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一網紅馬路上的租房鄙視鏈

2020-12-17 澎湃新聞

原創 你們的 ELLEMEN睿士

對於大部分的滬漂青年來說,住在武康路,是一個美妙但昂貴的夢。在這條短短的路上,你能找到1000元一個月的水泥房,也能花上10萬一個月租下一整幢老洋房。而藏在這條「武康路租房鄙視鏈」背後的,則是大城市裡所有租房青年的無奈。

提到在武康路租房,浮現在大部分人腦海裡的畫面大概是這樣的:梧桐樹掩映下的老洋房,天氣好的時候,一推開窗就有陽光灑進來;閒暇時可以坐在自己的小院子裡喝一杯咖啡,感受百年老上海的魅力。

然而,在這條以「房租貴」出名的網紅路上,卻仍然有可能只花1000元一月的價格租到房。這些月租1000-2000元的房子大多藏在公租房小區裡或是未經重新裝修的老洋房底層,有的是只有四、五平米的小房間,有的則是稍微大一些但是由幾個人合租分攤的房間,但共同點是這些房間都沒有獨立廚房、衛生間,需要和一棟樓裡別的租戶共享。

對於大部分對生活質量有一定要求、但在經濟上又不夠富裕的滬漂青年來說,武康路上的大量老公房小區成為了他們的首選。如果願意接受合租,那麼人均3500的價格,你就可以在武康路擁有一間20平的臥室。當然如果是自如這樣的長租公寓平臺,同樣大小的房子,在價格上就會上浮到4000元,不過因為這每月500元的差價,你也可以享受到了更新、更現代化的裝修。

如果不願意合租,那麼在武康路擁有一個一居室單間你至少要付出5000-6000的月租,這個價位的房子大多是30-40平的loft,一個人住綽綽有餘,兩個人就有些擁擠了。另一個需要面臨的狀況,如果租住的是老洋房裡的一個房間,就有可能要和其他租戶、住客共享廚房、衛生間了。

當然,一居室也分大小,如果你願意把價格出到7000以上,就有機會租到一間60-70平的開間,但在裝修上就不必有太多指望,因為這些房間大多都是一房東直接出租,沒有經過重新裝修,所以在風格上,也是以厚重的中式家具為主。如果你想要租到重新裝修過,甚至有地暖的房子的話,9000左右的價格也只能找到40平左右的房間。

月租一萬是武康路租房的一個節點,如果你願意付出一萬以上的價格,那麼在大小和裝修風格上,你至少可以挑剔其中一項。如果想要面積大的,那可以選擇裝修一般的兩居室老公房;如果想要審美好、精裝修的,那也能在老洋房裡找到一間不錯的一居室。

同樣是70平左右的老洋房,如果對裝修的要求更高一些,不想要一看就是「批發北歐風」的家具,而希望裝修能有一定的品味和審美的話,價格幾乎就要翻倍。這種中介口中「一看品相、裝修都不錯的」房間,租金上漲到了兩萬一個月,當然高昂的價格也保證了,這樣的房間不管是裝修風格還是採光,基本都沒有老式房屋常見的困擾了。

當然,也有的租客對老洋房不感冒,那麼和武康路交匯的安福路上,月租兩萬元也能找到裝修精緻的新式電梯公寓,讓你在避免老式房屋潮溼、陰暗的缺點的同時,也不錯過老上海的風情。

在兩萬到三萬這個價格區間裡,租客們的另一個選擇是租下新式裡弄裡的一層。不過聽起來雖然是一整層,但其實從實用角度來說,也就是100多平的兩房兩廳而已。

月租三萬以上的房子在武康路也並不少見,但是大部分都是出租給公司做工作室的老洋房。也有土豪一點的,直接包下一整棟洋房,這樣的價格大概就在8萬到10萬一個月了。

當然,以上所有的價格都只針對武康路上的大部分公租房、老洋房,有一個地方則是例外—武康大樓。這棟建於1924年,原名諾曼第公寓的大樓,今年因為極具設計感的外型和多部影視劇的加成而成功成為了網紅武康路上最網紅的建築。

