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人「電一電」沒問題 能控制動作的同時也不會增加痴呆風險

2021-01-12 前瞻網
帕金森病人「電一電」沒問題 能控制動作的同時也不會增加痴呆風險
 黃琨 • 2020-07-06 09:30:42 來源:前瞻網 E2000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一項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研究表明,深部腦刺激可能不會增加患痴呆症的風險。這對帕金森病患者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對於患有晚期帕金森氏症的人來說,大腦深層刺激,在是目前控制運動問題的最佳方法。這種方法是用放置在大腦的某些區域的電極來限制異常運動,電極另一端連接到上胸部皮膚下的一個控制電脈衝的裝置上。

這種方法再控制動作上比藥物控制更有效。但是,關於其是否會增加患痴呆症的風險,學界爭論不一。

而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找來175名平均年齡56歲、平均病齡12年的帕金森病患者,給他們進行了大腦深部刺激。研究人員分別在1年、5年和10年的時間後對這些人進行了檢查,看有多少人患上了痴呆症。

結果,1年後有4人患上痴呆症,佔2.3%;5年後有142人接受測試,12人患有痴呆症,佔8.5%;10年後有104人接受測試,31人患有痴呆症,佔29.8%。總發病率為35.6/1000人·年。

這些比例並不比那些患上帕金森病而沒有接受深部刺激的患者高。。其他針對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研究表明,痴呆症的發病率為50-100/1000人·年。

法國格勒諾布爾阿爾卑斯大學的研究作者埃琳娜·莫羅(Elena Moro)博士說:「這些結果對帕金森氏症患者及其家人來說是非常鼓舞人心的,他們可以充分利用大腦深層刺激的好處,而不必擔心這會增加患痴呆症的可能性。」

莫羅說,在她的研究中,年輕的平均年齡可能有助於解釋痴呆症發病率較低的原因。另外,有中度到重度記憶或思維問題的人不適合進行深部腦刺激。

除了藥物和電刺激以外,當前針對帕金森治療還有一些新興方向。

帕金森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神經退行性疾病,其特徵是大腦中負責獎賞和運動的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缺失。

針對這一點,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使用小鼠身上被稱為星形膠質細胞的腦細胞,通過去除其上的某種,將之轉變為功能性多巴胺能神經元,再將其重新填充進小鼠的大腦迴路。

結果,接受這種療法的小鼠在3個月內就恢復了正常,並且終生不再犯病。

還有一種更加主流的觀點認為,帕金森病和腸道有關。最新的一項相關研究提出,這種病可能使一種被稱為路易氏體的蛋白質錯誤摺疊聚集造成的。去年的一項動物研究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好的證據,證明這些有毒蛋白質首先在腸道內聚集,然後通過迷走神經向上移動到大腦。

這項新的研究提示腸神經系統作為消化系統的調節者,可能在這些過程中發揮作用。腸神經系統由數以億計的神經元組成,是大腦以外人體最大的神經系統。腸神經系統可以獨立於中樞神經系統運作,因此有時被稱為「第二個大腦」。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7/200701162905.htm

[2]https://n.neurology.org/content/early/2020/07/01/WNL.0000000000009822

[3]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8455857/Hope-people-Parkinsons-scientists-eliminate-disease-mice.html

