過於強大,並不在意阿拉伯的存在,後來阿拉伯逐漸強大起來並滅掉了波斯帝國,但由于波斯人民強烈的反抗意識,促使波斯地方王得以建立。

波斯地方王朝建立以後,統治者開始重新重用波斯文化,並提倡將波斯文化與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進行融合,對伊斯蘭教和阿拉伯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與此同時,波斯文化也在阿拉伯文化的發展上得到了進一步深化。因此,波斯人的地位並沒有因為阿拉伯的入侵而受到威脅。

參考文獻:

《伊朗通史》

《歷史上的阿拉伯人》

《中亞薩克王朝史研究》

相關焦點

  • 阿拉伯帝國中的波斯人
    其中,希拉王國先後由來自葉門的臺努赫部落和萊赫米部落統治,在後者統治時期,希拉王國達到了鼎盛,在波斯帝國的政治舞臺上扮演重要角色。萊赫米國王努爾曼一世在波斯宮廷裡具有極高的地位,波斯皇帝葉茲德吉爾德甚至把皇太子伯海拉姆寄養在希拉的宮殿裡,讓他這位國王擔任皇太子的監護人。萊赫米人經過6世紀前期的全盛時期後,於602年因企圖獨立而被波斯人所滅,之後波斯總督就在希拉獨攬大權了。
  • 中東三大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哪個更強大?
    圍繞著中東和歐洲,數千年的人類歷史上曾有六個地跨亞歐非的大帝國,而中東和歐洲各有三個:在中東,是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在歐洲,是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佔庭帝國。至此,亞歷山大帝國的遺產全部被羅馬帝國所佔領。4、阿拉伯帝國滅了波斯第二帝國薩珊王朝帕提亞帝國之後,伊朗的波斯人重建波斯帝國,這便是波斯薩珊王朝。
  • 波斯帝國的崛起與沒落
    而發源於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國,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帝國。早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關于波斯人的記載,這個種族屬於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早期波斯人是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並於公元前2000年進入伊朗高原。並形成兩個重要文明部族——埃蘭和米底。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臘人將這兩個文明的所在地稱為波斯,從此這個名字出現在歷史舞臺。
  • 波斯帝國的復興與薩菲王朝的建立
    651年被阿拉伯帝國所滅,波斯的宗教也由拜火教變為伊斯蘭教,淪為了阿拉伯帝國的行省,末代王子俾路斯逃到中國。之後伊朗高原經歷了大分裂時期,塞爾柱帝國統治期,花剌子模統治期。874年波斯人建立了薩曼王朝,之後又經歷了突厥王朝和伊爾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統治。黑羊王朝和白羊王朝統一了伊朗高原大部。
  • 人類文明的第二次大洗牌——阿拉伯帝國圍攻拜佔庭
    當我們以為人類文明會一直如此繼續下去的時候,阿拉伯帝國的崛起改變了這一切。公元7世紀,幾乎與東方的大唐王朝同時,阿拉伯帝國崛起於中東。1、阿拉伯帝國崛起之時的地中海阿拉伯帝國建立於公元632年,此時的環地中海地區,西羅馬帝國已經滅亡。歐洲西部被日耳曼人建立的王國佔領,四分五裂。
  • 中東地區的帝國因波斯人開啟,阿拉伯人完善,突厥人使之達到巔峰
    阿拉伯帝國然而阿拉伯人因為教派之爭很快陷入了分裂狀態,公元750年,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聯手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取代了伍麥葉王朝,伍麥葉王朝的一支逃到西班牙建立了後伍麥葉王朝。除了教派之爭外,由於阿拔斯王朝是波斯人與阿拉伯人聯手所建,因此波斯人在阿拔斯王朝有著極高的權力,波斯人先後建立了布韋希王朝與薩曼王朝,掌握了阿拉伯帝國的朝政大權。
  • 世界帝國傳奇系列——阿拉伯帝國1
    原來都是一些分散在阿拉伯半島中的以家族為基礎的部落。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以及拜佔廷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波斯灣-紅海-尼羅河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地處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敘利亞,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商業城市麥加因此而變得繁榮起來。
  • 天命榮歸阿拉伯人,一場大風,終結了千年波斯文明
    不過,時光回退到一千多年以前,那時候的中東,還是伊朗人的祖先波斯人和羅馬人角逐的舞臺。可是,人生五十年,豈有長生不滅之理?自古波斯帝國以來,叱吒風雲千年的波斯文明,終於面臨著最強大的敵人的威脅,他們就是崛起於沙海之中的遊牧民族-阿拉伯人。
  • 世界史之中世紀4-2:伊斯蘭教帝國(2)阿拉伯帝國
    阿拉伯帝國形成之後,作為先知繼承者的哈裡發們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並滿足阿拉伯人對商路和土地的要求,掀起了長達一百多年的擴張運動。在鷹旗旗幟下,沙漠中的阿拉伯人遊牧民族開始徵服世界的行動。阿拉伯人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於拜佔庭和波斯的南部邊疆,他們不斷擴張,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帝國,極盛疆域達1340萬平方公裡。
  • 從超級帝國到今日伊朗,波斯有著怎樣的興衰史