除了來慕名打卡的遊客之外,也有很多帶著老上海情懷的年輕人,想要住在武康大樓裡。由於武康大樓裡大部分房間都已經被二房東改造成民宿,所以要在這裡找到一間可以出租的房子並不容易。在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之下,大樓裡的房子價格也水漲船高,「(武康大樓的房子)相對貴,因為稀缺,這個樓總共就幾套。」一位專門負責上海老洋房租賃的中介在聊到武康大樓時這樣說。

另一位中介則提到,武康大樓前幾年大概兩萬就能租到裝修不錯的兩居室,但現在一套180平的兩居,需要45000元才能租下。而在我表達出對武康大樓的房子的興趣時,她則苦口婆心地勸說:「你不要租武康大樓嘛,那麼出名,肯定貴。」

如果要給在武康路租房的年輕人們做一個用戶畫像,他們大概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有文藝情懷。「不是有句話說抬頭能看到梧桐樹的地方才是上海嗎,雖然是句玩笑話,但陽光正好的時候,走在武康路的街道上,就感覺很美好。」從剛來上海開始,武康路就是小彭一直嚮往的地方。第一次來武康路的時候,他看到梧桐樹掩映之下的老洋房,覺得自己的內心一下被擊中,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萌生了要在武康路租房的想法。而今年升職之後,小彭也終於下定決心要搬來武康路,「如果明年離開上海,我一定要住一次武康路。」

受文藝作品影響頗深。在《色戒》、《喜歡你》、《上海堡壘》這樣的電影裡,武康路也是頻頻C位出鏡,受到這些文藝作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對住在武康路產生了興趣。

在電影《喜歡你》中出現的武康大樓

熱愛美食、美酒與聚會。去年搬來武康路的笑笑起初就是因為武康路附近酒吧很多,自己的朋友基本也都住在這邊,才選擇從浦東搬家到了武康路。她還記得自己想要搬來這裡的決定性瞬間:一位朋友告訴她,這附近有很多露天酒吧,一到夏天,大家都坐在馬路牙子上,一邊喝啤酒一邊聊天。她想像著那個畫面,覺得自己一定要住在這裡。同樣住在附近另一條網紅路永康路的小王則被那裡的咖啡街吸引,周末會一家一家地去感受不同咖啡廳的氛圍和飲品。

為了住在武康路,幾乎每一個人都要接受和從前相比幾乎翻倍的房租。同樣的價格在別的地方可以輕鬆整租一間公寓,而在武康路,大概率只能接受和別人合租。但在被問到「覺得在武康路租房是否值得」這個問題時,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值得」。

為了搬來武康路,笑笑每月需要支付的房租是5000多元,佔到她工資的一半,但在搬來之前她在心裡默默算了一筆帳,「我以前經常過來喝酒,還有聽搖滾、livehouse,看完喝完一般也都十一二點了,得打車回去或者在這邊住酒店,我算了一下交通、住宿成本,覺得住在這邊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搬來武康路以後,笑笑每天都能感受到上海這座超級大都市裡殘酷森嚴的階層差異。她租房租在一個老式老公房的小區裡,就在隔壁一棟樓裡,她認識兩家人住在月租2000元以下的房子裡。「四五平的小房間,只能放下一張床,廚房、衛生間都在外面,是公用的。一對夫妻住著,看上去毫無裝修可言,看進去就是黑的。」

而最近為了換房,笑笑開始頻頻瀏覽房產中介APP,每一次看到月租一萬到兩萬的房子,儘管它們裝修精緻、看起來也很寬敞,但她都選擇直接劃掉,絕不點開。

過多的遊客則是在武康路租房的另一弊病,畢竟只要是天氣晴朗的周末,整條路上都會擠滿來網紅店打卡、拍照的遊客。為此,武康路的各個小區都做了很多措施來保證住戶的生活質量。有的是在門外掛上「私人住宅,嚴禁參觀、拍照」的標誌,並有熟悉住戶的保安在門口守著;也有直接在小區門口安上一個大鐵門的,任何人都需要刷門卡才能進去。

