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北方艦隊軍演,「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再亮獠牙

2020-12-23 冬雨AK

前言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9日報導,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在俄空天軍圖-22M3戰略轟炸機的支援下,出動「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發射「花崗巖」反艦巡航飛彈和「火山」反艦巡航飛彈對模擬假想敵海軍編隊進行打擊。「彼得大帝級」號這艘「海上巨獸」再次亮出自己的獠牙

最後的海上堡壘

巡洋艦是海軍大型水面戰鬥艦艇,主要用於遠洋作戰,具有多種作戰能力。通常用於掩護航空母艦編隊和其他艦艇編隊,保衛已方或破壞敵方的海上交通線,攻擊敵方艦艇、基地、港口和岸上目標,在登陸作戰中提供火力支援,擔負海上編隊指揮艦等。

在「巨艦大炮主義」時代,號稱「海上戰鬥堡壘」的巡洋艦與戰列艦並駕齊驅,風光一時。二戰前後,巡洋艦曾獲得較大的發展。但航空母艦在大戰中以無可爭辯的事實奠定了自己的海上霸主地位,並最終淘汰了戰列艦。在其後半個多世紀裡,航空母艦一直在海上戰場獨領風騷,成為海上強權的重要標誌。

大戰硝煙初散之際,曾與戰列艦形影相伴充當其「貼身侍衛」的巡洋艦也如同戰列艦一般英雄遲暮。各主要國家海軍的大批巡洋艦陸續退出現役,巡洋艦家族呈現出日薄西山的低落景觀。然而,隨著冷戰的興起,巡洋艦獲得了新的發展機會。50年代以後,艦載飛彈和核動力推進系統先後用於巡洋艦,使其得以徹底改頭換面。

冷戰時期,世界頭號海軍強國美國倚仗龐大的航母戰鬥群,與蘇聯爭奪海上勢力範圍。而蘇聯則把海軍發展重點放在了以飛彈核潛艇為主的水下攻擊力量上,一直沒有重視航母。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海軍大力發展巡洋艦,以彌補水面實力的不足。50年代末以來,蘇聯海軍先後設計建造了6種型號的飛彈巡洋艦,分別是「肯達級」、「克列斯塔Ⅰ」級、「克列斯塔Ⅱ」級、「卡拉」級、「基洛夫」級、「光榮級」,而「彼得大帝號」屬於「基洛夫」級4號艦,它也是俄羅斯海軍建造的最後一艘巡洋艦,稱之為俄海軍巡洋艦家族中最後的寵兒一定不過分。

世界之最

「彼得大帝號」由波羅的海造船廠在1986年4月25日開工建造,1989年4月29日下水。由於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低迷,因此直到1998年4月19日才正式服役,加入俄海軍北方艦隊,擔任旗艦。它是俄海軍中僅次於「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最大水面戰艦,也是世界上艦載武器裝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

從1974年首艦開工到1998年最後一艘服役,4艘「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的建造歷時23年。在此期間,軍方和研製部門對設計方案作過許多改進,後續艦的艦載武器系統日益先進。當時的「彼得大帝」號代表了那個時代世界軍用艦船的先進水平。其技術水平之高,艦載武器裝備型號之齊全和數量之多,作戰能力之強,在同類艦中首屈一指。

「彼得大帝」號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艦長252米,寬28.5米,吃水深9.1米,其主動力裝置為自動化核動力系統,包括2座核反應堆和2臺汽輪機驅動系統,每臺功率達7萬馬力,可確保最大巡航速度達到30節以上,續航力為15萬海裡。另外,還配備2座燃油蒸汽鍋爐充當輔助動力系統,可在核反應堆關閉時提供17節航速,並可靠艦載燃料航行1600公裡。該艦可以在無海外基地補給的情況下,遂行遠洋作戰任務。

