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俄羅斯海軍將重返紅海!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或將現身

2020-12-16 騰訊網

紅海是連通阿拉伯海和地中海以及蘇伊士運河的戰略水道。在這個地區,俄羅斯人也想加強投射能力,近期,他們和蘇丹籤訂建立海軍後勤保障中心的協議,這意味著,在離開30年之後,俄海軍將重返這一海域。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聯邦日前頒布了一項決議稱,俄計劃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保障中心,文件經與俄國防部、外交部和蘇丹方面協調,已提交普京總統籤署,根據協議草案,俄軍將在基地部署不超過4艘戰艦,基地人數控制在300人以下,有消息稱,蘇丹將免費提供基地用地,這和同樣位於「非洲之角」的吉布地向美中法日等國租賃軍事基地,有一定區別。

圖片:庫茲涅佐夫號和彼得大帝號

俄羅斯在蘇丹建立海軍基地這件事,早已有跡可循。蘇丹本身和俄羅斯關係很親密,去年1月,俄羅斯政府突然批准了與蘇丹有關簡化兩國軍艦入港手續的協議草案,在協議框架下接收國(一般只可能是蘇丹)的領海、內部水域和港口上最多可以同時停泊7艘派遣國軍艦,俄戰艦訪問蘇丹變得極為便捷。

圖片:蘇丹海軍僅有幾艘小艇

值得一提的是,俄聯邦公布的協議草案中提出,基地可停泊「符合核和環境安全標準的核動力軍艦」,讓人極有想像空間。

俄羅斯海軍現有2艘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艦齡較短,擁有強大的對海和對空作戰能力,而「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經過改裝後,前不久剛剛在「北方機械聯合體」船廠大修後下水,未來將改裝新型垂髮,具備使用「口徑-NK」巡航飛彈、「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能力,如果這兩艘戰艦從北方艦隊母港——北莫爾斯克南下到紅海駐泊,對俄海軍在北非、中東投射武力有很大的好處。

圖片:彼得大帝號

蘇丹是東非紅海沿岸重要國家,也是非常重要的產油國。在紅海沿岸,蘇丹最大的港口——蘇丹港,就是極為重要的石油輸出港,蘇丹在紅海的沿岸港口,還有另一個較小的薩瓦金(Suakin)港,這兩大港口被認為是俄羅斯海軍後勤保障中心非常可能的選址範圍。

圖片:蘇丹港

在冷戰時期,蘇聯紅海軍的勢力版圖也曾擴大到非洲,在東非衣索比亞和南部非洲安哥拉,都曾建設有海軍基地,1977年,蘇聯和當時的衣索比亞親蘇政府——門格斯圖合作期間,在埃塞紅海沿岸達赫拉克群島建立了一個小型海軍基地,供過往艦艇短期駐泊,不過在1990年到1991年,厄利垂亞獨立戰爭中,這個群島成為新獨立的厄利垂亞領土,1991年2月,紅海軍在蘇聯大廈倒塌前大半年撤出了這一基地。

圖片:達赫拉克群島上的蘇軍基地

很值得一提的是,30年前,蘇聯海軍曾在紅海打了一仗,成為蘇聯版的「紅海行動」。

80年代末期,當時的厄利垂亞解放陣線武裝分子步步緊逼這個群島,火箭炮、小艇不停的襲擾這個紅海軍的小小據點,蘇聯海軍還曾與解放陣線小艇進行過多次小規模衝突,1990年10月,黑海艦隊一艘格裡沙級小型反潛艦用AK176艦炮,怒射100多發炮彈,摧毀了解放陣線武裝分子兩個炮兵陣地,這裡也是紅海軍最後一戰發生的地點。

圖片:蘇聯登陸艦向達赫拉克群島運送坦克

30年一輪迴,俄羅斯海軍如今依託敘利亞塔爾圖斯港恢復了在地中海的常態部署,還將恢復在紅海的軍事存在,借用《功夫足球》一句臺詞:「感覺他們都回來了」!

