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紅燭」向宏佳——二十四載堅守三尺講臺

2020-12-11 湖北教育新聞網

為提升教學質量,向宏佳潛心鑽研。

向宏佳常教育學生,要注重品行。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鄧偉 通訊員 王歡

  【編者按】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全省各地各行業深入挖掘、廣泛推薦,省委宣傳部組織評審,推出了一大批植根百姓、大眾崇尚、社會認同的荊楚楷模,為全社會樹立了榜樣。今起,讓我們一起走近他們,感受這些先進典型的平凡與偉大。

  楷模名片 

  向宏佳 1974年生,五峰土家族自治縣採花鄉採花中學英語教師。1996年大學畢業後,他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先後獲得全國德育先進教師、全國百佳鄉村英語教師、湖北省農村優秀教師、宜昌楷模等30多項榮譽。近日,他獲評2月至10月「荊楚楷模」月度人物。

  從五峯縣城出發,到向宏佳任教的採花鄉採花中學,要翻越3座大山,150多公裡的山路,開車要3個小時。

  12月3日,在經歷了一路的冰雪、泥濘與顛簸後,我們見到了向宏佳。

  他穿著天藍色襯衣、深色連帽羽絨服,乾淨整潔且時尚。在艱苦邊遠的山區,讓人眼前一亮。

  既是老師,又是「臨時家長」 

  1996年,向宏佳從師範大學畢業,原本可以留在宜昌市教書的他,選擇了回到家鄉五峰土家族自治縣。

  深山裡長大的他,深知山裡娃求學的不易:「從家裡到學校,翻山越嶺,從晌午走到天黑。」

  24年來,雖然身在貧困山區,收入也不高,但向宏佳特別注意自己的著裝與言行。他經常對學生們說:「品行和習慣,比知識更重要。」

  向宏佳最難忘的,是24年前走上講臺的第一堂課。在那堂課上,他遇到了「問題男生」小剛(化名)——留著長長的頭髮、兩隻腳很不文雅地放在板凳上,「東張西望就是不看黑板」。

  這一幕,深深地觸動了向宏佳。他打定主意,「就從他開始,讓山裡娃娃轉變。」

  向宏佳「雙管齊下」——課堂上經常點名表揚,課餘則不厭其煩找小剛談心,陪他打桌球,關心他的生活狀況,講述當地走出去的名人故事,激勵他靠知識改變命運。

  一段時間後,小剛變了,不再吊兒郎當,上課也認真聽講了,還主動剪掉了長頭髮。

  向宏佳說,大山裡,像小剛這樣的學生太多了,當鄉村老師,責任更重一些,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

  對於採花中學的山裡娃,他既是老師,又是「臨時家長」——

  學生有心事,他主動陪他們聊天;學生生病了,他不分白天黑夜送醫、買藥;學生衣服破了,他挑燈為學生縫補;學生想父母了,他遞來電話……

  24年來,他幾乎家訪了教過的每一位學生,轉化後進生100多人,自己資助和爭取外力資助貧困學生50多人。

  甘於清貧,24載「守初心」 

  英語,一直是鄉村教育裡的弱項。身處大山深處,如何能讓山裡的孩子們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向宏佳一直在思索。

  「山裡清苦,卻也正適合沉下心來提升自己。」為了練就過硬的教書育人本領,他常常挑燈夜戰查閱資料、批改作業、撰寫文章……別人看似枯燥無比的日子,他卻樂此不疲。

  為了開闊眼界,提升本領,他先後到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杭州師範大學、河南大學、湖北大學等高校學習進修。他經常對年輕教師說:「只有練好業務,才能教好山裡娃。」

  24年來,向宏佳帶的班級9次蟬聯校中考狀元,500多人被市縣重點高中錄取。2012年中考,他所教班級,由初三中途接班時全縣統考排名倒數第一,進步到全縣正數第二,班級均分達到92.8分,高出接班時15分,超出宜昌城區平均分20多分。2017年中考,他所教的班級,全班40名同學全部被市縣重點高中錄取,400分以上28人,25人進入全縣前100名,七門中考科目均獲全縣第1名。

  同事們紛紛感嘆:「向老師譜寫了土家山寨英語教學的傳奇。」

  24年來,山區裡簡陋的生活環境讓一撥接一撥的老師來了又走了,向宏佳成了最篤定的堅守者。

  他舍不下這裡的孩子們,唯一覺得對不起的是他的妻子和女兒。因為他的「執拗」,他們一家三口,至今仍然擠在學校一個20平方米的小蝸居裡。

  其實,早在2016年,海南就有一所私立學校慕名求賢,以50萬元的年薪聘請他,可向宏佳拒絕了。他說:「別說50萬,再多的錢我也不會離開,我要為山區點亮希望。」

  點 評 

  向宏佳老師24年來初心不改,紮根深山教書育人;他執著堅守,用愛和奉獻譜寫著一名鄉村教師對學生的情懷;他勤勉敬業,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授業解惑的本領,譜寫教育脫貧攻堅的華章。