不可小視的攻擊能力

彼得大帝」號最引人注目之處,在於它的艦載武器系統。於它的艦載武器系統。各種對海、對空、對潛、對岸作戰系統齊全,並且載彈量大,裝備400餘枚各種型號飛彈,因此贏得了「武庫艦」的美稱。作為名副其實的「海上飛彈庫」,「彼得大帝」號無疑是世界上火力最強的一級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的主要反艦武器系統是SS-N-19「花崗巖」超音速反艦巡航飛彈,它射程為55~550公裡,彈長不足11米,彈徑0.9米左右,翼展(摺疊/打開)1.6/2.6米,發射重量5~7噸,常規戰鬥部重1噸。動力裝置為1臺渦噴發動機和2臺固體火箭助推器,巡航速度超過2.5馬赫,巡航高度70米,末段為10-20米。採用慣性制導+中繼指令制導+主動雷達/紅外尋的複合制導系統,命中精度高。艦載火控系統可從目標定位系統獲取數據,對反艦飛彈進行全程控制,實現超視距攻擊。升級後的「彼得大帝號」

對於來自「水下殺手」的威脅,「彼得大帝」號配備了先進的綜合反潛作戰系統。水下探測裝置是由艦殼聲納和拖曳式聲納組成的自動化聲納系統,配備反潛直升機、反潛飛彈、深彈發射器,形成了由遠到近的多層反潛火力。

在現代戰爭中,水面戰艦面臨的首要威脅主要來自空中,各種空、海、陸基平臺發射的高精度反艦飛彈。而對於重型巡洋艦這樣龐大的遠洋戰艦。如何在脫離己方航空兵的掩護下,組織對空防禦是重中之重。「彼得大帝號」裝備了多種防空武器,形成了遠、中、近三層防空火力網。負責遠程防空的是艦載SA-N-6防空飛彈系統,它的射程近90公裡,射高25米-27公裡,,垂直發射裝置可依此發射12枚,同時應對6個來襲目標。中程防空主要是由裝備SA-N-9防空飛彈系統,射程12公裡,反應時間短,抗幹擾能力強。近程防空主要是由SA-N-4防空飛彈和6座CADS-N-1近防系統來完成。

性能已經落伍,但並非沒有用武之地

從戰艦火力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確實世界首屈一指,可實際上,該型艦已經落伍了。首先,它老舊的設計思想,艦體表面建築、天線林立,完全沒有考慮到隱身性能,再加上龐大艦體,在現代遠距離探測雷達面前,是一個巨大的靶子。其次,電子系統落後,尤其是雷達系統,當面對現代化隱身戰機攜帶遠距離反艦飛彈的飽和攻擊時,「彼得大帝號」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現代海戰,最重要的是先敵發現,先敵進攻,以「彼得大帝號」上的雷達探測系統,很難先敵發現,也就談不上先敵進攻了。

「彼得大帝號」目前仍然是俄羅斯海軍最為重要的水面作戰艦艇,其龐大的艦體和巨大的載彈量,仍然能對俄羅斯潛在敵人產生巨大的威懾作用,它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世人的關注,如果俄羅斯能夠投入足夠的資金,進行深度現代化的升級,「彼得大帝號」仍然是一艘令人期待的戰艦。

