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筆正,天然真趣一一實力派書法名家楊高勝書法品鑑

2021-01-13 今網書畫

作者:墨笑

導語:當代實力派書法名家楊高勝先生自幼酷愛書法,數十年來,初心不移,筆耕不息。臨名帖,師名家,摹古參今,自成書風。經過數十載歷練,楊先生楷、行、隸、草、篆,諸體倍至。品讀楊高勝先生作品,功力堅實,筆力勁健,流暢瀟灑,墨韻濃鬱,結體健秀,書風典雅大氣,趣味天然樸真。楊高勝先生是當代書壇難得的實力派書法名家,其作品具有很高收藏價值。

楊高勝先生近照

楊高勝,筆名:楊柳。現居內蒙古呼和浩特市。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北京人和書畫院院士,河南今網書畫院院士。內蒙古詩書畫研究院會員。自幼喜好書法,讀書期間參加過不少各級各類書法賽,榮獲過一二三等獎,優秀獎。花甲之年不輟筆墨,仍然古練書藝。楊先生多次參加書法網絡大賽,榮獲過二等獎和優秀獎佳作獎。作品被中郵選為大型文獻珍藏冊,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周年獻禮,後選為世界郵票上的中國文化珍藏集。入駐名人資料庫。

楊高勝先生書法欣賞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思悟不盡,習無盡涯。祈望楊高勝先生再接再厲,砥礪奮進,不斷創作出更多風格獨特的書法精品!

