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蘭之肺」,呼吸自然與歷史

2020-12-14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波蘭特派記者 于洋】從波蘭首都華沙驅車兩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馬祖裡湖區,它佔地約5.3 萬平方公裡,地廣人稀,林木繁盛,2000多個湖泊星羅棋布,以自然淳樸的湖景和清新純淨的空氣聞名於歐洲,被譽為「波蘭之肺」。這裡還因為水上運動基地聞名,波蘭人和德國人夏季都比較喜愛到這裡度假。作為哥白尼曾工作過的地方和希特勒走向覆滅之地,馬祖裡湖區也吸引對歷史感興趣的人們前來尋古。疫情對波蘭旅遊業衝擊很大,但馬祖裡湖區卻因為感染人數少,依然吸引大批遊客前來。

純淨的世外桃源

200多萬年前,第四紀冰川在歐洲大陸上以排山倒海之勢推出這片平坦的土地,後來冰川退去,除了給這塊土地留下肥沃的土壤,還在冰川入海的地方造出2000多個大大小小的湖泊,這就是馬祖裡湖區。廣義上的馬祖裡湖區橫貫波蘭東北部的三個獨立區域——瓦爾米亞、馬祖裡和蘇瓦斯基納,從維斯瓦河以東一直延伸到立陶宛邊境和波羅的海海濱。

初到馬祖裡湖區,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個詞就是乾淨。這裡不是波蘭主要的工業區,森林和湖泊都沒有被大規模開發和破壞,放眼望去除了鬱鬱蔥蔥的森林,就是煙波浩渺清澈見底的湖水,偶爾會有幾個城鎮或村落掩映在綠色中,沒有誇張的建築,也沒有喧鬧的人群,一切都是本來的模樣。

除了美麗的自然風光之外,馬祖裡湖區也是波蘭重要的水上運動基地,是各種戶外運動的絕佳場地,比如帆船、皮划艇、衝浪等,這些充滿趣味的活動吸引了大量波蘭和周邊國家的遊客。每年夏天,這裡大大小小的湖泊中都是各種皮划艇、帆船。在這裡經過兩三周時間的專業駕駛學習,就可以拿到私人船隻駕駛執照,在歐洲考執照這裡應該是最快捷最便宜的。

「馬祖裡的威尼斯」

馬祖裡湖區最大的湖泊叫希納爾德維湖,當地人稱為「馬祖裏海」,湖長約22.1公裡,寬約13.4公裡,是波蘭最大的湖泊。來到馬祖裡湖區,經常有種回到中世紀東歐的錯覺。幾百年來這裡歷經戰亂,卻依然保留一些中世紀城鎮,叢林、風車、吊橋、牧場、草垛等仿佛定格在中世紀。希納爾德維湖湖畔的米可瓦依基小鎮有「馬祖裡的威尼斯」之美稱,這座有600多年歷史的小鎮是一個典型的東歐小鎮,古樸可愛的建築,帆船林立的碼頭,雖然不如很多西歐小鎮那般華麗,卻贏在無限湖畔風光。

生態旅遊是米可瓦依基小鎮賴以為生的主要產業,所以小鎮上的居民,也大部分從事與旅遊業相關的工作。當地的旅館、酒店很多,格溫別烏斯基酒店是名氣最大的,這家超大規模的酒店擁有689間客房和一個獨立的碼頭。但即便如此,在旅遊旺季時,這裡也是一房難求。湖區盛產鮮魚,所以沿湖的各個餐館中少不了的美味,除了傳統的波蘭特色食物,便是以多種蔬菜丁加西紅柿醬精心熬製的酸辣魚湯和新鮮可口的各式炸魚排。

馬祖裡湖區非常大,不同的湖泊有不同的風情,湖畔的村鎮也各有特色。在波蘭湖區旅行最美好的並不是隨處可見的風景,而是在路上的時光。

記錄波蘭和歐洲歷史

馬祖裡地區在11世紀到13世紀期間居住著普魯士人,之後這片廣袤的土地被條頓騎士團徵服,越來越多的波蘭人定居在這個區域。在湖區最大的城市奧爾什丁,有一座建於1334年的城堡,今天是瓦爾米亞—馬祖裡省博物館,記錄湖區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自1516至1521年間,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因他的叔叔擔任瓦爾米亞的主教,而到此地擔任城堡監守。他住的西廂房內壁上,至今仍留有他繪製的天文圖殘稿。

馬祖裡湖區在歷史上曾是東普魯士的土地,後來成為波蘭和立陶宛聯合王國的土地,後來又被德俄瓜分,一戰期間著名的馬祖裡湖戰役發生於此,直到二戰之後才重新劃歸波蘭。

在奧爾什丁東北60多公裡的小城肯琴的一片幽林中隱藏著二戰期間希特勒的大本營,綽號「狼窩」。1940年至1942年,這裡總共建了80幢建築,希特勒在這裡發號施令,荼毒整個歐洲。1944年7月,施陶芬貝格上校在此暗殺希特勒,可惜功敗垂成。1945年1月,德國工兵奉命把「狼窩」炸成廢墟。幾天後,蘇軍開到此地。如今這裡闢為博物館,每年都有大批德國遊客前來一睹希特勒走向滅亡之地。

