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公司CAR-T細胞療法臨床試驗現患者死亡,系今年第6例

2020-12-11 騰訊網

今年以來,隨著 CAR-T 藥企陸續登陸資本市場以及新藥上市申請的先後提交,CAR-T 之戰正式拉開序幕。然而放眼全球,近期 CAR-T 療法卻因臨床試驗中出現患者死亡事件而被潑了盆冷水。

而這一次,患者死亡事件發生在了大熱的 CRISPR Therapeutics(Nasdaq:CRSP)身上。CRISPR Therapeutics 作為 CRISPR 領域的三大上市公司之一,致力於為嚴重疾病提供基因藥物,2020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CRISPR 技術先驅 Emmanuelle Charpentier(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為其科學創始人,業界一直對該公司具有極高的期待。

圖丨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來源:Max PlanckSociety)

「長期療效和無進展生存期是否接近自體產品才是關鍵」

10 月 21 日,CRISPR Therapeutics 宣布了其正在進行的 CARBON I 期臨床試驗的結果。

CTX110 是一種針對 CD19+B 細胞惡性腫瘤的同種異體 CAR-T 細胞療法。CARBON I 期試驗是一項開放性、多中心研究,旨在評估 CTX110 在復發或難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成年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這些患者已接受至少兩次先前的治療。截至 2020 年 9 月 28 日,公司共招募了 12 例患者並輸注了 CTX110,目前報告了數據截止日期前至少已完成一個月評估的 11 名患者的數據。

在療效方面,有早期數據顯示,CTX110 的抗腫瘤活性與劑量相關,在劑量水平 DL2、3 和 4 時,達到了完全緩解(CR)。在 DL3 時,4 名患者中有 2 名患者完全緩解並保持;這 4 名 CR 患者均有深度反應,包括結外疾病的完全消退、所有淋巴結疾病正常化至 1.5cm 或更小,以及 Deauville 評分(對腫瘤評估的一種方法)為 2 或更低。另外,其中一名患者骨髓中有 30% 淋巴母細胞在輸注 CTX110 後獲得了完全清除。患有瀰漫性大 B 細胞淋巴瘤和轉化濾泡淋巴瘤患者,以及原發性難治和自體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患者均達到了完全緩解。

堪薩斯大學醫學中心醫學教授、血液惡性腫瘤和細胞治療學部門主任、CARBON I 期試驗研究人員約瑟夫·麥奎克(Joseph McGuirk)指出:「從本次早期數據解讀來看,CTX110 已展現出與早期自體 CAR-T 試驗相當的劑量依賴性療效和反應率。此外, CTX110 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這可以使 CAR-T 更廣泛地應用。」

「我們對今天的數據感到非常鼓舞,這些數據證明了同種異體療法在治療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方面的前景,」 CRISPR Therapeutics 的執行長薩瑪斯·庫爾卡尼(Samarth Kulkarni)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相信 CRISPR 編輯的異體 CAR-T 有可能跨越自體 CAR-T,並惠及更多的患者群體。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招募患者,並期待明年對該項目以及我們的其他同種異體 CAR-T 項目 CTX120 和 CTX130 的更多數據。」

對比,國內 CAR-T 龍頭企業傳奇生物首席科學官範曉虎對生輝表示:「CRISPR Therapeutics 的數據不算大的突破,現在各產品 GvHD 都能解決,短期有些能達到 CR 也無意外,關鍵長期療效和 PFS(無進展生存期)是否能接近自體產品才是關鍵。」

高劑量組出現致死事件,股價下跌近 15%

不容忽視的是,雖然療效數據喜人,但也出現了患者死亡。

在劑量水平 DL1-DL3,沒有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DLT),儘管同種異體 CAR-T 供體和患者之間的人類白細胞抗原(HLA)高度不匹配,但未見移植物對抗宿主疾病(GvHD)的病例。有 3 例患者出現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每例均為 2 級或以下,經託珠單抗(Tocilizumab)治療後緩解;1 例患者出現 2 級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的神經毒性症候群(ICANS),經標準治療一天內好轉。有兩個嚴重的不良事件,即口周蜂窩組織炎和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兩者均已解決,並被確定與疾病進展或藥物無關。