相關焦點

  •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正心正筆」柳公權
    【丹青中國】中國書法趣聞之「正心正筆」柳公權第一,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把做人和寫字結合在一起,他認為,寫字和做人的道理一樣,人正筆才能正,寫出的字才算完美,是「正心正筆」的典範。第二,他是歷史上為官為人最完美的書法大家,翻開中國的歷史,看看那些為官的大書法家,大多數不是被貶官,就是被流放,而柳公權仕途順利,一生完美。他在書法界有「顏筋柳骨」的美稱,他接過顏真卿楷書的旗幟,自創「柳體」,登上又一峰巔,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藝的楷模。
  • 清代書法宗師餘翔,楷書靈飛經品鑑,承襲鍾紹京筆法,秀美遵正
    ,1984年,龐中華在中央電視臺講硬筆書法時。利用手風琴的韻律來講解書法的節奏性、抒情性,所以,只有「寫」出來的字,才能抒發情感,體現個性,才能表達筆情墨趣。清代書法宗師餘翔楷書靈飛經品鑑:書者介紹:餘翔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筆法非常獨到,有「小鍾」的筆意,筆勢圓勁,秀媚舒展,沉著遵正,該作品即臨出了鍾紹京的精髓,又有自己的獨特見解,章法布局上橫無列縱有行,字與字之間的間距疏密有致
  • 雞毫書法名家——祁廣來
    祁廣來  得心堂主,1961年生,陝西興平人。現為中共陝西省委當代陝西雜誌社副編審,陝西省書法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書畫藝術研究中心研究院。書法得到雷珍民、茹桂、杜中信、李成海、李豔秋、胡樹群等名家指導,作品以雞毫隸書、行草見長。
  • 中國書法名家:王璽
    書法是民族文化的象徵,以漢字為載體,與多種藝術相結合,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揚中國書法藝術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書法,喜歡上書法……    本期是中國書法名家(第15期)王璽個人專題,每一幅作品都是精心創作的
  • 書法名家賈耀:蜚聲書壇 深孚眾望
    2020年1月11日,賈耀受邀參加內蒙古詩書畫研究會新年筆會,其訪談文章《蜚聲書壇 深孚眾望——記書法名家賈耀》引發關注,為中國書法藝術增添一張靚麗名片。現刊載該文,以饗讀者。在深厚功力上造就鮮明個性在內蒙古廳局機關辦公大樓裡,賈耀的書法深入人心:「社會進步經濟繁榮、商機盡在文化中」、「草原胸懷英雄魄力、蒙漢領袖胡楊精神」、「慷慨談世事、卓榮觀群書」、「穩健豁達、誠信鑑情」……均由其題寫。自古以來,中國人提倡吾心安處是吾鄉,賈耀認為欲求心安,便需要詩書畫。
  • 當代書法藝術名家史明鑑作品賞析
    作者:墨笑導語:當代書法藝術名家史明鑑先生受家庭醺陶,自幼研習書法。數十年來,史先生初心不渝,筆耕不息。摹名家,得其精髓;追名師,汲其要旨;參時風,取其所長。博採眾長,師古開今,自成書風。史明鑑先生文化底蘊博厚,書法功力非凡。他研習書法秉持藝術原則,不慕名利,靠實力立身,用作品說話。史明鑑先生憑藉非凡實力,其作品在諸多文化交流與活動中,斬獲眾多重要獎項與榮譽,搏得業內專家及社會各界高度認可與廣泛讚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為豐富與發展中華書法藝術做出了卓越貢獻。史先生是當代書壇名副其實的書法藝術名家!
  • 【名家】李文志先生書法作品微展
    【名家】李文志先生書法作品微展李文志,
  • 臨沂有個書法愛好者的打卡聖地,匯集歷代書法名家的墨寶
    ——唐·李白《贈懷素草書歌》中華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臨沂琅琊古國,書聖王羲之、大家顏真卿的故鄉,從骨子裡便對書法格外有了一種特殊的感情,書法之風長久不衰。2008年被中國書法家協會評為「全國十大書法名城」之首,起自2003年的「中國臨沂書聖文化節」,17年來久負盛名,是享譽全國的中華書壇盛會。
  • 客廳掛什麼書法好?名家書法作品必不可少
    那麼掛家裡的書法寫什麼字好,今天給大家推薦三幅適合掛在家中客廳的書法作品。啟功親傳弟子李傳波書法《和為貴愛至親》和為貴,是儒家倡導的道德實踐的原則。出自《論語·學而》:「禮之用,和為貴」。就是說,禮的作用,貴在能夠和順。
  •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張勇書法品鑑
    大巧如拙繼承書法傳統,弘揚踐行書法藝術張勇書法品鑑玉山|文張勇,號弘玉堂主,陝西省西安市人。沉醉墨海十幾餘載。國家一級書法師,師從長安著名書畫家溫友言先生門下學習篆書。玉器與書法雖然可以看作是同根同源,但由於其表現形式不同,也註定了彼此有著清晰的界限。玉器更傾向於具象的物質藝術形式,而書法更傾向於心手相應的精神層次表現。作為書法評論,我們雖然對張勇的玉器造詣神往,並力求在玉器與書法之間搭建起一條可以彼此融通的文化橋梁,但我們評論的側重點仍在書法面。因為書法在通常意義上更能代表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
