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原則不如說是忠告吧,因為看到很多手機攝影教程,也的確教會了很多人攝影技巧,但是卻不能讓各位小夥伴領會內在的法門;只是會了簡單的模仿和複製。
所以小編一直思考和畫關於手機攝影教程的思維導圖,畫了一張又一張。主要還是想讓大家能夠能通過對本專欄的系統學習,可以快速無障礙的了解和學習手機攝影。手機攝影看上去很簡單,似乎我們可以用很多濾鏡效果,我們還可以用很多小軟體去優化。
但是有上億的人都在用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手機攝影拍出的照片是否還能仍然保持與眾不同的效果。在眾多的手機攝影群體中,如果你能拍出更優秀的作品,或許你就是眾人的佼佼者。會不會也會帶上主角光環,並吸引來眾人的眼光與注意力。所以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手機攝影達人,並不是只按按手機相機的快門鍵就可以的。還需要你系列性的學習並像學習專業攝影一樣去學習各種專業的知識。
我們可以通過本專欄教程,一步步深入學習手機的相機功能,以及你沒有發現和使用的隱藏功能;構圖的技巧與不同場景的關係運用,各種主題的拍攝技巧與光線的運用;手機攝影后期修片技巧;VLOG拍攝方案策劃與拍攝教程及技巧;作品照片和短視頻的編輯教程及投稿的渠道分享等。希望通過這些建議和教程可以讓小夥伴收穫到真正的知識。讓這些知識也為你在手機攝影中形成習慣和潛移默化的影響自己和身邊的人。讓它因為有您而產生價值。
話歸正題,這6個原則,其實理解起來很簡單:
1、養成你手持手機的姿勢與習慣
為什麼把這個放在第一位,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拿出手機草草的拍攝;拍完發現片子是糊的,或是像鬼影一樣成為虛而不實的照片。這些原因都可能和你的持機姿勢和習慣有關。
所以我們應該重視自己的手勢與拍攝時間的撐控;手勢的穩定性和專業攝影師拿單眼相機一樣會影響到照片的質量。這一點區分真的很大。有良好握持手機拍照習慣的人和喜歡隨意拍的人拍出的照片效果差距還是很大的。就像我們用筆寫字一樣,你寫的好與不好,完全起源於你在開始學習寫字時對姿勢和方法的控制。所以良好的手持姿勢一旦成為習慣,在我們拍照時會很自然就用正確的姿勢拍照。這樣不會導至我們在遇到好的拍攝機會時顯得手忙腳亂,你完全可以很從容,穩定、並以最好的狀態拍下想要的照片。
根據數位老師整理出的對手機握持的經驗,大概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你如果感興趣可以嘗試去練習並讓自己養成良好的持機習慣。
手機橫拍持機姿勢,我們在橫向擺拍時用雙手端穩手機,打開相機功能,左手可以參照下圖中的姿勢,讓右手的拇指空閒出來,來控制手機屏幕的對焦、曝光、以及各項更為專業的功能。
有了橫拍當然也有豎拍,這時左手可以握緊手機,右手輕輕倚靠在手掌上,讓右手的大拇指操作手機相機的各項功能即可。
還有第三種就是關於搶拍的技巧,有時候遇到了好的拍攝機會我們可根本來不及猶豫和思考。這樣的突發情況,需要你可以快速的啟動手機的相機功能。所以當我們手機放在口袋裡或桌子上時,正常情況下手機都會處於鎖屏的狀態。因此當你發現機會,並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拿出並拍攝就需要你一個正確的掏手機的姿勢。
同時需要你熟練掌握在設置了密碼開屏後如何開啟相機功能的技巧,比如有些手機是在屏幕邊緣左滑,還有些手機比如VIVO手機在屏幕右邊緣上滑就可以直接開啟手機的相機功能。拿出你的手機來看看如何快速開啟相機功能吧。這個功能一般在形成習慣後不會超過2秒就可以開啟手機的相機功能。完全可以滿足你搶拍的需求。
搶拍的方式根據手機廠商的設定不同,需要啟用的方式也不一樣。你可以試著單手操作或雙手快速配合。
2、保正手機的穩定與水平
這個和專業攝影器材的要求一樣,無論我們在什麼時候都要養成讓手機處在水平並且相當穩定的習慣。這樣才能保證拍出好照片的前提;當我們一開始學攝影時不要想著那些莫名其妙的歪斜式的「創新」;因為你不是「大師」;沒有明星光環,不可能像書法大師一樣,隨便寫個字就成為墨寶了。而是應該把機擺端正,保持手機始終在橫平豎直的狀態。並踏實認真的拍下需要的場景。這一點在小編的專業攝影教程裡也不斷重複的提過了N多遍。當然手機握機持機的姿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進行,但是一定要保證拍攝的穩定和攝影的效果。
