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聯證券崔秀紅:主推「固收+」在大資管時代突圍

2020-12-14 騰訊網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南方財經國際論壇2020年年會」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舉行。

萬聯證券副總裁崔秀紅在當日下午舉行的「責任中國——2021年中國資產管理新趨勢」分論壇上作了主題為《擁抱時代變革,構建券商資管差異化核心競爭力》的演講。

崔秀紅認為,在新舊動能轉換的背景下、國內資管行業大發展且競爭愈發激烈,萬聯證券將會抓住資管行業的發展機遇,以資管作為突破口在券業中突圍。而在發展資管業務時,又會選擇發展「固收+」的產品,在整個大資管環境下做出特色。

萬聯證券這幾年大投入發展的資管業務收入快速增長,2019年行業排名第38位,資管業務的發展卓有成效。

崔秀紅稱,公司選擇以資管為發展方向,與時代背景和居民需求的變化緊密相關。「我國改革開放40餘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過去幾十年,製造業、房地產業等行業的蓬勃發展支撐著中國經濟的增長,屬於以投入生產要素作為拉動經濟發展主要動力的舊經濟模式。」她指出,目前中國正處於新舊經濟轉換的關鍵時期。 近兩年來,國家大力推動資本市場改革,密集推出科創板、發布新證券法、推動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落地,彰顯國家通過資本市場引導我國本土企業自主創新、高科技行業快速發展,推動新舊經濟功能轉換的決心。

「面對新舊經濟轉換的歷史時期,在資產端,新經濟需要健全、匹配的投融資機制支持,金融行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供血系統』,需要擁抱科技時代、擁抱股權時代;在資金端,舊經濟累積的居民財富及新經濟資產紅利也催生了差異化的居民投資配置需求,對資產管理行業也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崔秀紅分析稱,過去20年,中國城鎮化率快速提升,地產對經濟增長拉動效果明顯。2016年中央部委與地方政府持續打出政策「組合拳」,對地產領域的過熱投資、過度投機行為形成了有效抑制,投資者傾向於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另一方面,隨著國內經濟的飛速發展,居民家庭收入快速累積、投資理財需求日益增加,當前我國居民金融資產中有一半以上是現金和存款,轉向更高投資收益的「存款搬家」趨勢還將繼續。同時伴隨人口結構變化,居民家庭對多元資產類別、多元風險收益特徵的投資工具需求也在迅速提升。

在資管新規淨值化轉型背景下,券商資管面臨兩條不同的發展道路:一條是集合了多元資產序列以及多策略類型產品,覆蓋全客戶需求序列,而這類發展路徑更適合大型券商資管機構,但不可避免的是與其他類型的資管機構在多個賽道形成正面競爭;而另一條則是針對特定客群需求,深耕一至兩類大類資產,並圍繞其發展具有鮮明風險收益特徵的核心策略的精品化道路。在崔秀紅看來,第二條路是中小券商資管生存下去的必然選擇。

萬聯證券作為一家總部設立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國企券商,基於自身資源稟賦,其資產管理業務選擇了做精不做雜、做深不做廣的發展方向,聚焦投資目標為「守財保值」、「生財增值」的客戶投資需求,在特定風險收益特徵、某幾類資產及策略上站穩腳跟。萬聯證券將核心競爭力聚焦於固定收益及「固定收益+」策略,並構建了固收策略的添利系列、「固收+」權益的穩健添益系列、「固收+」可轉債的粵乾系列的產品矩陣。崔秀紅介紹,「2018年,在宏觀去槓桿的大背景下,利率水平回落,我們的策略是防守,主要深耕固收產品,並抓住資管新規後預期收益型產品供給減少、相關理財需求釋放的契機,通過固收策略「添利」產品,滿足低風險偏好客戶群體守財保值的需求。我們預計未來幾年是新舊經濟加速轉換的重要窗口,權益市場整體表現將優於債券市場,因此自2019年起,萬聯資管在已然成熟的固收策略基礎上,加快布局固收+產品,通過固收+類「穩健添益」、「粵乾」系列滿足既希望守住財富、又願意分享新經濟發展紅利的客戶群體的生財增值需求。」

資產管理是金融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居民資產配置格局變遷的趨勢面前、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資產管理機構應當忠實於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做老百姓信賴的理財服務提供者;忠實於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做資本市場重要的買方力量服務於經濟與社會轉型。萬聯證券資管將緊緊圍繞固收、固收+策略領域深耕細作,始終保持「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初衷,依託精品化的投資策略與特色化產品體系,為廣大居民創造更多財富。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相關焦點