  • 【書法名家】宋 • 米友仁作品欣賞
    書法繪畫皆承家學,故世稱"大小米"。早年以書畫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應選入掌書學,南渡後備受高宗優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閣直學士,高宗趙構曾命他鑑定法書。但對鑑別書畫"往往有一時附會迎合上意者"。工書法,雖不逮其父,然如王、謝家子弟,卻自有一種風格。他和其父米芾,均為收藏家、鑑賞家。其山水畫脫盡古人窠臼,發展了米芾技法,自成一家法。
  • 集字聖教序(武)—暨劉琳楹聯書法微展
    >第三屆「正山堂杯」全國茶文化書法大賽首屆「汝帖杯」全國書法作品展首屆「嶺南白沙獎」全國書法篆刻大賽第二屆「同龢杯」全國書法展首屆「容庚獎」全國書法大展首屆「米芾杯」全國書法名家作品展「嚴寅亮杯」全國書法作品展「中國汝窯文華杯」全國書法大賽第八屆「觀音山杯」全國書法大展第五屆
  • 一枝獨秀一一中書協會員周亞萌書法品鑑
    受家風影響,自幼酷愛中國書法藝術,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啟學至今。師從曾來德、張德林、李明、夏碧波等老師。先後在中國國家畫院、清華美院、中國書法家協會培訓中心等機構進修,研習書法藝術。其書法用筆諸體皆有涉獵。幼時臨習顏真卿、褚遂良楷書,後主攻二王、宋四家等歷代書法大家之行書、草書。並以嶧山碑、石鼓文、張遷碑、石門頌等為基,鑽研篆隸,逐步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書法師王明強書法品鑑
    結體大氣健秀,大小欹正相依,墨氣腴潤淋漓,通篇和諧雋秀,神韻蠱然,獨具風彩。觀其隸書,筆法莊重醇厚,氣象古樸奐美,筆力沉穩,法度嚴謹,墨韻盈豐,結體典雅健秀,意趣博遠,神韻貽人。王明強先生是當今書壇十分難得書法名家,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墨笑編輯)。
  • 現代古文字學家郭沫若,書法真跡品鑑,氣貫筆端形神兼備,好書法
    書法創作抒情及書法的文字體系簡述:書法創作,抒情是第一難事。《祭侄稿》輝耀千古的價值就在於坦白真率,是以真摯情感主運筆墨,激情之下,不計工拙,無拘無束,隨心所欲進行創作的典範。個性之鮮明,形式之獨異,都開歷史之先河,是書法創作述志、述心、表情的典型,體現出大膽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品格和無以倫比的藝術家的魄力和胸懷。
  • 李玉剛書法欣賞:字裡行間有書法氣,悟性極高,不輸名家大師
    既然他玩音樂這麼厲害,那他的書法大家見過嗎?其實與他的音樂一樣,李玉剛的書法藝術也是相當厲害,而且還曾獲得過很多人的稱讚。可能更多的人會認為李玉剛唱歌就是玩一種新的音樂形式,他把曲藝,京劇這些全都放到了自己的音樂這中,這一種創新意識是很難得的。與音樂一樣,李玉剛玩書法也是代有著創新意識。
  • 蓬溪籍書法名家——陳碩
    先後在四川、江西、河南、甘肅、北京等地舉辦數十次個人書法巡迴展和聯展。出版有《陳碩翰墨》《名家逸品·陳碩書法》《陳碩章草手卷·屈原列傳》《臨池寫心·陳碩臨十七帖》《嬰啼如歌·陳碩書法小品選》等多種個人作品集。河南衛視《國粹苑》拍攝有《書法家陳碩》,四川衛視《巴蜀畫談》拍攝有《字林俠客陳碩》。作品展示
  • 佛山書法名家揮毫送春聯
    當日上午9:30-11:30,由市住建管理局與市書法家協會聯合舉辦的「2018年書法名家立春送春聯」活動,將在禪城鉑頓城正門廣場舉辦。佛山十大書法名家將現場揮毫潑墨,為廣大市民免費寫春聯、送春聯。據了解,此次活動主題是「住建管理·有我有你·齊心共建·家園更美」,邀請的書法名家包括李小如、王志敏、何志斌、邱健彬、唐嘉懷、郭文釗、羅漢中、楊勁松等。
  • 80後女書法博士趙際芳,書法墨跡品鑑,端雅清遒蒼勁秀麗,好字
    編輯 書法博士是我國獨有的一個學術產物,在國外關乎藝術類的是沒有博士一說的。對於此我有很多的不理解,為什麼書法藝術非要設立博士學位呢?
  • 氣韻相通·意境幽深—當代名家鄭景元的書法境界
    鄭景元作品 鄭景元先生自幼酷愛書法,苦臨歷代碑帖,深耕諸多名家,在悉心汲取傳統精華,融會貫通中,逐步顯現出端莊儒雅、蒼健樸實、圓潤靈動的藝術個性。除此之外,鄭景元先生在易學上也造詣精深,讓作品中帶了濃濃的道意,心手合一、意境深遠、氣韻相通,心、意、氣環環相扣,展現了其內心對於藝術的悟性,以筆寫心,以心入筆的境界。可以看出,鄭景元先生是一位將自己的藝術創作放在歷史和社會情境變遷的大背景下去思考的書法家,這是一種藝術家非常難能可貴的藝術使命感和責任感,是一種文化自覺與人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