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八九十年代,學校的跑道還是煤渣,教室裡都是木桌木凳,學習環境比較艱苦。經過幾十年發展,如今,校園環境優美,教學設施齊全,學校面貌日新月異。」
39歲的寮步中學教師何曉燕,她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堅守三尺講臺16載,成長為立德樹人的優秀教師,培養出一個個品質兼優的學生。
學生時代種下當老師的夢想
何曉燕是寮步人,出生於1981年,從小在寮步上學。20世紀八十年代物質相對匱乏,學校學習環境比較簡陋。何曉燕說,夏天天氣炎熱,教室裡吊扇吹出來的風都是熱的,窗外知了不停鳴叫。為了讓孩子們集中精神上課,在開始上課前,老師讓學生們唱歌提神。悅耳的旋律還時常縈繞在耳邊,每當想起學生時代的情景,她倍加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生活。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桃李芬芳。「以前教室裡還沒有電子設備,老師每節課都需要在黑板上板書,整面黑板寫滿工整的字體,令人印象非常深刻。」身材嬌小的她坐在前排座位,她永遠忘不了,講臺上老師汗流浹背的身影。何曉燕對老師充滿了敬佩之情,從那時種下了長大後要當教師的夢想。
「這種愛崗敬業精神需要一代代傳承下去,共同延續寮步中學立德樹人的優良校風。」多年以後,當何曉燕成為一名教師,她深刻體會到老師的不易,勇於扛起肩上的責任,在教育路上披荊斬棘,教學成績碩果纍纍,曾獲鎮優秀教師、學校優秀班主任稱號,以及參加市優課、微課比賽獲一等獎。
今年英語中考兩學生滿分
寮步中學始建於1956年,距今已經64年歷史,二十多年來,曾就讀寮步中學的何曉燕見證該學校走向現代化。昔日歷史斑駁的教學樓被拆除,學校建起了嶄新的教室、體育館、實驗樓、綜合樓等,還配套了多個籃球場、排球場、跑道等運動場所,寮步中學教育走向了小康,校園環境優美舒適,學校歷史底蘊深厚。
2004年大學畢業後,何曉燕回到母校寮步中學教英語,一待就是16年。「第一年回到這裡,校園環境開始有了新變化,原來的煤渣跑道改造成了塑膠跑道,基礎設施也逐漸完善。」近年來,寮步中學無論是在硬體設施,還是教學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綜合辦學水平擠進了全市前列。從前的學校教室設備簡陋,操場上雜草叢生,缺少公共活動空間;如今,教室窗明几淨,教學設備現代化,學生們在校園裡快樂地玩耍……
雖然有疫情帶來的影響,但今年中考,寮步中學創下了歷史最好成績,兩名學生考取了全市第一名和第六名。全校共有3名學生英語滿分,其中兩名是何曉燕的學生,這跟她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密不可分。同時,何曉燕也認為,這與學校始終堅持守正創新,繼承優秀教學經驗,打造新時代特色教育分不開。
全媒體記者 甘劼偉 通訊員 尹巧瑜
通訊員供圖
全媒體編輯 鍾彥亮
【來源:東莞時間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