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給你講講臨床一味引血下行的好藥——牛膝

2021-02-07 奇樂吧

                                                                                                                                                                                                                                                                                                                                                                                                                     

牛膝:常用的有懷牛膝和川牛膝。懷牛膝為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牛膝的根;川牛膝包括莧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序杯莧(麻牛膝)及川牛膝(甜牛膝)的根。

懷牛膝大量栽培於河南省的武陟、溫縣、博愛、沁陽、輝縣,有悠久歷史;河北、山西、山東、遼寧等地也有引種。                                

麻牛膝主產於四川西部,貴州、雲南、福建亦產;甜牛膝產於四川、雲南、貴州。                       

冬季苗枯時挖根,乾燥或經硫磺燻後保存。切片生用或酒炒用。         

懷牛膝                                   

【性味歸經】                             

苦、酸,平。歸肝、腎經。       

【功效】                                

活血祛瘀,補肝腎,強筋骨,     

利尿通淋,引血下行。                

【應用】                                    

1、用於瘀血阻滯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阻腹痛,以及跌打傷痛等證。

本品有活血祛瘀之功。對上述婦科疾患,常配紅花、桃仁、當歸等以通經脈;對腰膝及足部傷痛,可與當歸、川芎、續斷等同用。

2、用於腰膝酸痛,下肢無力等證。

牛膝既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通血脈而利關節,性善下走,用治下半身腰膝關節酸痛,為其專長。當視證候不同,隨證選配相應的藥物。

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腿酸痛,可與杜仲、續斷、桑寄生、木瓜等配伍;若虛損較甚,痿軟無力者,又當與熟地、龜板、鎖陽、虎骨等合用,如虎潛丸。

如因溼熱下注引起的腰膝關節酸痛、腳氣腫痛等證,常與蒼朮、黃柏、薏苡仁配用,即四妙丸;如屬風溼所致的下肢關節疼痛,可與木瓜、漢防己、萆薢、獨活等同用。

3、用於尿血、小便不利、尿道澀痛等證。

本品能利尿、行瘀以通淋。可與當歸、瞿麥、通草、滑石等配用,如牛膝湯。

4、用於吐血、衄血、齒痛、口舌生瘡,以及頭痛眩暈等證。

牛膝功擅苦洩下降,能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對上部血熱妄行之證,可配白茅根、小薊、山梔等以涼血止血;對陰虛火旺引起的齒痛、口瘡,常配地黃、生石膏、知母等以滋陰降火,如玉女煎。

對陰虛陽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頭痛眩暈,常配代赭石、生牡蠣、生龍骨、白芍等以潛陽攝陰,鎮肝息風,如鎮肝熄風湯。

此外,本品又可用於難產,常與當歸、川芎、龜板等配伍,亦是取其引血下行之功。

川牛膝

【用量】6~15g。

【使用注意】孕婦及月經過多者忌用。

附註:懷牛膝與川牛膝功用相似,但前者以補肝腎見長,後者以活血祛瘀見長。

《神農本草經》對牛膝的認識:

牛膝,味苦,酸,平。主寒溼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一名百倍,生川谷。

翻譯一下就是——牛膝,味苦、酸,性平。主治寒溼所致的痿軟疼痛,四肢拘攣,膝蓋疼痛不能屈伸,能夠疏通血氣,治療燙傷皮膚潰爛,還能夠墮胎。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捷、延緩衰老。又被稱為百倍。產於山川河谷地帶。

(圖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1、宮寒是女性手腳冰涼的根源!手腳冰涼的姑娘們注意啦!

2、婦科養血第一方《四物湯》,不能亂喝,尤其是這4種人!

