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投資者還沒意識到,2019年A股市場經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結構性牛市。
雖然上證指數還停留在3000點的附近,但A股市場多面開花,多個行業板塊走出了波瀾壯闊的行情。截至2019年12月27日,根據數據統計,酒類指數上漲幅度高達93.98%,半導體指數上漲86.83%,工程機械指數上漲72.54%,是所有行業中漲幅最高的3個板塊,也是孕育牛股最多的3個行業。
受股市回暖影響,股票型基金揚眉吐氣。截至2019年12月30日,有6隻基金年漲幅超過100%,40隻基金超過了80%。704隻基金收益率在50%以上。
權益類基金的表現好到讓人眼紅。而2018年末,我們曾反覆提醒投資者,基金投資的好時機來臨了。但實際上,大部分個人投資者似乎都錯過了這一波行情。那麼,2020年股市將如何演繹?我們該如何操作?我們認為,2020年可能是機遇與風險共存的一年,股市的波動也許會加大。要想在2020年獲得滿意的回報,不妨從基金投資入手,為此,我們推薦了50隻最值得投資的基金,供大家參考。
集體大反攻
2018年末,我們曾經反覆提示投資時機已經出現。這一年,股市出現了一連串「黑天鵝」,股票型基金普遍虧損20%或更多,甚至很多人都認為緊接著還會出現「灰犀牛」,其實這反而是我們投資基金的好機會。
事實證明,只要在股市低位入場,經過一個小周期,回報往往很可觀。
選擇基金進場時點非常重要。我們曾經做過一個統計,選一個過去股市的低點,到一個相對高點,比如從2009年初到2017年末,在所有基金中,有438隻擁有10年歷史的基金,其中有246隻基金的收益率超過100%。
如果再把時間拉長。2005年也出現過股市低點,此後經歷了2006~2007年大牛市,到了2017年末,有可比業績的10隻產品獲得超10倍收益,它們是華夏大盤精選(2273%),富國天惠成長(1061%),博時主題行業(1277%),興全趨勢(1385%),嘉實增長(1205%),嘉實成長收益(1074%),華夏回報(1072%),匯添富優勢精選(1095%),富國天益價值(1042%),華夏收入混合(1039%)。市場的長期回報相當豐厚。
同樣的,2018年是一個低點,通常股票型基金普遍虧損的年份都可以被看成是一個股市低點。此後2019年就迎來了大反攻。
2019年股票型基金的表現相當於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儘管上證指數全年只是上漲約22%,但結構性的牛市是毫無疑問的。酒、半導體、工程機械、電子元器件、家電是排名前五的行業,漲幅分別為93.98%、86.03%、72.54%、62.72%、60.52%。
如果看過去5年的業績,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基金有38隻,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基金有131隻,年化收益率超過20%的基金有350隻。
對投資者來說,公募基金仍然是最理想的投資選擇。目前市場上公募基金多達幾千隻,種類豐富到包羅萬象;手續便捷,最低門檻通常只有100元;流動性極好;還有最高級別的信息透明度,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投資者利益,其他私募性質額金融產品都不具備這樣的制度性優勢。
基金經理的附加值
歲末年初,在整理了過去5年的基金數據後,發現有幾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一是主動管理型基金獲得超額收益的能力突出。過去5年,市場經歷了神經質般的波動,但大量主動管理型基金從長跑中脫穎而出,大家可以在後文的表格中看到,證明在A股市場中,基金經理所提供的附加值仍然是非常高的。
二是配置型基金(股票倉位較為靈活)表現出比股票型基金(高倉位運作)更好的適應波動的能力,配置型基金更適合A股的投資者。同時,在過去5年的數據中,也有一些小眾指數的賺錢效應更好一些。回報率靠前的指數基金,主要跟蹤的是食品飲料指數、消費指數或者紅利指數等。
三是大量80後基金經理成為了中堅力量。上兩輪牛市孕育的明星基金經理幾乎全部離開,或者晉升到管理崗位。基金經理過去2年經歷了一波徹底換血。而大型基金公司更依賴團隊作戰,淡化了投資中明星基金經理的個人色彩。
另外,無論是績優的基金還是績優的基金公司,一直處於變化之中,常常也是階段性的。幾乎沒有哪家基金公司能在過去十幾年中一直跑在最前面。
還想提醒投資者的是,我們通常從過去5年的業績中篩選值得投資的基金,這些基金往往不是年度最佳,而年度最佳的基金往往很難延續輝煌。相比之下我們更喜歡風格穩健,業績持續穩定增長的基金。
(文章來源:理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