相關焦點

  • 波蘭歷史
    波蘭是一個位於東歐平原的西斯拉夫人國家,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700年石器時代的斯拉夫人,不過,根據考古發掘, 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期
  • 波蘭的歷史和現實
    由于波蘭的歷史實在太過複雜,簡直就是一部侵略與被侵略,掠奪與被掠奪的循環史,我們就先來簡單梳理一下,波蘭的各個歷史時期吧。波蘭立陶宛聯邦時期(14世紀中葉-16世紀中葉,波蘭歷史的黃金時代);「光明山修道院」之戰油畫整個戰爭期間,波蘭最可歌可泣的戰鬥,居然是修道士和民兵打出的「光明山修道院」之戰。
  • 波蘭歷史一覽
    波蘭歷史演義:經歷過血淚,才配擁有輝煌!波蘭全稱波蘭共和國,是中歐的民主共和制國家。
  • 看波蘭歷史,絕對離不開【揚·馬泰伊科】
    來波蘭旅遊,少不得要逛博物館、皇宮等常規知名景點,對不對?而逛博物館或者皇宮時,那牆上一副一副的有關波蘭歷史的大幅油畫都逃不掉你的視線範圍,因為它們很好的展現了一些曾經的波蘭歷史,所以再不愛看的人都會多看上兩眼。而這其中大部分的油畫都離不開它的作者——揚·馬泰伊科。
  • 克拉科夫—波蘭之心
    文藝復興時期的克拉科夫是歐洲文化中心城市之一,是名副其實的文學之城、科學之城。圖2一the Kazimierz district, the Remuh cemetery(Barbara Furmanik攝)戰後,猶太人基本都離開這片傷心之地,就只剩下一些猶太教堂和周邊猶太公墓向往來的人們展示著齊米日城最不堪回憶和忘記的傷口
  • 波蘭歷史-波蘭「國父」,皮雅斯特王朝開創者
    據資料記載,波蘭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的活動遺蹟,公元9世紀中葉,在今天的波蘭地區形成了一批早期「國家」,實際上是由西斯拉夫和赤貧人民,以及古代波蘭土地上所有剩餘的少數族裔都被組成部落單位,其中較大的部落後來被稱為波蘭部落 ,這是後來波蘭國家的雛形。
  • 遇見波蘭:在厚重歷史與文化中愜意行走
    中國與波蘭兩國傳統友誼源遠流長。今年恰逢中波建交70周年,而在今年九月份舉辦的第16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波蘭作為特邀合作夥伴參會,成為東博會朋友圈的首個歐洲國家。11月4日—11日,應波蘭駐廣州總領事館之邀,廣西廣播電視臺記者跟隨廣西媒體波蘭採訪團出訪波蘭,近距離走進這個歷史悠久的中東歐國家。
  • 波蘭:四次被瓜分,屢次遭亡國,波蘭的歷史為什麼悲劇連連?
    作為西歐文明和東歐文明的交匯之地,中東歐一直是兩大文明發生碰撞的地帶,而波蘭就恰好處在這個十字路口上。處在近代以來的兩個強大民族—德意志人和俄羅斯人之間,讓弱勢的波蘭人在夾縫中求生的同時,也在地緣政治上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 波蘭歷史發展階段的簡介
    波蘭在歷史上曾是歐洲強國,後國力衰退,並於俄普奧三次瓜分波蘭中亡國幾個世紀,一戰後復國,但不久又在二戰中被蘇聯和德國瓜分,冷戰時期處於蘇聯勢力範圍之下,蘇聯解體後,加入歐盟和北約。2、建立與統一(10-15世紀中葉)12世紀中葉,博萊斯瓦夫三世(1102~1138年在位)死後,波蘭進入封建割據時期,達200年之久。瓦迪斯瓦夫一世(1314~1333年在位)統一大波蘭、小波蘭、庫雅維,於1320年在克拉科夫加冕為波蘭國王。
  • 波蘭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根據考古發掘,至少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已經有人類在波蘭活動,後來, 其後斯拉夫人的一支——西斯拉夫人在東歐平原活動,在原始部族的農耕和遊牧中度過了漫長的原始公社社會。10世紀,波蘭人開始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國家。其後的11~15世紀,波蘭國勢都非常的強盛,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成為抵禦金帳汗國入侵的歐洲之盾、並且成為歐洲面積最大的國家。
  • 當波蘭攻克柏林——這可不是架空歷史