小彭和笑笑都表示,雖然武康路周末的確是人潮洶湧,但是由於小區管理比較嚴格,所以並不會被吵到。

「武康路周末是很多人,和集市一樣。但是我想我下樓就是武康路,你們還要大老遠來我樓下逛。」每個周末,看到家附近擠滿了人,小彭都在心裡這樣對自己說。

搬來武康路以後,因為喜歡在梧桐樹下散步,但又「覺得一個人散步好無聊」,笑笑決定要養一條狗。養狗之後的生活比笑笑想像的要更有意思,她因為遛狗認識了不少新朋友,每次見面都會打招呼,互相交流養狗心得。而最讓她印象深刻的一次則是下樓遛狗時,在武康庭附近遇見了一位自己喜歡了很久的明星也在遛狗。

「我看到他正臉的時候,手裡狗狗的繩子都鬆了,突然覺得住在這邊真的很值。」

和明星一起遛狗的體驗並不是每天都有,但生活在武康路,的確可以滿足大家對於老上海的大部分幻想。小彭過去住在青浦時周末一般都待在家裡,不願意出門,因為「以前房子旁邊的街道不算風景」。但搬來武康路以後,他先是在家裡鋪上了復古的地毯,生活態度也變得越來越積極,即使沒有約到好友的周末,也願意收拾一下自己,獨自在周邊散散步。而天氣好的時候,他一打開窗戶就有陽光灑進房間,看著仿佛在發光的房間,他就會覺得「美好的生活要開始了,今天可不能荒廢呀。」

笑笑搬來武康路之後,最開心的則是和鄰居們都建立了親密的聯繫。從前在浦東租房時,大家都住在冷冰冰的電梯公寓裡,每天回家大門一閉,誰也不會想要和鄰居認識。但搬來武康路以後,笑笑每次遇見鄰居都會熱情地打招呼。萬聖節那天晚上,她還和自己的房東一家人一起,自己做好蛋糕,走到路上分發給遇到的路人。

儘管在武康路的生活很開心,但笑笑在最近還是面臨著是否要搬離武康路的抉擇:她養的秋田越長越大,40平的loft已經不夠它活動,考慮到它之後還會繼續成長,笑笑決定要搬去一個更寬敞的房子。

為了找到合自己心意的房子,笑笑原本決定把找房範圍擴大到武康路以外的區域,甚至還看中了一套陝西南路的房子,可惜最後被房東放了鴿子。第二天,她出門遛狗的時候又遇見了那位明星的狗,就在那個瞬間,她決定要繼續留在武康路。

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笑笑把自己的房租上限提高到了6000-7000,這也大大超過了她工資的一半。但在她看來,能住在一個讓自己舒適的地方,比什麼都重要。

「我是一個比較活在當下的人,也沒有什麼長遠的考慮,沒有想過要去買房、買車這樣的事,我起碼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過開心了。」

(小彭、笑笑、小王均為化名)

