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有哪些傳統習俗?

2021-03-05 行知READING

今天是正月初九,俗稱「上九日」,人們認為「九」在數目中表示多數、最多、最大,因此為「上」。正月初九被視為「辦事日」,民間有俗語「七不出,八不歸,上九辦事一大堆」,「七不出」是指正月初七不要出門辦事或做生意,「八不歸」是指離家的人不要選擇初八這一天回家。人們認為在初九這天辦事,會得到神仙的庇護,因而各項事務能順利而快速地辦成。

正月初九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明代黃道周的《月令明義》說:「正月初一日,天神地只朝三清玉帝;初九日,玉皇大帝聖誕。」明代王逵的《蠡海集》也有記載:「神明降誕,以義起者也。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清代蘇州文士顧祿在《清嘉錄》中說:「俗以七日為人日,八日為穀日,九日為天日,十日為地日。」

傳說玉帝的母親是一位王后,降生之時,玉帝通體光芒四射,普照大地。玉帝自幼才智過人,且對他人懷有憐憫之心,總把錢財施捨給窮困之人。他登基之後,將政事託付給大臣,隱居於山林,終日冥思默想,臻於至善,最後飛升成仙。之後,玉帝三度下凡,走訪人間兩千四百處,宣揚憐憫濟世之道,救死扶傷,教化眾生。最初玉皇大帝並沒有神像,到宋真宗時才為他塑像,並稱其為「玉皇大天帝」。

道教認為玉皇大帝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稱其為「元始天尊」。每逢正月初九「天公生」,人們都會舉行祭典,時間從午夜子時持續到當天凌晨五時。各地的道觀會舉行盛大的祝壽儀式,誦經禮拜,家家戶戶也會舉行祭拜儀式。因為「九」與「酒」諧音,所以正月初九也離不開酒,人們會準備豐盛的酒宴,為玉皇大帝賀壽。

泰伯

正月初九也是泰伯的生日,泰伯即吳太伯,是吳國第一代君主,東吳文化的宗祖。孔子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吳太伯列為「世家第一」,以示敬佩之情。民間流傳著「正月初九拜泰伯,稻穀多收一二百」的諺語。

