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郃不在乎張飛,徐晃曾大戰關羽,為何卻都不敢挑戰趙雲?

2021-02-13 歷史神秘事

千萬不要小瞧張郃,這個傢伙非常了不起。

在張郃的戰鬥生涯中,他單挑一共遇到過九個敵手:張遼、趙雲、馬超、張飛、楊昂、龐德、黃忠、魏延、關興。

在曹魏軍中,張郃遇到的敵手質量非常之高,幾乎都是硬碴子,戰鬥經歷非常豐富。但我們發現,張郃從未負過傷,在與如此眾多猛將的對戰中,他居然能夠全身而退了。

這說明張郃一個鮮明的特點:善於自保。

張郃若遇到差不多的敵手,他也敢力戰不退(比如張遼),而發現對手較弱,就迅速碾殺(比如楊昂),若遇到對方太強,他不冒任何一絲風險,轉身就跑(比如趙雲、馬超)。

憑著這個戰鬥原則,張郃成功地活到了後三國時代,熬死了所有武力排在他前面的諸位猛將,成為當時的天下第一。

咱們來看看張郃對戰張飛,都是在漢中之戰時期,在《三國演義》第七十回中。

回目: 猛張飛智取瓦口隘 老黃忠計奪天蕩山

第一戰:

第一戰,
張飛與張郃戰到二十餘合,張郃後軍擾亂,退兵而去。

第二戰:
這第二戰,張郃夜襲失敗,被張飛截住,張郃臨危不亂,與張飛戰至三五十合方退。

第三戰:
第三戰,
張郃數合詐敗。第四戰,
張郃覺得上次戲演得不夠逼真,增加了回合數,十合後詐敗,想設伏困住張飛。

我們看到張郃並不懼怕張飛,屢次挑戰,還運用了各種方式,這是為什麼呢?有以下幾個原因:

1.隨著戰場經歷的逐步豐富,張郃的武力值有所提升;

2.張郃善於自保,他能夠保障自己即使敗陣也能全身而退;

3.自荊州以後,張飛在戰場上幾乎再無斬殺記錄,說明他戰鬥力下降。

4.劉備獲得益州以後,張飛受封為徵虜將軍、新亭侯,位高權重,不復當年玩兒命衝鋒陷陣之膽勇。

所以,張郃敢壯著膽子挑戰張飛,效果還蠻不錯,張飛也很難奈他何。

再來說說徐晃戰關羽。

徐晃的戰鬥質量也是驚人的高,看看徐晃在戰鬥生涯中曾經遇到過的強手:許禇、顏良、文丑、張飛、趙雲、龐德、關平、關羽。這樣的戰場經歷簡直太輝煌了,非常之難得。

徐晃與關羽一戰是在襄樊之戰中,關羽水淹七軍,威震華夏,徐晃受命前去救援曹仁,在戰場上與關羽對陣。在《三國演義》的第七十六回中。

回目:徐公明大戰沔水 關雲長敗走麥城
徐晃與關羽
兩人大戰八十餘合,書中沒有說「難分勝負」,可見當時關羽已經落在下風了。

那麼,我們分析,為什麼徐晃能夠在關羽面前耀武揚威呢?有幾個原因:

1.關羽戰鬥力下降了。自到荊州以後,和張飛一樣,關羽的戰鬥力也褪化很快,再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戰績;

2.關羽地位上升。此時關羽已官至前將軍,漢壽亭侯,假節鉞,乃是一方重鎮首領,自重身份,不願意再拼命了;

3.關羽箭傷未愈。關羽戰龐德,挨了一箭。後來在樊城下,又被毒箭射傷,雖然有神醫華佗診治,但短短時間內,連續兩次手術,再健康的身體也扛不住;

4.徐晃有備而來,幹擾了關羽的心態。我們看到,徐晃與關羽對戰前說了一句話:「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因私廢公。」

這句話其實是兩人上次見面時,關羽所說的。在赤壁之戰,曹操敗走華容道,被關羽攔住,曹操求情,關羽曾經說:「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徐晃這是記仇啊!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沒忘了華容道之恥。今天這樣說出來,充滿了挖苦和嘲諷,關羽大怒,舉刀來戰。

