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為群眾創造,通俗易懂,在群眾口中流傳。因為絕大多數的俗語都是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所以都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隨著人們都逐漸走出農村,俗語在人們的口中說得也少了。但是,一直堅守在農村地區的農民還是會講一些俗語,像「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
這句話從表面上很好理解,其背後真正的意義其實就是祖宗的忠告。
雨打墳,出貴人
簡單可以理解為雨水打溼了墳墓,家裡會出貴人。
我國一直以來都講究「入土為安」,只有將死者埋進了土地裡,死者的在天之靈才可以得到安息。
這裡的「雨」也可以理解成「淚水」的意思,逝者看到後人辦好了自己的後事,留下了感動的淚水,從而保佑後代出貴人。
雨打棺,財人疏
簡單可以理解為雨水打溼了棺材,家裡會人財兩空。
這個正和上面相反,死者在下葬之前沒能安安靜靜走,被雨水打擾了。
這裡的「雨」也可以是理解成「淚水」的意思,逝者看到後人連自己的後事都沒能辦好,所以在天上哭了,得不到逝者的祝福,家庭越來越衰敗,直到人財兩空。
淺層次理解這兩句話肯定有些片面,接下來咱們深度分析一下。
這句話背後揭示出的道理是——孝道。
前半句是表達了逝者的後代孝順,後半句是表達了逝者後代不孝。
一旦是入土為安之後下雨,證明著家裡的孩子們都孝順,生前都死者都比較好;一旦沒等入土就下起了雨,並且還打溼了棺材,這就證明死者的孩子不孝順,就這樣被埋了死者不甘心。
背後揭示出來的道理一目了然,做人一定要孝順。
活在大千世界中,孝道首先是第一位的,不要讓老人懷著遺憾離世,更不要冷落老人。現在這句俗語放在社會中可能比較粗糙,但是話糙理不糙。
「常回家看看,哪怕是幫助媽媽收拾收拾碗筷和打掃打掃家務,哪怕是給爸爸按摩按摩溝通溝通。老人每時每刻都將孩子記掛在心裡,他們不圖我們大富大貴,只求我們平平安安。
生活在現代社會中,千萬別讓「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劇再次上演。
老人生前對他加倍的好,老人死後葬禮簡單低調,這樣的人都是孝順人。
當然了,這也不是評判一個人是否孝順的標準。有的人生前對老人好,老人死後比生前還要好,難道這就是不孝順了嗎?
其實真正的孝順就是來源於生活中一些細小的事情,有時候一個眼神就能流露出來,有時候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展現出來,甚至有時候幾個字就能看出來。
冬天來臨了,如果家裡面有老人,不妨給他們做一頓熱乎可口的飯菜,不妨給他們織幾件厚實的衣物,不妨抽點時間多陪陪他們。
別看不上一些小事,正是一些小事加起來才表明了你的孝心,你的孝順。
往期精彩內容
此乃「曹魏第一猛將」,三戰關羽不分伯仲,去世後諸葛亮才敢北伐
抗戰時一旦發現此動物,為何必須先將其擊斃?全是鮮血換來的教訓
8年前,他因救4個溺水者失去生命,被救者卻漠然離開,後來怎樣?
古代春聯到底有啥講究?名稱種類包羅萬象,有一禁忌現在常犯
此墓歷經百年盜掘,專家搶救出五千件文物,總價值可買下一個小國
參考資料
《民諺俗語集》《中國傳統俗語叢書》《中國俗語》
申明
題/古人說:「雨打墳,出貴人;雨打棺,財人疏」,有何含義?文/尋歷史真相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