    在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現過一些橫跨亞、歐、非的超級帝國,像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等。而發源於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國,則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級帝國。早在公元前2700年,就有關于波斯人的記載,這個種族屬於歐羅巴人種南支地中海類型。早期波斯人是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並於公元前2000年進入伊朗高原。
  • 阿拉伯帝國
    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成功地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各種爭端,建立了更高的威望。阿拉伯人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於拜佔庭和波斯的南部邊疆,他們不斷擴張,建立了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封建軍事帝國,極盛疆域達1340萬平方公裡。 阿拉伯帝國鎮壓了內部反對勢力後,第一任哈裡發阿布·伯克爾( Bakr,573—634年)隨即向敘利亞方面發動了擴張戰爭。
  • 波斯喪鐘---卡迪西亞戰役
    他更不會想到, 就在自己志得意滿之時,阿拉伯半島上有一個叫穆罕默德的傢伙創造了一個新的宗教。由這個宗教在十幾年後颳起的綠色狂飆將會席捲他的國家!先知穆罕默德死後,阿布·伯克爾成為繼任哈裡發,他的繼位不僅是阿拉伯帝國四大哈裡發時代的開端,也標誌著阿拉伯擴張時代的到來。
  • 希臘城邦、波斯帝國的滅亡與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波斯人在該盆地西端建立了居魯士城。又向南徵服了今埃及、利比亞的廣袤地區,成為第一個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強大帝國,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是當時世界上版圖最大的帝國。李奧尼達及其士兵與百萬波斯陸軍拼命廝殺,使得波斯軍隊在頭兩天不得寸進,並且死傷慘重。但在第三天,一個希臘的叛徒引導波斯軍隊抄小路進攻李奧尼達的後方,李奧尼達無法抵禦,只得下令讓伯羅奔尼撒半島的軍隊先撤,並以其自己的三百精兵死守溫泉關,在經過一番激烈廝殺後,斯巴達全軍覆滅。
  • 《西洋古代軍事戰略》中世紀早期 第五講 阿拉伯帝國的崛起與擴張(上)
    不久,穆罕默德即掃平阿拉伯半島其他反對勢力,以麥加為中心。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建立起來。歐麥爾號召穆斯林,向羅馬帝國和波斯帝國發動「聖戰」。轟轟烈烈的伊斯蘭大徵服開始了。阿拉伯帝國擴張方向 三 與波斯的戰爭在與羅馬帝國作戰的同時,穆斯林軍隊又向波斯帝國發動進攻。
  • 世界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帝國——波斯,現在為啥淪為了二流國家
    波斯帝國是史上第一個橫跨亞非歐三洲的帝國,而開創波斯帝國霸業的波斯人就是現如今的伊朗人,他們還有一個稱呼——雅利安人。波斯帝國的衰落公元前5世紀末,波斯終於開始對古希臘地區的城邦動手了,在波斯人看來希臘地區城邦林立各自矛盾重重,而自己人多勢眾,肯定手到擒來。
  • 【阿拉伯古代列國志】阿拉伯帝國(一):歷史沿革1
    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疆域東起印度河和中國邊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達裏海,南接阿拉伯海,是繼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之後又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改變了周邊許多民族的發展進程,在中世紀的歷史上對科技及醫學的發展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 因埃及法老騙婚,波斯皇帝大怒,決心借道阿拉伯攻打埃及
    在古埃及26王朝倒數第二位法老阿瑪西斯統治末期,在這百年之前,原本僅僅只是盤踞在波斯灣偏東北部和伊朗高原的西南部一小塊地方的波斯部落(伊朗祖先發源地),後來尤其是在波斯皇帝居魯士(他被認為是波斯帝國的締造者)的帶領下竟迅速崛起,其版圖擴大了十數倍以上,領土擴張到中亞地區甚至是印度西北部。
  • 波斯文化最豐盛、最璀璨和最後的國度—薩珊王朝
    公元前四世紀,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被亞歷山大大帝徵服而毀滅,昔日屬于波斯人的領土如今落在希臘人手中。亞歷山大大帝死後,這塊土地落入他的部將塞琉古手中,並建立了希臘化王國—塞琉古帝國。直至公元前一世紀,塞琉古帝國被安息人推翻,這塊波斯土地從此落入了安息帝國手中。安息帝國是個高度希臘化的國家,而且興起後一直與西方的羅馬帝國對峙。
  • 曾經稱霸世界版圖的帝國---波斯帝國!
    歷史上第一個橫跨亞歐非大陸的大帝國——波斯帝國!波斯帝國是位於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始於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終於1935年巴列維王朝禮薩汗改國名為伊朗。歷史上波斯人曾建立過多個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曼王朝、薩菲王朝等。
  • 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
    這個帝國由居魯士二世建立,他的父親岡比西斯一世死後,接任安善王。安善是埃蘭東部的城邦,今位於蘇薩和帕薩爾加德之間,距帕薩爾加德車程163公裡的Tal-e Malyan,在設拉子的西北。安善曾是米底人的附庸,後乘勢崛起。波斯人公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滅掉米底國,這一年成為波斯帝國的起始年,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