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三體》給外國人拍是件好事|就不二話

2020-12-26 瀟湘晨報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子不語

9月1日,《三體》三部曲的版權方三體宇宙和遊族集團,與全球最大付費流媒體平臺網奈飛(Netflix)共同宣布,已達成協議將聯合開發製作《三體》英文系列劇集。

劇集的陣容不可謂不豪華,《權力的遊戲》編劇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D.B.威斯(D.B. Weiss)將擔任編劇和監製,《星球大戰VII:最後的絕地武士》的導演萊恩·詹森將加入監製隊伍。而《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與英文譯者劉宇昆將共同擔任該劇的製作顧問。

消息一出,馬上登上熱搜,許多網友很期待這樣的陣容,能把《三體》拍成一部媲美權遊、星戰這樣的大製作,也有不少網友擔心2DB會像毀了權遊最終季一樣毀了《三體》,當然這種時候總會有人發出靈魂拷問:為什麼《三體》要給外國人拍?

實際上,劉慈欣本來也並不希望《三體》加入好萊塢的影視工業體系。去年《三體II:黑暗森林》的舞臺劇在上海首演時,大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好萊塢的科幻片,故事、背景可以複雜可以曲折,但主題不能複雜,必須黑白分明。《三體》違反了這條最根本的原則。

據說《三體》的影視版權早在2009年就賣給了導演張番番,但是張番番囤著版權沒有拍,直到後來《三體》逐漸走紅,遊族收下了《三體》的影視版權,並在2015年的時候,就宣布《三體》電影開機,由張番番執導,馮紹峰、張靜初主演。當時的遊族號稱單片投資2億,要拍六部曲,拍成中國自己的星戰系列。特別是後來大劉拿了雨果獎,《三體》徹底大紅大紫,遊族宣稱要追加特效投資。

但不管當時的宣傳怎麼樣,反正5年過去了,六部曲一部都還沒出來。

倒是騰訊前段時間官宣了開始投拍《三體》的中文電視劇,不過也要到2022年才能和觀眾見面。

所以把《三體》交給奈飛,對中國科幻在世界的傳播,無疑是一件好事。2DB雖然在權遊中晚節不保,但在前幾季有原著可以改編的時候,劇集水準還是有口皆碑的。況且,近年來奈飛不斷嘗試亞洲文化背景的劇集,無論是韓國背景的《王國》,還是日本背景的《全裸導演》,都是口碑在線。

信息與大工業時代下的文化產業,產業鏈可以拉得很長,從文字作品,一直到影視、數娛產品。一個IP,被不同國家的製作商競相追逐,無疑證明了作品的影響力。劉慈欣作為亞洲第一位雨果獎得主,作品加入了好萊塢的影視工業體系,無疑是令中國的科幻迷為之歡欣鼓舞的消息。

世界範圍內的人文交流,已經是如今的常態,也是全世界觀眾所共同期待的事情。英國作家J.K.羅琳寫的《哈利·波特》系列,被美國的華納兄弟拍成電影,在中國擁有無數忠實擁躉。而李安早年充滿東方元素的電影,例如《臥虎藏龍》,也在大洋彼岸獲得了許多人的追捧。就在下周,迪士尼的《花木蘭》大電影將在全球同步上映,我們一樣期待迪士尼會將這個源於中國樂府詩歌的故事,講出什麼樣的味道。

因此,《三體》在奈飛的製作下,我們完全不必糾結於大史究竟是講一口流利的京片子,還是一如既往操著彆扭的港普;不必糾結於扮演「執劍人」羅輯的演員會挑一個中國人還是日裔韓裔甚至東南亞裔。我們更應期待的,是奈飛能創造什麼樣的可能性,能有什麼樣的改編情節,如何與原著相得益彰。這才是人文交流的有益結果,不同背景在碰撞中相互融合,會帶來別樣的、多元的色彩。

其實《三體》裡關於中國元素的情節還真的不多。劉慈欣甚至表示:「我在寫作過程中完全沒有有意地融入任何東方文化元素。美國記者採訪關於《三體》的問題時,我說過這樣一句話:『我最大的願望就是美國讀者看我的小說是因為它是科幻小說,而不是因為它是一本中國的科幻小說』,這樣才是中國科幻小說真正成功的時候。」《三體》中更多的,是反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節,比如當三體星入侵的時候,如何集全世界之力,建立「黑暗叢林體系」,當面臨更高等級文明的威脅時,如何共同協作將地球文明的種子傳播下去。

這當中當然也有不同國家之間的博弈、算計甚至廝殺,但《三體》始終將整個地球文明作為一個整體,劉慈欣的寓意再明顯不過,放到整個宇宙的尺度下,只有所有國家的協作與交融,才能令整個地球文明得以延續下去。

小說的最後一部中,當歌者文明向太陽系扔出一塊二向箔,發動降維打擊的時候,如果沒有整個地球文明的通力協作,所有人都會與地球一樣,變成一副扁平的畫。但最終地球人逃出去了,程心和關一帆一起,甚至見證了整個宇宙的終點,而當宇宙開始坍塌的時候,地球文明仍被保留了下來。

