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當當網看到了上一期推薦的《Educated》的中文版。書名翻譯地相當不錯,叫《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很有意境。如果你還沒有讀,不妨嘗試一下。
本周推薦由美國知名的作家及動物學家Delia Owens所著的《Where the Crawdads Sing》。此書是2019年亞馬遜全年小說銷售排行榜第一位,截止至2019年年底,銷售量已超過四百五十萬本。二十世紀福克斯已經買斷了電影版權並正在製作中。
關於書名
故事的設定是五六十年代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海岸線。作者虛構了北卡海岸邊的一座小城巴克利海灣鎮(Barkley Cove)。全書以生活在海邊溼地的女孩Kyra在父母和家人都棄家而去後,獨自一人生存並成長的傳奇一生為主線,同時融入謀殺以及庭審等情節。小說對五六十年代美國南部的社會有很好的展現。作者Owens是動物學家,書中對海岸邊動植物有大量優美的描寫。目前此書好像還沒有中譯本。書中使用了大量的南方口語俚語,以及大量的黑人英語。橡果很好奇中文版會怎樣翻譯。
橡果之所以讀這本書的原因…… 好吧,是因為我連書名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藉助萬能的Google,才了解到crawdad是小龍蝦在美國俚語中常用的名字。如果單從字面上翻譯,書名可翻譯為《小龍蝦唱歌的地方》(廚房?)。是不是很有食慾?
"Where the Crawdads Sing"是作者Owens的母親經常說的一句話. Owens出生於東南部的喬治亞州。小的時候,Owens的母親經常鼓勵女兒們到附近的荒野中去傾聽大自然的聲音。雖然Owens從書本中學到小龍蝦是並不會唱歌的,但依然相信母親的這句話:當一個人在野外中走得足夠遠,而周圍除了你和大自然之外空無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聽到小龍蝦的歌聲的。如果以此引申,似乎翻譯成「大自然深處的呼喚」,或者按著本書主人公Kyra的別稱 「Marsh Girl」直接翻譯成沼澤女孩似乎更為接近。
故事梗概 (稍微長了點)
故事以青年Chase的屍體在廢棄的燈塔下被兩個男孩發現為引子,為讀者首先籠罩了一層懸疑的陰影。 隨後的故事沿著兩條故事線展開。一條是五十年代Kyra的成長曆程;另一條是Chase案件的調查經過。兩條故事線以Kyra作為犯罪嫌疑人被逮捕而匯合到一起。隨後就是關於庭審的詳細描述。對於不了解美國司法過程的讀者,這一段頗為精彩。
1952年,時年六歲的Kyra看著母親在夏日的清晨離開了家,沒有以往的揮手告別,沒有任何留戀的就那樣的走了。天真的Kyra以為母親晚上就會回來。然而日復一日在門口的等待卻並沒有看到那熟悉的身影。
Kyra的家是在海灣邊上胡亂搭建的一個窩棚。北卡附近的海域地勢錯綜複雜,長久以來是走私者,海盜們出沒的地方。海岸邊廣袤的溼地並不適合居住,反而成為了形形色色人群的避難所。居住在不遠的小鎮居民對沼澤地中的居民像瘟疫一樣避而遠之,認為那些人都是小偷、騙子。久而久之,那些被現實社會拋棄的居民漸漸形成了自己獨立的行為準則以及思維方式。Kyra的父親是個退伍軍人,靠撫恤金度日,終日酗酒。對家人除了打罵外不管不問。Kyra媽媽的離開並沒有給父親帶來一絲波瀾,他只是關心誰會去做飯。
溼地邊的窩棚並沒有水電,Kyra一家的生活很原始。母親離開後,六歲的Kyra開始自己做飯及各種家務。隨後的日子裡,Kyra的哥哥和姐姐們相繼不辭而別,只剩下了Kyra和父親。Kyra父親對孩子們的離去不聞不問,只是每周給Kyra一點錢,讓Kyra去買一些生活必需品。這也差不多是Kyra第一次走出窩棚,去接觸外面的世界。