採訪&撰文:Echo

圖片來自網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標題:《上海第一網紅馬路上的租房鄙視鏈》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成都美食鄙視鏈.
    鄙視鏈:小龍坎 > 大龍燚 >  蜀大俠說到串串,在成都人眼裡面,如果火鍋排第一,串串絕對排第二。成都人對串串真的是愛得深沉!▎重慶森林、樂山鮮知味缽缽雞至於樂山鮮知味缽缽雞和重慶森林算是缽缽雞中的網紅雞……不對,網紅店了。
  • 朋友圈那些奇奇怪怪的鄙視鏈~
    搜狗>人民 輸入法鄙視鏈:遊戲鄙視鏈:主機單機>國外PC單機>國外網遊>國內網遊>網頁遊戲、QQ遊戲 微博鄙視鏈:twitter /飯否>新浪微博聊天工具鄙視鏈:Gtalk> MSN> QQ>微信 雜誌鄙視鏈 :《時代周刊》、《紐約客》>《萬象》、《天南》>《新周刊》、《城市畫報》>《讀者》>《故事會》《知音》 社交網站鄙視鏈:
  • 穿上過萬的羽絨服,也不等於站在鄙視鏈頂端
    穿著貴价羽絨服 就能站在「鄙視鏈」頂端? 如今的羽絨服,保暖只是其次,用它像鞋子,包包那樣「彰顯身份」才是第一要義,由此還在街頭衍生出一條神奇的羽絨服鄙視鏈。 張華穿著一萬塊的大鵝,李萍穿著有錢也難買到的北面聯名款,而我穿著 399 包郵的雪中飛,我們都有美好的未來。
  • 盤一盤夜店蹦迪鄙視鏈……
    在昏暗的燈光下,擁擠的人群中混雜著香水汗味荷爾蒙的空氣裡肆意蹦迪是當代青年釋放壓力的不二之選上回講了電音圈中的DJ、曲風、電音節三大鄙視鏈今天蓄電CHN編輯部為你盤一盤夜店中常見的鄙視鏈穿搭鄙視鏈奢侈大牌>爆款潮牌>網紅淘寶貨>運動風基礎款在夜店中那些身著奢侈大牌的人靠著money堆砌出的穿著品味處於穿搭鄙視鏈中的最高階層在這一階層中最頂級的其實是那些看不出穿什麼牌子但是一翻吊牌發現TA把10萬塊人民幣穿在身上的人穿爆款潮牌的人處於下一階層
  • 學歷鄙視鏈存在嗎?海外留學鄙視鏈也有?
    學歷鄙視鏈真存在嗎?學歷鄙視鏈是真實存在,留學學歷鄙視鏈,留學國家鄙視鏈也存在,鄙視鏈:1.美國2.英國3.加拿大4.澳大利亞5.德國6.法國,最慘的是法國明明留學性價比高,連韓國等國家都比不過,法國擁有65個諾貝爾獎得主(世界第四)和14名菲爾茲獎得主(世界第二),但是偏偏法國留學含金量不怎樣,連國家的留學獎勵法國的名額是所有留學國家最少的。
  • 出來混,一不小心就掉進了鄙視鏈
    原創 歲生 印客美學太陽之下無新事,人多的地方就有了比較,就有了高低之分,鄙視鏈也就應運而生。小時候我們總是被拉來和別人家的小孩比較,長大了我們混的各種圈子也是逃離不了鄙視鏈的束縛,就連你呼吸的空氣都是有鄙視鏈的。
  • 中國「方便麵」鄙視鏈:口味超200種,香菇燉雞卻在鄙視鏈底部?
    方便麵的口味確實是奇珍百態的,但百態的同時也必然會帶來所謂的派別林立的局面,而這就是所謂的「鄙視鏈」形成的原因所在---所以,這期內容我將帶大家好好了解國民的方便麵鄙視鏈。01中國方面便鄙視鏈版圖首先站在方便麵鄙視鏈最頂端的當屬兩款全宇宙通殺的口味:紅燒牛肉麵和老壇酸菜面
  • 淺談留學圈鄙視鏈
    學校鄙視鏈第一梯隊:哈佛大學(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和史丹福大學(美國)地域鄙視鏈出國黨約定俗稱的,不同留學國家的鄙視鏈第一梯隊:美國留學生和英國留學生相互不服氣美國留學生鄙視英國的,理由是「英國的食物難吃,英國的學校水」英國留學生鄙視美國的,「美國的不會穿衣,
  • 留學生鄙視鏈大全
    坊間早有傳聞……「看英劇的鄙視看美劇的,看美劇的鄙視看日韓劇的,看日韓劇的鄙視看港臺劇的,看港臺劇的鄙視看國產劇的……疫情前是步數高的鄙視步數低的,疫情期步數低的可能已經拉黑步數高的了」由此觀之,生活中的鄙視鏈無處不在
  • 兒童興趣班也有「鄙視鏈」,鋼琴排名最後,第一名卻很冷門
    在現在看來,沒有上過興趣班的童年那就不能叫"童年"了,無憂無慮、簡單快樂雖然不錯,但我們更希望自家的孩子不會輸給別人,讓孩子有一技之長對孩子更好。但很多家長又會有新的問題,那就是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給孩子選興趣班可不是簡單的事情,要知道兒童興趣班也存在"鄙視鏈",家長可以了解一下。
  • 有條神奇小馬路,流水的網紅,鐵打的食客
