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服役20年,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能上戰場嗎

2020-12-23 芊微防務觀察

冷戰前期,由於輕視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的作用,蘇聯吃了不少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巴飛彈危機,當美國的艦隊將古巴團團圍住的時候,缺乏遠洋作戰能力的蘇聯海軍只能幹瞪眼,無法採取有效措施。古巴飛彈危機之後,蘇聯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畢竟,沒有強大的遠洋艦隊,蘇聯就無法自如地展示國家意志,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開始建造「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核動力巡洋艦一共建造了四艘,不過,目前在役的僅有一艘「彼得大帝」號,憑藉著2.6萬噸的排水量,「彼得大帝」號成為了俄羅斯海軍內部的主力艦。然而,作為一艘服役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艦艇,「彼得大帝」號已經不符合大國海軍的發展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四號艦,由於蘇聯在「彼得大帝」號建造期間解體,該艦的建造過程並不順利,「彼得大帝」號於1989年下水,直到1998年,「彼得大帝」號才算具備了作戰能力,也是在這一年,「彼得大帝」號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彼得大帝」號艦體全長250.1米,寬28.5米,吃水7.8米,標準排水量2.4萬噸,滿載排水量2.6萬噸,是當今最大的現役巡洋艦。「彼得大帝」號裝有2座kn-3核反應堆,最大航速32節,自持力為60天。數量龐大的飛彈是「彼得大帝」號的特色,該艦裝備了數百枚飛彈,其中包括20枚「花崗巖」反艦飛彈、96枚SA-N-6中程防空飛彈、128枚SA-N-9近程防空飛彈等,具備強悍的反艦與防空火力。不得不承認,憑藉著艦上的飛彈,「彼得大帝」號就足以對敵方的航母編隊造成巨大的威脅,不過,隨著防空武器的發展,「彼得大帝」號對航母編隊的威脅越來越小,研製於冷戰時期的「花崗巖」反艦飛彈越來越難擊穿現代大國海軍的防空網。

同時,由於上層建築雜亂無章,「彼得大帝」號的雷達特徵十分明顯,在這個強調艦艇隱身性能的時代,「彼得大帝」號顯然更容易被敵方提前發現,從而在己方發起打擊前被敵方搶先進攻。更尷尬的是,作為一款研製於八十年代的艦艇,「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雷達和其他艦載電子設備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美國等國的盾艦,在055萬噸大驅、「伯克」級驅逐艦面前,「彼得大帝」號就是一艘耳不聰、目不明的老艦,除了核動力裝置與巨大的排水量,在其他方面,「彼得大帝」號已經很難超過新銳艦艇了。

俄羅斯當然也明白「彼得大帝」號存在的問題,實際上,早在數年前,俄羅斯就已經開始了對「基洛夫」級三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現代化升級,具體內容包括換裝電子設備、用「鋯石」高超音速反艦飛彈替換「花崗巖」反艦飛彈。俄羅斯計劃在完成了該艦的升級工作後,對「彼得大帝」號進行相同的升級。然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升級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缺乏建造大型水面艦艇的經驗,蘇聯時期,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在烏克蘭進行,因此,俄羅斯境內缺乏相應的船廠和人才。現如今,俄羅斯依舊沒有完成「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的現代化升級,考慮到俄羅斯現役的「基洛夫」級僅有一艘「彼得大帝」號,在「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完成升級之前,「彼得大帝」號還需要留在海軍威懾潛在對手,無法進行現代化升級。