Kyra六歲那年的秋天,幾乎從來沒有人光顧的窩棚來了一位不速之客,是郡裡負責教育的專員。雖然故事的背景是在五六十年代,但其實至今美國都有很多貧困家庭的孩子在到了上學的年齡後無法去上學。為了維持義務教育,各個城市都有專職跟蹤貧困家庭孩子以儘量改善上學的問題。大多具有誘惑力的是學校會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免費的午餐。比如在疫情當下的美國,雖然學校已經關閉,但是由州政府資助的免費午餐依然還在。
在教育專員的誘惑下,Kyra對學校午餐的雞肉派充滿嚮往,於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去上學。晚上,受盡羞辱嘲笑的Kyra回到家後,跑到海邊,把雞肉派扔向遠方。在成群的海鷗中,Kyra意識到她只屬於這裡,而不屬於外面的世界。
不久後,借父親的一次外出的機會,Kyra偷偷開著父親的船到附近沼澤溼地中閒逛並在迷路後偶遇Tate。Tate是Kyra哥哥Jodie的玩伴。 Tate幫助Kyra找到回家的路。父親回來後,Kyra提出要和父親學習釣魚,父女的關係有所改善。父親雖然依舊經常不知蹤影,但偶爾在家的日子會帶著Kyra出海釣魚,並教給她如何觀察地勢,水流,如何讀懂大自然的信息。期間,父親介紹Kyra認識了經營船塢小店的黑人老闆Jumping。
Kyra七歲那年的九月,意外收到了來自母親的一封信。Kyra認得母親的筆記但卻不識字,所以不知道信的內容。父親看過信之後大怒,燒掉了信,摔門而去。Kyra傷心地用勺子拾起了信的灰燼並保留了起來。父親又回到了以往酗酒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少回家。終於在Kyra十歲時,父親離開後再也沒有回來。
沒有父親,也就沒有了維持生存的經濟來源。Jumping一家憐憫Kyra,同意購買Kyra採集的海產品以及燻魚以幫助Kyra維持生計。漸漸地,Kyra和Jumping及他的妻子成為了極好的朋友。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是廢除種族隔離制度鬥爭最激烈的年代,尤其是在南部各州。書中遠離大城市的小鎮依舊實行種族隔離制度,作者文中對此著筆不多,但是以另一種帶有諷刺意味的形式呈現了種族之間深深的鴻溝。做為白人的Kyra,卻被同是白人的小鎮居民歧視。而具有諷刺性的是黑人社區對Kyra的極大幫助,像親人一樣在困難時候照料她支持她。
對於常人而言,與世隔離如魯濱遜一般獨居的日子是無法想像的。Kyra漸漸的習慣了孤獨,習慣了和海鷗為友,習慣了仔細觀察大自然並搜集貝殼和鳥的羽毛。從母親遺留下的物品中,Kyra自學畫畫。因為不識字,只能通過繪畫為自己搜集的羽毛和貝殼分門別類。
再一次回家的途中,Kyra看到了樹墩上一根極為漂亮的羽毛,隨後類似的各種各樣稀奇的羽毛神秘般的不停出現在同一地點。為了報答神秘人,Kyra也將自己珍藏的羽毛作為交換禮物留在同樣的地點。這場神秘禮物的交換使得Kyra和Tate再次相識,並成為了最好的朋友。Tate每天都會來教Kyra讀書識字。久而久之,友情升華為戀情。學會讀書識字後,Kyra在家中的聖經裡發現一張紙條,也終於知道了自己的生日以及哥哥和姐姐們的名字。
Kyra十四歲那年,初戀情人Tate考上了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生物系,主要研究溼地的生態。Tate對Kyra保證會經常回來看她。然而,在離開了自己生活的小鎮來到新的世界後,Tate意識到Kyra是永遠無法融入到外面的世界。痛苦之下,懦弱的Tate選擇了沒有告別的離開。
時間就這樣的過去了。在等待Tate無果的失望、迷惑、憤怒時,小鎮上和Kyra年紀相仿的花花公子Chase出現在故事的視野裡。下面的情節很容易預測到,在各種甜言蜜語後,Chase得到了Kyra。轉眼間,Kyra十九歲了。再一次偶然的機會中,Kyra在報紙上看到了Chase訂婚的消息,於是憤怒離去。Tate畢業後回到小鎮尋求Kyra的原諒。這期間,已經離開家裡多年的哥哥Jodie回到了窩棚,並帶來了母親在經歷了長期的寂寞和痛苦中,不幸患癌症過世的消息。在和哥哥的交談中,父母那一代人的很多往事如碎片般被重新拼到了一起。短暫的居住後,Jodie返回亞特蘭大並在臨行時希望Kyra可以原諒Tate。