  • 對話萬聯證券副總裁崔秀紅:萬聯資管是如何實現快速增長的?
    經過最近幾年大力發展資管業務,2019年萬聯證券的資管業務收入排第38名,已達到行業中位數的水平,資管業務的發展卓有成效。 在大資管行業的競爭者日漸增多的背景下,萬聯證券何以實現資管突圍?
  • 萬聯證券副總裁崔秀紅:註冊制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將夯實A股市場...
    原標題:萬聯證券副總裁崔秀紅:註冊制以及多層次資本市場將夯實A股市場長期牛市的基礎   編者按:新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之際,《投資快報》、股市廣播FM95.3
  • 權益、固收、量化俱佳 富國六位基金經理榮獲7項「中國基金業英華...
    近日,面向大資管行業投資人才評選的第七屆中國基金業英華獎隆重揭曉,憑藉紮實的投研功底和出色的長期投資業績,富國基金旗下6位基金經理獲得7項「最佳基金經理」榮譽,獎項覆蓋權益、固收、量化三大領域,綜合實力凸顯。此外,富國基金還在電商業務、營銷策劃、公益項目業務等領域斬獲4項大獎。權益投資領域,富國基金的李元博榮獲「五年期股票投資最佳基金經理」,楊棟榮獲「三年期股票投資最佳基金經理」。
  • 被歷史選中的「固收+」
    資管新規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一舉打破了舊有的銀行理財模式,但從結果來看,理財產品收益率持續下滑。根據華創證券周冠南團隊的測算,截至2020年7月,新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中預期收益率高於5%的高收益產品佔比已不足1%,較新規落地前下行45.6%。
  • 森浦受邀2020首屆固收科技生態論壇,科技助力債市效率提升
    來源:時刻頭條2020年12月9日,森浦Sumscope與山西證券聯合主辦2020年首屆固收科技生態論壇在深圳圓滿落幕。本屆大會主論壇的主題為「探討科技在固收生態中的應用與趨勢」,圍繞「效率提升」、 「定量管理」、「智能互聯」等幾個議題展開,旨在為各金融科技服務商提供市場洞察、技術、經驗的分享平臺,構建起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溝通橋梁。在上午的主論壇中,森浦Sumscope創始人王楓先生向與會的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並介紹了公司創立的初衷和願景。
  • 華潤信託總經理劉小臘:信託在中國資本市場建設中從未缺位 大資管...
    會議上,華潤信託總經理劉小臘主要演講內容是信託公司在大資本時代發展的作用。 他回顧到,當年鄧小平同志接見紐交所的總裁到中國訪問的時候,送了一張實物股票「飛樂音響」,這是由上海國際信託公司的證券營業部負責承銷的,從這一點來說,中國的信託行業應該是最早參與中國的資本市場的建設和發展。
  • 「固收+」有何魔力?寶盈「祥」系列再推新品
    近期騰訊理財通發布《後疫情時代國人財富管理報告》報告顯示,疫情降低了人們的投資風險偏好,71.7%的受訪者表示疫情過後將在投資理財中更趨於保守,增加穩健型資產的配置比例。Wind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採取「固收+」策略的二級債基與偏債混合基金新發規模同期增幅達185.28%、775.11%,遠高於其他基金新發規模增長。
  • 九問,信託如何開展固收轉型
    作者:法師馮九最近業務不錯,獲得了金牛獎,尤其是趕上了信託轉型的一年,與大量的信託同行在固收信評方面交流探討與合作。正好前段時間有信託同行在公眾號發了轉型的路徑,也借著上周末獲獎的勁還意猶未盡,就從一個合作者的方向來聊聊信託固收業務轉型的方向,權作意興闌珊之語。
  • 「固收+」,回歸投資策略本源
    低利率時代,權益市場震蕩加劇,追求穩健收益的「固收+」產品成為財富管理機構布局的重點。而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銀行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向淨值化轉型迅速發展,「固收+」策略已是財富管理機構當下的必經之路。那麼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固收+」產品的意義何在?真的買了就能不畏市場轉換,做到攻守自如嗎?
  • 陣痛後,廣州金控新董事長到任,多年監管背景,旗下萬聯證券與廣州...
    作為廣州市政府整合廣州市屬金融產業的重要平臺,廣州金控資產規模已超6000億元,布局廣泛,包括主金融公司(證券、銀行、保險、基金、信託)和類金融公司(典當、小額貸款)等,其控股或參股的金融公司有30家左右,包括正在衝刺IPO的萬聯證券和廣州銀行。
