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製作:蘭桂均 菜品:成都玉芝蘭 王科/文 蔡名雄/圖這道菜選用的是每年11月、12月和1月出產的野生遼參,撈出來後,用海水煮熟,一般8千克海參能煮1千克成品,即製成拉缸鹽遼參。這種拉缸鹽遼參的初加工方法和普通海參有所不同。
第一步,用流動的水衝漂,以脫去鹽分,然後把遼參剖開,去掉沙嘴,洗淨腸內的沙子(注意,遼參腸營養豐富,不能丟棄不用)。第二步,把遼參放入清水鍋,根據遼參的老嫩,煮20分鐘到120分鐘,中途要多次換水,遼參不能發得太透,否則會影響口感。第三步,把遼參放入湯鍋裡,加少許鹽,煮約10分鐘,讓其內部充分入味。一般來說,遼參都是做成鹹鮮味,這裡調成麻辣味,更能展現川菜之特色。製作時,先把千張切成細絲,投入加有少許食用小蘇打的開水鍋裡汆透後,放盛器裡墊底。鍋裡放油燒熱,下適量的郫縣豆瓣醬、花椒、姜米、蔥末和蒜米炒香後,摻入清湯煮出味,再下提前煨好的遼參煮約10分鐘,撒入蒜苗花和勻後,出鍋倒進墊有千張絲的盛器,點綴上汆熟的西蘭花,即成。
春食春卷,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明清時代。食春卷有「咬春」一說,是民間一大習俗。由於地域的差異,春卷的製作方法甚多,且餡料、口味、形態都有較大的差別。這道「魚肉春卷」,寓意吉祥有餘、富貴平安。原料:花鰱魚尾1個、韭菜200克、薑末10克雞蛋6枚鹽、料酒、胡椒粉、生粉、色拉油各適量1.魚尾去骨去皮刮成魚泥,另把韭菜切碎,一起納盆,加入薑末、鹽、料酒、胡椒粉調味,拌勻攪打上勁,製成魚肉韭菜餡。2.將雞蛋磕入碗內,加少許鹽和生粉攪勻成蛋糊,然後入鍋攤成蛋皮。取蛋皮逐一包入魚肉韭菜餡,裹緊,並用少許蛋糊封好口,製成春卷生坯。3.淨鍋上火放油燒至四五成熱,下入春卷生坯,邊炸邊不時翻動,待春卷完全起泡,內熟外金黃時撈出瀝油。4.把炸好的春卷放在墩子上斜刀切成馬蹄形,擺入盤中即成。
什錦雞絲這道雞餚肉香味濃,色澤鮮豔多彩,入口脆嫩爽口。1.取農家散養烏雞一隻,將其宰殺治淨,放入水鍋裡煮沸後,轉小火煮至雞肉熟,撈出來瀝乾水分,待用。2.分別把青筍、紅椒、子姜初加工,並切成長短一致的二粗絲,涼麵切成等長的段。3.另把熟烏雞去骨,取淨肉,也切成二粗絲。將以上原料,連同熟芝麻、蔥花等,分別裝入小碟內,待用。往拌菜盆裡依次加入鹽、味精、醋、生抽、香油、自製紅油、姜米和蒜米,拌勻成味汁,舀入蘸碟裡。4.把裝好原料的小碟連蘸碟一起端上桌,然後往大盆裡依次倒入涼麵、雞肉絲、青筍絲、紅椒絲、子薑絲,舀入紅油味汁,拌勻後撒些熟芝麻和蔥花,即可。說明:這道菜也可以在成菜形式上進行改進,做成菜卷烏雞。做法是取大片的蓮白葉放入沸水鍋裡汆水後,撈入冷水盆裡浸泡一下,撈出來瀝水。接著往蓮白葉中依次夾入雞肉絲、青筍絲、紅椒絲、子薑絲,包裹好後用汆過水的蒜薹絲捆好,做成菜卷。逐一做好大小均勻的菜卷後將其裝盤,配紅油蘸碟上桌即成。
原料:甲魚350克、烏雞300克、青椒節200克、水發筍子塊100克、蒜瓣50克、薑片30克、東古醬油、老抽、味精、雞精、鹽、甲魚醬料、色拉油各適量1.將甲魚宰殺燙皮並治淨,斬成塊;烏雞治淨後,也斬成塊,待用。2.鍋置火上,舀入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放入甲魚塊炸至表皮起小泡時,撈起來瀝油待用。3.鍋置火上,舀入油燒至三成熱時,放入烏雞塊煸香,加入薑片、蒜瓣炒香,摻入適量甲魚醬料,放入甲魚塊和筍子塊燒數分鐘,調入鹽、味精、雞精、東古醬油、老抽,續燒約2分鐘至食材軟熟,下青椒節翻勻,待鍋裡自然收汁且亮油時,起鍋裝盤即成。
