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會敢殺關羽全家,他為何不敢動張飛?只因他的老婆不一般

2020-12-26 騰訊網

股神巴菲特說過:「我這一生最重要的投資不是購買了哪只股票,而是選擇了誰成為了我的伴侶」。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將所有精力投放到事業上,必然會在人情世故等一些生活瑣碎的小事上出現馬虎。

有時一位賢惠睿智的妻子不僅可以成為你成功之路上的助力,更會在你失敗落寞的時候拯救你於水火,劉禪歸順後,龐會趁亂滅了關羽滿族,而同為劉備兄弟的張飛卻能因老婆的原因得以善終。

夏侯淵之侄女

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長達17年的戰爭,蜀魏兩國之間結下諸多難解之仇。劉禪的歸順,讓魏國的將領有了趁機報復之機。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為呼應劉備奪漢中而靈活地組織了襄樊之戰,先後捉于禁殺龐德。

劉禪歸順不久,龐德之子龐會為報殺父之仇,便利用戰亂的機會殺死了所有關姓之人,關羽全族無一倖免。成王敗寇,人為刀俎我為魚肉,蜀國將領無不人人自危。

張飛不僅是劉備的兄弟,更是蜀國的猛將,樹大招風,卻無人敢落井下石。源於他妻子的身份。張飛的妻子是曹衛大將軍夏侯淵的親侄女,夏侯淵為魏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初期隨曹操徵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徐和等地的叛亂。

最終更是戰死沙場,他的勢力在魏國錯綜複雜。如果單單是親侄女可能不一定讓夏侯淵一族對其這般照顧,據《三國志》記載,公元200年,夏侯淵的侄女在外出背柴回家時,被張飛擄走。當得知其為夏侯淵的親侄女後,仍然選擇娶妻為妻。

在夏侯淵被黃忠斬於定軍山後,是張飛的妻子親去為夏侯淵斂屍,挖墳,造墓。夏侯淵不僅驍勇善戰,其七個兒子更各個都是棟梁之才,夏侯淵的長子親娶曹操的侄女,次子更是戰功卓絕,第三子自幼與曹丕交情深厚。

此等恩情無異於成為了張飛一家的保護傘。夏侯淵一族在曹魏一天,必然會護著張飛一族一日。

張飛擄走夏侯氏可能只是一時興起,卻在求娶夏侯氏後,對其寵愛有加,並沒有因為其身份故意輕視她,這無疑是對夏侯淵一族的尊重。

夏侯氏能受夏侯淵一族庇護,並不僅僅因為夏侯這一姓氏,更是因為其不因時局形勢而放棄對族人的敬重,冒著天大的忌諱也要為長輩收屍。早早地種下善果,終得湧泉之報。

懂得處事之道

關羽與張飛都是驍勇善戰帶兵的好手,卻都有武將身上狂妄自大,粗魯莽撞的缺點。不同於關羽從始至終不懂得與同僚之間的相處。在娶到夏侯氏後,張飛相對於以前便要靈活地多。三國時期,戰亂不斷,民不聊生。

亂世之中,女人是被當做戰利品繳獲,張飛的妻子能以夏侯氏的身份在劉備集團得到認可與敬重,與其的處事之道不可分割。夏侯氏長相貌美,性格溫柔善良,被張飛強搶之後,沒有自怨自艾,而是一步一步幫助自己的丈夫掃平後顧之憂。

此時的劉備的手下並不只有關羽張飛二人,除去其他的謀士將領,還有奸佞之輩。儘管大家都忠於同一位主公,但難免因為爭權謀利而互相迫害。

在妻子的輔佐下,張飛慢慢懂得欣賞他人,知人善用,善聽他人勸解,與同僚交好的同時也從不與奸人爭鋒。懂得掩藏鋒芒,伺機而發。在蜀國的權利支架上,慢慢培養屬於自己的勢力網。

夏侯氏的處事之道在幫助張飛廣結善緣的同時,更是得到劉備的青眼。更是在不經意間為張飛一族得以善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誕育蜀國兩位皇后

在嫁予張飛後,夏侯氏與張飛共同撫養了兩子兩女。張飛在外徵戰,兩個兒子與女兒的生活與教育都是由夏侯氏一手操持。在夏侯氏的培養下,長子張苞,武藝高強,箭無虛發,白袍銀鎧隨劉備出兵伐吳,算得上是個少年英雄。

次子張邵,棄武從文,雖然從小養尊處優,卻見識廣博,才智極高,是蜀國的重要大臣。兩個女兒更是生的美麗,舉手投足充滿大家風範,溫柔賢惠又廣讀詩書,胸有丘壑。

在公元223年,由諸葛亮推選成為劉禪的皇后,但紅顏薄命,公元237年,張飛的大女兒結束了14年的皇后生涯,逝世而去。皇帝為了表示對其離世的悲痛,賜號敬哀皇后。公元238年,劉禪又將張飛的二女兒立為皇后,史稱張皇后。

