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你們的 ELLEMEN睿士
對於大部分的滬漂青年來說,住在武康路,是一個美妙但昂貴的夢。在這條短短的路上,你能找到1000元一個月的水泥房,也能花上10萬一個月租下一整幢老洋房。而藏在這條「武康路租房鄙視鏈」背後的,則是大城市裡所有租房青年的無奈。
提到在武康路租房,浮現在大部分人腦海裡的畫面大概是這樣的:梧桐樹掩映下的老洋房,天氣好的時候,一推開窗就有陽光灑進來;閒暇時可以坐在自己的小院子裡喝一杯咖啡,感受百年老上海的魅力。
然而,在這條以「房租貴」出名的網紅路上,卻仍然有可能只花1000元一月的價格租到房。這些月租1000-2000元的房子大多藏在公租房小區裡或是未經重新裝修的老洋房底層,有的是只有四、五平米的小房間,有的則是稍微大一些但是由幾個人合租分攤的房間,但共同點是這些房間都沒有獨立廚房、衛生間,需要和一棟樓裡別的租戶共享。
對於大部分對生活質量有一定要求、但在經濟上又不夠富裕的滬漂青年來說,武康路上的大量老公房小區成為了他們的首選。如果願意接受合租,那麼人均3500的價格,你就可以在武康路擁有一間20平的臥室。當然如果是自如這樣的長租公寓平臺,同樣大小的房子,在價格上就會上浮到4000元,不過因為這每月500元的差價,你也可以享受到了更新、更現代化的裝修。
如果不願意合租,那麼在武康路擁有一個一居室單間你至少要付出5000-6000的月租,這個價位的房子大多是30-40平的loft,一個人住綽綽有餘,兩個人就有些擁擠了。另一個需要面臨的狀況,如果租住的是老洋房裡的一個房間,就有可能要和其他租戶、住客共享廚房、衛生間了。
當然,一居室也分大小,如果你願意把價格出到7000以上,就有機會租到一間60-70平的開間,但在裝修上就不必有太多指望,因為這些房間大多都是一房東直接出租,沒有經過重新裝修,所以在風格上,也是以厚重的中式家具為主。如果你想要租到重新裝修過,甚至有地暖的房子的話,9000左右的價格也只能找到40平左右的房間。
月租一萬是武康路租房的一個節點,如果你願意付出一萬以上的價格,那麼在大小和裝修風格上,你至少可以挑剔其中一項。如果想要面積大的,那可以選擇裝修一般的兩居室老公房;如果想要審美好、精裝修的,那也能在老洋房裡找到一間不錯的一居室。
同樣是70平左右的老洋房,如果對裝修的要求更高一些,不想要一看就是「批發北歐風」的家具,而希望裝修能有一定的品味和審美的話,價格幾乎就要翻倍。這種中介口中「一看品相、裝修都不錯的」房間,租金上漲到了兩萬一個月,當然高昂的價格也保證了,這樣的房間不管是裝修風格還是採光,基本都沒有老式房屋常見的困擾了。
當然,也有的租客對老洋房不感冒,那麼和武康路交匯的安福路上,月租兩萬元也能找到裝修精緻的新式電梯公寓,讓你在避免老式房屋潮溼、陰暗的缺點的同時,也不錯過老上海的風情。
在兩萬到三萬這個價格區間裡,租客們的另一個選擇是租下新式裡弄裡的一層。不過聽起來雖然是一整層,但其實從實用角度來說,也就是100多平的兩房兩廳而已。
月租三萬以上的房子在武康路也並不少見,但是大部分都是出租給公司做工作室的老洋房。也有土豪一點的,直接包下一整棟洋房,這樣的價格大概就在8萬到10萬一個月了。
當然,以上所有的價格都只針對武康路上的大部分公租房、老洋房,有一個地方則是例外—武康大樓。這棟建於1924年,原名諾曼第公寓的大樓,今年因為極具設計感的外型和多部影視劇的加成而成功成為了網紅武康路上最網紅的建築。
除了來慕名打卡的遊客之外,也有很多帶著老上海情懷的年輕人,想要住在武康大樓裡。由於武康大樓裡大部分房間都已經被二房東改造成民宿,所以要在這裡找到一間可以出租的房子並不容易。在供不應求的市場環境之下,大樓裡的房子價格也水漲船高,「(武康大樓的房子)相對貴,因為稀缺,這個樓總共就幾套。」一位專門負責上海老洋房租賃的中介在聊到武康大樓時這樣說。
另一位中介則提到,武康大樓前幾年大概兩萬就能租到裝修不錯的兩居室,但現在一套180平的兩居,需要45000元才能租下。而在我表達出對武康大樓的房子的興趣時,她則苦口婆心地勸說:「你不要租武康大樓嘛,那麼出名,肯定貴。」
如果要給在武康路租房的年輕人們做一個用戶畫像,他們大概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有文藝情懷。「不是有句話說抬頭能看到梧桐樹的地方才是上海嗎,雖然是句玩笑話,但陽光正好的時候,走在武康路的街道上,就感覺很美好。」從剛來上海開始,武康路就是小彭一直嚮往的地方。第一次來武康路的時候,他看到梧桐樹掩映之下的老洋房,覺得自己的內心一下被擊中,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萌生了要在武康路租房的想法。而今年升職之後,小彭也終於下定決心要搬來武康路,「如果明年離開上海,我一定要住一次武康路。」
