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中屎,墳前紙!農村這句俗語話糙理不糙,道盡養娃的不易與回報

2020-12-23 農俗俱樂部

農村有很多順耳又很有哲理的俗語,也因此口口相傳至今,被很多後人視為真理。

農俗大多是有警示後人的意思,所以有的聽起來也有些浮誇,給人危言聳聽的感覺。

還有的為了順口把那種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事物聯繫在一起,但仔細理解發現比喻又非常貼切。

比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農俗,乍一聽有些莫名其妙很難理解,但仔細剖析,發現裡面的確有農村老人們的智慧。

話不多說,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農俗吧!

懷中屎,墳前紙

這句話聽起來是恨不能理解的,屎怎麼會在懷裡呢?和墳前的紙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它的意思是說,以前農村經濟不發展,沒有什麼尿不溼什麼的,不足周歲的小孩子拉屎拉尿不能告知父母,因此父母帶孩子被拉得一身屎一身尿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小孩子乖一些,身體好好的,那可能很快就能擺脫這樣的生活。

可一旦孩子生病,比如我和我姐小時候據說就患上了痢疾,爸媽說那時候差點就養不活了,一抱著就拉稀,弄得他們一身髒。

後來用了土方,說是用了一種農村的昆蟲,每天早上用露水擦身體,將近六個月終於好了起來。

爸媽每次說起這段往事,我都會對他們多些理解,能感受到自己長這麼大的確得靠父母的照顧和養育,現在他們年紀大了也會對他們多些包容和愛。

小時候他們不離不棄養我們大,現在他們老了,該我們贍養他們了。

也正因如此,農村才經常說,一把屎一把尿地把孩子拉扯大,表明的也是養育孩子的不易。

農村養孩子的確更遭罪,我媽媽一遇到天氣變化就常說手指痛,她說那些年剛生下我們還在月子裡,就要自己洗尿布照顧孩子,甚至臨產前還要去挑水做飯餵豬餵牛。

年輕時候身體好不覺得什麼,現在年紀大了,天氣變化就會帶來身體的不適。

不像城市裡養孩子,有尿不溼有很多紙巾可以用,農村以前窮,買不起這些東西,只能一遍遍的洗尿布換尿布。

養孩子不易,所以農村也漸漸樹立起了養兒防老的觀念,他們覺得養孩子就是為了讓自己老有所依,老有所依,晚年生活有人照顧。

甚至讓他們欣慰的是,自己百年後,每到忌日和清明,孩子們都會到自己的墳前給自己燒紙焚香祭奠自己。

在他們看來,這也算是後繼有人,子孫綿延了。

但事實上農村很多人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其實有些重男輕女,他們認為的清明或忌日去掃墓的大多是兒子的責任,後繼有人也指的是有兒子,而是不包括女兒在內的。

農村普遍覺得的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是別人家的人了。

也正是這樣的觀念和思想,一些人也說了另一句農俗!

孫子墳前壓刀紙,外甥(孫)墳前指一指

面對老人的墳墓,農村覺得親孫子的話會在墳前壓刀紙錢,表示對老人們的悼念,或者掃墓焚香之類的。

但如果是外甥的話可能就只遠遠的指一指,意在說,孫子兒子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後人,而像外甥/外孫因為是女兒的孩子,往往是不算親的,或者說,會被看作是別人家的孩子。

故而每年忌日清明上墳也被看作是孫子、兒子的事,而不是女兒、外甥、外孫的事。

尤其是像我爺爺奶奶那輩人,他們覺得生兒子就叫上檻,生女兒就意味著要接著生,直到生出兒子才算任務完成。

「無後為大」的思想在農村有點根深蒂固,但像我父母就會覺得,生男生女好像差距也不大。

因為他們的確感受到,女兒也能為他們養老,他們生病時女兒也能出錢出力照顧,外孫也能和他們相處得很好,也很粘人很可愛很聽話。

以前村裡有家人就真的只有一個女兒,但這個女兒考上好大學分配到了工作,還把父母接到了城裡生活,每次我爸媽收起這個就在想,女兒也可以很孝順的,也可以幫自己養老。

放在我外公外婆,他們雖然有四個兒子,但兒子們不是很孝順,外婆生病他們也因為抽不出時間和錢而讓外婆自己一個人去鎮上輸液,原本在大醫院輸液可以報銷,但因為沒有人照顧人家不讓,她只能去私人診所看病。