此時的蜀國缺乏人才,已逐漸透露衰敗的跡象,夏侯氏在培養兩女均為皇后的同時,又早早操持了張飛一族的其他子女與曹魏政權聯姻。

當劉禪以「樂不思蜀」消除曹魏猜忌之後,雖為亡國之君,在魏國留下一席之地,憑藉亡國之君的身份保護自己,亡國之君的身份是他的恥辱,卻也是張飛一族的庇佑的重大原因。劉禪去世後,他的第六子劉洵繼位為安樂公,劉禪的安樂公國也得以延續。

從此可以看出夏侯氏的步步為營,蜀國皇脈不斷,即便在魏國的朝堂之上,蜀國的勢力也依然可以延續。張飛娶此賢妻,讓自己得以在蜀魏兩國之間得以保全。

關羽與張飛同為劉備的蜀國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下場,這其中與其二人的妻子有著重要的關係。時至今日,夏侯氏的種種行為依舊可以讓我們受益頗多。對於一個男人來說,娶妻當娶賢,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善用智慧,懂得順勢而為,卻要不忘初心,善良果敢,方得始終。

一生當中,父母會先你而去,子孫也會各奔前程,驀然回首,陪伴自己最長的還是身邊的伴侶。一個好的伴侶,會在精神上的支持與陪伴,會在你痛苦時給你安慰,會在你迷茫時帶給你寬宥。反觀關羽的一生,同僚排擠,兒子無能,儘管深受後人敬仰,卻沒辦法有一個殘存的後人為其燒香祭祀。