  • 聯儲證券斬獲「2020中國固收類投資團隊君鼎獎」
    來源:中國都市商界網由《證券時報》舉辦的「2020中國財富管理機構君鼎獎」榜單今日揭曉,聯儲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聯儲證券」)上海資管分公司固定收益投資部榮獲「2020中國固收類投資團隊君鼎獎」。
  • 角逐「固收+」賽道 鵬華再推「固收+」新基
    據了解,為布局「固收+」賽道,鵬華基金於近期發行了新產品鵬華安享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010725)。該基金的固收投資將以期限匹配策略為主,以獲取穩定票息收益;權益資產投資比例維持在0-30%水平,覆蓋到A+H兩地市場標的,通過精選個股,力爭實現超額收益。
  • 五位「銀證保基信」高管交鋒大資管時代下的轉型之路
    在下午場「金融開放下的資產管理」圓桌論壇中,銀行、證券、信託、基金、保險五個資管行業最主要的「掌門人」探討交鋒中國資管行業的前路及突破口。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金融機構資管產品餘額近82.9萬億元。規模約為金融機構總資產的四分之一,逐步形成了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等多種資管業務分工協作的競爭格局。
  • 固收大佬不斷落馬 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處長被帶走調查
    來源:科技金融在線原標題:固收大佬不斷落馬 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處長被帶走調查近日有傳言稱,工銀理財業務部門兩名負責人被門頭溝檢察院帶走,其中一名為固收處處長李超(原資本處處長),而另一名為交易室處長易重彬
  • 這對黃金拍檔,再次聯袂出擊「固收+」
    震蕩格局下,「固收+」類基金憑藉風險較低、收益率有競爭優勢的特質再度受到穩健投資者關注,多家公募基金也在下半年繼續布局「固收+「產品。其中,行業頭部平臺大成基金在持續深耕的「固收+」領域再度出擊,其旗下「固收+」策略基金大成卓享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A類:010369;C類:010370;下稱:大成卓享)11月9日發行,這是大成基金今年發行的第8隻「固收+」策略基金。
  • 鵬華「固收+」賽道再推精品 鵬華安享一年持有期正在發行中
    在此背景下,兼顧股債兩市機遇的「固收+」產品成為新晉「網紅」。臨近歲末,各大基金公司再度爭相布局該領域。據了解,鵬華固收「黃金戰隊」持續發力「固收+」賽道,由其護航的又一精品——鵬華安享一年持有期混合基金(010725)正在發行中,成為穩健型投資者的新選擇。
  • 跨年投資「固收+」,需避開六大誤讀
    特別是如今,在資管新規逐步推進,銀行理財打破「剛兌」,全面淨值化轉型的背景下,銀行理財收益率大幅下行,「固收+」已經成為眾多高淨值人群替代銀行理財的配置底倉。現在,你還敢說「固收+」產品相差不大,可以隨意買入嗎?那麼,怎麼做才能挑選出優質的「固收+」產品呢?
  • 鵬華基金張佳:「固收+」本質通過股債對衝效應熨平基金淨值波動
    震蕩市中,追求穩健收益的「固收+」基金成為了各大公募基金公司的產品布局重點。近日,鵬華基金固定收益總部專戶債券投資部總經理張佳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鵬華基金早從2018年著手布局「固收+」產品線,從近三年多的時間來看,這類產品給投資者帶來了不錯的投資體驗,有望成為資管新規背景下,承接萬億級規模理財需求的潛力產品。
  • 華夏基金固收黃金戰隊:聚沙成塔,乘風破浪!
    這種背景下,「固收+」異軍突起,成為今年理財圈的「新晉網紅」和「流量擔當」。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年內「固收+」新品發行數量已超過150隻、募集規模逾2400億元,遠超去年同期。  面對市場利率下行+打破剛兌+市場震蕩等投資挑戰,為滿足投資者進可攻退可守的需求,華夏基金大力打造固收黃金戰隊,積極布局「固收+」這一賽道,多年在債券投研領域的深耕在今年厚積薄發。
  • 南方基金「固收+」力作南方寧悅發售在即
    由南方基金傾力打造的南方寧悅一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南方寧悅,基金代碼:A類010742;C類010743)將於12月21日起正式發行,南方寧悅主要投資於債券等固定收益類金融工具,輔助投資於精選的股票,通過嚴謹的風險管理,力求實現基金資產持續穩定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