相關焦點

  • 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目前,俄羅斯繼承了冷戰時期超級大國前蘇聯的大部分軍事力量,俄羅斯海軍也是世界頂級海軍之一。它不僅有一艘現役航空母艦,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前Su聯」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研製的一款核動力水面艦艇「基洛夫級」巡洋艦的4號艦。這一級別的核動力巡洋艦,也是目前世界上除航母之外噸位最為龐大的水面艦艇,其在海上作戰力量的地位也僅次於航母而已。
  •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這麼落後,俄羅斯為何不拆了它?
    現在,在俄羅斯海軍之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雖然在噸位上跟航母、兩棲攻擊艦沒法比,但也是除這兩者以外最大噸位的水面戰艦了。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生產出來的軍艦,同時也是前蘇聯留給俄羅斯的遺產,這麼看來的話,這艘巡洋艦目前也算是高齡戰將了,在海水的侵蝕下,其內部可能已經出現了損壞,而其中彼得大帝巡洋艦最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一點就是它上面裝備的落後的雷達系統。
  • 吐槽系列8:捨不得扔的武庫艦,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除了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中就它噸位最大;除了現役的核動力航母,作戰艦艇用上核動力的就它一根獨苗,沒有之一。這是世人給俄羅斯彼得大帝號巡洋艦貼的標籤。一條艦撐起了一支艦隊,滿載兩萬六千噸超級巨獸,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可以搭載各型飛彈五百枚,一艦可以滅一國,簡直就是縱橫四海的的武器庫。
  • 俄北方艦隊軍演,「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再亮獠牙
    前言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9日報導,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在俄空天軍圖-22M3戰略轟炸機的支援下,出動「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發射「花崗巖」反艦巡航飛彈和「火山」反艦巡航飛彈對模擬假想敵海軍編隊進行打擊。
  • 俄羅斯核動力巡洋艦,一艘可帶500枚飛彈!
    說道核動力艦船,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航母,又或者是潛艇,畢竟作為海軍中最牛的幾件裝備,它們的曝光率還是非常高的,但是你知道嗎,在海軍中,除了核動力航母以及核動力潛艇之外,其實巡洋艦也能用核動力驅動。而且在最巔峰的時候,這種用核動力驅動的巡洋艦,曾多達13艘。
  • 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很多國人對俄羅斯的基洛夫級巡洋艦心懷鄙薄之意,說人家艦上電子落後了,武器落後了!我真的不敢苟同!更有許多國人因為我們有了055,從而對俄羅斯的基洛夫大出嘲諷之語,說人家的軍艦已經是過氣產品,跟現代的艦艇相比起來,已經不是同一量級的產品。
  • 曾經的伏龍芝——拉扎耶夫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伏龍芝號核動力巡洋艦屬於是前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一艘,標準排水量1925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最高航速30節 ,是20世紀80年代首屈一指的現代裝有電子作戰系統的巡洋艦。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是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
  • 最後的戰列巡洋艦!彼得大帝年久失修,戰力堪憂
    「基洛夫」級巡洋艦蘇聯內部官方代號為1144型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綽號"海鷹",「基洛夫」這個名字其實是北約組織起的代號而已。該級艦滿排2.5萬噸以上裝備四百多單元的垂髮裝置,火力之強無出其右。由於技術問題該級艦的建造周期長達近30年,見證了蘇聯紅海軍發展衰亡的全過程。
  • 全球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攜帶數百枚飛彈,最大排水量2.8萬噸
    F-22戰機的地位,正逐漸被F-35戰機取代,F-35戰機地位的提升,說明現代技術將取代「經典」,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命運又將何去何從。上世紀90年代服役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其曾是90年代的經典,該艘軍艦距離服役,已經過去了20多年的時間,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否依舊能夠算上「經典」。
  • 蘇聯造艦巔峰之作:基洛夫核動力巡洋艦,憑啥被稱為航母殺手?
    「基洛夫」級巡洋艦(Kirov class cruiser)是蘇聯於20世紀70年代開工建造的大型核動力巡洋艦,一共建造了4艘。該級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巡洋艦,也是世界上唯一排水量超過20000噸及使用核動力的現役巡洋艦。