張飛及其後人卻能在妻子的保護下在戰亂的年代得以保全。夏侯氏的不一般,不僅僅在於身份,更在於是那份智慧與善良的帶來的力量。

相關焦點

  • 蜀亡後,為何關羽滿門被殺,張飛一家無人敢動?你看張飛老婆是誰
    其子龐會便趁機將關羽一家殺害,但是張飛一家卻無人敢動。雖說,《蜀記》是一本較為偏向於野史的書籍,但是,書中的大致內容還是符合歷史實情的。在當時,張飛一家無人敢動主要是因為他的老婆,所以,他才比關羽要幸運。那麼,張飛的夫人究竟是誰呢,竟有這麼大的顏面?張飛的夫人,為夏侯氏,是東漢末年的名將夏侯淵的侄女。
  • 蜀漢亡國後,關羽全家都被魏軍殺了,為何沒人敢動張飛家人
    諸葛亮去世後,接替他的蔣琬和費禕,他們施行了與民休息的策略,很少發動戰爭,所以蔣琬費禕時期的蜀漢,蜀漢政治穩定,國力恢復很快,但到姜維時期,他為了完成諸葛亮遺志,又開始了北伐,但姜維的北伐勞民傷財,惹著百姓怨聲載道,最後蜀漢還是實力不濟,被曹魏所滅。曹魏滅掉蜀漢後,關羽全家被龐德的兒子龐會殺掉了。龐德之所以會去誅殺關羽全族,是因為他和關羽有私仇。
  • 蜀國滅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
    然而,同樣是劉備愛戴,敵人害怕的兩人,其家人的結局卻完全不一樣。關羽滿門被殺,張飛家人無人敢動,這又是為何?先說關羽的後人結局關羽的大兒子關平,長大後一直跟著關羽馳騁沙場。可惜的是,關羽一時大意失了荊州,關羽父子在麥城遭遇東吳埋伏,兩人被俘後犧牲。
  • 蜀亡後,張飛一家無人敢動,為啥關羽滿門被殺
    一、表面原因:襄樊之戰,龐德被關羽擊敗,寧死不降被關羽所殺,龐德之子龐會隨軍伐蜀,蜀亡後,為父報仇殺害。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曹操與劉備會獵漢中,曹操大北,上將夏侯淵被劉備軍斬殺,漢中全境落入劉備之手。曹操惱羞成怒,下令曹仁與龐德進攻關羽的荊州軍。
  • 蜀亡後,關羽滿門被滅,張飛一家卻榮華富貴?看看張飛的老婆是誰
    而張飛的後代卻跟著舊主劉禪繼續享受著他的榮華富貴,同為五虎上將後代,為何結局差這麼多呢? 說到底還是張飛的背景夠硬。 有了這樣的背景,即使曹魏軍隊有再大的膽子,也不敢動張家了,畢竟曹魏還是禮遇劉禪的,這點面子還是要給的。 而關羽後代就顯然沒有這麼幸運了,關羽沒有給後代留下可以依靠的關係紐帶,反而給後代留下了一門仇家,這個仇家成了關家滅門慘案的製造者。
  • 歷史解密:蜀亡後,關羽後代全被殺,張飛一家卻安然無恙?你看
    你看張飛老婆是誰關羽和張飛同為劉備的弟弟,戰力也相當,甚至張飛的戰鬥力要高於關羽,因為張飛敢三番五次單挑呂布,還不落下風。就連當時張飛喝醉酒,在燕雲十八騎的掩護下逃出徐州,呂布都不敢趕盡殺絕,這足見張飛的武藝高強。可是在二人去世後,他們的後代的遭遇完全不同,一個被滿門抄斬,一個卻榮華富貴,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蜀漢滅亡後,張飛一家安然無恙,為何關羽一家慘遭屠戮?
    從大局上來看,魏國高層對於蜀漢的突然投降其實是沒有準備的,因為當時大家都認為蜀漢雖然打不贏魏軍,但不可能會這麼快就失敗了,所以大家都還沒做好如何處理蜀漢君臣的打算。鄧艾率先殺入成都,此時他的軍隊只有兩萬多人,為了安撫蜀漢眾人,他根本不敢大開殺戒。之後鍾會前來,由於他想割據蜀漢自立,所以他肯定是想要一個安穩的蜀漢,不會胡亂殺人。
  • 蜀漢滅亡後,關羽全家都被魏軍殺害,為何張飛家人卻平安無事呢?
    蜀漢滅亡後,關羽全家都被魏軍殺害,為何張飛家人卻平安無事呢? 在三國時期,劉關張三人無疑是後世最常提起的英雄人物,他們從桃園結義開始,就一起為了霸業打拼,雖然最後沒能一統天下,但他們的故事仍留在後世人心中。其實關羽和張飛的結局都比較悲慘,他們倆人最終都不是安樂死,都是被他人殺害。
  • 蜀漢滅亡後,關羽一家滿門被屠,為何張飛一家卻能安然無恙?
    于禁和龐德率七軍救援樊城,與關羽對戰。當時是,恰逢夏時雨季,漢水暴漲,關羽借勢水淹七軍,俘獲于禁和龐德。其中,于禁投降,而龐德卻寧死不屈,最終為關羽所斬。自此,關羽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站在關羽的角度來講,他斬龐德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關羽和龐德的仇恨,是國與國之間的交戰造成的,並非私仇。
  • 張飛敢和呂布單挑,為何關羽卻不敢?原因很簡單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三國裡面的五虎將之首的關羽。 關羽不敢單挑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裡面有一場著名的打鬥,那就是三英戰呂布,在那場打鬥中,呂布以一敵三不落下風,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衝上前和呂布打鬥的是張飛,並且在後來,張飛也多次想要和呂布單挑
  • 劉禪投降後,張飛的後人沒有人動,為何關羽的後人被斬盡殺絕?
    而在這其中最讓人驚訝的就是劉禪投降後,張飛的後人沒有人動,而關羽的後人卻被趕盡殺絕。這對於都是五虎的人來說,確實讓人覺得費解,因為張飛和關羽同是劉備桃園結義的兄弟。而關羽的後人為何會落到這個下場,這是為什麼呢? 劉備關羽張飛
