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美國農產品價格暴跌 美國政府將購買30億美元農產品

2020-12-23 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華盛頓電 (記者 關晉勇)美國總統川普日前表示,美國將開始實施一項計劃,向農民和牧場主購買30億美元的乳製品、肉類和農產品。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破壞了整個美國的供應鏈,導致農產品價格暴跌。同時,需求驟降,買方越來越少。在此情形下,農民被迫銷毀自己的農作物,傾倒牛奶並扔掉無法儲存的易腐爛物品。

近日,川普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以30億美元收購農產品是「農民家庭食品盒」計劃的一部分。川普政府最近宣布了一項名為「冠狀病毒食品援助計劃」的190億美元救濟計劃,該計劃將為農民和牧場主提供160億美元,並以30億美元用於購買新鮮農產品、乳製品和肉類。美國農業部5月8日通過「農民家庭食品盒」計劃,批准了與生產商的12億美元合同。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使得美國部分大型屠宰場被迫關閉,許多美國人正在為肉類短缺做準備。對此,川普已經籤署了一項行政命令,即使肉類加工廠工人生病了,這些工廠也要保持運轉。據報導,在一些出現人員感染新冠病毒情況的養雞場,工人們不得不對雞實施安樂死。預計,美國全國各地工廠關閉將導致該行業損失數百萬隻豬、雞和牛。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美國政府:中國已兌現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農產品採購目標的71%
    財聯社(上海 編輯 劉蕊)訊,美東時間10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和美國農業部(USDA)聯合發布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國已經兌現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農產品採購目標的71%。美國政府將繼續與中國密切合作,確保第一階段協議充分執行。
  • 1543億,中國狂買美國農產品:已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定的71%
    新浪財經10月26日消息,美東時間10月23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和美國農業部(USDA)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已購買了價值超過2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
  • 新冠病毒疫情下,美國波士頓鮮農產品購買新方式
    用戶可以通過Zoom網絡應用在Sous Chef應用上與當地專業廚師建立聯繫,廚師也將根據用戶現有的食材給用戶體用製作美食的想法與建議,價格在65至100美元之間。網站:cheft.co。自新冠疫情發展以來,該廣場內的多家餐廳已經開始聯手推出每周一次的餐廳外非接觸式的農貿產品供應,成為「安全供應」(Safe Supply)。居民可通過Eventbrite提前半小時進行預約,根據「安全供應」每周的菜單,居民可購買當地的魚、農產品、食品雜貨、葡萄酒和特產,例如英式鬆餅、馬卡龍和東歐餃子等,餐廳也會將居民訂購的物品打包好,方便自取。
  • 美國23個州暴發沙門氏菌疫情!金銀漲勢如虹 雞蛋領漲農產品 「碎鈔...
    公開信稱,美國民眾3月執行「居家令」期間,美國政府沒有抓住時機及時控制住疫情發展,且隨後過快重啟經濟。公開信呼籲美國決策者分清輕重緩急,聆聽專家意見,「對美國來說最好的事情不是儘快重啟經濟,而是儘可能拯救更多生命」。
  • 如何走出農產品價格暴漲暴跌的怪圈?
    記者查詢一家主打「30分鐘送達」的知名電商平臺發現,200克的自營生薑售價為5.6元,約合14元/斤。450克的自營大蔥售價是3.9元,約合4.3元/斤。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控數據,11月,全國生薑批發價格為每公斤14.13元,同比上漲70.60%,已達近6年內最高水平;全國大蔥批發價格為每公斤4.56元,同比上漲99.1%,已達近4年來最高水平。
  • 中國向美國發出近6個月最大豬肉訂單,還購買大豆等產品
    美國向農民採購30億美元糧食,中國買家將購買365億美元農產品?豬肉市場的情況只是美國農業當前的一個縮影。受疫情影響,美國艾奧瓦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家迪農就表示,到目前為止,全美農民受到的最大影響是農產品的價格——通常在春季期間,穀類市場的價格會有所上漲,但是今年卻不是這樣;不僅如此,農作物和家禽類的市場價格也出現了下降。
  • 中國企業暫停美國農產品採購,美國農戶可能大量破產,川普票倉動搖
    中美貿易摩擦不斷激化,作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要票倉的美國農戶已經被逼到了懸崖邊上。為反擊美國加徵關稅而暫停從美國新進口農產品的中國正在同巴西、俄羅斯等其他農業大國越走越近,未來供給增加將進一步下壓農產品價格。望不到頭的貿易戰正衝擊全球農產品供需結構,同時也給川普的2020年大選蒙上了陰影。    12日、シカゴ。
  • 美國「農業神話」破滅:580家農場申請破產,負債29000億
    受疫情影響,美國大部分餐廳關門、學校關停以及肉類加工廠生產放緩,農產品價格下跌,導致農民收益大幅減少,越來越多的美國農場主申請破產。倒牛奶、毀菜地!短短6個月580名農場主申請破產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929年,當時的美國正在經歷經濟大蕭條,乳製品產量嚴重過剩,大量牛奶滯銷。
  • 阿根廷爆發「罷工潮」,80%農產品出口困難,美國乘勢抓住機遇
    阿根廷農產品出口困難據12月22日消息顯示,受到「罷工潮」影響,阿根廷農產品出口面臨極大困難,目前已經有超過100艘貨船被禁止在阿根廷港口裝載農產品。由於阿根廷的80%農產品都需要在聖洛倫佐、聖馬丁和廷布斯等港口進行裝運,但眼下這些港口都受到貨船影響難以將農產品運載出口,這使得阿根廷每日都承受著不容小覷的經濟損失。
  • 澳大利亞農產品危險了
    由於中國國內穀物價格高企,將導致中國在2020/21年度的小麥進口量達到800萬噸,創下25年來的新高。中國小麥進口需求很可能通過進口美國以及黑海小麥來滿足。自2018年澳大利亞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華為技術公司建設5G網絡以來,中澳關係一直緊張。今年斯科特·莫裡森總理的政府和美國政府一道試圖將新冠疫情起源歸咎於中國後,兩國關係更是一落千丈。
  • 積極防範新冠疫情對農產品市場的影響
    我國九成以上大豆進口來自巴西、美國和阿根廷,九成高粱進口來自美國和阿根廷,六成以上食糖進口來自巴西等南美國家;受非洲豬瘟等因素影響,我國對肉類產品的進口需求持續擴大。今年是中美第一階段協議實施首年,我國自美國進口需在2017年進口額基礎上增加125億美元,在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對我國提出了更高挑戰。為此須及早防範疫情蔓延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
  • 美國農場主破產數大增,川普將繼續撒錢換選票?