    既然說都說到這兒了,我就稍微寫點波蘭人民軍歷史沿革與波蘭軍隊攻入柏林的歷史。在1945年希特勒的喪鐘敲響之際,有2個波蘭大兵團參與了攻克柏林的行動,他們分別是隸屬於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朱可夫)的波蘭第1集團軍和隸屬於烏克蘭第1方面軍(科涅夫)的波蘭第2集團軍。
  • 從歷史看波蘭,為什麼是歐洲的擦腳布?波蘭是怎樣一個奇葩國家?
    波蘭這個國家確實非常的奇葩,估計沒有幾個像波蘭這樣願意拉仇恨的國家。絕大多數的國家或者民族都願意在周邊拉友誼交朋友。唯獨波蘭,在歷史上三次被滅國。滅掉他的全是歐洲大哥級的人物。就是說,如果這些大哥們有一個是站在他背後的,波蘭都不可能這樣。最近,波蘭又開始拉仇恨。
  • 波蘭歷史名人及其紀念碑(之一)
    這裡我們把波蘭的主要已故歷史名人做個簡單介紹,指出這些名人紀念碑和雕像在華沙的哪些地方(外地其它城市的名人雕像以此類推),方便大家認識目標物的背景。這也是我們為重新編輯全新版本的《華沙旅遊,精確制導》所做的前期準備,敬請關注!
  • 克拉科夫和西裡西亞-波蘭南部的藝術、建築與歷史
    克拉科夫是歐洲的寶藏之一,一座沒有被破壞的城市,有極其重要的建築,以其皇室城堡、大學、偉大的教堂和藝術收藏而著名,數個世紀它一直是波蘭的首都,那時波蘭曾是主要的歐洲王國之一
  • 波蘭走廊不該歸波蘭?捋一捋歷史,「自古以來」果然不適用於歐洲
    這塊領土在德國和波蘭的歷史中究竟有著怎樣的糾紛?一戰後,波蘭在協約國支持下復國,而此時距它上次被滅國已過了123年。巴黎和會期間,時任美國總統威爾遜拋出充滿理想主義的「十四點和平原則」,其中有一條專門提出要讓波蘭擁有波羅的海出海口。已經從戰敗的德國、奧匈帝國身上割走大片領土給波蘭,協約國還嫌不夠,在他們看來,自己親手締造的這個中歐大國怎能沒有海岸線?
  • 二戰德國入侵波蘭的歷史照片
    波蘭.格丹斯克:黨衛軍但澤衛隊的成員襲擊波蘭郵政局時用坦克作掩護。波蘭.格丹斯克黨衛軍但澤衛隊的成員獲勝的納粹軍隊在波蘭格丹斯克一處遭嚴重破壞的地區升起「卐」字戰旗。一位波蘭農民在自家門前捂著頭陷入絕望德軍入侵波蘭發動的空襲給他家造成了嚴重破壞。
  • 看展| 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一千年的滄海桑田
    原創:MKLA(不妨一起體驗一口氣走完一千年歷史的感受)△這一片詩意的、精神上的森林,也是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希望傳承的回憶。1.波蘭、波蘭。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歷史。只是根據諾貝爾文學獎得主S.阿格農1979年記載下的傳說,波蘭猶太人的千年歷史,究其緣起,或許是從西歐遷徙而來的猶太人,在旅途中,聽見了鳥兒的歌聲——「啵靈、啵靈。」「在這裡,留下來。在這裡,留下來,直到回歸以色列地的時機來臨的那一天。」
  • 波蘭歷史:千年民主自由傳統,移民天堂,發達國家
    A.D. 1182,作者Jan Matejko文奇察是波蘭最古老城市之一,當時屬於文奇察公國,1182年舉行了波蘭歷史上第一次議會(瑟姆)。這幅作品名稱可能引起誤解:波蘭的法律制定更早,但是第一次議會(瑟姆)是在文奇察舉行的。波蘭的民主與法制的歷史,超過所有的斯拉夫國家。
  • 德國和俄國歷史上多次侵略過波蘭,為何今天波蘭極其反俄卻不反德
    波蘭之所以如此不遺餘力的邀請美軍駐紮,其主要目的是打算依仗美國的力量,對抗與自己同屬斯拉夫人國家的俄羅斯。因為波蘭人的骨子裡有一種近乎便執的反俄情緒,當然這與俄羅斯的龐大體量讓波蘭感受到了威脅以及歷史上俄羅斯對其多次侵略壓迫有關。但同樣在歷史對波蘭有過侵略壓迫的國家可不止俄羅斯,還有一個歐洲大國—德國也多次侵略波蘭並奴役其人民。
  • 波蘭「淨化」歷史背後的民族主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波蘭領土被德軍侵佔,納粹當局在這裡建起了一座座死亡集中營,包括猶太人和非猶太波蘭公民在內的數百萬人被屠殺。波蘭扮演的歷史角色顯然是受害者而非劊子手,但在進入21世紀後,他們似乎還希望能從痛苦的戰爭記憶中獲得政治或道德上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