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坐一周爽氣一年!這才是大補肝腎、引血下行、盤活全身妙法

2020-12-23 齊魯壹點

作者:中裡巴人,鄭幅中,北京中醫協會理事

人一步入老年,常常會步履蹣跚,腰酸膝痛,有頭重腳輕的感覺,同時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心血管病、前列腺炎等疾病也會接踵而至。老年病症多不勝數,防不勝防,以致我們無從下手。

其實,這些都是「上實下虛」之症,也就是氣血不足,氣血下不到腳了。有句俗話叫做「人老先老腳」,一棵大樹,只要樹根不壞,樹就不會枯萎,所以只要我們腳上的血氣充足,全身的血流就會是正常的。

古人有每日搓腳心百次的養生法,還有赤足走路健身法,都對防止衰老有很好的效果。今天我們告訴大家一個補腎、減肥、大補肝臟、引血下行、盤活全身的方法,見效更快,而且對每個人都會有效的健身法,那就是跪坐法,也叫跪膝法

你能想像嗎?跪著竟然可以養生,而且效果驚人!

跪坐法不僅能幫助我們減肥和防治膝蓋痛、膝蓋積水、膝蓋骨刺、腰疼、脫髮、高血壓導致的頭昏腦漲、長期吃藥要護肝的人都有很好的療效,還能讓我們的身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適用人群

腹脹的人、頭痛的人,腳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試用;另外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都可以試用。骨折的朋友就不要強求了哦。

跪膝是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

氣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腳底,那就先引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離腳底也就不遠了。

在一個不太軟的床上或在地毯上,跪著行走,氣血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膝蓋,膝蓋由於新鮮血液的供養,而使寒氣可散,積液可消,腫痛可化。

但有人膝蓋有傷痛,那就先在較軟的床上跪著不動,逐漸緩緩運動,很快就會適應的,那時膝蓋也就不痛了。

跪坐的各種神奇功效

人為什麼會膝蓋痛?膝蓋為什麼會磨損?積液和水腫是怎麼來的?平白無故怎麼會出現這些東西?膝蓋是一個關節,如果我們老做下蹲摺疊的動作,就跟軸承一樣會產生磨損。

隨著年齡增長,氣血沒那麼多了,供給膝蓋的氣血也少了,膝蓋又總是磨損,所以特別需要氣血這種潤滑油,潤滑油充足就沒事,潤滑油一少就會幹磨,就會出現磨損的問題了。

這時寒氣再進來,在缺血的情況下再去練蹲起、爬山、走遠路,膝蓋只能更磨損了。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鍛鍊後膝蓋越來越疼的原因。

很多人說鍛鍊有好處,那得看是在什麼情況下鍛鍊。如果是在膝蓋已經磨損的情況下去鍛鍊,那只能是雪上加霜,越練越壞。

膝陽關穴雖然可以很好地緩解疼痛,但怎麼讓它不疼痛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讓它一開始就不磨損,一開始就讓新鮮血液潤澤過來。

讓血液過來的最好方法就是跪膝法,跪著走。這麼一跪您就會發現氣血輕而易舉地跑到膝蓋上來了,而且在跪著走時,會發覺腰也在扭動,腎也跟著補了。

跪膝法同樣能補腎

跪著走鍛鍊時同時也能鍛鍊腰部力量,腰跟著扭動了腎也活躍起來了!通氣血補腎一舉兩得的啊,男性同胞們可以在床上反覆練習,每天 50 步到 100 步左右具體就看自己的體力了。

跪著走兩三周後,您還會突然發現原來老掉頭髮的現象消失了。

另一方面,中醫稱膝為筋之府,膝就是筋的房子。而肝又主筋,所以跪膝法又是大補肝臟的方法,相當於每天喝幾支杞菊地黃丸口服液,還不花一分錢,更不分什麼體質,效果還如此好。

有人說:「我跪不了,我去照片子了,醫生說我這裡有好多骨刺,這一跪肯定骨刺就扎著我,給我扎破了怎麼辦?扎一個窟窿就麻煩了。」這是大家對骨刺的一種誤解。

骨刺是人體的一種自然現象,每個人到一定年齡都會有骨刺。骨刺本身不會讓人產生疼痛,疼痛是因為骨刺旁邊的淤血壓迫神經造成的。把淤血驅散,膝蓋自然就不疼了。

但去照片子,卻發現骨刺一根沒少,還都在那兒立著呢。現在市場上有很多這個「刺靈」那個「消刺」的藥,其實它們消不了骨刺,只能把骨刺旁邊的淤血給化掉。

所以說骨刺消不消沒關係,並不妨礙我們去鍛鍊。所以,練跪膝法一點都不會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影響。