我母親常說外婆,小時候外公外婆不讓媽媽們讀書,反而讓四個兒子讀到高中,那個年代高中生已經是高學歷了。

可真正受過高等教育的舅舅們反而不太孝順,這也是農村老人們覺得養兒防老翻車的一次慘痛教訓。

其實吧,養兒子養女兒都是不易的,都是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父母們老了,不管兒子還是女兒,都應該贍養父母,尊敬父母,給他們一個好的晚年生活,在世孝順,百年歸天后,也該給予悼念。

我想這才是這句農俗留下來的真正意義,那麼大家的理解呢?此外還聽過哪些農俗呢?一起來說說吧!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懷裡屎,墳前紙」,是什麼意思?
    前兩天不是清明啊,我在上墳燒紙回來的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大爺。「大爺,你也燒紙去了啊?」老大爺笑呵呵回道:「是啊,爹娘撫養我們這麼大不容易,墳前燒張紙略表孝心」。說實話,就是被這「小兔崽」子拉一脖子屎也高興,老話說的好「懷裡屎,墳上紙」。大爺打開了話匣子。聽了大爺的話,我有點懵圈,於是問「懷裡屎,墳上紙」是什麼意思呢?。大爺看了我一眼,說:「小夥子,看樣子你在家很少抱孩子?」
  • 名宿:希望梅西加盟英超,但他不適合利物浦,球迷:話糙理不糙
    利物浦名宿卡拉格在接受天空體育採訪時也談到了梅西的轉會,與以往頗有爭議的觀點相比,這一次,他的話得到了絕大多數球迷的認同。從經濟層面看,這和俱樂部的財力有關。」「我認為利物浦是不可能的。首先是因為財力的問題,然後利物浦的比賽風格也不適合。相對曼城來說,利物浦可能更有活力。曼城更偏向技術流,也更適合梅西。
  • 農村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是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葬墳」,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經典俗語:「逢人且說三分話」,下半句是什麼?
    民間俗語,雖說聽起來有些許的粗糙,但是往往凝集了古人的大智慧,畢竟那是人類幾千年來各類人等的智慧匯集,並經口口相傳流傳下來的,所以說有些民間俗語雖然聽起來有些粗糙,但是話糙理不糙,值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借鑑,很多很多的民間俗語都是如此。今天小編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條民間俗語。
  • 這6種自己慣出的毛病,話糙理不糙
    所以,35歲以上的大齡剩女,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剩下的原因,有主動,也有被動,總體來說,有六種原因六種心態,話糙理不糙。【1】單位條件好,個人條件好,眼光太高,把自己挑剩下了。好單位,薪酬高福利好,女人的身價就自然水漲船高,眼光也是箭頭朝上。體制內的人,喜歡找體制內的人,似乎是有共同語言。
  • 話糙理不糙,對周琦的評價,阿的江逼媒體人道歉,然後自己打臉
    霍楠的比喻,話糙,理不糙。隊中沒有外援出戰本身就不在跟遼寧隊一個級別對比移動速度慢,卻表現更積極的韓德君,周琦在這場比賽中,完全就是來享受比賽的。全場拿下13分10個籃板,一個蓋帽和扣籃都沒有的數據,對比韓德君20分13個籃板,另外還有助攻扣籃的數據,周琦在內線幾乎就是被韓德君打爆。
  • 古人說:「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有何含義?
    俗語,為群眾創造,通俗易懂,在群眾口中流傳。因為絕大多數的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所以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隨著人們都逐漸走出農村,俗語在人們的口中說得也少了。但是,一直堅守在農村地區的農民還是會講一些俗語,像「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
  • 農村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房墳相望,兒孫無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天賜的聲音》丁太昇毒舌評價高進「土」,但話糙理不糙
    而高進的聲線就顯得很刻意地去接所謂地氣,沒有紮實的力量,但尤其是在這首歌衝撞力高的部分,我們可以聽出高進作詞作曲的《我們不一樣》的感覺。 而這首歌是近幾年火的一批歌其中的一首,但它的基調卻是2000年初期的華語抒情搖滾芭樂的味道。 這既不是音樂性的進步,也算不上華語樂壇的「文藝復興」。
  • 遠離那些勸你慷慨大度的人,看完你就懂了(話糙理不糙)
    這世間敢自稱為「聖人」的人沒有幾個,然而做出「聖人」的表現的卻大有人在。這些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並且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判他人,儼然一副「理中客」的樣子。在他們的眼裡,只有自己是對的,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他認為是對的就是對的,只要有和他想法、理念不同的,那就都是錯誤的。
  • 農村俗語:「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了了了」,話糙理不糙