正是以上原因,徐晃與關羽對戰就佔了上風。

再來說說張郃和徐晃對陣趙雲的情況,這是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中。

回目:佔對山黃忠逸待勞 據漢水趙雲寡勝眾

徐晃和張郃不敢戰趙雲,有以下幾個原因:

1.趙雲在亂軍中殺入重圍,在他們眼前一合挑翻慕容烈,又一合刺死焦炳,徐晃和張郃仿佛看到長坂坡的一幕又要重現,心裡緊張。

2.趙雲在他們面秀了一套槍法,「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和徐晃覺得太恐怖了,不敢當小白鼠嘗試。

3.重圍中還有個黃忠,趙雲衝進去就能與其會合,這兩個人若是聯起手來,張郃和徐晃恐怕要惹下大麻煩了。

4.最重要的一點,張郃心中有暗忌,不願意打。

張郃有什麼忌諱呢?其它他最忌諱的是身邊的戰友――徐晃。

我們都知道,張郃以前在河北袁紹麾下,被稱為「河北四庭柱」。但我們仔細看書,就會發現一個詭異的現象:河北四庭柱其他三人:顏良、文丑、高覽的死亡,徐晃都是見證人。

白馬坡一戰,顏良曾與徐晃交手,關羽在萬軍中取顏良首級,徐晃就在坡上看著。

文丑出陣,徐晃又出戰,關羽再斬文丑,徐晃又在旁邊看著。

穰山一戰,曹軍八面埋伏,徐晃也奉命率部圍堵,那一戰,趙雲槍挑高覽。

現在又遇到趙雲,身邊又是徐晃,張郃回頭看著徐晃那雙貓頭鷹一般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心的不禁瀰漫起無邊的恐懼。

所以,張郃心中大忌,他是絕對不敢迎戰的。而旁邊徐晃看著張郃蒼白而恐懼的面容,瑟瑟發抖的雙腿,被他感染了,也不敢迎戰。

- END -

內容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感 謝 關 注,歡 迎 分 享!

