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黃大仙,原來大有來頭!

2022-01-10 香港通

香港有個地鐵站叫黃大仙。黃大仙站附近有個黃大仙祠。每天黃大仙香火不斷,說起黃大仙,香港不僅無人不知,而且還有著百萬信徒。


香港無線電視還曾於1986年拍攝劇集《黃大仙》,由鄭少秋飾演黃初平,謝賢飾演反派「飛龍太子」。

不過你是否想過,在香港人人都知道的黃大仙,到底什麼來頭?在修煉得道之前,黃大仙究竟是誰?又是哪裡人呢?

香港的黃大仙祠

黃大仙祠,全稱赤松黃大仙祠或嗇色園黃大仙祠,是香港的一座著名廟宇,位於九龍東黃大仙,佔地約18000平方米。


廟宇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大仙,另亦有供奉儒、釋兩教的神祇如孔子、觀音等,故三教融合為香港黃大仙祠一大特色。該建築被列作香港一級歷史建築,同時是香港第一家獲香港政府批准舉辦道教儀式婚禮及籤髮結婚證書的道教廟宇。

香港人在黃大仙祠中供奉的黃大仙有什麼來頭?他原名是什麼?又是哪裡人呢?


黃初平像 『列仙酒牌』

黃大仙修煉得道前的原名為黃初平,生於浙江金華。黃大仙以東晉會稽郡金華縣「叱石成羊」的傳說而著名。

這個傳說的故事大意為:黃初平少年時在浙江金華山放羊,於15歲得道士指引,到赤松山金華洞內石室修仙。

其兄黃初起四處尋找初平,都沒結果。40多年後卻在一位善卜的道士指示下,在金華洞內找到黃初平。

初起追問當年羊群下落,初平就叫他往東面的山頭處找。初起四處找不到羊,初平就走到山頭大聲呼喚。眼前的白石竟然應聲昂首而起變成羊群。初起因此也起了修道之心,於是辭別親人,與初平一起修煉去了。

他們食松脂茯苓等,結果煉得「坐在立亡」,「日中無影」,雖500歲,而有「童子之色」。他們後來回鄉,見親戚鄰都死盡了,於是回山修煉,隨即得道成仙。

黃大仙在香港

生於浙江金華的黃初平,是如何在修煉得到後,將黃大仙的信仰傳至香港的呢?

1897年間,一位名叫梁仁庵的師爺聯同友好在廣東番禺扶乩遣興,他偶然得到黃初平降乩教導「普世勸善」,自此就成為了黃大仙的信仰者,奉黃大仙為仙師,入道成為道侶,獲賜道號「傳道」。


根據史料,1898年農曆八月廿三日,即黃大仙的寶誕,菩山道侶就開乩請求擇地建觀,普救百姓,在黃大仙「同意及指引」下,廣東第一間供奉黃大仙的祠觀,在翌年農曆的五、六月間,在廣州花埭(花地,位於芳村)落成。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清政府,在破舊立新、徹底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下,廣州市內許多廟宇寺觀都遭受破壞,普濟壇的廣州黃大仙祠亦不例外。


1915年,梁仁庵道長父子兩人,攜帶黃大仙畫像至香港繼續弘道,並在1921年於九龍竹園村創立普宜壇(嗇色園)。黃大仙信仰自此在香港有蓬勃的發展,甚至傳播至東南亞及美加等一帶。

1921年黃大仙師降乩啟示,命當時梁仁庵道長 往九龍城一帶相地建殿,道侶到竹園村附近一山,見靈秀獨鍾,便再扶乩請示仙師,得乩示「此乃鳳翼吉地」,適合開壇闡教,遂決定於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


至1956年8月21日,黃大仙祠才正式獲政府批准全面開放予善信參拜。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黃大仙的祠廟及道壇都沒有供奉黃大仙泥塑或木雕的神像,反而是簡單、平面的畫像。這是因梁氏避亂南來,為求方便,因此舍塑像而帶畫像。這種折衷的做法卻成了香港黃大仙信仰的最大特色。

