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重返非洲」步伐,俄羅斯將在蘇丹建立蘇聯解體後首個非洲海軍...

2020-12-09 騰訊網

▲ 俄羅斯海軍節海上閱兵式。|新華社

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16日籤署的相關文件,俄羅斯將在蘇丹境內建立一個俄海軍物資保障點。有分析指出,這將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首次在非洲建立海軍後勤基地。

可同時停泊4艘俄軍艦船

據塔斯社報導,本月11日,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在政府法律信息網站發布的行政命令顯示,俄政府批准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基地的協議草案,並將草案呈交普京總統籤署。

根據該網站16日發布的公告,普京在文件中同意米舒斯京提交的關於在蘇丹境內建立俄海軍物資保障點的方案。文件說,該物資保障點的建立有利於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具有防禦性質,不針對任何其他國家。

據悉,協議的有效期為25年,到期後可選擇延長10年。

據俄媒報導,俄政府在提交這一方案前已與蘇丹方面進行了溝通。根據這一方案,該保障點主要負責艦船維修、物資補給、船員休息等工作;駐紮的俄軍人數不能超過300人,同一時間停泊的俄軍艦船不能超過4艘。

俄羅斯《消息報》稱,和平時期,這個保障點通常由一個漂浮的車間、一艘救援拖船和3-4艘低級船隻組成。如果需要,也可在那裡部署大型船隻,包括核動力潛艇和飛彈巡洋艦。

俄方文件草案寫道,蘇丹政府將免費提供土地供俄方使用,俄方有權使用蘇丹多個機場和港口運送後勤基地所需武器、彈藥和其他裝備。蘇丹方面則有權在與俄方授權機構達成協議後使用停泊區。

▲ 2019年10月24日,在俄羅斯索契,俄總統普京(中)與南非總統拉馬福薩握手。| 新華社

俄羅斯正在重返非洲,重返印度洋

蘇丹位於非洲東北部、紅海沿岸,國土面積188.6萬平方公裡,為非洲面積第3大國,佔據了非常重要的軍事地理位置。俄羅斯此番建立的海軍物資保障點位於紅海沿岸,紅海是連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並通往印度洋。

塔斯社稱,2017年11月,時任蘇丹總統奧馬爾·巴希爾訪問莫斯科期間,雙方就俄羅斯協助蘇丹武裝部隊現代化達成協議。巴希爾當時還表示,有興趣與莫斯科討論使用紅海基地的問題。

2019年5月,俄、蘇間一項為期7年的雙邊軍事合作協定生效。協定特別規定,「雙方就軍事和政治問題以及國際安全問題交換意見、加強互信」。同年10月,首屆俄非峰會在索契舉行,俄羅斯與50多位非洲國家政要討論加強在經濟和安全領域的合作。德新社報導稱,會後俄軍方與多個非洲國家達成合作協議,承諾向後者提供武器和技術,並多次向非洲國家派遣軍事專家。

《消息報》稱,這些舉動表明,俄羅斯正在重返非洲,重返印度洋。該報認為,歐洲國家早在19世紀就主導了這一地區,俄羅斯海軍進入印度洋的時間較晚。但二戰改變了這一形勢,當時的蘇聯在成為全球大國後也涉足該地區,但是與大西洋和太平洋不同,印度洋並非美蘇冷戰的前線,雙方競爭的烈度相對較小。

蘇聯解體後,隨著俄羅斯自身實力式微和全球戰略收縮,非洲一度並非俄羅斯外交布局的重點區域。不過俄聯邦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伊利亞·克拉姆尼克認為,此次俄羅斯在非洲重獲軍事立足點,可以被看做重返非洲的重要舉措,而且由於其海軍基礎設施發達,他認為俄羅斯能夠在該地區站穩腳跟。