[4]https://newatlas.com/medical/parkinsons-discovery-second-brain-gut/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關於帕金森氏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言語不清、痴呆等。它們雖然可以通過藥物治療得到緩解,但是帕金森氏症候群有可能治癒,帕金森氏病則只能控制症狀。帕金森氏病多見於中老年人,帕金森氏症候群則任何年齡均可以發生。帕金森氏病是因為腦子裡面一個叫錐體外系的地方一種叫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神經細胞變性死亡引起的,而造成這種細胞死亡的原因,目前還不清楚。現有的研究結果認為和衰老、遺傳、環境毒物如農藥、精神毒品等有關,腦外傷特別是嚴重的腦外傷也會增加患帕金森氏病的風險。
  • 帕金森病病理傳遞的腸-腦軸新數據
    臨床常見的觀察是,在認知負荷(如心算)期間,震顫明顯增加,並會導致嚴重殘疾。先前的研究表明,這種震顫的增強與多巴胺能治療效果的降低有關。了解震顫增強的機制及其與兒茶酚胺的關係可能有助於通過靶向治療更好地控制這一症狀。我們認為,在認知負載時,震顫的增強可能是由於控制震顫幅度的小腦-丘腦-皮層迴路受到調節的影響,也可能是由上升的覺醒系統(自下而上)、認知控制網絡(自上而下)或它們的組合造成的。
  • 帕金森病會死亡嗎?如何減少併發症,改善預後
    帕金森病是一種危害人們健康的慢性進行性疾病,病情累及大腦,影響生活質量,並且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在60歲或更高齡被診斷,因此很多人對帕金森病與壽命之間的關係很在意。其實這個疾病本身並不致命,但是相關的併發症會降低患者的預期壽命。
  • 帕金森病人如何有效應對「開關現象」?
    ……大家都知道,帕金森病是因大腦中化合物多巴胺的缺少引發的一種神經變性疾病(更多優質文章歡迎關注公眾號:狄普,或下載狄普APP)。其實,早期的帕金森病人腦內仍能生成多巴胺,但是數量在減少。藥物(如美多巴或息寧中的左旋多巴)補充了這種不足,於是病人腦內便不再自己生成多巴胺,而完全依賴於藥物的補充。前文提到,帕金森病人身上出現的「開關現象」和服藥的情況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帕金森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表現,以手腳不能控制的發抖和身體僵硬為主要表現,全身肌肉僵硬,肌張力障礙,行走不便,翻身困難。伴隨著時間的增加,也會造成許多非運動症狀,如嗅覺失靈、抑鬱、便秘等等。對於帕金森病,早發現及早解決是最好的選擇。帕金森病嚴重危害日常生活,病到底是由於哪些因素引起的?
  • DBS手術,幫助老年帕金森患者重拾尊嚴
    多年來主流市場對帕金森症的治療方法以藥物控制為主,臨床藥物的應用至今已發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抗膽鹼能藥;第二代左旋多巴;第三代是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和增強劑。對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而言,藥物控制的效果比較明顯,但對中晚期的患者而言,不僅要加大藥物服用的劑量,還要添加更多種類的抑制劑,藥物的副作用也越來越明顯,胃腸道功能紊亂、肝功能損害、腹瀉、頭痛,甚至出現幻覺等等。
  • 如何識別帕金森疾病?
    作者:北京和睦家醫院帕金森病是嚴重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進行性發展的神經變性疾病。它主要是大腦黑質神經元丟失造成的功能障礙,會影響人的運動能力,同時,對人體其他功能,特別是植物神經和大腦認知功能也有重要影響。今天讓我們跟著神經外科專家常鵬飛醫生一起,了解這種病症,學會識別,儘早幹預。
  • 帕金森病性痴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這些關鍵需要知道: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帕金森病、痴呆等,很少有患者去了解帕金森病性痴呆,因此造成多數患者對疾病不了解,那麼帕金森病性痴呆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呢?為了解答患者的困惑,我們一起來了解造成疾病的病因。
  • 世界帕金森病日 | 如何正確認識帕金森病
    但帕金森病本身不是一種致命性的疾病,一般不會影響壽命,但在疾病晚期往往會因為不正確的護理方式導致一些併發症的出現,像是臥床之後肺內感染、褥瘡、窒息等,而這些併發症有些往往是會有生命危險的。隨著治療方法和護理水平的不斷創新和提高,越來越多的病人能夠長期保持高水平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02帕金森病需要終生服藥嗎?