追尋黃大仙最初的足跡


若要追尋黃大仙最初的足跡,那便需要從香港來到浙江金華。而金華黃大仙祖宮,則是整個黃大仙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萬曆,康熙《金華府志》記載:從五代錢武肅王建造赤松廟開始,民間在金華山建廟築觀祀奉黃大仙蔚然威風。不過,自「寶積觀」因鹿田水庫建設而沉於水底後,金華山便再無祀奉黃大仙聖靈的道觀。


1996年9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成金華山黃大仙祖宮(簡稱祖宮),祖宮座落在雙龍風景名勝區,居鹿田湖畔,披皇嶺仙境,海拔562米,佔地7.9公頃。

祖宮有三奇:一是雨奇、二是音奇、三是靈籤出奇,被中國道教界和港澳社會尊寵5000年中國史最大道觀和3000萬海外華人的祖祠社壇,現由全真華山派三十一代清純子道長擔任住持。

香港與金華的現代緣分


黃大仙得道於浙江金華,黃大仙信仰則依託香港,從金華走向了世界。而浙江金華在作為了著名的旅遊目的地之後,也帶入了不少香港元素。在這其中最出名的,便是不少港劇的拍攝地——位於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橫店鎮的橫店影視城。


自1996年以來,橫店影視城興建了廣州街·香港街、明清宮苑、秦王宮等大型現代化攝影棚。除了《尋秦記》、《金枝欲孽》等古裝港劇在此拍攝,影視城中的香港街更是完整地體現了香港風格。


香港街的整個布局利用荒野坡地優勢設計,分布著皇后大道、香港總督府、維多利亞兵營、滙豐銀行、上海公館、和翰園等十九世紀香港中心城區的眾多街景。這裡30多座象徵英國殖民統治的歐式建築,構成了當時香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維多利亞城」。


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內地人選擇赴香港旅遊,了解香港文化。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內地旅遊資源被不斷挖掘、更多內地城市選擇在香港舉辦旅遊推介,越來越多的香港人也選擇在節假日北上旅遊,體會不一樣的文化,當然這其中即包括了尋根的黃大仙信徒,也包括了想去影視城一探港劇究竟的遊客。

或許,這便是兩座城市延續了百年的緣分吧。

讓你成為通曉香港的人

最受華人歡迎的香港資訊平臺

搜羅香港萬象,只為精彩呈現!

知曉香港事,關注香港通!