    一條神奇的小馬路 沒有廣告軟文的公眾號 本文為沒事幹研究院 壓馬路最新報告 今天要說的,是上海一條短短的小馬路。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01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①運動類鄙視鏈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桌球>遊泳>跑步體育,永遠是精英教育的核心。
  • 首屆逛馬路節就要來了~逛個馬路還過節?值得!上海的馬路又「嗲...
    「兜馬路」可以說是 上海人茶餘飯後的消食必備 大大小小有特色的馬路 在上海真的不少見 逛吃逛吃逛吃 這些馬路可以兜兜轉轉一晚上
  • 養生圈也有「鄙視鏈」,你躺在第幾層?
    生活中隨處可見鄙視鏈:相親鄙視鏈、地區鄙視鏈、職業鄙視鏈……「養生圈」也不例外,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懂的更多更科學,一邊鄙視他人一邊被人鄙視。生命君梳理飲食、運動、作息、旅行等不同領域的鄙視鏈,所在的級別與健康息息相關,一起來看看你在第幾級。
  • 網際網路鄙視食物鏈大全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足球聯賽鄙視鏈 意甲>英超>西甲>德甲>法甲>中超>中甲 「意甲第一」就是意甲球迷唯一認可的邏輯 世上最淵博的老頭艾柯寫過一篇文章罵球迷,中心思想就是「球迷是這個星球上最奇怪的物種」,而中國的意甲球迷則需要再加上一個最———最最?
  • 拋棄「鄙視鏈」,讓興趣班回歸本質
    說到孩子的興趣班,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舞蹈、畫畫、籃球、足球等。可如今,在一些城市,如果家長給孩子報名以上這些興趣班,可能會被視為落伍、老土,因為,在不少人看來,這些興趣班遠沒有諸如棒球、橄欖球、擊劍、冰球、馬術之類的興趣班「高大上」。曾幾何時,各種興趣班之間出現了一條隱秘的「鄙視鏈」。
  • 「OFFWAY-很潮」《潮流圈「鄙視鏈」》
    不管你身處什麼圈子,都躲不開「鄙視鏈」。玩主機的遊戲玩家看不起玩網遊的,就連髮型都有「鄙視鏈」。當然,潮流圈也有「鄙視鏈」,而且根深蒂固。複雜程度讓人瞠目結舌,可以說用一天也說不完。最近的一件事,讓我對潮流鄙視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由於我最近十分痴迷新銳設計師Kiko Kostadinov,所以建了個微信群用來互相交流學習,畢竟一個人的時尚儲備是有限的,何況一個設計師品牌。而國內算得上OG的某玩家,好不容易把他拉進群後,但是沒過一天,就退群了,給出的理由是「群裡太多潮童」...
  • 地產投資圈六大「鄙視鏈」
    俗話說,「文人相輕,自古而然」,鄙視就像食物鏈條,是一個繞不開的怪圈。鄙視,被人鄙視,鄙視多少人,又被多少人鄙視,都是你與某個行業最核心價值的距離。有人的地方,就有鄙視鏈。 其實投資崗,也是有鄙視鏈的,而且早已有之。
  • 鹿先森毀於「音樂圈鄙視鏈」?
    鹿先森樂隊絕對想不到他們在《樂隊的夏天》上的亮相會碰個一鼻子灰,做為一支成立才幾年,卻已經在工人體育館開過專場的樂隊,他們比他們的眾多前輩有著更光輝的起點。然而,當一曲《春風十裡》唱完,他們卻沒有獲得意料中的高分,甚至在第二期節目最後已經接近了淘汰的邊緣。對此,樂隊的解釋是,他們被「音樂圈鄙視鏈」給害了。
  • 為什麼說考研上清華「不算」清華人?看完清華「鄙視鏈」你就懂了
    這些同學本以為考研考上了清華大學,就有著無上的榮耀了,結果還沒高興太久,就被一些同學鄙視了,這些同學說:考研上清華沒什麼了不起的,因為這是清華「鄙視鏈」的最底端。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清華的「鄙視鏈」?這「鄙視鏈」的第一級,就是保送上清華的「看不起」高考上清華的。眾所周知,清華大學每年都會保送一批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獲獎學生,這些學生要麼是在國際比賽拿下名次,要麼是在國內比賽拿下金獎,總之,在小小年紀的時候,就已經名聲在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