  • 帕金森:不只是「抖」那麼簡單
    殊不知,這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警報」。這一疾病近年來呈現出年輕化趨勢,並逐漸走進大眾視野。那麼,帕金森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今天,我們請專家給大家科普一下。因為有行動不便、肢體輕顫、身體僵直等症狀,經常與頸椎病、腦動脈硬化、腦卒中等疾病混淆;出現痴呆及精神症狀,又會與阿爾茲海默病混淆。同時,主要早期症狀,如走路不穩、動作緩慢都可能被誤認為是人老了後的正常現象,很多患者根本不到醫院就診。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帕金森病的就診率不到40%,而我省更低。
  • 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病的區別有哪些?記住這2點,輕鬆判斷!
    醫生,最近發現我爺爺有出現記憶力減退的現象,總是記不起事情,懷疑是老年性痴呆,檢查結果卻是帕金森病,想問下這兩種病有哪些區別呢?該如何治療和預防呢?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都屬於神經系統的變性疾病,多見於老年人。二者具體有哪些區別呢?下面一起來看下吧!
  • 照顧帕金森病人 蘋果居然比醫生靠譜
    Chris Paul 是一位69 歲的,患有帕金森綜合症的患者,而他也是奧爾巴尼醫療中心醫院第一個接受深度腦刺激的病人,他將會接收一個植入物,該植入物使用一個無線軟體平臺,這將允許醫生和病人使用蘋果設備,對系統進行編程和調整。
  • 帕金森後期會出現老年痴呆嗎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人神經系bai統變性疾病。主要病變在黑質和紋狀體。震顫、肌強直及運動減少是本病的主要臨床特徵。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見的神經變性疾病。
  • Neurosurgery: 帕金森病不對稱腦深部電刺激,或是未來治療方向!
    在腦深部電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療法出現前,很多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患者忍受著嚴重的症狀如頑固性震顫,或藥物治療不良反應如症狀波動和異動症。
  • 帕金森綜合症能活多久?它是絕症嗎
    由明尼蘇達州羅切斯特市Rodolfo Savica領導的研究人員比較了患有帕金森綜合症病人的壽命和去世的原因。他們檢查了1991年至2010年之間的461名被診斷患有帕金森症候群病人的病歷。科學家們還分析了沒有這些診斷的年齡和性別相近的個體的病歷。
  • 大部分帕金森患者會出現的症狀
    一、震顫抖動 大約60%--75%的帕金森的症狀就是顫抖,而且這種顫抖是緩慢的、有節律性的、靜止性的震顫、抖動。 (1)損傷:是帕金森病不可忽視的併發症,隨著病情的發展,震顫、僵直、協調功能障礙,會逐漸累及運動功能,腳下遇到障礙物時容易甚至可發生骨折等損傷,冬天結冰及雨天溼滑的路面,廁所及浴室潮溼光滑的瓷磚地板,對於動作遲鈍、步履不穩的帕金森病患者都是危險的場所,要格外小心,避免摔倒。 (2)心理障礙和智能減退:尤多見於晚期病人。
  • 女子挪不動步,竟是得了帕金森病!泰州四院專家:出現這四種動作遲緩...
    比如,正常人抬手、握拳只需要幾秒鐘,但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可能要花1至3分鐘,非常慢且笨拙,尤其是在精細動作上更慢。同時,帕金森病患者眨眼也會變慢,醫學上稱為「瞬目動作減少」,正常人一分鐘眨眼幾十次,帕金森病患者一分鐘可能只眨眼幾次。袁女士患的究竟是不是帕金森病,還需要進一步鑑定。
  • 容易患帕金森的4類人,和帕金森的4大症狀,一定要了解
    病人的震顫首先都是發生在手部,經常發現一側手像在"搓丸子「一樣的不自主的運動,只要刻意控制開始還是可能消失的,正因為如此很多人一開始會忽略疾病的發生,以為自己是因為勞累才會出現顫抖。當患者出現精神緊張時震顫也會更明顯,嚴重的還會有頭、口唇、舌頭等地震顫。據醫學統計病人每秒會發生4~6次的震顫。肌肉僵硬。
  • 長時間玩手機後「手指發抖」,是不是帕金森了?
    那麼,帕金森什麼早期症狀呢?1.震顫  震顫是帕金森常見的首發症狀,約75%病人首先出現該症狀。  2.肌肉僵直  早期多從單側肢體開始,患者感覺關節僵硬及肌肉發緊。  3.行動遲緩  早期患者上肢的精細動作變慢,如繫鞋帶、扣紐扣等動作比以前緩慢許多,甚至無法順利完成。
  •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帕金森症候群給你帶來的傷害,不能不重視起來 一、影響身體運動功能 發作會大大影響到病人的身體運動功能,往往會導致病人的身體出現吞咽困難以及發聲困難等症狀表現,甚至可能會導致在晚上出現失眠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