練跪膝法除了能減肥和防治膝蓋痛、膝蓋積水、膝蓋骨刺、腰疼、脫髮外,還能讓您有很多額外的收穫。

對想減肥的男士和年輕女士來說,跪膝法更是一個減肥秘法,比「敲帶脈」還快。此法減大腿上的贅肉最明顯。

要想檢驗這個方法靈不靈,您回家拿皮尺先在大腿上量一下,然後每天跪 20 分鐘,3 周以後再拿皮尺量,肯定讓您大喜過望。很多人都試過這個方法,效果非常明顯。

女士們總抱怨贅肉都在大腿上,確實,這就是一堆廢物,不是肌肉。這時候我們得把新的氣血引過去,讓它把垃圾吸收起來排出去,所以跪膝走能減大腿肥。

告誡大家:剛開始時膝蓋會很痛,要先適應幾天,先跪著別走,剛開始就先跪,等適應了再走。剛開始跪膝時會出現以下不適症狀,這也是正常的反應,不僅跪膝時會出現以下不適症狀,其它一些鍛鍊法也會如此。

1、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2、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3、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4、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5、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6、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做完了跪膝法,再練金雞獨立,您會突然發現可以閉著眼睛站更長時間了。這是由於跪膝法已經把大量的氣血引到下肢了,下肢有力了,當然腳也就站得更穩了。

用金雞獨立可以引氣血把腳上 6 條經絡(肝、膽、脾、胃、腎、膀胱)的原穴衝開,這樣,氣血才會運行得更加持久有力。

有的人用跪膝法,還不是每天 20 分鐘,有時候就跪 10 分鐘,不久他去換眼鏡的時候度數下降了 50 度。他都 30 多歲了,為什麼還有這樣的效果?因為練跪膝法養了肝,肝主筋,而膝蓋是筋之會,肝開竅於目,還通著眼睛。

如果在跪著走的時候,同時敲打一下左側心包經,那麼效果就會更佳。有高血壓的朋友,再點揉一下肺經的尺澤穴,您會立刻感到頭腦清明。

所以,學習防病的方法,一定要跟很多東西聯繫起來,不能認為跪膝法只是治膝蓋、頭上的穴位就只是治頭,要舉一反三,學一達百。

有句話叫「飲半盞湖水,當知江河之滋味;拾一片落葉,盡享人間之秋涼」,講的就是這個道理。這樣我們學習起來就快了。

您如果不能每天積沙成塔,那個塔就老也積不起來,您得有好的方法,學習最主要的東西。其實最關鍵的方法就是聯想法,想想膝蓋還跟哪兒通著,還管什麼事兒?您一聯想就行了。

以上方法很簡單,適應症也極為廣泛,腹脹的人、頭痛的人、腳寒的人,失眠的人,都可試用;另外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練一段時間後,就會覺得心裡平靜,頭腦清晰!