  • 北海巨獸:俄海軍核動力巡洋艦出港演習,飛彈命中400公裡外目標
    環球網7月10日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稱,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於前一天(9日)出動包括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在內的30多艘各型艦艇,在巴倫支海舉行大規模海上演習。彼得大帝號飛彈巡洋艦是蘇聯時代設計並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中的4號艦,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原本計劃建造12艘,但是在蘇聯解體前僅完工3艘,4號艦彼得大帝號是在蘇聯解體後,經過多方協調,才最終完成建造的一艘蘇聯的"遺腹子",而其他8艘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則因為蘇聯解體而全部遭到取消。
  • 美海軍二戰後造了多少巡洋艦,核動力型號多數量少
    美海軍二戰後造了多少巡洋艦,核動力型號多數量少 以廣義上來看,大型巡洋艦(也就是戰列巡洋艦)、重巡洋艦、 自20世紀60年代,美國海軍開始發展新的巡洋艦,總計數量達到了54艘,其中數量最多的是現在還服役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數量達到了27艘,佔據了一半的規模。
  • 比航母還貴的美軍核動力巡洋艦,比蘇聯基洛夫級早生20年
    20世紀五十年代,在核動力大放異彩之時,先後出現了多種核動力潛艇,然而水面戰艦對於核動力的應用並沒有潛艇應用的廣泛。截至當時為止,也只有美國5個型號的核動力巡洋艦型號。總建造核動力水面戰艦規模也只有26艘。其中美國建造的長灘號巡洋艦則是全球第一艘核動力巡洋艦,也是全世界第一艘配備區域防空的軍艦。
  • 「核海獸」復出——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目前,俄海軍僅有一艘「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和一艘「彼得大帝」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以及3艘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這也是這支蘇聯海軍後裔能拿得出手的最強武力了。除此之外,俄海軍現役序列中還保留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 為何不再建造核動力巡洋艦,美國告你答案,俄羅斯實屬無奈
    核動力海軍艦隊一直是各國海軍力量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大力建設核動力航母和核動力潛艇的時候,為什麼沒有國家去建造核動力巡洋艦呢?為何俄羅斯又在2019年宣布「基洛級」核動力巡洋艦重新服役呢?核動力推進裝置的應用和停止1955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號服役,這是核動力推進裝置第一次成功運用於軍事武器的建造。
  • 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升級...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目前,俄海軍僅有一艘「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和一艘「彼得大帝」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以及3艘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這也是這支蘇聯海軍後裔能拿得出手的最強武力了。除此之外,俄海軍現役序列中還保留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 俄羅斯暫停開發大型軍艦,莫斯科號巡洋艦大修後繼續服役
    圖為俄海軍光榮級巡洋艦3號艦瓦良格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北方設計局已經暫停了領袖級萬噸驅逐艦的研發。該項目之前已經研發了兩年,此刻很有可能因為國際油價走低所帶來的財政問題而被叫停。這意味著俄海軍的大艦夢再一次擱淺。而作為應對,俄海軍的光榮級巡洋艦首艦莫斯科號終於完成了大修,將於5月9日勝利紀念日再次進入黑海艦隊服役。
  • 俄海軍核動力巡洋艦將升級改造,恐成為水面艦艇編隊「航母殺手」
    作為了一個擁有世界上最大領土和最多核武器的國家,俄羅斯一直在謀求更高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但不像空天軍和陸軍還保有大量裝備,俄海軍自從蘇聯解體之後一直處於萎縮狀態,尤其是大型水面艦艇的補充遲遲無法到位,使得俄羅斯海軍在面對美國海軍挑釁的時候多少顯得力不從心。作為少數幾艘俄海軍大型水面艦之一,也是俄海軍北方艦隊旗艦。更是目前世界上服役的唯一一型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俄羅斯水面力量的一面旗幟。近年來,有關彼得大帝號進行大修升級的消息接連不斷,它到底情況如何?
  • 攜載500枚飛彈,世界最強巡洋艦兩年後服役,連美國航母都甘拜下風
    如最早設計於1968年的四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可攜載共計500枚各式飛彈,最大排水量高達24300噸。即使放在當今世界的海軍中,也仍然是僅次於航母的存在。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之所以有如此數據,是因為在上個世紀60年代。發生的「古巴飛彈」危機事件,讓一直忽視發展海軍的蘇聯當局產生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