相關焦點

  • 在漢水之戰中,張郃和徐晃為什麼不敢面對單槍匹馬的趙雲呢?
    期間,曹操派遣張郃統帥大軍前去討伐梁興和氐族首領竇茂所部。等到大軍一路打到陽平後,張魯開城投降。同年十一月,在漢中平定之後,曹操留夏侯淵、張郃,以及徐晃等人守漢中,進逼巴郡,以此來抵禦劉備。當時,張飛被劉備任為巴郡太守,駐守巴西,馬超則守下辨。面對巴西守將張飛,曹洪不敢大意。
  • 張郃是曹魏名將,單挑張飛絲毫不懼,為何在漢水之戰不敢挑戰趙雲
    雖然張郃不怕張飛,但與張飛的戰爭確實是張郃輸了,單挑只能決定武將武藝的高低,但並不完全能影響戰爭勝負,因此整體作戰能力,張郃還是不如張飛,但起碼張郃不怕張飛,相比於趙雲來說,張郃似乎更怕趙雲,因為在漢水之戰中,張郃與徐晃兩人不敢迎戰趙去,這是為什麼呢?
  • 漢水之戰張郃徐晃為何不敢上前迎戰趙雲?一個怯戰,一個被打怕
    「一呂二趙三典韋」,趙雲在演義中的武力高居第二僅在呂布之下,一生遇到的對手無數,大部分都非他數合之敵,當然也有一些猛將能和他大戰數十回合,其中有一人和他交手次數頗多
  • 趙雲武力絕對高於張飛、黃忠、馬超、關羽,不信?用戰績來證明!
    第一:趙雲與張飛對比,趙雲武力高於張飛有三條戰績來證明:第一個焦點人物是曹魏猛將張郃,張飛和趙雲都與張郃交過手。先說張飛,張飛先後與張郃有過三次大戰:第一戰張飛與張郃大戰20餘回合,但張郃軍因中埋伏,故而不敢戀戰,撥馬而走。第二戰張飛與張郃大戰10回合,張郃詐敗,目的是引張飛軍。所以這兩次都不足以作為依據,我們就看第三戰,張飛與張郃戰「三五十合」,《三義》這三五十合,我們且取中間數據比較公平,以40回合。從這一點來看,張飛至少是在40個回合之內戰不倒張郃的。
  • 呂布關羽趙雲馬超張飛,誰才三國演義中武藝第一人
    張飛在虎牢關時勇擋呂布,獨自一人與呂布大戰五十回合,關羽才出馬幫助的,可見張的武藝勇猛,若關羽不出馬,張飛也可能與呂布戰至一百合,極可能在那一戰裡一舉成名。  後來在徐州的小沛城下,張飛果然大戰呂布一百多合未見勝負,劉備大概是一次見到張飛如此勇猛(這一戰應是張飛武藝的最大極限發揮),劉想及呂布之威名、恐張飛失手,在一百回合後,就收軍回城防守。
  • 張郃與張飛打成平手,曹營猛將張遼和徐晃能否輕鬆斬張飛於馬下?
    但在戰略戰術層面,張飛則完勝張郃,直接奪去了張郃所鎮守的關隘,且殺得張郃幾乎全軍覆沒。綜合來說,張飛無論是在戰鬥力還是在指揮方面,均勝過張郃一籌。但曹營名將不止有張郃,如果面對戰鬥力在曹營排第二的徐晃,或者被關羽極度看好的張遼,張飛還能取勝嗎?
  • 許褚敢單挑呂布典韋張飛馬超趙雲,為何面對顏良文丑不敢出戰?
    許褚還單挑過張飛,儘管張飛與馬超大戰220回合是平手,而許褚也與馬超大戰230回合是平手,按照常規的理論來說,許褚應該與馬超的武力不分上下,但實際上許褚不是張飛的對手,許褚被張飛幾次打敗,比如赤壁之戰後,許褚騎著無鞍馬與張遼、徐晃一起圍攻張飛,但是張飛毫髮無損,全身而退,第二次就是北伐之戰,張飛刺傷的喝醉酒的許褚,儘管非正常交戰,但是從許褚聯合張遼、徐晃也沒有打贏張飛來看
  • 三國中張飛曾擊敗過張郃,如果張飛對上張遼或徐晃,張飛會贏嗎?
    張飛繡花-粗中有細,這句話基本上就被作為張飛的標籤。因此,若單論勇猛,三國將領中能與之匹敵的並不多,而張飛的勇猛曾是連敵對方曹魏著名謀臣程昱都要稱其為萬人敵。單就就考慮勇猛這點而言,恐怕無論張遼、或者徐晃都是無法戰而勝之的。
  • 張飛在長坂坡曾說撞見趙雲一槍刺死他,若兩人單挑起來,結局如何
    張飛和趙雲都是三國演義中的第一猛將,名列十大武將之首,同屬五虎將軍,武藝也是差強人意,先看兩人在三國演義中的戰績,再判斷兩人的武藝如何。張飛的戰績:張飛一出場就殺了黃巾將軍鄧茂,數次殺升,三英戰呂布前,張飛救下公孫瓚,與呂布單挑不敗50回合,後來又聯合關羽二打一大戰呂布30回合,還是平手,然後三英戰呂布,劉、關、張三人聯手擊敗了天下第一呂布。
  • 按單挑能力排名,蜀漢五虎上將最強的是張飛趙雲,還是關羽馬超?
    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關羽有時候是很「謙虛」的,比如他曾評價說張遼的武功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比如虎牢關之戰,呂布追殺白馬將軍公孫瓚,關羽也很謙虛地沒有第一時間出手,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起丈八蛇矛攔住了呂布。關羽的謙虛,給人的感覺好像不如張飛霸氣,或者我們似乎可以說他有時候缺少一些亮劍精神。
  • 張郃終成曹魏一代名將:除了武力值不弱,熬到其他名將都死了
    當時,徐晃武力值略遜於「虎疵」的許褚,曾與許褚大戰五十餘合,不分勝敗;徐晃戰敗,等於顏良直接打掉了所有曹營將領的銳氣,曹營諸將慄然,包括許褚在內的將領沒人敢上前挑戰顏良,曹操只得無奈地撤兵。文丑,磐河之戰,在不到十合內,就擊敗公孫瓚,與剛出道的少年將軍趙雲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敗。