    在此基礎上,該部門預計2020年的農場總生產支出將增加104億美元(3.0%),達到3547億美元。供過於求是美國農民在疫情後面臨的最大挑戰。美國頂峰大宗商品經紀交易公司分析師菲茲恩梅爾(TommPfitzenmaier)在近日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業界的結論是美國和全球的玉米仍將供過於求。」
  • 巴西去年農產品出口額再破千億美元 中國內地買走1/3
    根據巴西農業、畜牧業和供應部(MAPA)近日公布的數據,2020年巴西農產品出口額再度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1008.1億美元,同比增長4.1%,為歷史上第二高數額,僅低於2018年(1011.7億美元)。其中,中國內地為最大買家,進口額佔到了33.7%。
  • 一天蒸發5000億美元,美國史上最慘烈的股市暴跌!
    對於股市顯現的這些不祥之兆,人們卻不以為意,將其視為一種技術性調整,從總統裡根到一般股民,人們的情緒都非常樂觀。隨著美國政府對金融市場管制的放鬆和對股票投資的減稅刺激,巨額的國際遊資湧入到美國股票市場,促進了股價持續上漲。在1987年前9個月中,僅日本購買美國股票的新增投資就達約150億美元。
  • 5242億美元!澳大利亞為美國做嫁衣,自家企業卻被拒中國門外
    澳媒《雪梨先驅晨報》在8日的報導中,給莫裡森政府支招,稱"最明顯的策略,便是組建一個志同道合的聯盟,而在理想情況下,應該由美國領導。"單單在11月,中國就在世界範圍內達成了4607.2億美元的貿易總額。美聯社感慨道:"這打破了該國的歷史記錄。"而前11個月的貿易總額中還顯示,中美兩國已經達成了5242.98億美元的貿易額。單在11月,這4607.2億美元貿易額中,便有665.35億美元來自中美間的交易。
  • 聖嬰題材再次攪動全球農產品市場
    「聖嬰」上次降臨印度是在2009年,當年降雨量比50年平均值減少了22%,那次乾旱帶給印度農產品短缺和通貨膨脹率上升2倍的嚴重後果。   為了應對「聖嬰」,印度總理莫迪已經承諾將「開倉放糧」,從印度國家糧食儲備庫中釋放出500萬噸稻米——約為政府庫存的25%——投放市場,補充供需。
  • 美國豬蹄雞腳換美元或一度終結後,美國農民正依依東望,事情有進展
    不僅如此,由於價格和時間差等因素,美國的一些農作品市場已經被巴西等國的農民搶佔了市場份額。依然以大豆為例,外媒稱,不久前,中國買家對巴西大豆的遠期購買,包括近期大約十艘散貨船,或約80萬噸。路透社援引兩名貿易商稱,到2020年中期,巴西將粗大豆粉碎成牲畜飼料和食用油的利潤率有所提高。
  • 超市也可以是農產品種植地?美國室內農場公司「Infarm」獲 1.7 億...
    據外媒報導,德國Infarm完成1.7億美元C輪融資(預計整個C輪融資將達到2億美元),LGT Lightstone 領投,Hanaco、Bonnier、Haniel 和 Latitude,以及現有投資者 Atomico、TriplePoint Capital、Mons Capital 和 Astanor Ventures 參投
  • 【海外農業】發展30年的美國有機食品,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美國有機食品市場怎麼樣? 根據 《營養商業雜誌》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有機食品銷售額為284億美元,2014年增加到350億美元。且從 30 年前有機食品開始零售以來,新鮮蔬菜和水果一直佔據有機食品銷售額的榜首,2012年合計佔美國有機食品銷售額的 43%。
  • 美媒:美對華已加徵關稅讓每個美國家庭多付500美元
    關稅導致的價格上漲使美國消費者陷入困境。關稅嚴重侵蝕了商業信心,稅務改革給就業和經濟帶來的好處也因此面臨消失。事實上,中美貿易是國際經濟格局的支柱,促進了兩個大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並使世界其他地區受益。我們需要與中國達成一項解決美國關切的全面協議,而不是一場貿易戰。很明顯,川普總統想要粗暴地對待中國,但需要考慮一下這麼做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