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年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但是由於城市的房價實在是太高,很多農民工在外打拼好幾年依然買不起房子,所以很多農民工選擇回到農村蓋房。蓋房子對農民來說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事情之一,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忌諱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牆上加牆,家敗人亡」,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牆上加牆,家敗人亡的意思是,在原有房子的基礎之上,再加蓋一層,看起來就像從原來的牆上又加高了一部分似的,這樣做房子的安全性和穩固性就會受到破壞,人居住在這樣的房屋下,很容易發生危險。
在過去由於農村人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好,所以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平房,只有特別富裕的人家才會有錢蓋二層小樓。最近這幾年隨著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富裕,越來越多的農民在蓋房子時喜歡蓋二層樓或三層樓,房子蓋的寬敞明亮,自己不僅住著舒服,也會覺得很有面子。但是有些村民看著別人家蓋起來的二層小樓很嫉妒,但是自己又沒有錢來蓋房子,所以便想到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之上再加蓋一層,這樣能少花一半的錢就能住上樓房,但是這個行為在老人們眼裡看來是萬萬行不通的。
之所以不能在原來房子上再加蓋一層,主要原因是地基無法承受重量。眾所周知,在蓋房子前要先做好地基,地基的高度和寬度要根據房屋的高度來決定,房子越高,地基也要越高越寬,相反,房子若是比較矮,那麼地基也會矮一些、窄一些。因為原有房子的地基是根據原有房子的高度決定,如果再從原有房子的基礎之上再加蓋一層話,房屋的重量便會增加,原來的地基將會承受不住重量而發生塌陷,輕者牆壁出現裂痕,嚴重時還會造成房屋倒塌。
還有一些地方對這句俗語的理解還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在隔壁人家的牆上再搭建房子。在過去家中兄弟比較多的家庭,房子都會並排蓋,人們在蓋房子時,為了節省一部分的費用和材料,會直接在隔壁兄弟家的牆上直接搭建房子,簡單點來說就是兩家人共同用一道牆,雖然看似這個操作很省錢,但是卻存在安全隱患問題。因為過去的牆壁大多都是土磚做成,承重量本來就不好,一道牆上承受兩座房子的壓力,時間久了,牆壁就會發生破壞,房子的安全性也會變差,所以這樣的做法很不可取。
雖然時代在不斷變化,人們的思想也在發生改變,但是一些俗語依然對我們的生活有幫助。大家對俗語「牆上加牆,家敗人亡」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