  • 為何蜀國滅亡後,張飛的後代無人敢動,關羽一脈卻幾乎被屠殺殆盡
    張飛和關羽實際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從表面上看,他們都是典型的武將,而且他們似乎也不想的很遠。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在每個人的印象中,真正的關羽與關二爺的形象差不多是一樣的。義字當頭,義薄雲天,忠心耿耿,他為蜀漢的偉大事業貢獻了一生甚至是生命。張飛雖然看似粗獷,但實際上目光長遠,心思縝密。這也是張飛的後代最後安然無樣的原因之一。張飛有兩個兒子,張苞和張紹。張苞去世早。他的兒子張遵也是一個忠誠、勇猛的人,他在蜀國和魏國的最後一場戰鬥中犧牲,因此張飛這一脈就只剩下張紹了。劉禪下令投降後便派張紹等人捧著御璽,向鄧艾投降。
  • 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張郃若遇到差不多的敵手,他也敢力戰不退(比如張遼),而發現對手較弱,就迅速碾殺(比如楊昂),若遇到對方太強,他不冒任何一絲風險,轉身就跑(比如趙雲、馬超)。所以,張郃敢壯著膽子挑戰張飛,效果還蠻不錯,張飛也很難奈他何。再來說說徐晃戰關羽。徐晃的戰鬥質量也是驚人的高,看看徐晃在戰鬥生涯中曾經遇到過的強手:許禇、顏良、文丑、張飛、趙雲、龐德、關平、關羽。這樣的戰場經歷簡直太輝煌了,非常之難得。徐晃與關羽一戰是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徐晃受命前去救援曹仁,在戰場上與關羽對陣。
  • 蜀亡後,張飛的後代得以存活,為何關羽的後代卻慘遭屠戮?
    龐德被俘後,大罵關羽,寧死不降。關羽聽後十分憤怒,感覺受到了侮辱,便殺掉了龐德。正因為此事,龐會和關羽之間有殺父之仇。因而在跟隨鍾會伐蜀的時候,龐會趁機一舉殺了關羽全家。
  • 蜀國滅亡以後,張飛一家平安無事,為何關羽後代慘遭滅門?
    然而蜀漢帝國大將千古武聖人關羽的後代,卻遭到了滿門屠戮,這是為什麼呢? 關羽全家遭到大屠殺,是關羽在水淹七軍時種下的因,在成都淪陷時收的果。 在當時關羽可謂是威名震中華,儼然已經成為了當時第一名將。可是龐德偏偏不信這個邪,他決定親自會一會關羽,為了展現自己視死如歸的精神,龐德竟然帶了一口棺材出戰,表示要麼自己躺在裡面,要麼就是關羽的屍體躺在裡面。 兩軍陣前,龐德和關羽大戰真可謂是將遇良才,棋逢對手,兩人惡戰一番不分勝負。
  • 蜀亡後關羽被滅滿門,為啥張飛一家卻安然無事?你看張飛妻子是誰
    你看張飛妻子是誰關羽作為蜀漢集團的頂梁柱,能力非凡,武藝高超,晚年鎮守荊州,立下赫赫戰功,敗走麥城,更是慷慨就義,最可惜的是最後代也被滅門,這其中原因是什麼呢?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向曹仁進攻。曹操立即派出于禁和龐德等救援曹仁,龐德經常騎一匹白馬和關羽交戰,有一次還引箭射中關羽前額。關羽軍對他也非常的忌憚,皆謂之為白馬將軍。當時正值雨季,天降大雨數十日。
  • 「飛將」呂布天下無雙,關羽都不敢去惹,為什麼張飛敢去單挑呢?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是對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描述,在那個國家動蕩戰亂紛飛,諸侯割據,群雄混戰的年代,出現了不少英雄,雖然能夠打敗呂布的人幾乎沒有,但是能夠在一百回合戰平呂布的人卻也有不少,其中關羽張飛二人就是特別明顯的例子,這兩個也都是三國的頂尖高手,但是同時我們也能發現,關羽和張飛兩個人中張飛多次尋釁呂布,罵他是「三姓家奴
  •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三國演義中為何關羽很尊敬呂布,而張飛卻罵他「三姓家奴」 關羽和張飛,為何對呂布截然不同?一個尊敬,一個罵「三姓家奴」 在三國演義中,單挑能力最強的高手要數呂布了,呂布曾一人在虎牢關下叫囂18路諸侯,而諸侯們懼怕呂布的勇武都不敢應戰,唯有關、張、劉三人壯著膽子去群毆呂布,然而呂布竟然在三打一的情況下竟然和對手打平,這一段就是有名的「三英戰呂布」,也是劉備為數不多的出場親自打鬥的戰鬥。
  • 關羽與紀靈纏鬥數十回合不見勝負,為何張飛卻能將他輕易擊敗?
    後來魏蜀大戰,正值雨季,關羽用兵如神,利用自然條件,水淹七路人馬,將曹魏大軍殺了個片甲不留。 由此可見,關羽的戰鬥力不是一般的強悍,雖然張飛被稱為「萬人敵」,但是論個人戰鬥力來說,和關羽還是沒法比的。可為什麼兩人都和紀靈單挑過,關羽打了三十回合都沒有分出勝負,而張飛僅僅打了十回合就將紀靈斬殺於馬下了?
  • 鍾會手下三將,一個殺鄧艾,一個殺關羽全家,一個殺鍾會
    當時,鍾會手下至少有三位大將,都是狠人,這三個人,一個殺了鄧艾,一個殺了關羽全家,一個殺了鍾會本人。 這個田續,是鍾會的部下,他以前曾違反了軍令,鄧艾要殺他,後來鄧艾饒了田續,但打了幾十軍棍,田續被打的皮開肉綻,因此嫉恨鄧艾。 等衛瓘派他去殺鄧艾時,他毫不猶豫地就去了,最終,將鄧艾殺死。 第二個,殺關羽全家的人,叫龐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