  在新時代的徵程上,這樣的精神尤為珍貴。楷模的精神、榜樣的力量,必將感染更多人,投身到基層一線,投身到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中來。

  ——中國地質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肖建忠

  「深山紅燭」向宏佳,24載守初心,身有30多項榮譽,面對榮華富貴卻不為所動,毅然成為土家山寨篤定的堅守者,練就本領,關愛學生,甘於清貧,為山區孩子燃起一盞明燈,為山區發展點亮教育希望,為教書育人譜寫一段傳奇,是當之無愧、令人敬佩的荊楚楷模!

  對於從教師轉崗農民的我而言,更有一份油然而生的崇敬之情。這也激勵我,在鄉村廣袤的土地上,只要用心耕耘,用情付出,一定能為鄉村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荊楚楷模、監利縣精華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畢利霞

  記者手記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唯一的省特級教師、唯一出國進修的鄉村教師……談起24年來的經歷,向宏佳指著操場上奔跑的山裡娃娃們說:「是他們成就了我。」

  向宏佳說,身在山區,手握30多項榮譽,難免不為大城市裡的「榮華富貴」動心。但是,做人要懂得感恩。

  「沒有學生和家長對我的信任,沒有縣鄉和學校給我提供的深造機會,哪裡會有我的今天?」向宏佳坦言,因為感恩,所以堅守。

  這一幕,讓我們看到這名山區教師樸實的一面,敬佩感油然而生。

相關焦點

  • 五峰「深山紅燭」向宏佳紮根深山24年
    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大山深處,有一名被譽為「深山紅燭」的英語教師。他叫向宏佳,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深山裡長大的他,深知山裡娃求學的不易:「從家裡到學校,翻山越嶺,從晌午走到天黑。」24年來,雖然身在貧困山區,收入也不高,但向宏佳特別注意自己的著裝與言行。他經常對學生們說:「品行和習慣,比知識更重要。」向宏佳最難忘的,是24年前走上講臺的第一堂課。
  • 向宏佳:紮根邊遠地區二十四載 甘做深山紅燭照亮未來
    ,讓一批又一批山裡娃走出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著一名鄉村教師樸素而偉大的情懷。今年46歲的向宏佳,出生在五峰灣潭鎮鎖金山村,父親向興順曾是上世紀60年代的民辦教師,家中姨父、舅舅、姐姐均是教師。1996年師範學院畢業後,向宏佳義無反顧回到家鄉,到邊遠的採花中學任教英語。第一天走上講臺,向宏佳就遇到「問題學生」。上課時,他發現一名男同學留著長發,兩隻腳很不文雅地蹺在板凳上,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東張西望就是不看黑板。
  • 荊楚楷模向宏佳:紮根邊遠地區二十四載 甘做深山紅燭照亮未來
    向宏佳給學生輔導作業向宏佳在批改作業作為省級特級教師和英語教學能手,向宏佳甘於清貧寂寞,一次又一次放棄了進城享受高薪和提升待遇的機會,24年如一日,在海拔1000多米的貧困山區教書育人,讓一批又一批山裡娃走出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著一名鄉村教師樸素而偉大的情懷。
  • 深山24年,守了!
    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的大山深處,有一名被譽為「深山紅燭」的英語教師。‍‍‍‍‍‍‍‍他叫向宏佳,紮根深山教書育人24載,幫助500名山裡娃走出了大山,用執著和堅守書寫了一名鄉村教師的情懷。
  • 丁成寬:堅守36年三尺講臺的鄉村教師
    1965年出生的丁成寬,系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顏集鎮的一位教師,他在鄉村教師這個崗位上、在教書育人的三尺講臺上,一堅守就是36年,他像一盞永不熄滅的紅燭照亮了農村孩子健康成長之路。 1984年,高中畢業的丁成寬成為顏集鎮一個村小的一名民辦教師。初登三尺講臺,望著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熟知農村教育環境的丁成寬,更加堅定了投身教育的信念。
  • 崇明這位老師,三尺講臺二十載,無私奉獻……
    崇明這位老師,三尺講臺二十載,無私奉獻…… 2020-12-23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寮步中學教師何曉燕:堅守三尺講臺十六載,兩學生英語中考滿分
    39歲的寮步中學教師何曉燕,她使命在肩、初心如磐,堅守三尺講臺16載,成長為立德樹人的優秀教師,培養出一個個品質兼優的學生。學生時代種下當老師的夢想何曉燕是寮步人,出生於1981年,從小在寮步上學。20世紀八十年代物質相對匱乏,學校學習環境比較簡陋。
  • 煙臺開發區高級中學仲建榮:堅守講臺三十載 一片冰心築杏壇