作者:劉暢

責任編輯:宋琤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讓艦隊重返蘇聯時代強勢地位」:俄專家評論俄羅斯海軍在蘇丹建立...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17日報導稱,針對俄羅斯海軍將在非洲國家蘇丹建立海軍基地一事,俄羅斯專家科斯京發表評論稱,俄方此舉旨在讓本國艦隊重返蘇聯海軍時期的強勢地位。
  • 俄羅斯為何在蘇丹建立海軍基地
    俄羅斯戰艦將重返非洲據俄塔社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當地時間11月16日正式籤署了一項命令,批准俄羅斯海軍在蘇丹建立「艦艇後勤和支持設施」。這是1991年以來俄羅斯首次在非洲大陸建立常備軍事設施,也是該國繼敘利亞塔爾圖斯港之後的第二個海外軍港。
  • 俄將在蘇丹建立海軍基地,軍事專家:系恢復蘇聯解體丟失影響的措施
    (觀察者網訊)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批准與蘇丹就設立俄海軍後勤保障點籤署協議。11月17日,俄衛星通訊社報導稱,俄羅斯專家科斯京表示,此舉意味著俄羅斯艦隊將返回蘇聯海軍曾經有強勢地位的地方。報導說,科斯京在為《軍事工業信使》刊物撰寫的文章中表示:「俄羅斯,雖然被認為是蘇聯的合法繼承者,但是丟失了蘇聯在中東以及非洲的所有的海軍基地。當今我們只在敘利亞的塔爾圖斯擁有海軍物資技術保障點。」「我們的海軍再次返回每個人都熟悉蘇聯海軍軍旗的地方。蘇聯曾在紅海達赫拉克群島設立海軍基地,後來於1991年關閉。」文章寫道。
  • 趁美國亂成一鍋粥,俄羅斯果斷出手,將在蘇丹建立海軍基地
    據環球時報報導,俄羅斯正式與蘇丹籤署協議,蘇丹允許俄羅斯在其境內設立俄海軍後勤保障點,這樣一來,俄海軍將在紅海擁有可靠的海軍停泊點。趁著美國總統大選仍在混亂之中,權力交接不明,川普一門心思想翻盤,無力顧及俄羅斯;拜登只是勝選,還沒走馬上任,只能幹著急卻沒權力管。普京抓住美國這一「權力空窗期」,迅速出手,取得成果。
  • 俄羅斯為何在蘇丹設立海軍基地
    冷戰期間,蘇丹曾與蘇聯保持著長期的軍事和政治合作,蘇聯在紅海地區設立過軍事基地。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政治、外交、經濟和軍事均無力維繫全球性的基地網絡,同時,其國家安全戰略和外交戰略大幅收縮,以周邊的獨立國協國家為最高優先級地區。在此背景下,俄羅斯與蘇丹關係一度淡化。  設立海外基地可視為俄羅斯應對西方的戰略進攻性舉措。
  • 布點蘇丹:俄欲「重返印度洋」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非洲設立的首個海軍基地,也是繼敘利亞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後,俄羅斯在蘇聯地區外的第二個海軍基地。有分析認為,近年來,隨著美國不斷深化其在印度洋地區的軍事部署,俄羅斯在蘇丹建立海軍基地,不排除為未來與美國在印度洋地區的戰略博弈提前布局。
  • 30年後,俄羅斯海軍將重返紅海!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或將現身
    在這個地區,俄羅斯人也想加強投射能力,近期,他們和蘇丹籤訂建立海軍後勤保障中心的協議,這意味著,在離開30年之後,俄海軍將重返這一海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聯邦日前頒布了一項決議稱,俄計劃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保障中心,文件經與俄國防部、外交部和蘇丹方面協調,已提交普京總統籤署,根據協議草案,俄軍將在基地部署不超過4艘戰艦,基地人數控制在300人以下,有消息稱,蘇丹將免費提供基地用地,這和同樣位於「非洲之角」的吉布地向美中法日等國租賃軍事基地,有一定區別。
  • 繼中國海外海軍補給基地建立,俄羅斯也在該戰略要地建立軍事基地
    美國在海外有近400個海外軍事基地遍布全球世界,俄羅斯卻僅有12個海外軍事基地。遙想當年,美蘇冷戰之際,蘇聯的海外軍事基地之多也曾讓美國一度眼紅,結果現在,美軍的海外基地成為令中俄等多國頭疼的存在。對此,美國《防務新聞》曾發表文章表示俄羅斯向在吉布地建立海軍補給基地,但是吉布地先與中國籤署協議後,一直未與與俄羅斯籤署協議。俄羅斯苦尋無果之際,今年地處紅海的蘇丹向俄羅斯遞出了橄欖枝,同意俄羅斯海軍在該地區駐軍建立補給基地,雙方協議在近日達成之際,俄羅斯防務評論員高興地稱此次海軍基地的建立是俄羅斯「重返世界海洋」之舉。
  • 時隔43年,俄羅斯海軍重返戰略要地,對中國來說同樣意義重大
    作者:書南/編輯:弘文全文882字,閱讀約需2分鐘在蘇聯時期,其海軍力量相當強大,是可以和美國海軍一較高下的存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聯最終解體,俄羅斯的海軍已經沒有往日那般犀利,但近期,在時隔43年之後,俄羅斯海軍重返戰略要地紅海,這標誌著俄羅斯海軍又開始準備重現輝煌了,而對中國來說這同樣意義重大。
