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40年,印度軍方終於宣布將採購83架「光輝」輕型戰鬥機,其中包括十架教練機。印度總理莫迪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此項計劃,據悉每架「光輝」戰鬥機的造價約62億盧比,約合7900萬美元;83架戰鬥機總價接近4800億盧比,約合65.6億美元。
「光輝」戰鬥機與阿瓊主戰坦克都是「印度製造」的標誌性產品。「光輝」戰鬥機號稱是印度自主研發四代機,也是當前世界上最小的超音速四代機,其零部件能達到六成「印度製造」;這83架戰鬥機預計將會在2026年以前,正式交付給印度空軍。
印度於1983年立項研發國產輕型戰鬥機,按照原計劃,這款戰鬥機本應在1994年就投入使用。實際上,「光輝」戰鬥機的研製生產工作最終持續了30年以上;2026年,光輝戰鬥機交付使用,那時它面對的可能是各國的第五代甚至第六代戰鬥機。
作為第四代輕型戰機標杆的「梟龍」戰鬥機,每架成本在3000萬美元左右,而印度「光輝」戰鬥機的單機成本高達7900萬美元,一架「光輝」的價格等於兩架半「梟龍」的價格;要知道,美軍最五代機F-35的飛離單價已經跌破8000萬美元,印度的一架不合格的第四代戰鬥機,造價已經接近了美軍的五代機。
按照四代機的標準來看,俄軍自用型的蘇-35戰機採購價格,以2009年的匯率計算,大概在7000萬美元一架;美軍的FA-18超級大黃蜂採購價約為9400萬美元。印度「光輝」戰鬥機的定價恰恰處於美俄四代機價格的中間地帶,這樣的定價也令人尋味。僅僅在價格上追平美俄戰鬥機是不夠的,「光輝」的戰鬥力較美蘇主力四代機仍有較大差距。
按照印度政府的說法,未來將會有300架「光輝」戰鬥機進入印度空軍服役。如果按照這個規模進行計算,印度累計花在採購「光輝」上的錢,大約是1.5萬億盧布,約合220多億美元;印度2020年的國防預算為3.18萬億盧比,並且2021年計劃緊急削減近30%的國防預算;印度在「光輝」戰鬥機上的投入,累積起來可以達到全年國防預算的一半,這個比例已經遠遠超出了戰鬥機項目的正常投入。
編輯(Je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