相關焦點

  • 30年後,俄羅斯海軍將重新君臨紅海!基洛夫級核巨艦將現身
    但是這一切都停止在了蘇聯解體的那一刻,蘇聯解體後,強大的蘇聯海軍也分崩離析,俄羅斯海軍雖然繼承了蘇聯海軍大部分遺產,但是由於自身實力有限,很多強大的戰艦退役的退役,封存的封存,如今的俄羅斯海軍早已不復當年的榮光,甚至被迫收縮勢力範圍,將自己的傳統優勢地帶拱手讓人,紅海就是其中之一。
  • 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目前,俄羅斯繼承了冷戰時期超級大國前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俄羅斯海軍也是世界頂級海軍之一。它不僅有一艘現役航空母艦,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蘇聯紅海軍的輝煌,即便當下仍然威風凜凜
    冷戰時期,為了與美國爭霸海洋,蘇聯紅海軍就發展了滿載排水量高達2.6萬噸,擁有遠中近各類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反潛飛彈將近500枚的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級。此艦有「武庫艦」的稱號,在蘇聯紅海軍服役時,西方海軍就將其定性為「戰列巡洋艦」,意味著這是一型比巡洋艦更厲害,噸位和作戰能力接近戰列艦的大型水面艦艇,堪稱蘇聯紅海軍最後的輝煌。
  • 紅色帝國的巨獸:基洛夫級巡洋艦到底有多大
    彼得大帝號是俄羅斯除航母以外的最大水面作戰艦艇,也是唯一現役的核動力巡洋艦。在此圖中,大家可以清楚地對比基洛夫級巡洋艦的艦首比兩層小樓高出多少。正在廠裡進行維修的基洛夫級巡洋艦。這麼大的巡洋艦有1600個船艙。其中包括,140個單人或雙人間的軍官和士官住艙、30個軍士和水兵住艙(每間可供6-30人居住)。全艦有220個門廊、49條走廊,總長度近20千米。
  • 俄羅斯海軍基洛夫級巡洋艦升級後下水,帶176枚飛彈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在各國現役主力戰艦中,除了美國和法國的核航母之外,俄羅斯的1144型「海鷹」級(北約稱「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是唯一的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4艘同型艦中,只有「彼得大帝」號在服役
  • 紅色帝國的遺產——基洛夫級巡洋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是蘇聯乃至全世界僅次於航空母艦的最大型軍艦,也是目前全球唯一排水量超過兩萬噸及使用核動力的非航母水面艦艇。基洛夫級的大小已經接近二戰時代的戰列艦,所以也被西方稱為戰列巡洋艦,排水量和武器火力類似戰列艦但是任務和角色跟巡洋艦相同,蘇聯方面統一稱之為 "重型核子飛彈巡洋艦"。在美國海軍曾操作過的艦隻中,唯一與之噸位及功能相近的,是長灘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不過早已退役多年的該艦滿載排水量只有一萬七千多噸,且設計和建造的年代要早得多。
  •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滿載排水高達2.8萬噸,載500枚飛彈
    冷戰期間,蘇聯海軍為了對抗強大的美國海軍,曾經研發建造了一款"海上核巨獸"——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滿載排水量高達2.8萬噸的"基洛夫"級儼然是戰列艦的規模,但在火力方面更為出眾。可以攜帶500枚飛彈的"基洛夫"充分凸顯出了俄羅斯"武庫艦"的設計理念,其火力強度堪稱世界最強。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海軍現役僅有的一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經過一系列升級改裝後,即將重現江湖。首先來說,"基洛夫"級的誕生與冷戰時期"古巴飛彈危機"息息相關。
  • 美專家:「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升級後,或將成全球最強戰艦!
    (北方艦隊)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日前援引美國《福布斯》雜誌刊登的軍事專家薩頓的文章稱,俄羅斯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在經過全新升級和改裝之後會變得更加強大。薩頓確信,在升級後它將有可能成為全世界"最強大"的水面作戰艦艇。事實上,稱之"最強大"並不一定屬實,但是基洛夫級巡洋艦的確有很強的實力。
  • 「核海獸」復出——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除此之外,俄海軍現役序列中還保留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上世紀60年代初,古巴飛彈危機使得蘇聯海軍意識到必須擁有一型具備強大作戰能力和遠洋航行能力的大型巡洋艦,可遂行艦隊防空、反艦和反潛作戰任務。1960年7月,新型核動力巡洋艦的設計草圖獲批准。1974年3月27日,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開工建造,1980年12月交付蘇聯海軍。
  • 蘇聯紅軍的輝煌—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
    艦長250米,寬28.5米,航速30餘節,擁有700餘名海軍官兵龐大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不僅代表了蘇聯紅海軍的形象,更是有效的海上大型作戰平臺,當其出現在海上時,可謂不怒而威。 基洛夫級從第二艘「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開始,裝備了SA-N-9垂直發射近程防空飛彈(陸軍型SA-15「道爾」飛彈的艦載版),在艦體前、後各設有2座垂直發射裝置,共備彈128枚,SA-N-9近程防空飛彈屬於俄羅斯新型防空飛彈,用於取代SA-N-4艦空飛彈。