相關焦點

  • 香港黃大仙祠
    香港黃大仙祠肖介漢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坐落於九龍半島獅子山南麓高聳的市民住宅和華廈之間,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廟宇之一,金碧輝煌,氣勢雄偉,極富中國傳統寺廟建築特色。祠裡主要供奉東晉時南中國道教著名神祇黃大仙。據說,黃大仙原名黃初平,於公元328年(晉朝)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
  • 香港黃大仙旅遊景點大全 香港黃大仙區自助遊攻略
    鑽石山:香港九龍的山峰之一,其附近的地區也是稱為鑽石山。鑽石山位於黃大仙以東,慈雲山以南,牛池灣以西,新蒲崗以北,主要是一個住宅區。景點有好萊塢廣場(東九龍最大型購物商場之一)、志蓮淨苑(包括安老院、大禮堂、露天劇場、佛寺建築群、公園以及一所特別技能訓練中學等。)、鳳德公園(分成五個主題區:水簾洞、五指山、火焰山、水晶宮和花果山。)
  • 香港黃大仙祠有炸彈?「黑暴」搞得草木皆兵……
    在黑暴本土恐怖主義陰霾下,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乍現「詐彈」驚魂。
  • 香港「黃大仙祠」初印象
    在香港,我去了黃大仙區,黃大仙區有個黃大仙祠,供奉的是赤松仙子黃初平。但黃大仙祠裡有個三聖堂,供奉的卻是呂祖(呂洞賓)、觀音和關帝,並掛有萬世師表孔子的畫像。在這裡,道神、佛神、人神坐在了一起,共同接受各種宗教信徒的朝拜,這是香港特有的文化。
  • 香港的黃大仙祠竟由它南遷而成?芳村上的「藥仙」故事
    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黃大仙是在廣州成名的,而香港的黃大仙祠也是由茶滘轄內的黃大仙祠南遷而成的。原來,民國後「黃大仙廟」被廢棄。熱心公益的潘達微,覺得這間宏大的祠宇空置下來,很是可惜,況且廟祠前後,一共有三十多畝土地,實可作慈善社會福利事業之用,便籌劃在此處辦了間孤兒院。
  • 香港媒體求籤黃大仙:香港猴年連得三支下下籤
    昨天(2月4日)是立春,香港人再次展現了他們對求籤算褂的痴迷。香港媒體東方日報網今日(2月5日)在頭條位置放置新聞,東方報業集團於立春之時到黃大仙祠求籤算褂,黃大仙卻接連指點香港三支下下籤,為歷年最差預示。東方日報網感嘆:經濟寒冬未回暖,政治紛爭擾不停,羊年香港諸事不順,原本猴年象徵靈活、有轉變,卻連遭三支下下籤。一位樓堪輿學家寄語港人,猴年要自求多福。
  • 黃大仙頭柱香活動取消,香港新年少了一大熱門話題!
    一系列傳統賀年活動陸續公布最新安排,當中農曆年三十晚黃大仙祠上頭炷香活動將會取消。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是香港九龍有名的勝跡之一,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在本港及海外享負盛名。黃大仙又名赤松仙子,以行醫濟世為懷而廣為人知。相傳祠內所供奉的黃大仙是「有求必應」的。
  • 「一秒變主角」香港黃大仙中心「人氣橋段」
    點擊關注國際美陳俱樂部平臺美陳資訊,美陳培訓,裝置,主題展,交互多媒體,商業等一個美陳知識糧倉庫交流/合作 請加WX:18121118653黃大仙中心毗鄰香港其中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旅遊熱點嗇色園黃大仙祠3米高巨型霓虹燈放閃打卡牆6大打卡位甜蜜滿「寫」為了讓情侶可以盡情「放閃」,黃大仙中心呈獻3米高乘7米寬的巨型霓虹燈「打卡」牆,由多組霓虹燈組成的巨大心型裝置於中心位置,配襯著兩邊滿滿的甜蜜語錄和圖案,如「你是我的小確幸」、「放閃放到世界盡頭」、「手指心心」圖案及求婚必備的「戒指」、
  • 鬥魚迎來黃大仙首秀,即興熱身操戲份滿滿,網友評論亮了!
    和手遊一起火起來的,不僅有王者榮耀KPL等職業聯賽,還有許多優秀的手遊職業選手和人氣主播,提起手遊界的大主播,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王者榮耀張大仙了,不管是遊戲操作還是直播風格都很不錯。但是最近十分火爆的黃大仙,可謂是佔盡了風頭!根據鬥魚官方放出的消息,黃大仙將在7月20日入駐鬥魚直播開啟首秀,那麼這位大仙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 香港的「冰室」,原來大有來頭!