泰伯廟

在江蘇無錫,每逢正月初九泰伯生日這一天,人們都會去泰伯廟焚香、叩拜、祈福,祭祀泰伯。泰伯廟會也是一年一度的「鄉愁」盛會,這一天海內外吳氏宗親紛紛前來尋根問祖,2014年底,「泰伯廟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都有哪些習俗呢?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在中國民俗信俗中,在古代人們將正月初九視為玉皇聖誕,民間俗稱「玉皇會」,傳說這天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都集中在一起慶賀。「玉皇大帝」在臘月廿五會會親自降臨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百姓是否安居樂業。
  • 正月初九的習俗及禁忌
    習俗:天公生即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
  • 話說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是中國傳統農曆節日之一,那麼在正月初九這一天有什麼習俗和禁忌呢?
  • 正月初九「拜天公」!咱塗寨人的大日子,這些習俗一定要懂!
    拜天公「拜天公」活動是閩南地區盛行的傳統民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家家戶戶都會供奉祭品祭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蝦米碗糕攝影不止咱們泉州人要「拜天公」漳州、臺灣、新加坡等地都有這個習俗2018年
  • 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生日 有哪些考究習俗?
    正月初九俗稱「天公生」,漢族傳統農曆節日之一。是玉皇大帝的誕辰,天公就是玉皇大帝,他是統領三界內外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這一天的漢族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這一天寄託了百姓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 正月十一習俗多,看看有哪些傳統習俗
    正月十一習俗多,看看有哪些傳統習俗【導語】過年期間,全國各地傳統習俗非常多,而且非常喜慶,寓意美好吉祥,數不勝數,充滿歡樂祥和和希望
  • 正月初九「拜天公」!咱厝人的大日子,這些習俗一定要懂!
    拜天公「拜天公」活動是閩南地區盛行的傳統民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家家戶戶都會供奉祭品祭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蝦米碗糕攝影不止咱們泉州人要「拜天公」漳州、臺灣、新加坡等地都有這個習俗2018年
  • 正月初九「拜天公」!咱惠安人的大日子,這些習俗一定要懂!
    拜天公「拜天公」活動是閩南地區盛行的傳統民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家家戶戶都會供奉祭品祭拜天公,祈福保佑家人平安、福星高照。@蝦米碗糕攝影不止咱們泉州人要「拜天公」漳州、臺灣、新加坡等地都有這個習俗2018年農曆正月初九
  • 正月初九拜天公!
    「正月初九,玉帝誕辰」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誕辰,俗稱「天公生」「玉皇會
  • 正月初九——拜天公!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俗稱「天公生」。「天公」就是「玉皇大帝」,道教稱之為「元始天尊」,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他是統領三界十方諸神以及人間萬靈的最高神,代表至高無上的「天」。主要習俗有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時婦女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那你知道正月初九有什麼習俗嗎?下面就讓我們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正月初九的習俗吧。
  • 正月初九拜天公,隆重又講究,傳統習俗不能丟,祈福家人平安健康
    正月初九天公生,這5樣傳統規矩不能忘,隆重又講究,祈福家人順順利利正月初九天公生,是最高神明的誕生日,比接財神等更為重要,所以福建廣東等地區尤為重視
  • 潮汕習俗谷饒人正月初九拜天公
    請點擊上面↑↑↑藍字「赤寮妹侃谷饒」免費關注谷饒人請加赤寮妹小編:chiliaomm正月初九道教稱為「天誕」,宮觀要設道場舉行金籙醮儀
  • 拜天公,有保庇!正月初九最壯觀的拜天公儀式,實在太震撼了!
    有木有被震撼到?@安安AF:正月初九拜天公 ——在閩南的民俗,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相當部分地區的家庭都會在初九這一天的凌晨舉行隆重的祭天儀式。甚至在海外的福建人還在堅持「拜天公」的習俗▼拜天公是閩南、臺灣、潮汕等地民間傳統習俗。每年的正月初九舉行。在閩南,群眾視這一天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視。臨近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製作龜粿、發粿等。
  • 正月初九拜天公
    很多老人以及生意人都會把正月初九作為「辦事日」因此,人們總說「七不出,八不歸,九出剛好辦成事」。那麼,真的如大家所說的這樣嗎?
  • 民俗正月初九「拜天公」
    在洞頭海島民間,不論富人窮人,不管有錢無錢,「天公」一定要拜,有的拜官、求財、拜升學,有的拜消災保平安。家境困難的人家,寧可「寒酸過年」,也要「闊拜天公」。在外謀生的人,回家過年後,一定要等到正月初九拜過了天公才出行。這種虔誠的意念,既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帶有感恩色彩的敬畏。
  • 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擁有很悠久的歷史,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就是重陽節。2006年5月20日,重陽節還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就讓我們來看看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吧。登高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就有提到過登高: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古人對山嶽有一定的崇拜心理,古時就有登山祈福的說法,那時候大家比較信天上的神仙,認為登上山會離神仙近一點。雖然現在大家已經不再拜天祈福了,但是在許多地方仍有登高的習俗。
  • 閩南人正月初九「拜天公」,祭拜陣容相當壯觀!
    拜天公是閩南地區、臺灣省漢族民間傳統習俗。每年的正月初九舉行。在閩南,群眾視這一天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視。
  • 正月初九拜天公 漳州有哪些習俗?
    正月初九,在閩南地區是一個極重要的祭祀活動,即拜天公(閩南地區將神話中的玉皇大帝稱為「天公」)。
  • 正月初七有哪些習俗與禁忌?「6俗7忌」初七的習俗都在這
    6.遇殯葬有的地方習俗正月裡忌遇殯葬事。遇之則以為不吉,主此年內有災禍降臨。但有的地方以遇殯事為吉利的,蓋因「棺」與「官」諧音,「材」與「財」諧音,有「口彩」可討,主「升官」「發財」。7.忌吵架、罵人正月裡忌吵架、罵人。舊時民俗以為正月裡吵架會敗興一年,罵人會帶來兇禍。
  • 正月初九「天公生」,這些習俗你知道嗎?
    大年初九這一天被稱為「天日」,也叫「玉皇誕」「天公生」。指的是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地位極高,神權最大。玉帝生於正月初九日者,陽數始於一,而極於九,原始要終也。」 意思是 「一」 是陽數之首,九是陽數之極,所以被認為是玉皇大帝之生日。這一天的傳統民俗,婦女多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求天公賜福,寄託了中國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