受文藝作品影響頗深。在《色戒》、《喜歡你》、《上海堡壘》這樣的電影裡,武康路也是頻頻C位出鏡,受到這些文藝作品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對住在武康路產生了興趣。
在電影《喜歡你》中出現的武康大樓
熱愛美食、美酒與聚會。去年搬來武康路的笑笑起初就是因為武康路附近酒吧很多,自己的朋友基本也都住在這邊,才選擇從浦東搬家到了武康路。她還記得自己想要搬來這裡的決定性瞬間:一位朋友告訴她,這附近有很多露天酒吧,一到夏天,大家都坐在馬路牙子上,一邊喝啤酒一邊聊天。她想像著那個畫面,覺得自己一定要住在這裡。同樣住在附近另一條網紅路永康路的小王則被那裡的咖啡街吸引,周末會一家一家地去感受不同咖啡廳的氛圍和飲品。
為了住在武康路,幾乎每一個人都要接受和從前相比幾乎翻倍的房租。同樣的價格在別的地方可以輕鬆整租一間公寓,而在武康路,大概率只能接受和別人合租。但在被問到「覺得在武康路租房是否值得」這個問題時,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值得」。
為了搬來武康路,笑笑每月需要支付的房租是5000多元,佔到她工資的一半,但在搬來之前她在心裡默默算了一筆帳,「我以前經常過來喝酒,還有聽搖滾、livehouse,看完喝完一般也都十一二點了,得打車回去或者在這邊住酒店,我算了一下交通、住宿成本,覺得住在這邊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搬來武康路以後,笑笑每天都能感受到上海這座超級大都市裡殘酷森嚴的階層差異。她租房租在一個老式老公房的小區裡,就在隔壁一棟樓裡,她認識兩家人住在月租2000元以下的房子裡。「四五平的小房間,只能放下一張床,廚房、衛生間都在外面,是公用的。一對夫妻住著,看上去毫無裝修可言,看進去就是黑的。」
而最近為了換房,笑笑開始頻頻瀏覽房產中介APP,每一次看到月租一萬到兩萬的房子,儘管它們裝修精緻、看起來也很寬敞,但她都選擇直接劃掉,絕不點開。
過多的遊客則是在武康路租房的另一弊病,畢竟只要是天氣晴朗的周末,整條路上都會擠滿來網紅店打卡、拍照的遊客。為此,武康路的各個小區都做了很多措施來保證住戶的生活質量。有的是在門外掛上「私人住宅,嚴禁參觀、拍照」的標誌,並有熟悉住戶的保安在門口守著;也有直接在小區門口安上一個大鐵門的,任何人都需要刷門卡才能進去。
小彭和笑笑都表示,雖然武康路周末的確是人潮洶湧,但是由於小區管理比較嚴格,所以並不會被吵到。
「武康路周末是很多人,和集市一樣。但是我想我下樓就是武康路,你們還要大老遠來我樓下逛。」每個周末,看到家附近擠滿了人,小彭都在心裡這樣對自己說。
搬來武康路以後,因為喜歡在梧桐樹下散步,但又「覺得一個人散步好無聊」,笑笑決定要養一條狗。養狗之後的生活比笑笑想像的要更有意思,她因為遛狗認識了不少新朋友,每次見面都會打招呼,互相交流養狗心得。而最讓她印象深刻的一次則是下樓遛狗時,在武康庭附近遇見了一位自己喜歡了很久的明星也在遛狗。
「我看到他正臉的時候,手裡狗狗的繩子都鬆了,突然覺得住在這邊真的很值。」
和明星一起遛狗的體驗並不是每天都有,但生活在武康路,的確可以滿足大家對於老上海的大部分幻想。小彭過去住在青浦時周末一般都待在家裡,不願意出門,因為「以前房子旁邊的街道不算風景」。但搬來武康路以後,他先是在家裡鋪上了復古的地毯,生活態度也變得越來越積極,即使沒有約到好友的周末,也願意收拾一下自己,獨自在周邊散散步。而天氣好的時候,他一打開窗戶就有陽光灑進房間,看著仿佛在發光的房間,他就會覺得「美好的生活要開始了,今天可不能荒廢呀。」
笑笑搬來武康路之後,最開心的則是和鄰居們都建立了親密的聯繫。從前在浦東租房時,大家都住在冷冰冰的電梯公寓裡,每天回家大門一閉,誰也不會想要和鄰居認識。但搬來武康路以後,笑笑每次遇見鄰居都會熱情地打招呼。萬聖節那天晚上,她還和自己的房東一家人一起,自己做好蛋糕,走到路上分發給遇到的路人。
儘管在武康路的生活很開心,但笑笑在最近還是面臨著是否要搬離武康路的抉擇:她養的秋田越長越大,40平的loft已經不夠它活動,考慮到它之後還會繼續成長,笑笑決定要搬去一個更寬敞的房子。
為了找到合自己心意的房子,笑笑原本決定把找房範圍擴大到武康路以外的區域,甚至還看中了一套陝西南路的房子,可惜最後被房東放了鴿子。第二天,她出門遛狗的時候又遇見了那位明星的狗,就在那個瞬間,她決定要繼續留在武康路。
而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笑笑把自己的房租上限提高到了6000-7000,這也大大超過了她工資的一半。但在她看來,能住在一個讓自己舒適的地方,比什麼都重要。
「我是一個比較活在當下的人,也沒有什麼長遠的考慮,沒有想過要去買房、買車這樣的事,我起碼要把自己的生活過好、過開心了。」
(小彭、笑笑、小王均為化名)
採訪&撰文:Echo
圖片來自網絡
所有權歸原作者所有
原標題:《上海第一網紅馬路上的租房鄙視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