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就跟我說了,怎麼公立幼兒園什麼也不教了,到小學一年級拼音和二十加減法都是隨便過一遍的,孩子都沒學好就過?
其實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和寫字,是教育局規定的,而有些私立幼兒園還在教孩子拼音和寫字,給孩子超前教育,是因為要滿足部分家長的需求,也是私立幼兒園不同於公立幼兒園招生的地方。
然後一年級拼音一帶而過,那也是沒禁止小學化之前,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已經學過了,就會一帶而過。 而現在禁止小學化後,一年級都是零基礎一起學習,也會放慢速度,然後我們這邊的學校也會在幼兒園開始做好幼小銜接的工作,因為都是同一個學校的老師,也會相互配合。
學校的幼兒教育是由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5個大模塊組成。幼兒園看似什麼都沒教,其實教了孩子最重要的學習習慣和培養了孩子各方面能力。
幼兒園的孩子應該多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而非知識的教育。
其實按照教育部門的規定,幼兒園是絕對不允許教授小學內容的,那麼在幼兒園孩子需要學習哪些知識呢?對於正規的幼兒園來說更多的孩子應該是進行各式各樣的遊戲,通過遊戲的方式來對孩子進行社會性語言性以及藝術性方面的教育,讓孩子通過遊戲保持身心健康,通過這些集體的生活培養他們社會交往的能力以及團體意識。通俗的來講,幼兒園就是對孩子力的一種培養,而不是進行書本知識的教育,家長千萬不要過於拔苗助長。
那麼現在的具體情況誰什麼樣的呢?
自從去年幼兒園嚴禁「小學化」後,在公立幼兒園裡孩子們,可以說真的是零基礎入學。現在一年級招生不能有考試,只要到年齡,是本轄區的孩子,就可以報名上學,也沒有了過去考試招生,不過去了後也會出點幼兒園的題,對孩子進行考試,但那是為了分班,分班也是電腦隨機分班。
因為孩子們絕大部分是零基礎入學,所以拼音部分的教學老師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來學習。
這是部編教材一年級上冊的目錄。拼音教學是在安排了一個單元的識字教學後才安排的,它佔用了兩個語文學習園地,共13課來完成。去年教一年級的老師反饋說,去年的一年級真的不好教,因為他們都是零基礎,比教往年的孩子花費的時間長多了。有個別孩子在私立幼兒園或者家長教了,開始顯得他們接受能力快一些,可是後來就一樣了,那些在公立幼兒園的孩子,開始沒學過略顯不足,可是後來,他們整體的水平比早早就開始學習的孩子的水平還高。
家長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快速地適應小學學習?
的確光看了上面的這些,不能夠打消很多家長的疑慮,總覺得孩子不提前學習什麼,家長就不放心。如果真的要對孩子進行提前的教育的話,我個人建議不應太過於重視教授那些小學本應該學的知識,更加要注重培養孩子學習習慣。
比如在語文方面可以通過親子閱讀陪孩子讀書,給孩子講故事之類的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之類的,在數學方面可以簡單地叫瘦一些數字知識,時間、空間方向的概念,總而言之就是不要讓孩子太早強行的把課本的知識來學習,更多的是寓教於樂吧。這樣當孩子上一年級的時候,對知識顯得又不太陌生又有一絲的熟悉感,比較不容易產生厭煩學習的情緒,更能容易融入到小學的學習中。
不管是不是提前學,只要給孩子養好習慣,讓他保持足夠的好奇和學習欲望,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最後我想說請各位家長把心態調整好,因為如果你的孩子零起點,那就要忍受別的孩子考100而自己的孩子只能考80多,其實這並不是壞事,多多陪伴和鼓勵,你的孩子會成為一個非常有韌勁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