  • 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升級...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除此之外,俄海軍現役序列中還保留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上世紀60年代初,古巴飛彈危機使得蘇聯海軍意識到必須擁有一型具備強大作戰能力和遠洋航行能力的大型巡洋艦,可遂行艦隊防空、反艦和反潛作戰任務。1960年7月,新型核動力巡洋艦的設計草圖獲批准。1974年3月27日,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開工建造,1980年12月交付蘇聯海軍。
  • 美媒:俄羅斯正在維修第二艘基洛夫級巡洋艦 將成最強大水面戰鬥艦艇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8月17日文章稱,俄羅斯正打算讓蘇聯海軍最大、最強大的艦艇之一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巡洋艦回到俄羅斯海軍序列。報導稱俄羅斯對該艦進行休整後,正準備改裝並再次出海。納希莫夫號將經歷一些現代化,這些現代化升級將讓這艘大型船隻繼續服役,並具備擊沉其他船隻的能力。一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重新服役,它將成為俄羅斯兩艘核動力基洛夫級巡洋艦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面戰鬥艦艇。 報導稱,就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而言,巡洋艦的主要反艦武器是P-700反艦飛彈。
  • 比航母還貴的美軍核動力巡洋艦,比蘇聯基洛夫級早生20年
    長灘號巡洋艦不僅是全世界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還是二戰後美國建造的第一型巡洋艦,也是全世界第一艘裝備區域防空且取得實際戰績的巡洋艦。長灘號巡洋艦採用鸚鵡螺號同款的C1W壓水式反應堆。航速達到30節。作為核動力水面戰艦,長灘號的數據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相比之下與之規模差異不大的同級基洛夫號,要晚上20年才生產出來。
  • 史前巨獸即將回歸,基洛夫級巡洋艦重出江湖,俄海軍又添一員大將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都認為俄羅斯缺少大型艦艇,尤其是自蘇聯解體後便再也沒有建造過大型軍艦,就在最近,一張衛星圖片顯示,俄羅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中有一艘船塢重新注水,這艘即將重歸海洋的艦艇就是基洛夫級巡洋艦-加裡寧號。
  • 已經服役20年,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能上戰場嗎
    古巴飛彈危機之後,蘇聯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畢竟,沒有強大的遠洋艦隊,蘇聯就無法自如地展示國家意志,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開始建造「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核動力巡洋艦一共建造了四艘,不過,目前在役的僅有一艘「彼得大帝」號,憑藉著2.6萬噸的排水量,「彼得大帝」號成為了俄羅斯海軍內部的主力艦。然而,作為一艘服役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艦艇,「彼得大帝」號已經不符合大國海軍的發展潮流了。
  • 蘇聯造艦巔峰之作:基洛夫核動力巡洋艦,憑啥被稱為航母殺手?
    「基洛夫」級巡洋艦(Kirov class cruiser)是蘇聯於20世紀70年代開工建造的大型核動力巡洋艦,一共建造了4艘。該級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巡洋艦,也是世界上唯一排水量超過20000噸及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
  • 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很多國人對俄羅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心懷鄙薄之意,說人家艦上電子落後了,武器落後了!我真的不敢苟同!更有許多國人因為我們有了055,從而對俄羅斯的基洛夫大出嘲諷之語,說人家的軍艦已經是過氣產品,跟現代的艦艇相比起來,已經不是同一量級的產品。
  • 曾經的伏龍芝——拉扎耶夫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伏龍芝號核動力巡洋艦屬於是前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一艘,標準排水量1925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最高航速30節 ,是20世紀80年代首屈一指的現代裝有電子作戰系統的巡洋艦。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是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
  • 再戰三十年!俄海軍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號完成升級,重返部隊服役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3日的消息稱,俄海軍光榮級巡洋艦"莫斯科"號已經完成大修和升級,並將會於近期重返俄海軍服役。莫斯科號飛彈巡洋艦於1982年建成並交付當時的蘇聯海軍服役,如今服役期已經38年,是一艘不折不扣的老爺艦。
  •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前Su聯」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研製的一款核動力水面艦艇「基洛夫級」巡洋艦的4號艦。這一級別的核動力巡洋艦,也是目前世界上除航母之外噸位最為龐大的水面艦艇,其在海上作戰力量的地位也僅次於航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