    現在農村中還保有大量的宗族祠堂,裡面專門用來供奉家族中已經逝世了的先人,還能夠看到人們毫不避諱地將德高望重的長輩遺像,懸掛在大廳正中央,要知道這些行為在城市中幾乎是不常出現的。本來人的天性就是「群居」,在人類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中,都是在遵循著以家庭為最小單位而發展進步的,這種現象在農村更為明顯。
  • 農村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的覆蓋面很廣,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為人處世,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婚喪嫁娶」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男人:話糙理不糙
    因為不知道怎麼選擇,於是幫他做了一份市場調查,走訪一些男士,聽聽他們的想法。長得漂亮的年齡大概在30歲以下的男士,很多都會說喜歡長得好看的。至於學歷其實不重要,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就行。男人都是好色的,話糙理不糙。24到35在這些男士看來,並不是不能接受的年紀。至於性格方面,正常就好。年輕的單純,稍微大點的也有好處。如果35歲的年紀,經歷了社會的改造還那麼單純那才是有問題呢?說不定就是傻子。
  • 農村俗語「送人一鬥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為什麼?
    農村俗語話糙理不糙,是老一輩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即有前車之籤,又能警醒世人,是一部難得的警示錄,比如這句『』送人一鬥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在我們這裡這句話是這麼說的,『』小幫是恩人,大幫是仇人『』,就是說適當的幫助可以使對方感恩涕零,竭盡全力或持續的幫忙可能會成為仇人,這是因為人心慾壑難填,貪心不足蛇吞象,適時小恩小惠別人認為是真心實意的幫助,但是傾盡全力時,對方就會對你依賴太多,要求也更多,當不能滿足他的心理需求時,就變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這也是人常說的花錢養個仇人。
  • 100句經典老話,話糙理不糙!簡單質樸!
    民間傳承下來的幾乎都是經典,都是勞動人民經過長期的實踐和驗證的智慧結晶,肯定有你不知道的在裡面,下面為大家整理了100句中國老話。這些老話,簡單質樸,卻閃著智慧的光芒,讀之如老酒醇香,回味無窮。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評點:說話不能不經過大腦。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評點: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 俗語「有福之人兩腿毛」,腿毛是福氣的象徵,這句話有道理嗎?
    俗語「有福之人毛腳杆,無福之人光腳杆」,也有說法是「有福之人兩腿毛,無福之人毛兩腿」,不管哪種說法,字不同意思相同,這句俗語也是話糙理不糙,雖不能說有什麼科學依據,但也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結晶,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裡有很多的老話,往往通俗易懂,並且是話糙理不糙。今天要了解的這句俗語「男怕磨,女怕泡」,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那就是「男怕纏,女怕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尤其是已婚女人,當在自己的男人身上得不到情感心理需求的時候,如果有另一個男人出現在她的生活裡,並且無事獻殷勤,經常給予關心個幫助,那麼這個女人很難不被感動。這句話有道理嗎?你怎麼看?
  • 農村俗語「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是什麼意思?
    在城裡能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實屬不易,因此很多人都不會太挑剔朝向、地理位置。但是在農村,自古以來對自己的房子都是相當講究的,地理位置、朝向、地勢高低等都有很多的經驗道理在裡面,因此也就流傳下來了許多關於房子的俗語。記得以前聽到農村老人講「墳對凸,門對凹,宅基好壞不管它」,當時並不太理解,有誰知道它的意思嗎?
  • 農村俗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為什麼要把買豬和娶媳婦聯繫在一起呢?這句俗語「話糙理不糙」,其實,兩者之間還真有一些關聯性。這句俗語在北方的農村廣為流傳,和俗語:「買起豬壘起圈,娶了媳婦管起飯」一個道理。這句話反過來的意思是:如果娶了媳婦沒房,到哪裡住?
  • 經典的20句農村老俗語,句句精闢
    老俗語,口口相傳,源於生活,源於歷史,講述人生哲理,警示世人!1.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比喻好景不長或友情難以持久。現指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遭受大大小小的挫折與磨難,英雄自古多磨難。同時會有許多落魄的鳳凰不如雞,更會有虎落平陽被犬欺的人生之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