相關焦點

  •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前Su聯」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研製的一款核動力水面艦艇「基洛夫級」巡洋艦的4號艦。這一級別的核動力巡洋艦,也是目前世界上除航母之外噸位最為龐大的水面艦艇,其在海上作戰力量的地位也僅次於航母而已。
  • 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它不僅有一艘現役航空母艦,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今天,讓我們來看看世界上唯一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基洛夫級巡洋艦「彼得大帝」號!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於1986年4月25日在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1989年4月29日下水,1998年4月19日服役 ,是俄羅斯海軍紅旗北方艦隊旗艦。
  • 吐槽系列8:捨不得扔的武庫艦,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除了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中就它噸位最大;除了現役的核動力航母,作戰艦艇用上核動力的就它一根獨苗,沒有之一。這是世人給俄羅斯彼得大帝號巡洋艦貼的標籤。一條艦撐起了一支艦隊,滿載兩萬六千噸超級巨獸,海上編隊的核心力量,可以搭載各型飛彈五百枚,一艦可以滅一國,簡直就是縱橫四海的的武器庫。
  • 已經服役20年,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能上戰場嗎
    冷戰前期,由於輕視航母等大型水面艦艇的作用,蘇聯吃了不少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古巴飛彈危機,當美國的艦隊將古巴團團圍住的時候,缺乏遠洋作戰能力的蘇聯海軍只能幹瞪眼,無法採取有效措施。古巴飛彈危機之後,蘇聯意識到了海軍的重要性,畢竟,沒有強大的遠洋艦隊,蘇聯就無法自如地展示國家意志,在這樣的背景下,蘇聯開始建造「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核動力巡洋艦一共建造了四艘,不過,目前在役的僅有一艘「彼得大帝」號,憑藉著2.6萬噸的排水量,「彼得大帝」號成為了俄羅斯海軍內部的主力艦。然而,作為一艘服役於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艦艇,「彼得大帝」號已經不符合大國海軍的發展潮流了。
  • 打造可靠的核飛彈「盾」與「劍」俄北方艦隊強化戰力應對北約
    北方艦隊面臨以下主要任務:對侵略國領土發動核攻擊;在大西洋和其他大洋的遼闊海域實施海空和水下行動;開展北極行動;保障俄羅斯北部邊界的對空防禦。它有哪些工具來做這些事呢?資料圖片:俄北方艦隊水面戰艦與潛艇協同航行。(俄國防部官網)資料圖片:俄海軍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 俄北方艦隊在巴倫支海實施飛彈攻擊 擁有一舉摧毀航母群能力
    7月9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羅斯北方艦隊新聞處消息稱,北方艦隊派遣8艘艦船編隊在空天軍圖-22M3戰略轟炸機支援下在巴倫支海向假想敵「航母群」發動飽和飛彈攻擊。
  •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這麼落後,俄羅斯為何不拆了它?
    現在,在俄羅斯海軍之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雖然在噸位上跟航母、兩棲攻擊艦沒法比,但也是除這兩者以外最大噸位的水面戰艦了。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生產出來的軍艦,同時也是前蘇聯留給俄羅斯的遺產,這麼看來的話,這艘巡洋艦目前也算是高齡戰將了,在海水的侵蝕下,其內部可能已經出現了損壞,而其中彼得大帝巡洋艦最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一點就是它上面裝備的落後的雷達系統。
  • 俄罕見出動基洛夫級巡洋艦演習 發射反艦飛彈打擊400公裡外目標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9日報導,俄羅斯北方艦隊新聞處當天發布消息稱,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在俄空天軍圖-22M3戰略轟炸機的支援下,在巴倫支海的演習中對假想敵發動飛彈攻擊。「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在演習中開火射擊報導稱,以「彼得大帝」號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為旗艦的北方艦隊各攻擊部隊對位於巴倫支海的假想敵群實施了飛彈攻擊。消息稱,「花崗巖」反艦巡航飛彈和「火山」反艦巡航飛彈對模擬假想敵海軍編隊的高難度靶標實施打擊,且目標位於最大射程的位置。
  • 「核海獸」復出——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目前,俄海軍僅有一艘「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和一艘「彼得大帝」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以及3艘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這也是這支蘇聯海軍後裔能拿得出手的最強武力了。除此之外,俄海軍現役序列中還保留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 俄海軍「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升級...