沒有交流的世界會是扁平,只有交流、合作,才會帶來整個文明的昌盛。放在人文領域是這樣,放在其他領域同樣也是這樣。

【來源:新聞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既然國內拍不出《三體》,為什麼不給好萊塢拍?劉慈欣說了出真相
    早在2016年,國內就有影視公司放出消息要拍攝科幻小說《三體》的電影版,但是現在《流浪地球》都上映一年了,《三體》的電影版還是不見動靜。眾所周知,《三體》中的科幻情節十分超前,以國內目前的電影技術,很難拍出書中的效果。或者說,根本不敢拍。
  • 中國人拍不出來的《三體》,Netflix能拍好嗎?
    而已經離職的孔二狗,也轉發了Netflix改編《三體》的微博。兜兜轉轉這麼些年,中國本土團隊一直在拍卻一直沒能拍出來的《三體》,終於還是落到了Netflix的手裡。Netflix拍劇版《三體》,是我們所能想像的最好結果?根據Netflix公布的消息,英文劇版《三體》將由《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和D.B.
  • 花木蘭毀譽參半,三體被Netflix買斷,外國人能否拍好中國故事?
    前不久,一盆冷水兜頭澆到了中國科幻迷的頭上:三體的版權方與Netflix共同宣布,將共同打造劇版的《三體》,並且由《權力的遊戲》主創編劇進行改編。聽到這消息,網上頓時招來了各種瘋狂吐槽,有反對的:「中國的三體,應該中國自己來拍!」
  • 《大聖歸來》導演將拍《三體》,國產科幻片為什麼就敢不認命?
    無他,《三體》電影版等了太久,網友都調侃應該早被三體人沒收。但《三體》難產這11年,國產科幻片早已物換星移。以國產科幻現在的體量碰,真的是不自量力?我倒要說,是時候出了這口惡氣!《三體》電影版為什麼難產11年?
  • 國人拍不了的《三體》,卡梅隆想拍,劉慈欣卻笑而不語,為什麼?
    國人對於國產的科幻電影一直可以說是恨鐵不成鋼的狀態,有時可以說是毫無期待。直到去年《流浪地球》的上映,才讓人們對國產科幻電影刷新了印象。眾所周知,劉慈欣最有名的不是《流浪地球》,而是《三體》。《流浪地球》撐起了科幻電影的市場,那如果《三體》拍出豈不是要封神?於是,大家都把目光放在了劉慈欣身上,期待他的回應。其實把《三體》拍成電影這件事劉慈欣早有想法,在2009年的時候就把影視改編權賣出去了。
  • 國內拍不出《三體》,為什麼不讓好萊塢拍?劉慈欣解釋得很到位!
    《三體》如果拍成電影,其宏偉場景,將是《流浪地球》的十倍、百倍不止!有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不把《三體》也拍成影視作品?劉慈欣回答道:《流浪地球》雖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中國科幻電影還處在起步的階段。從劉慈欣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現在還拍不出《三體》中所要呈現給人的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效果。
  • 《三體》為什麼不交給好萊塢拍?劉慈欣:好萊塢太「單純」拍不了
    所以《三體》在世界上的位置可想而知。大家都知道,像是這樣有名氣的文學都會有進行影視改編,《三體》亦是如此。很多粉絲疑惑為什麼《三體》就不能交給拍攝成熟先進的好萊塢呢?面對這一問題,想必劉慈欣必須要做出回答了。剛好在《三體II:黑暗森林》上海首演現場,劉慈欣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解釋。
  • 《三體》已拍完,選角和質量都讓人擔心
    並不是柳林在說大話,科幻巨作《三體》確實已經殺青,這是柳林剛得到的消息。當然這個劇集殺青的只是第一季,不是與美國網飛合作那個電影,而是我們自己拍的電視劇,是不是很驚喜。首先,這部咱們自己拍的《三體》,完成得如此之快,是很讓人吃驚的,要知道這部劇立項之後,一開拍就遇上了疫情,不得不推遲拍攝。柳林一度以為最早也得明年才會有消息吧,沒想到剛到年底,就傳出了劇組已經殺青的消息。
  • 劉慈欣謝絕卡梅隆邀請,好萊塢電影很好,但《三體》最好中國人拍
    我國在科幻電影,或者說科幻作品的創作上確實和世界水平有著一段距離,但是劉慈欣的出現大大拉近了這段距離,將我國的科幻作品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先有《流浪地球》,後有《三體》。劉慈欣的《三體》一經問世就有多國大佬的青睞,因為之前的《流浪地球》走出了國門在190多個國家的播放,使得世界開始注意起了中國的科幻電影。
  • 國內沒能力拍《三體》,為啥不能給好萊塢拍?劉慈欣親自道出原因
    有傳言說,這部電影不能上映的原因是它的質量太差了,看不下去。甚至有人透露,在這部電影中,張靜初飾演的葉文杰將愛上一個三體(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這件國寶級的作品拍得不好,就是對這件偉大作品的犯罪,將極大地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