  • 俄羅斯下出一手妙棋!直接「殺入」了中東後院,美國罕見陷入沉默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俄羅斯宣布,將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基地,讓俄羅斯海軍能夠進行補給和維修。俄媒指出,這一後勤基地能容納4艘軍艦和300名士兵。專家指出,這不僅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非洲建立的首個海軍基地,也是敘利亞塔爾圖斯海軍基地之後,俄軍在蘇聯之外的地區建立的第二個基地。專家強調,俄羅斯此舉直接殺入中東"後院",是針對美國提前進行布局。根據俄羅斯與蘇丹籤署的草案,蘇丹同意在靠近蘇丹港的領土,為俄羅斯海軍建立後勤基地。
  • 外媒:俄羅斯申請在6個非洲國家建立軍事基地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馬巖】據「防務世界」網站8月4日報導,俄羅斯已經申請在埃及、中非共和國、厄利垂亞、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和蘇丹6個非洲國家建立軍事基地。報導援引德國《圖片報》的文章稱,2015年以來,俄羅斯與21個非洲國家籤訂了軍事合作協議,而在此之前,俄羅斯僅與4個非洲國家有合作協議。
  • 瑞典聯手美國施壓俄羅斯,普京直接看穿:命令俄軍在非洲建基地
    但美國為了所謂的「美國優先」政策,並非僅僅將中國視作敵對勢力。就在此前,美國官方還宣布,中國與俄羅斯同時被視作美國最大的戰略對手。為了遏制俄羅斯,美國也在歐洲地區大肆部署飛彈,同時,也拉攏其他勢力來對俄羅斯施壓。
  • 「重點部署,順理成章」——俄海軍正「重返世界大洋」
    據俄媒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於2020年11月16日正式籤署了一項命令,同意俄羅斯與蘇丹就在蘇丹境內設立俄海軍後勤保障點籤署協議。 蘇聯解體後,作為「合法繼承者」的俄羅斯,一度丟失了在中東以及非洲地區的所有軍事基地。除了原蘇聯國家外,僅在敘利亞塔爾圖斯保留一個海軍物資技術保障點。
  • 觀察|俄在蘇丹建軍事基地,「北極熊」全球基地布局逐步復甦
    俄羅斯政府近期此頒布了一項關於計劃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保障中心的決議,目前該決議已獲得俄總統普京的認可。按照決議的內容,俄羅斯聯邦武裝力量將在蘇丹建立一座可容納4艘艦艇和300名人員的海軍基地,並具備部署核動力艦船的能力。協議規定,俄羅斯將被允許通過基地轉移所需的「任何軍事裝備、彈藥、設備與材料」。
  • 30年後,俄羅斯海軍將重新君臨紅海!基洛夫級核巨艦將現身
    但是這一切都停止在了蘇聯解體的那一刻,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海軍也分崩離析,俄羅斯海軍雖然繼承了蘇聯海軍大部分遺產,但是由於自身實力有限,很多強大的戰艦退役的退役,封存的封存,如今的俄羅斯海軍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甚至被迫收縮勢力範圍,將自己的傳統優勢地帶拱手讓人,紅海就是其中之一。
  •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亂象橫生,說是一個非洲國家也毫不違和
    蘇聯解體後的俄羅斯,亂到讓人無法相信這是一個工業革命之後的國家,甚至拋去「俄羅斯」這個背景來看解體後發生的這些亂象,說是一個非洲國家也毫不違和。1.炮打白宮總統召集軍隊炮轟議會,你能想像這是五常之一的國家發生的事情?
  • 海軍補給站錨定蘇丹港 俄時隔20年重返印度洋大棋局
    參考消息網11月18日報導俄羅斯《消息報》網站11月16日發表了題為《去非洲逛逛:在印度洋海岸的軍事存在能給俄羅斯帶來什麼——海軍將在蘇丹港有一個駐泊地》的文章,作者為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阿列克謝·庫普裡亞諾夫。
  • 俄羅斯恢復10大軍事基地,遍布全球
    對於俄羅斯,一直有一種論調。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徹底失去了超級大國地位,雖然在普京的帶領之下,俄羅斯重新成為軍事大國和政治大國,但是長遠來看,這種地位不可持續。
  • 美國撤出非洲後,中土俄全力進入:吉布地、蘇丹、索馬利亞建基地
    蘇丹港口來自俄羅斯方面報導稱,俄羅斯以非常便宜的價格獲得了蘇丹海軍基地:作為一項協議,蘇丹獲得了俄羅斯製造一艘訓練船,俄羅斯還承諾幫助裝備蘇丹軍隊,這將歸結為籤訂新的軍事合同,以及可能從長期儲存庫向蘇丹轉讓武器和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