3、還要記住一點,經常檢查並擦乾淨自己的手機鏡頭
在一開始小編就出過這樣的問題;一次手機拍照中,小編看到一個很美的晚霞風景,想要拿起手機去拍攝下來,結果是怎麼拍都發現照片怪怪的跟帶了一層模糊的蒙板一樣。當時沒有想到時鏡頭不乾淨的原因引起的。以為手機功能不行,或是出了什麼故障。結果在回到家後,再次去試手機,無意中發現手機鏡頭不知道什麼時候粘了一層灰塵。
當擦試乾淨後,發現拍啥啥清啊。可是遺憾的是失去了一次拍好景好作品的機會。你可以用紙巾或橡皮去擦掉手相鏡頭的灰塵。這一點很重要,這個問題也常常會成為你拍不出好作品的隱形殺手。那怕是有一個指紋也要擦掉。因為有指紋的手機鏡頭在拍攝時會有很大的概率出現鏡頭光暈。如果拍照場景中有燈光,這種眩光會被無限放大,甚至橫穿整個構圖,對照片效果的損害是毀滅性的。
4、你需要了解自己手機相機的鏡頭特性。
在和線下的學員交流時,一直會給他們說這樣一句話,無論你是用手機還是相機拍照,一定要了解其鏡頭的特性,什麼是鏡頭的特性,就是焦距與光圈。
手機也不例外,也需要大家去用心了解自己手機上的鏡頭特性。曾經與一些老師交流時,交流中談到了一個詞叫「慎用變焦」。不過還好的是因為現在手機的發展,很多手機廠商的鏡頭已經發展到了手機可以雙鏡頭或三攝鏡頭,或是有更多的鏡頭配合。我們要認清的是這些鏡頭的分工是不一樣,有鏡頭只管彩色和像素,也有鏡頭只管焦距,還有的鏡頭只管處理被拍攝目標背景的虛化算法。
本段內容先按拍攝視角給大家普及一下手機鏡頭的區別:
焦距數值越小,鏡頭的視角則越大,有個別手機可以大到在離被攝物體很近的情況仍然能拍出較為完整和廣闊的空間,我們稱這種鏡頭為廣角鏡頭。比如我們常見的:14mm超廣角、16mm或24mm廣角鏡頭。
焦距數值越大,鏡頭視角越小,視角小到一定程度,可以將很遠的被攝物拉得很近,我們稱為長焦鏡頭,如常見的 135mm、200mm 甚至 400mm 鏡頭。
這些是專業鏡頭的區別,了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更容易理解手機鏡頭了。手機鏡頭幾乎沒有長焦效果,主要依賴於電子變焦技術來感應成像。手機攝影適合的,是我們人眼看到的那些東西(或比人眼稍廣一些),是大約在 28mm 或 35mm 焦距視角上的。當然現在越來越多手機有了雙鏡頭(例如 iPhone 7p 的 56mm),拍到56mm 以上偏長焦的視角也不是難事了。
所以目前的手機鏡頭,還不能勝任如廣角和長焦那般較為誇張視角的場景記錄,只能通過外置鏡頭「模仿」其效果。
關於手機鏡頭的原理我們暫時不作過多介紹,我們主要需要學會手機鏡頭的動用。
同時廠家在宣傳時這臺手機鏡頭的特有性能在那個拍攝主題上,也會在廣告中重點推出。
5、慎用閃光燈
根據一些數據統計結果來講,手機相機的閃光燈是各品牌手機攝影功能的軟肋,在大多情況下,用手機內置閃光燈的照片大多比較生硬,只起到了「最暴力補光」的作用,遠遠達不到「布光」。專業的攝影技術中,閃光燈的運用和現場光、自然光的運用是交相輝映的並且是技巧性很強的,就這點來說並不適於手機攝影的定位。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小編建議小夥伴們關掉手機拍照的自動閃光燈按鈕。盡情享受自然光和場景光塑造的世界吧。
同時還要記住,在搶拍人物的時候,記得關閉閃光燈,要不然別人會知道你在偷拍,會顯得你很齷齪哈。
6、手機攝影和專業攝影一樣,學習初期儘量多嘗試簡約的風格
這樣會讓你更容易起步和得到肯定。你可以通過簡約的拍攝風格去表達自己的拍攝主題。這樣顯得比較專一和突出。所以一直以來小編建議很多初學者,開始的拍攝學習遵循「少就是多的原則」。怎麼樣才算是少就是多呢,看個圖例吧:
小孩兒和房子,沒有複雜的畫面背景,簡單大方,專一同時帶有故事感。
很多人剛接觸攝影的時候,眼睛觀察到的「美」,總會傾向於「全部」記錄下來,然後直到拍了很久才慢慢體會到,貪心是拍不出好照片的,以小見大,大膽捨棄往往能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建議從簡約開始吧。
本篇作業:
1、可以評論裡講述你手機的鏡頭參數,小編會進行相應的回覆。
2、拍一張你認為的簡約風格照片,可以在評論中發布,小編會抽時間點評回復。
每天進步一點,從現在開始學會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