但接受 DL4 劑量的患者經歷了 2 級 CRS 後,雖然症狀在 5 天內緩解,在第 25 天接受 PET/CT 掃描評估時也顯示完全緩解。但第二天,患者因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而住院,並出現了短期記憶喪失和精神錯亂,症狀發展為認知能力下降,最後導致插管。原先對其進行 ICANS 治療,並給予類固醇、安乃近和鞘內化療,但未見好轉。後來,該患者被發現患有 HHV-6 和 HHV-6 腦炎,並接受了抗病毒治療,決定撤回支持治療,在輸注 CTX110 後 52 天,患者死亡。

據了解,該名患者已經 72 歲,比試驗中的大多數患者病情更重,且免疫力受損。

圖 | CRISPR Therapeutics 股價(來源:雅虎財經)

儘管 CRISPR Therapeutics 公司高層對這一臨床數據表示「令人鼓舞」,但由於造成患者死亡,公司亦遭遇股價下跌。

在自體 CAR-T 中,收集癌症患者的免疫細胞,在實驗室中進行工程化處理,以聚焦於特定的癌症標誌物,然後重新注入患者體內,目前三款獲批上市的自體 CAR-T 產品分別是諾華的 Kymriah(tisagenlecleucel)和吉利德科學/ Kite 的 Yescarta(axicabtagene ciloleucel)和Tecartus(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自體 CAR-T 雖然成功性較高也更安全,但這是一個耗時且昂貴的過程。而通過異體 CAR-T,可以獲得更現成的產品,不需要自體 CAR-T 的獨特工程和周轉時間。

同種異體 CAR-T 的下一步,將是確定它們是否能在更大的群體中複製這些臨床結果。

CAR-T致死今年已是第 6 例

8 月 18 日,據外媒報導,生物製藥公司 Poseida(Nasdaq:PSTX)正在進行的一項 CAR-T 臨床試驗因發生患者死亡而被 FDA 叫停,Poseida 股價因此遭遇暴跌,近三分之一市值「蒸發」。僅在一個月前,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知名細胞治療公司 Cellectis 身上,其 CAR-T 臨床試驗同樣因患者死亡而被 FDA 緊急暫停。今年以來,日本製藥公司安斯泰來(Astellas,TYO: 4503)的子公司 Audentes Therapeutics 在研的 AT132 基因療法臨床試驗已造成三起患者死亡事件。

加上最新的CRISPR Therapeutics,業內對異體CAR-T致死的解答多圍繞在一個方面——高劑量。無一例外,上述致死情況均發生在高劑量組。高劑量緣何會成為致死「殺手」?

CRISPR Therapeutics 的數據披露,致死患者曾出現過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CRS)。根據 Nature Medicine 曾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所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中,近 70% 由 CRS 導致。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多由「過猶不及」的免疫反應造成。當 CAR-T 細胞被輸注至患者體內後,大量 T 細胞將被激活並快速增值,並將引起細胞因子的過度級聯釋放,即引發細胞因子風暴。這是一種十分嚴重的過度免疫應答現象。上述細胞因子會介導多種免疫反應的發生,引起患者發熱、低血壓、心臟問題、呼吸困難、疲倦噁心以及凝血障礙等臨床表現,嚴重時,會對身體組織和器官產生巨大損傷。

本次 CRISPR Therapeutics 患者致死的具體原因並未披露,仍需要等待更加確切的信息。

範曉虎也強調稱:「患者死亡可能各種原因,要看披露。」

面對上述情況,業內人士告訴生輝,「臨床效果總體感覺跟 Precision 類似,具體的數據還沒有,只看到一個臨床中期的消息,同時,由於沒有數據分析,現在還不知道是致死成因是腫瘤問題還是藥物問題。」

參考:

https://crisprtx.gcs-web.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crispr-therapeutics-reports-positive-top-line-results-its-phase

https://www.biospace.com/article/crispr-therapeutics-car-t-therapy-for-b-cell-cancers-encouraging-in-phase-i/