相關焦點

  • 芝味本草——第32期(牛膝)走而不守,以通為補,引血下行
    牛膝之性:以通為補,引血下行早在《神農本草經》就記載:「寒溼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清代徐大椿的《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分析牛膝的藥性功效十分形象:「凡物之根皆橫生,而牛膝獨直下,其長細而韌,酷似人筋,所以能舒筋通脈,下血降氣,為諸下達藥之先導也。
  • 牛膝
    功能逐瘀通經、通利關節、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臨床用名有川牛膝、懷牛膝、以及酒川牛膝、鹽川牛膝。 【本草匯言】 《神農本草經》:牛膝,味苦酸(《御覽》作辛)。主寒(《御覽》作傷寒),溼痿痺,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久服輕身耐老(《御覽》作能老)。一名百倍,生川谷。
  • 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牛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症及副作用
    牛膝的功效與作用牛膝在臨床上可用於婦科、風溼免疫科等疾病的治療,其中常見的功效有:1、用於瘀滯經閉,產後瘀痛,跌扑傷痛等症。牛膝善於活血祛瘀,對婦科、傷科各種瘀血凝滯的病症,常和活花、桃仁、當歸、延胡索等藥同用,既可活血調經,又能祛瘀療傷。
  • 川牛膝,和懷牛膝的功效比較
    清代《得配本草》云:「懷牛膝……益肝腎之氣,破癖血之癥結,治筋骨疾痺,久瘧,下利,淋痛,尿血並心腹諸痛,又能引火下行,並療喉痺齒痛。」可見牛膝(懷牛膝)主要有補腎填髓,活血,引火下行等功效。在歷代方書中,懷牛膝也作為常用藥物出現在諸多方劑中。如李時珍《本草綱目》引《積善堂方》的七寶美髯丹,此方重用懷牛膝,取其滋腎水、益肝血、補腎壯骨、填精補髓、活血脈、既補且行之功。
  • 治療遺精,老中醫獻出多年臨床驗方
    諸藥和合,以療精室不固,夢遺滑精。 加減:若腎陽不足,下元虛冷,腰膝畏寒者,可加菟絲子30g,益智仁、炒山藥各18g,生地黃易以熟地黃,或加炮附子、肉桂各6~9g;脾虛食少者,加人參、焦白朮、糯米、山藥各9~24g,陳皮、砂仁各9g;陰血不足,多夢健忘者,酌加酸棗仁、龍眼肉、龜甲各適量。餘隨症加減。
  • 川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五種吃法推薦!
    藥名:川牛膝功效分類:祛風溼藥;滲溼利尿藥;通經藥;活血藥。科屬分類:莧科。別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龍牛膝。性味:甘;微苦;性平。如用於血滯經閉的牛膝散(《準繩》),治風溼痺痛,肢體活動不利的牛膝酒(《綱目》),治諸風溼痺的牛膝丸(《楊氏家藏方》)。2、牛膝生品長於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如用於瘀血阻滯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後瘀阻腹痛,常配紅花、桃仁、當歸等同用,治婦人血風走注,腰腳疼痛的牛膝散(《聖惠方》),治陰虛陽亢,頭目眩暈的鎮肝息風湯(《參西錄》)。
  • 中藥之川牛膝
    本品為莧科植物川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乾燥根。
  • 血府逐瘀湯——治療疼痛常用方劑分享
    【 方 歌 】血府當歸生地桃,紅花赤芍枳殼草;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癆。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天麻
    (編輯/三木)天麻為治眩暈的要藥,其功用主要為平肝息風。用治肝陽上亢的眩暈,可與鉤藤、石決明等配伍,如有名的治風劑天麻鉤藤飲。方中天麻、鉤藤平肝熄風,為君藥。石決明鹹寒質重,功能平肝潛陽,並能明目,與君藥合用,加強平肝熄風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並能活血利水,共為臣藥。
  • 隨行蔡師採藥記八:盒子草、牛膝、野莧菜、雞冠花、八角楓
    7:功效主治(1)按產地分類①   野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②   懷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通經之效強)③   川牛膝: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引火(血)下行;利尿通淋。(補益肝腎之效強)④   紅牛膝(又名柳葉牛膝):破血的功能強,補腎安胎的功能差。因此,孕婦慎用。(2) 按炮製與否分類①   生牛膝令人滑胎。②   制牛膝令人安胎保胎。
  • 13位老中醫留下的治病絕招
    此方為祝老在臨床治療甲亢之首選方劑。口渴、自汗、肌肉痙攣時加生牡蠣、木瓜、五味子;手顫甚加用白頭翁;甲狀腺腫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藥用生黃芪240克,川牛膝、遠志肉各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銀花30克,煎至150毫升,頓服。歷年來,嶽氏和幾位同道用該方治此病,多獲良效,很值得推廣。
  • 一味藥止盜汗,效果沒想到會有這麼好
    管寺廟的一個僧人說:「我有藥治你這病非常靈驗,替你治療一下吧。」三天過去了,居然二十年的夜汗(盜汗)給治好了。 並且把藥方傳給了路過的僧人。方子是桑葉一種,乘著有露水的時候採摘,烘焙乾了碾成末,每次服兩錢(約6克),空腹時用溫的米湯調著服用。
  • 莧科植物——牛膝!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藥用植物圖鑑,ID:yaoyongzhiwutujia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牛膝NiuxiACHYRANTHISBIDENTATAE RADIX【來源】本品為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乾燥根。
  • 神農本草經——03上經-草-09牛膝
    《吳普》曰:牛膝,神農甘,一經酸,黃帝扁鵲甘,李氏溫,雷公酸無毒,生河內,或臨邛,葉如夏藍,莖,本赤,二月八月採(《御覽》)。《名醫》曰:生河內及臨朐,二月八月十月,採根,陰乾。案《廣雅》云:牛莖牛膝也;陶宏景云:其莖有節似膝,故以為名也,膝當為膝。
  • 每日一味中藥--川牛膝
    川牛膝的根,秋冬均可採挖,栽培品以生長3~4年者為好,挖得後,去淨泥砂,切去殘存的地上莖及鬚根。烘乾或曬至半乾時,經發汗後再曬至足幹。野生的多系陰乾或曬乾。【性狀】川牛膝商品有2種:一為川牛膝,一為麻牛膝:①川牛膝 又名甜牛膝。
  • 一味藥補膝蓋,活血驅寒,治膝蓋冷痛、活動受限
    本文理論依據:《中華本草》、《現代中藥基礎研究與臨床》、《現代中藥藥理與臨床》、《中藥炮製學》 你好,我是中醫人,文君然。 今天這篇文說,我想跟你聊聊,如何補咱們的膝蓋吧。 說起這個,我想到了一味中藥。這味藥,可以說是中醫裡頭,「補膝」的最強能手之一。
  • 科普本草之【牛膝】圖文
    牛膝【歷史沿革】《別錄》:「生河內川谷及臨朐
  • 願做一株「牛膝草」
    莖高二尺有餘,葉橢圓而尖,果實有小刺,易粘衣服,根可做藥,葉可研粉作調味之用。此草在埃及、西乃、迦南各地都有生長。【王上4:33】他講論草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樹直到牆上長的牛膝草……。這節經文是介紹所羅門的智慧,他講論植物的全面性,在所羅門的口中,將牛膝草與象徵高大、尊貴、君王生命的香柏樹相對比,正是表明牛膝草的普遍、平凡,隨處可見、甚至牆頭上都有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