△點擊回看暢銷爆品金湯酸菜魚技術直播△
海參在川菜裡一般是紅燒、家常燒、白燒、蔥燒成菜。隨著物流的發達、海參價格的下降和普及,其烹製方式也變得豐富多樣。這款海參全家福是把海參與多種輔料一起,下入濃香的米糊內燴製成菜,突出了蝦油的特殊香味。
製法:
1.把水發海參切成斧楞片;小芋兒刨洗乾淨後,入籠蒸熟;雞腿菇擇洗乾淨,均待用。
2.另把糯米和小米一起放入乾鍋,用小火炒香,取出來打成粗粉。
3.淨鍋入清水燒沸,下入姜蔥煮出味,撈出來不用,抖散下入米粉並攪拌均勻,小火煮至成熟且呈糊狀,調入鹽、味精、雞精和胡椒粉,放入海參片、熟芋兒、南瓜粒、雞腿菇和鮮蝦仁煮熟入味,出鍋裝盤後,撒些炸酥的油條碎和蔥花,並淋蝦油,即成。
此菜的創新點在於把四種不同的素菜拌勻醬料,再放高壓鍋裡加油脂直接壓制而成,烹調方式獨特。1.把鮮玉米切成條;紫薯切成塊;南瓜洗淨連皮切成塊;山藥去皮洗淨後切成條。2.把玉米條、紫薯塊、南瓜塊和山藥條共納一盆,用鹽稍碼味,再下入用海鮮醬、排骨醬和柱侯醬調成的醬料拌勻。然後放入加有少量熟菜油的高壓鍋裡,上火壓制8分鐘,取出來裝入燒燙的砂煲內,撒上蒜苗花即成。說明:因這幾種蔬菜的水分含量較高,故進高壓鍋壓制時,只加了油脂,這樣做出來的菜餚才香濃可口。
此菜是把成品的脆香骨炒製成香辣味。
製法:
1.淨鍋入熟菜油燒熱,投入醃好味的脆香骨炸至表面色呈金黃且外酥內熟時,撈出來瀝油。
2.鍋留底油,投入幹辣椒絲、薑片和蒜片炒香出味,下入炸好的脆香骨,烹入料酒,調入鹽、生抽、味精、雞精和白糖炒入味,放入酥花仁、熟芝麻和蔥節顛勻,淋花椒油,出鍋裝盤即成。
豬手一般都是燉爛做成熱菜,近些年卻開始流行將其做成多種味道的涼拌菜。此菜調的是酸香麻辣味。
製法:
1.把豬蹄治淨對剖成兩半,放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沸水鍋裡汆一水,撈出來瀝水,再放入沸水鍋加姜蔥、料酒和花椒,煮至軟熟,撈出來瀝水並趁熱剔去大骨,晾涼後斬成丁裝盤。
2.然後淋上用姜米、蒜米、鹽、生抽、醋、味精、雞精、白糖、花椒麵、藤椒油、香油和紅油調成的酸辣味汁,撒上酥花仁、熟芝麻和蔥花,即成。
此菜是在燒椒拌皮蛋的基礎上改良而來,另外加有水豆豉提味。
製法:
1.鮮豬舌治淨後,放入加有姜蔥和料酒的沸水鍋裡汆一水,撈出來瀝水並刮去表面的白膜,然後下入加有姜蔥、料酒和花椒的沸水鍋裡煮熟,撈出來瀝水晾涼並切成薄片。
2.把熟豬舌片納盆,加蒜米、水豆豉和燒椒節,調入鹽、生抽、味精、雞精、白糖、藤椒油和生菜油,拌勻裝盤即成。
此菜是在傳統川菜花仁鴨方的基礎上改良而來,只不過鴨子選用樟茶鴨,雞肉茸換成了糯米糰。1.將樟茶鴨入籠蒸熟後,取出來剔下整塊的鴨肉,並把鴨皮向下平鋪於案板上,待用。另把糯米淘洗乾淨,摻水煮成糯米飯,舀出來加雞汁和藤椒油拌勻,並擀成厚片。2.往鴨子的肉麵上抹勻蛋清澱粉糊,再蓋上糯米飯,用託盤壓實,然後入籠蒸至定型,取出來待用。淨鍋入油燒熱,下入糯米鴨坯炸至色呈金黃且表面酥脆時,撈出來瀝油,改刀成條,即可裝盤食用。
▼點擊這裡或圖片進入本刊微店訂閱▼
▼點擊這裡-訂閱2020年《四川烹飪》雜誌合訂本▼
☟
1.郵政網訂閱: 郵政報刊訂閱網
2.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62-50
3.微店訂閱或微信支付至微信號18980751350
- 微信公眾號id:scprweixin
版權所有,嚴禁所有網絡圖文摘抄整合,否則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