-End-

相關焦點

  • 發生患者死亡!通用型CAR-T治療MM的臨床試驗被FDA叫停
    編譯丨newbornCellectis是一家專注於開發基於基因編輯的同種異體CAR-T細胞(UCART)免疫療法的生物製藥公司。近日,該公司宣布其臨床試驗MELANI-01已被美國FDA叫停。受此消息影響,該公司股價下跌18%。
  • 抗癌10年,8次復發,參與5次臨床試驗,最終CAR-T療法將她從死亡線拽了回來!
    2016年9月6日,妮可參加了CAR-T臨床試驗,這次輸入的是改造過的CAR-T細胞,直到10月4日,她進入完全緩解。10月25日,在她在患上白血病6周年之際,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帕克癌症免疫療法研究所的揭幕儀式上和卡爾·朱恩博士及其他嘉賓們分享自己的抗癌故事。
  • 強生與傳奇生物CAR-T藥物最新臨床數據公布:總緩解率達97%,但伴有...
    在這項涵蓋了 97 名晚期多發性骨髓瘤患者的臨床試驗中,當中位隨訪時間為 12.4 個月時,97% 患者獲得緩解,67% 患者獲得嚴格的完全緩解(sCR),顯示了持續較高的總緩解率(ORR)。在這一年的時間裡,仍有 89%的患者還活著,77%的患者未見癌症進展。
  • 諾獎得主被指騙局同謀,涉嫌非法臨床研究|專訪舉報者
    10 月盛典剛過,就有往屆諾獎得主接連翻車。繼 2019 年諾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被爆出數十篇論文涉嫌造假後,2007 年諾獎得主馬丁伊文思(Martin Evans)也遭遇學術不端指控。
  • CAR-T細胞療法是什麼?一文讀懂免疫療法之星CAR-T細胞療法!
    至今CAR-T細胞療法已發展到第四代,第四代CAR-T細胞,也稱為「TRUCK」細胞,被另外的可誘導細胞因子工程化,其可以在激活時分泌細胞因子的CAR。CAR-T細胞療法的最新研究進展截至到目前為止,全球範圍內註冊的關於免疫療法的臨床研究項目已經超過7000例,其中在我國進行的有519例。而CAR-T細胞療法也被作為免疫療法研究中的典型代表,被公認為是目前最具前景的腫瘤治療方式之一。
  • ...吉利德考慮將其推進至早期療法中|細胞淋巴瘤|中性粒細胞|療法|...
    CAR-T治療是提取患者自身的細胞,在實驗室中重新注入嵌合抗原受體後,再回輸至病人體內的一種療法。這些經過改造的細胞可指導病人的T細胞攻擊癌細胞,以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在ZUMA-5這項全球性,多中心,單臂,開放標籤的2期臨床試驗中,研究人員評估了Yescarta在成年復發或難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iNHL) 患者中治療效果。
  • FDA批准第三款CAR-T細胞療法,中國乳腺癌臨床研究10年巨變 | 腫瘤...
    因Blinatumomab導致停藥和治療中斷的比例分別為4%和16%,儘管9例患兒出現死亡,但並非Blinatumomab所致。在前兩個治療周期內,58例(59%)患兒達到CR,39例(67%)的患者獲得了全血恢復,46例(79%)患兒達到了MRD響應,體現了Blinatumomab良好的治療效果。
  • CAR-NK細胞,一種很有前途的腫瘤細胞免疫療法
    NK細胞因其無需預先致敏並且不會導致移植物抗宿主病,在CAR細胞療法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CAR-NK細胞就是利用基因工程給NK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腫瘤細胞,並且同時激活NK細胞殺死腫瘤細胞的嵌合抗體。嵌合抗原受體能顯著提高NK細胞療效特異性。近幾年有很多對CAR-NK細胞療法靶點的臨床前研究,在腫瘤治療中顯示出很好的療效。
  • 全球首個套細胞淋巴瘤(MCL)CAR-T細胞療法!吉利德Tecartus歐盟獲批...
    2020年12月17日訊 /生物谷BIOON/ --吉利德(Gilead)旗下T細胞治療公司Kite近日宣布,歐盟委員會(EC)已有條件批准Tecartus(brexucabtagene autoleucel,前稱KTE-X19),這是一款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CAR-T),用於治療先前接受過2種或多種系統療法(包括一種BTK抑制劑)的復發或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R/R MCL
  • 中國CAR-T臨床試驗進展
    出處:BiG生物創新社    CAR-T細胞療法在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的治療中取得了重大成功。近年來,快速發展的CAR-T臨床試驗已經積極探索了其潛在的應用場景。根據Clinicaltrials.gov網站上的數據,中國成為2017年9月註冊CAR-T試驗最多的國家。