相關焦點

  • 跪坐,時刻都在養氣,跪法是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
    門診中,一位患者問我:「我在電視上看到跪膝走路的方法對腎有幫助,自己在家試了試,覺得效果還行,這是為什麼呢?」我想了想回答道:「可能是跪坐會刺激足陽明胃經,經常這樣,胃口好了,身體自然強壯了。」一個周末的上午,我有意跪坐在沙發上看書,忽然茅塞頓開。
  • 芝味本草——第32期(牛膝)走而不守,以通為補,引血下行
    牛膝之性:以通為補,引血下行早在《神農本草經》就記載:「寒溼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清代徐大椿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分析牛膝的藥性功效十分形象:「凡物之根皆橫生,而牛膝獨直下,其長細而韌,酷似人筋,所以能舒筋通脈,下血降氣,為諸下達藥之先導也。
  • 跪坐,時刻都在養氣
    門診中,一位患者問我:「我在電視上看到跪膝走路的方法對腎有幫助,自己在家試了試,覺得效果還行,這是為什麼呢?」我想了想回答道:「可能是跪坐會刺激足陽明胃經,經常這樣,胃口好了,身體自然強壯了。」一個周末的上午,我有意跪坐在沙發上看書,忽然茅塞頓開。跪坐時,我感到比平常坐時吸氣更多、更深長,並且呼氣減短。中醫認為,腎主納氣,只有腎精充沛,呼吸才能深長。比如,站樁練的就是一股氣,主要是為了氣沉丹田。中醫認為,人體之氣,如果藏多用少,生命就會「保持精力」,生機勃勃,跪法就是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
  • 老中醫給你講講臨床一味引血下行的好藥——牛膝
    【功效】                                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     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應用】                                    1、用於瘀血阻滯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阻腹痛,以及跌打傷痛等證。
  • 從跪坐中體會養生保健的功用
    現在,必須要將跪坐養生保健的實用價值公開出來。古人,生活就是養生。養生即是生活。跪膝法是個引血下行的絕妙方法。氣血不易一下子引到腳底,那就先引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離腳底也就不遠了。古人平時席地而生活,原來坐是跪坐。難怪他們"皆度百年」。難怪明朝以前並沒有任何一把椅子之類的橙子呢。膝蓋為肝之腑,跪法大補旰氣。打通經絡。引血下行。除積液。散寒氣。消腫。減肥。治療胃病。膝蓋積水。骨刺。腰背疼痛。解除痛經。
  • 跪坐有什麼好處 正確地跪坐只要三個步驟
    對於很多人而言,跪坐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其實,跪坐是一種利大於弊的姿勢,跪坐其實也是一種鍛鍊,對我們的身體和腰部有著很多的好處。養胃胃是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有儲存、轉運、消化食物的功能。因此,清晨採用跪坐姿勢,練習腹式呼吸,每天堅持,可以促進胃部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增強胃部的消化能力。
  • ◈深度洞見◈中裡巴人:跪膝是大補肝臟、強腎、減肥的妙法
    這就是很多中老年人在鍛鍊後膝蓋越來越疼的原因。 很多人說鍛鍊有好處,那得看是在什麼情況下鍛鍊。如果是在膝蓋已經磨損的情況下去鍛鍊,那只能是雪上加霜,越練越壞。膝陽關穴雖然可以很好地緩解疼痛,但怎麼讓它不疼痛才是最根本的。所以,治本的方法就是讓它一開始就不磨損,一開始就讓新鮮血液潤澤過來。而讓血液過來的最好方法就是跪膝法,跪著走。
  • 【本周靚湯】強筋骨,補肝腎,心心念念的羊肉暖身湯來啦
    廣州這周降溫, 終於也有點冬天的樣子了。 當氣溫下降 起居方面應早睡晚起,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飲食方面可以繼續調補, 以補腎固精、補中益氣為要。 對於風溼痺痛、肝腎陽虛的人群 更應抓緊這最佳的進補時節, 多選用補肝腎、強筋骨的中藥材 男女都能喝的補腎湯 ▼▼▼
  • 一個古方:大菟絲丸!
    它帶領的補骨脂丸小隊,被大菟絲丸集體邀請,不過與在大菟絲丸中的用量有區別。由補骨脂(炒)4兩,龍骨1兩,山茱萸1兩,巴戟天(去心)1兩組成。這幾味藥,出自《聖濟總錄》,主治夢遺。其實,小菟絲丸也有治夢遺的功效,只是不專攻於此,而補骨脂丸,則是專業服務。
  • 農村很常見,李時珍:補肝腎,強腰膝!
    農村很常見,李時珍:補肝腎,強腰膝!文:三農小七在農村的各個地方,都有各種各樣的植物,這些植物的價值其實是蠻大的,不過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很少人會認識很多植物,包括農村的年輕人。只可惜,如今農村的年輕人太少,認識農村植物的年輕人就更少了,很多植物被遺棄在路邊,或者直接剷除,甚是可惜,比如又一種植物,吃後「力大如牛」,就很有價值。
  • 提醒大家:這桑樹上東西,可補肝腎強筋骨,是治風溼痺痛、胎漏
    有一種長在桑樹上枝條,可補肝腎,安胎,善於治療風溼病、高血壓和胎漏下血,卻不是桑枝。腸風帶血、痔漏。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祛風溼,益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胎動不安,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 真心提醒:這桑樹上東西,可補肝腎強筋骨,是治風溼痺痛、胎漏
    有一種長在桑樹上枝條,可補肝腎,安胎,善於治療風溼病、高血壓和胎漏下血,卻不是桑枝。腸風帶血、痔漏。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祛風溼,益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胎動不安,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 多次提醒:這桑樹上東西,可補肝腎強筋骨,是治風溼痺痛、胎漏
    有一種長在桑樹上枝條,可補肝腎,安胎,善於治療風溼病、高血壓和胎漏下血,卻不是桑枝。腸風帶血、痔漏。味苦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祛風溼,益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胎動不安,妊娠漏血,胎動不安,高血壓。
  • 爽氣造句和解釋_爽氣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夏丏尊等《文心》:「誰望著他就更親切地感到新秋的爽氣。」] 爽快;乾脆。 [徐興業《金甌缺》:「他們的談判,甚至比耶律克定還不爽氣。」] 爽氣在教材中的例句: 1、「他吃飯很爽氣。」
  • 特搜靚湯 | 冬季平補吃淮山,健脾和胃補肝腎,適合一家老少!
    特搜靚湯 | 冬季平補吃淮山,健脾和胃補肝腎,適合一家老少!> 原創 搜指仔 城事特搜 收錄於話題#特搜靚湯242個明天就是冬至節氣,正所謂「冬大過年
  • 五加皮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五加果肝腎,強筋骨
    祛風溼,補肝腎,強筋骨。用於風溼痺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乏力,水腫,腳氣。 .細柱五加 《中藥大辭典》 "性溫,味甘,無毒。" 入肝、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