    據稱,完工後該艦將成為俄海軍中除航母外,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同時也將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再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傳奇。冷戰產物俄羅斯是傳統的海上強國。目前,俄海軍僅有一艘「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和一艘「彼得大帝」號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以及3艘光榮級飛彈巡洋艦,這也是這支蘇聯海軍後裔能拿得出手的最強武力了。除此之外,俄海軍現役序列中還保留一艘基洛夫級巡洋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 俄軍艦對目標猛烈炮擊,彼得大帝號火力全開,5天發射40多枚飛彈
    在7月7日,俄羅斯的北方艦隊從港口開始出發,這支艦隊有大約30多艘艦艇,準備前往巴倫支海域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和維諾格拉多夫海軍上將反潛驅逐艦,一共派出了20多架戰鬥機,發射了大約40多枚飛彈。也被俄羅斯的海軍上將評為是今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海上演習。
  • 俄羅斯核動力巡洋艦,一艘可帶500枚飛彈!
    說道核動力艦船,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航母,又或者是潛艇,畢竟作為海軍中最牛的幾件裝備,它們的曝光率還是非常高的,但是你知道嗎,在海軍中,除了核動力航母以及核動力潛艇之外,其實巡洋艦也能用核動力驅動。而且在最巔峰的時候,這種用核動力驅動的巡洋艦,曾多達13艘。
  • 北海巨獸:俄海軍核動力巡洋艦出港演習,飛彈命中400公裡外目標
    環球網7月10日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稱,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於前一天(9日)出動包括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彼得大帝"號在內的30多艘各型艦艇,在巴倫支海舉行大規模海上演習。在演習中,彼得大帝號發射了艦載重型反艦飛彈,飛彈準確命中了400公裡以外的目標,顯示了彼得大帝號依然強大的作戰能力。
  • 美英戰艦闖進俄後院,光榮級巡洋艦直接攔路警告
    俄羅斯北方艦隊6日發表的聲明顯示,「烏斯季諾夫元帥」號萬噸級飛彈巡洋艦(舷號055)當天率艦艇編隊出海,對美英戰艦進行攔路警告,稱如果敢開過俄軍劃設的紅線將直接開火!俄軍方專家就此強調,巴倫支海不僅是俄羅斯大多數核潛艇前往大洋的戰略通道,還是阻斷北約威脅俄內陸腹地的重要屏障,俄軍必然會不惜代價阻止其染指。
  • 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同時運營成本又高,自動化程度低,艦上人員多,你說核動力,可以無限巡航,可人的補給呢?生活物質也都用不完嗎?光防空飛彈就三種,而且互不兼容,真正到戰時問題一大堆。可以說養它就是養著個累贅,怎麼還敢養下去? 從巔峰到谷底-----基洛夫級戰列巡洋艦 冷戰時期蘇聯海上力量的巔峰之作基洛夫級巡洋艦即將被拆解,成為船廠的廢鋼,令人唏噓。
  • 曾經的伏龍芝——拉扎耶夫上將號核動力巡洋艦
    伏龍芝號核動力巡洋艦屬於是前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的一艘,標準排水量1925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最高航速30節 ,是20世紀80年代首屈一指的現代裝有電子作戰系統的巡洋艦。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是二戰結束後世界上建造的最大的巡洋艦。
  • 最後的戰列巡洋艦!彼得大帝年久失修,戰力堪憂
    「基洛夫」級巡洋艦蘇聯內部官方代號為1144型重型核動力飛彈巡洋艦綽號"海鷹",「基洛夫」這個名字其實是北約組織起的代號而已。該級艦滿排2.5萬噸以上裝備四百多單元的垂髮裝置,火力之強無出其右。由於技術問題該級艦的建造周期長達近30年,見證了蘇聯紅海軍發展衰亡的全過程。
  • 此款巡洋艦,誕生於40年前,至今仍然是全球戰鬥力最強的巡洋艦
    蘇聯一共建造了4艘這樣的核動力巡洋艦,俄羅斯保留了2艘繼續服役,其中在現役的有1艘,也就是「彼得大帝」號,還在維修升級1艘,也就是未來的1144.2M型核動力巡洋艦「納西莫夫
  •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或將現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聯邦日前頒布了一項決議稱,俄計劃在蘇丹建立海軍後勤保障中心,文件經與俄國防部、外交部和蘇丹方面協調,已提交普京總統籤署,根據協議草案,俄軍將在基地部署不超過4艘戰艦,基地人數控制在300人以下,有消息稱,蘇丹將免費提供基地用地,這和同樣位於「非洲之角」的吉布地向美中法日等國租賃軍事基地,有一定區別。
  • 「基洛夫」級飛彈巡洋艦(四)彼得大帝號
    「彼得大帝」號的建造可謂一波三折,由於俄羅斯並不具備全部艦上電子和武器設備的生產能力,於是不得不費盡千辛從各個獨立國協國家進行採購,而起初俄羅斯本打算將「彼得大帝」號分配給俄太平洋艦隊,太平洋艦隊也多次派人熟悉艦艇並參與相關海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