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寶經,內容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有一則關於孩子寒假作業被媽媽拿去炒菜的新聞,引來了很多網友的圍觀。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作業不就是試卷或者練習冊,怎麼還可以用來炒菜,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因為這件事,孩子和寶媽一下子就上了熱搜,成為了網友們關注的熱點。
事後才知道,原來孩子的寒假作業是種蒜苗,需要觀察蒜苗的生長過程。要知道孩子是最聽老師話的,立馬就拿著大蒜子放進盆裡,每天悉心照料。
一天天過去了,蒜苗也長得特別好,和市場上的相比,基本上沒有多大差別。
陽臺和廚房的位置離得很近,有一天媽媽看到蒜苗長得很好,就順手給摘了,然後做成了菜。
媽媽也是一時忘記,這是孩子的作業,看到自己這麼多天的勞動成果變成了一道菜,孩子心裡很難受。
看到飯菜,孩子還是邊哭邊吃,吃完以後孩子對著鏡頭說真香。
這句話把網友們都逗笑了,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寶媽的這種行為不應該作為飯後茶餘的笑話,畢竟這是孩子辛苦勞動的成果。
在孩子這個年紀,對於所有的新奇事物都是充滿著好奇心,很難用心去對待一個事物。
換成大人,看到自己辛苦工作的成果在一瞬間泡湯了,估計比流眼淚還要難受吧。
孩子的作業是種蒜苗,老師這樣布置自然有老師的道理,孩子好不容易完成了作業,結果被媽媽半路截胡了,讓人十分難受和傷心。
在這一點上,媽媽確實做得不對,以後也應該多多注意,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馬虎,而讓孩子傷心落淚。
對於孩子的這種動手實踐的作業,家長們接觸的不多,很多時候應該採取合適的方式來對待作業,這樣才能讓孩子的作業體現出價值。
如果家長們所使用的教育方式不對,很有可能導致孩子失去動手的信心和能力。
011.言語上支持孩子。
要知道實踐性的作業非常考驗孩子的動手能力,了解植物的成長,更加地貼近大自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培養孩子的實踐能力,讓孩子能夠通過自己的勞動收穫成果。
孩子還小,在動手時難免會遇到困難,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鼓勵孩子,給孩子繼續下去的勇氣和信心。
有些家長會因為不放心孩子自己能夠完成,總是勸說孩子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動手上,自己可以幫助孩子來完成。
022.及時給予幫助。
有些學校所布置的作業孩子一個人是沒有辦法去完成的,當家長面對這樣的作業時,應該在孩子沒有信心做下去的時候給孩子提供幫助。
這個幫助指的是指導性的,而不是讓家長幫孩子做完作業。
在孩子受挫時,給出一些引導性的話語,陪著孩子一起完成,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動手的快樂,這樣可以為下一次的實踐作業打下基礎。
033.時刻關注孩子的作業。
上面這個例子告訴寶媽們,應該要對孩子的實踐性作業重視起來,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時失誤而毀了孩子的勞動成果。
這樣的舉動可能在大人眼中比較好笑,但是在孩子看來,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辛苦付之東流。
雖然在大人眼裡,毀了實踐性作業是件小事,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有著特殊的含義,大人們應該重視和關注孩子們的作業,讓孩子的動手實踐能力得到提高。
關注「媽寶經」,每天學習專業有用的育兒知識,做新時代好媽媽!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用,記得給我們點讚並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