    仲建榮老師幫學生解答試卷  編者按:  一支粉筆,兩袖微塵,三尺講臺,四季耕耘,這是教師,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著「傳道、授業、解惑」這一莊重而偉大的歷史使命。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姜春媛 通訊員 季桂增 煙臺報導  三尺講臺、一本書、一支筆、一份課件、一顆真誠育人的心,傳授知識和學問,引導做人的道理,她把自己的青春熱血奉獻給教育事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教育人的使命和擔當。
  • 孫立群:一生泛舟史海,難捨三尺講臺
    2020年2月10日,這位四十載堅守教學一線,並曾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中以淵博學識和儒雅風度「圈粉」無數的「孫爺爺」,永遠告別了他摯愛一生、奉獻一生的三尺講臺,享年70歲。  孫立群生於1950年4月15日,是地地道道天津人,中共黨員。遵照孫立群教授一貫的叮囑,直到操持完簡單的葬禮,家人才將消息通告學院。
  • 闞亞玲:三尺講臺綻放芳華
    闞亞玲:三尺講臺綻放芳華 2020-06-17 0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堅守三尺講臺幾十載 在平凡中書寫育人夢
    三尺講臺上,每一位的身影都那樣熟悉、可敬,從教幾十載,每一位的經歷令人感動、可佩。曾經,那個少年,懷揣著傳道授業的夢想,激情滿滿深入農村、紮根基層,播撒教育的良種;如今,他們初心不改,在平凡的崗位上繼續前行,用餘生書寫著教育夢。
  • 滁州「肌無力」老師湯如付堅守講臺14載
    14年來,他穩穩地站在講臺上,感動師生,感動鄉鄰。  2016年9月他當選為滁州好人,評定詞是這樣的:敬業奉獻好人,十多年堅守三尺講臺,就是爬著進教室也不耽誤學生一節課,在當地被傳誦為「最美鄉村教師」。  站上講臺這個簡單的動作,對於湯如付來說也很艱難。
  • 牛海萍:三尺平凡講臺奉獻光熱人生
    牛海萍:三尺平凡講臺奉獻光熱人生 2020-09-13 1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不負韶華育桃李 三尺講臺守初心——漠河市高級中學教師張平
    不負韶華育桃李 三尺講臺守初心——漠河市高級中學教師張平 2020-09-23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尺講臺豐碩果,一支筆繪棟梁人。〔一雄詩詞選〕
    (五) 九九國殤世挽懷, 澤東去逝數十載。 一生灑愛誰能比, 四海大同眾贊來。 敢向蒼穹聲一吼, 紅蘭社稷抖三抖。
  • 夏邑女教師右腳腳踝骨折 跪在板凳上堅守三尺講臺
    (原標題:夏邑女教師張大麗右腳腳踝骨折,為不影響上課—— 她跪在板凳上堅守三尺講臺) 昨天上午,夏邑縣駱集鄉微信教育群裡一組照片,讓駱集初中七(3)班老師張大麗成為「最美女教師」
  • 封面人物——黃市平,三尺講臺寫春秋
    三尺講臺寫春秋——記邊城高級中學數學教師黃市平「教書育人三十載,事必躬親育學子。」多次榮獲優秀教師稱號的黃市平老師,正是這樣兢兢業業走過了三十年的教書育人職業生涯。黃老師就是這樣平凡而崇高,在三尺講臺辛勤耕耘的教育者。文圖:校辦編輯:劉紅春審核:蒲宏清來源:邊城高級中學微信公眾號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講臺寫春秋——第四屆「感動洪中人物」評選
    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講臺寫春秋 為慶祝第36個教師節,營造更加濃烈的節慶氛圍,弘揚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的崇高師德風尚,創設積極、向上、和諧的育人環境,泗洪中學舉辦第四屆「感動洪中人物」評選表彰活動。
  • 杭州惠興中學優秀教師沙士良,三尺講臺廿一載,櫛風沐雨育桃李
    忠誠於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遵循「三嚴三實」的要求,在校愛崗敬業,品行端正,遵紀守法,她知道高度的責任感是做好工作的先決條件,在生活和工作中,她處處以實際行動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無私奉獻,淡泊名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這種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得到了同仁們、家長們的一致認可。
  • 湖南洞口縣這些老師,在三尺講臺砥礪青春、揮灑熱血,讓人淚目!
    今天,我們走近這個群體,更走近這個群體中有著特殊身份的一群人——黨員教師,聽一聽他們的故事,認識一下這些在三尺講臺砥礪青春、揮灑熱血的人。黃中前中共黨員,洞口一中教師,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在十幾年的從教生涯中, 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