  • 為什麼我們不能給好萊塢拍攝《三體》?劉慈欣終於說出了真相
    《流浪地球》熱播了整整一年,但它的原作者、最受追捧的作品《三體》劉慈欣卻一直沒有上映。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國內科幻電影技術暫時達不到,所以不能拍;或者不敢拍。《流浪地球》,其壯麗的景象,令人震驚,許多人二刷三刷仍然意猶未盡。你知道嗎?如果把三體拍成電影,其壯麗的場面將是《流浪地球》十倍於百倍。
  • 網飛接拍英文劇版《三體》!這部科幻大IP為什麼如此「難」拍?
    線上粉絲社群搭建,線下發布會召開、互動物料投放,官宣「定檔」時間、主創陣容……眼看著獨屬於中國科幻宇宙即將搭建,眼看著電影上映日期越來越逼近,可是2016年6月,隨著遊族影業內部的一次巨大人事變動,《三體》電影的上映也陷入了無限期的擱淺……《三體》電影的「跳票」,不僅讓粉絲們失望,同時也讓《三體》系列的影視化之路顯得困難重重。當年亮眼的「唯一」,如今仿佛成了一塊「不可說」的燙手山芋。
  • 光線要拍新《三體》?「三體宇宙」遠不止於此
    > 電影《三體》「又雙叒叕」來了!可以說從立項起,電影《三體》就飽受質疑。2015年8月,《三體》第一部的實景拍攝部分正式殺青,也由此開啟了最艱難的後期製作過程。其間,雖然有多次物料曝出,但與之相伴的是無數「特效不及預期、素材被廢、後期團隊更換,核心主創離職」等真真假假的傳言與風波。
  • Netflix拍劇版三體 網飛將拍《三體》英文電視劇 劉慈欣擔任顧問
    【Netflix拍劇版三體 網飛將拍《三體》英文電視劇 劉慈欣擔任顧問】當地時間9月1日,網飛(Netflix)宣布將把劉慈欣所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搬上螢屏,拍攝英文電視劇。該劇由《權力的遊戲》主創大衛·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D.B.魏斯 (D.B.
  • 《三體》電視劇殺青!主創們是這麼搞科幻的!
    《三體》電視劇概念海報:紅岸基地巨大的拋物面天線矗立於畫面中央,背景中「三日凌空」的奇景預示了三體文明入侵地球的根本原因,而畫面上方倒懸的巨輪則被「古箏行動」的死亡之弦切割成碎片。  四年打磨劇本,126天拍攝,從橫店到黑河,置景270餘處,《三體》電視劇第一季終於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殺青時刻,對搞科幻這事兒,主創們有話要說!  「對你來說,什麼是科幻?」
  • 網飛和國內公司同拍劇版《三體》,真能拍出這部科幻巨著的精髓?
    網飛這次拍的《三體》劇版,編劇是《權利的遊戲》的主創大衛·貝尼奧夫和D·B·魏斯(下面簡稱2DB),原作者劉慈欣和英文翻譯者劉宇昆任參謀製造人,布拉德·皮特地點的B方案娛樂公司(Plan B)任執行製造方。2DB稱《三體》是他們所讀過的最雄心勃勃的科幻系列,他們等待著用未來幾年時刻將其拍成劇集,獻給全世界觀眾。
  • Netflix拍劇版三體 網飛三體電視劇版什麼時候上線
    Netflix拍劇版三體 網飛三體電視劇版什麼時候上線 9月1日晚上,網飛(Netflix)正式確認將拍攝《三體》電視劇版,並且還公布了部分主創人員名單,這份主創人員的名單可以說是十分的豪華
  • 繼歐巴馬催更,好萊塢導演卡梅隆多次催拍三體,劉慈欣:我就不
    在歐巴馬的催促下,好萊塢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多次催促拍攝《三體》!卡梅隆來中國宣傳新片《阿麗塔》時,就多次暗示劉慈欣把電影版權給他,他可以拍6部電影。而且他很得意地說:「我知道《三體》有很多的粉絲,但如果在美國這本書銷售量猛增的話,那可能就是因為我把它推薦給了大家。」結果,大劉暗暗拒絕了,他內心的獨白是:我就不,你想拿我怎麼辦?可樂翻我廣大磁鐵們!
  • 三體:同樣被廣播坐標,為什麼對三體的黑暗打擊來得比地球快
    《三體》作為國內較為優異的科幻小說體裁,在其取得雨果獎後,無疑讓廣大讀者更為深受喜歡。所謂科幻小說,界說為在尊重科學定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創造的文藝。在百度百科中,提出優異的科幻小說必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考慮」三要素。
  • 人類基礎物理停滯近100年,真的被三體文明的「智子」鎖死了嗎?
    人類基礎物理停滯近100年,真的被三體文明的「智子」鎖死了?一個電工的警告振聾發聵,地外文明被發現時,地球文明很可能迎來末日浩劫。電工劉慈欣,既不是宇宙學家,也不是物理學家,為什麼他的話在科學界會這麼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