  • Kite公司CAR-T療法獲優先審評資格,治療套細胞淋巴瘤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今日,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旗下Kite公司宣布,美國FDA已接受其CAR-T療法KTE-X19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治療復發/難治型套細胞淋巴瘤(MCL)患者。FDA同時授予該療法優先審評資格,預計將於今年8月10日前給出回復。
  • 中國成功研發全球首款Claudin18.2 CAR-T療法在美獲批臨床
    這意味著由中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第一個針對claudin18.2靶向的CAR-T細胞療法-CT041將正式在美國開展臨床試驗,中國的CAR-T療法登上世界舞臺! 預計這項試驗將於2020年第三季度在美國啟動多中心,1b期臨床試驗,來評估自體CT041細胞療法在晚期胃癌或胰腺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CAR-T細胞療法最新研究進展(第18期)
    在這項原則性驗證研究中,這些作者對患者自身的T細胞(一種免疫細胞)進行了基因改造,使之具備識別和殺死神經母細胞瘤細胞的能力。12名復發性或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兒童接受了這種治療,這是英國癌症研究中心資助的I期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項研究是首批證明CAR-T細胞實現實體癌快速消退的研究之一。
  • CAR-T之父Carl June博士力挺NK細胞療法!
    近日,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Kiadis Pharma宣布了NK細胞首次在白血病上的應用! 首位復發/難治性急性髓細胞性白血病(r/r AML)患者已成功進行NK細胞給藥!
  • 一線治療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患者,CAR-T療法達到74%完全緩解率
    日前,吉利德科學(Gilead Sciences)旗下的Kite公司宣布,其CAR-T療法Yescarta,作為一線療法,在治療高危大B細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2期臨床試驗中獲得積極結果。接受一次Yescarta輸注後,85%的患者獲得臨床緩解(n=27),其中74%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
  • 楊森/傳奇生物CAR-T療法啟動滾動生物製品許可申請
    今日,強生旗下楊森公司和傳奇生物同時宣布,開始向美國FDA滾動提交合作開發的靶向B細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療法ciltacabtagene autoleucel(cilta-cel)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人患者。
  • 晚期癌症患者緩解率達73%!大放異彩的CAR-NK細胞療法
    在巨噬細胞和B細胞的幫助下,殺癌士氣大增。  基於NK細胞的免疫治療曙光初現!  儘管它們可以迅速進行防禦並直接攻擊腫瘤細胞,但是人體內NK細胞數量較少,僅佔白細胞的10%。  廣泛應用的體外活化自體或異體NK細胞治療  目前國內和國際上專注於「過繼性」NK細胞療法,就是從密切相關的供體收集NK細胞並將其注入患者體內。這已被證明是安全的,並且與T細胞療法不同,NK細胞不會對受體組織造成移植物抗宿主病。
  • 楊林:CAR-NK細胞療法,有望開啟下一代腫瘤細胞治療
    11例患者(5例CLL患者、6例NHL患者)在淋巴細胞清除性化療後接受單劑臍帶血來源的CD19 CAR-NK細胞治療,以三種劑量(1×105、1×106或1×107 CAR-NK細胞/kg體重)之一給藥。前9例患者接受CD19 CAR-NK細胞治療前進行了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匹配,但最後兩例患者未進行HLA匹配。
  • 又一2019 諾獎得主被指論文存在圖像問題;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咽...
    學霸晚報 準時更新第一時間 追蹤學術熱點撤稿觀察又一 2019 諾獎得主被指論文存在圖像問題,與賽門扎同獲生理學或醫學獎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Patcliffe),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根據「財新網」報導,繼 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
  • 註冊臨床試驗數量超美國但無產品獲批,CAR-T彎道超車油門在哪?
    CAR-T 療法可以說是全球生物科技行業近幾年最 「火」 的賽道之一。據 ClinicalTrails.gov 數據,截至 2020 年 7 月,全球 CAR-T 治療臨床試驗登記項目數量達 550 項。中國以 295 項臨床試驗居全球首位,美國以 177 項臨床試驗位居全球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