Tate在看過Kyra的收藏後,強烈建議Kyra寫一本關於羽毛的書。Kyra幾經考慮,終於決定和出版商聯繫,並第一次不依靠採集海產品有了固定的收入。Kyra也第一次為家裡接上了電,熱水,排水等現代社會必須的設施。
在另一條故事線中,小鎮的警方在調查中發現Chase在事發前佩戴了Kyra送給他的貝殼項鍊。而在屍檢中項鍊卻不知蹤跡。在通過各種蛛絲馬跡的調查中,警方逐漸相信Kyra為最大嫌疑人,尤其是在事發前幾天Chase意圖強暴Kyra而未能得逞。雖然Kyra那一夜應出版商的邀請,乘車去南卡羅來納州,貌似有不在現場的證據。但所有的證據卻都指向了另一個可能。最終警方逮捕了Kyra。小鎮中一位退休的律師自願為Kyra辯護。
隨後是精彩的庭審情節。雖然小鎮居民對生長在沼澤地裡的Kyra充滿偏見。小鎮陪審團最終裁定Kyra無罪。Kyra釋放後不久和Tate成婚,終身沒有再踏足小鎮一步。Kyra六十多歲去世後,小鎮所有的居民全部都來參加了她的葬禮,以紀念傳說中的「沼澤女孩」。Tate在清理Kyra的遺物時,發現了裝滿母親信的灰燼的袋子,以及Chase身上那一串遺失的項鍊。
全書分為上下兩個部分:The Marsh 和 The Swamp。Marsh和Swamp在英語裡都是沼澤的意思。如果簡單的區分,Marsh是我們常見的溼地,有眾多生長在水中的植被。而Swamp是有林木生長的溼地。從直觀上看,Marsh更明亮,會有一望無際,水天一色的感覺。而Swamp中林木遮擋了大部分陽光,很幽暗,很壓抑。書中的這兩個部分也基本上代表了Kyra成長中的兩個過程。
書評
小說刻畫了一個有著非常獨特經歷以及個性的女主人公Kyra。在書中Kyra孤獨成長的大篇幅細膩的描寫中,讀者很容易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以Kyra的視角去看待周邊的事物和發生的事。這本書是橡果在讀完上一期推薦的《Educated》之後不久閱讀的。也許是巧合,兩本書的女主角在孩童和少年時期有著頗為相似的人生經歷。也許也是因為這一點,兩位女主角甚至在性格上也有幾分神似,雖然一個是虛構的而另一個是在現實中存在的。我們不禁要再一次思索,一個人的經歷究竟對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什麼?教育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很多人來說,人生有一個清晰的目標和夢想,而生存的經歷只是達到那個目標或夢想的過程。但對於《Educated》裡的Tara或是Kyra來說,生存本身,或者說活著,就是人生的目標。別人眼中的目標或者成功只是她們眼中的「活著」。所以故事裡的Kyra可以日復一日地起早採集海鮮,日復一日地吃玉米面粥,日復一日地躲避著任何外來人的騷擾。同樣,她也會日復一日地觀察和採集羽毛和貝殼,日復一日地了解並融入到大自然中。Tara在她的故事裡亦是如此。當簡單平凡的事情被無限重複時,就變得不再簡單,不再平凡而富有意義。呵呵,是不是想起來許三多?
書中另一個值得深思的就是人類的道德觀和大自然生存規律之間的關係。Kyra像是一塊璞玉。她用自己的方式在大自然中雕琢著自己並建立不同於外界社會的道德觀。人生對她而言是活著的一種經驗。比如殺害Chase的動機,作者雖然沒有明示,但卻借用Kyra讀過的關於動物為生存繁衍而做出各種奇特行為的文章做了暗示。用以說明Kyra眼中的道德觀是來源於對大自然準則的理解和應用。
書中的謀殺案似乎可有可無,甚至結尾的最後一筆如果不點明反而更好。但本書依舊是一本相當出色的小說。雖然書中的Kyra是虛構的人物,我們甚至可以說她的經歷太過不真實,但如果你讀了《Educated》,恐怕就不會這樣認為。美國其實類似這樣被遺忘的人群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