  • 五虎上將內部單挑:關羽可能打不過張飛黃忠,趙雲能否打過馬超?
    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就會發現關羽有時候是很「謙虛」的,比如他曾評價說張遼的武功不在自己和張飛之下,比如虎牢關之戰,呂布追殺白馬將軍公孫瓚,關羽也很謙虛地沒有第一時間出手,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起丈八蛇矛攔住了呂布。關羽的謙虛,給人的感覺好像不如張飛霸氣,或者我們似乎可以說他有時候缺少一些亮劍精神。
  • 魏延若單挑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五虎上將,他能打敗其中哪一個?
    由此可知,呂布是是公認的三國時期單挑第一猛將,關羽和張飛聯手都無法取勝。關羽和張飛是蜀漢劉備旗下五虎上將中實力最出眾的兩個,剩下三人是馬超、趙雲和黃忠,統稱五虎上將。
  • 劉備稱帝後,給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為何不肯給關羽趙雲封侯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馬超是劉備手下的5位大將,為何劉備稱帝後,將張飛馬超黃忠封侯了,卻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同樣是功勳卓著的將領,為何劉備要厚此薄彼,不給關羽、趙雲封侯?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也就是漢朝皇室之後。
  • 關羽張飛趙雲聯手,對戰呂布顏良文丑,哪一方勝哪一方輸
    以三國演義為前提,先對這六員大將的武力做一個排名,應該是這樣的:呂布第1,趙雲第2,關羽第3,張飛第4,顏良第5,文丑第6.如果是關羽、張飛、趙雲聯手戰呂布、顏良、文丑的話,那也就是:排名第2、第3、第4對戰排名第1、第5、第6,從武力排名情況來看,無論怎麼比,都是關羽、張飛、趙雲這一組勝利,而且還是大勝。
  • 是張飛馬超還是趙雲?
    呂布一生單挑從未敗績,劉關張三兄弟圍攻呂布都不能取勝。並且呂布還有「轅門射戟」的箭術,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單挑第一名將是呂布,誰有資格爭奪第二名?是張飛馬超還是趙雲?張飛張飛是劉備的三弟,也是蜀國的一位猛將,張飛一生有過很多單挑戰績,曾經斬殺袁術大將紀靈,還與呂布多次交手,一次打了50多回合不分勝負,後來關羽才上前幫手,另一次直接與呂布打成了平手。兩次戰平呂布雖然不能證明張飛是除了呂布之外最強的,卻體現出張飛內心根本不懼怕呂布,敢於兩次主動向呂布發起挑戰。
  • 張遼張郃聯手戰張飛,會是何結果
    儘管張遼和張郃均非等閒之輩,二人聯手更是「雙龍會」,但無奈張飛的戰鬥力過於逆天,曹魏「二張」遇到張飛,最多與之打成平手。如果運氣不好趕上張飛怒氣值爆表,很可能將他兩人一起端了。張遼曾是呂布帳下得力幹將。劉備與呂布交惡時,呂布派遣張遼攻擊關羽張飛鎮守的小沛。關二爺因欣賞張遼為人,故對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張遼遂引兵而去。張飛欲追,關羽對張飛說「此人武藝不在你我之下」,擋下了張飛。
  • 許褚蔡陽等五人為什麼敢放話「生擒關羽」,卻不敢這麼說趙雲?
    在眾多的武將中,包括劉備手下的關羽、張飛、趙雲、馬超以及黃忠,都是通過《三國志》作者陳壽的介紹,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最後以五虎將軍之名被後人所稱道。創業初期,劉備、張飛和關羽,以及趙雲都出過力,都是當時武藝高強的大將,他們為劉備出了不少力。
  • 長坂坡一戰曹操要求生擒趙雲,為何許褚等人根本不出手
    是因為曹操信任的這些武將害怕趙雲歸降後威脅自己的地位而故意不出力嗎?當然不是。曹營諸將沒能活捉趙雲的原因很簡單,歸根結底只有四個字:能力不夠。儘管此戰前,趙雲的知名度並不高,但這並不意味著無人曉得他的真實水平。知名度低是相對的,與關羽張飛相比趙雲的名氣自然不如。這相當正常,畢竟張飛四戰呂布不落下風,關羽陣斬華雄、顏良、文丑等人、千裡走單騎,這些成就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 趙雲自稱常山趙子龍,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那關羽的自稱是什麼?
    而在演義中趙雲曾自稱常山趙子龍,張飛自稱燕人張翼德,按照這種取名號的方法,關羽豈不是可以叫河東關雲長?但是這個名號我們似乎沒怎麼聽過啊!那麼在演義中,關羽對陣一般是自稱什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