    你永遠不愁在遍地美食的香港找不到吃的,而就有這麼幾家餐廳,它們的食物並不出眾,卻總有遊客慕名而去,連各種明星都忙著光顧。
  • 逛花市、黃大仙祠祈福....2020香港春節活動攻略!
    ,非黃大仙祠莫屬。每年農曆年三十晚都有很多朋友到黃大仙祠「搶頭香」,祈求來年事事順利,這已經成為香港的賀歲習俗之一。你也可以去上一炷香,為新的一年祈福喔~地點:九龍黃大仙竹園村2號,港鐵黃大仙站B2出口,步行約3分鐘時間:年三十晚晚上9時開放予善信入內等候於子夜上「頭炷香」,並通宵開放。
  • 一 APP 玩轉黃大仙中心攻略
    現在以微信支付在黃大仙中心消費著數,還可換領價值高達 HK$500 的禮物福袋!黃大仙中心消費 HK$500  換取相同價值禮品今時今日,隨著各種電子錢包的推出,不少人都一改以往用現金的消費方式,就像近期 微信支付亦正式登陸香港市場,改變大家的消費模式。
  • 未來 | 番禺的黃大仙祠,用地20000平方,或2017年6月開工
    二香港、芳村黃大仙祠之源脈據介紹,嶺南地區供奉黃大仙有一條清晰的歷史脈絡,先有番禺菩山普濟壇,再有芳村黃大仙祠,後有香港黃大仙祠。赤松宮的建立將使嶺南地區黃大仙宗教文化傳承更加完整。清朝道光年間,番禺區大嶺村建了一間黃大仙善信活動場所,即菩山普濟壇,這也是我國嶺南地區首間黃大仙祠,由於歷史原因,菩山普濟壇遭受毀壞,原貌不存。那時出走的部分道士去到芳村重建黃大仙供奉場所,這便是現在的廣州黃大仙祠,距今已經有100多年歷史。但是黃大仙祠曾在1910年遭受戰火破壞,1997年重建時,在原址上發現了殘存的石柱石碑。1999年,芳村黃大仙祠建成開放。
  • 原來我們都被《三國演義》騙了,諸葛亮的身份其實大有來頭
    ▲諸葛亮身份其實大有來頭。(圖/翻攝自百科詞條)在西漢400年間,位至公卿者也並不鮮見,諸葛亮的父親死後,他們跟隨叔父諸葛玄依附袁術,豫章淪陷後諸葛玄帶著他們定居荊州。而且和他來往的都是以風流才學自詡的名士,像徐庶,崔州平等人,《三國演義》中還說他娶的妻子黃月英是個才女,究竟黃月英有不有才華,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黃月英的家世背景卻是大有來頭。在講究門閥出身的古代,婚姻都是門當戶對的。
  • 黃大仙信仰的文化內涵!
    早在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曾為金華牧羊兒抒寫情懷:「金華牧羊兒,乃是紫煙客,我願從之遊,未去發已白……」北宋大文豪蘇東坡也曾為黃初平歌詠:「先生養生如牧羊,放之無何有之鄉,止者自止行者行,先生超然坐其旁……」清代李漁也有詩曰:「此羊仙洞赤松山,一日雙眸數往還。猶自未窮千裡興,送雲送過括蒼間。」
  • 道教的黃大仙不是黃鼠狼!
    有拜黃鼠狼的說你們看道教也供奉黃大仙啊!加上網絡文化中經常出現這些出馬的故事,讓現在不少人一聽到黃大仙就想到黃鼠狼。正統道教徒說的黃大仙是一位姓黃的仙人,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他的故事。黃初平,後世稱為黃大仙,是漢族民間信仰之一。著名道教神仙,出生於浙江省金華蘭溪黃湓村,一說出生於浙江省金華義烏赤岸。原是當地的一名放羊的牧童,在金華山中修煉得道升仙。宋代敕封為「養素淨正真人」。在港澳臺,東南亞廟宇眾多。今得道升仙地建有浙江金華黃大仙祖宮,廣州和香港等地建有黃大仙祠。
  • 大年三十,在黃大仙「搶頭香」是怎樣一種體驗?
    不少港漂在香港過的第一個新年,就這樣開始了。在香港,大年三十晚上最傳統的活動之一就是去黃大仙祠「搶頭香」。過去九十九年,上萬名香港市民會在這天晚上帶上大風車,湧入黃大仙祠上香,以求來年好運。圖源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我的香港同事很早前就在說,雖然知道疫情還有點嚴重,依然做好了去黃大仙拍燒頭香的準備。 「咁大嘅活動,點可以唔去呢?」(這麼大的活動,怎麼可以不去呢?) 但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 真實靈異事件:黃大仙討卦
    在我國東南沿海,尤其在港澳地區人們普遍信仰一位神仙:黃大仙。
  • 海內外黃氏同胞共同的家族紐帶——黃大仙祠
    讓我們攜手同行,弘揚黃氏文化,共建家族文明!
  • 有求必應,黃大仙祠,中國兩大黃大仙祠之一,集儒釋道三家於一身
    在中國,有兩個黃大仙祠,一個在廣州,一個就在香港。黃大仙祠又名嗇色園,始建於1921年,是香港最著名的廟宇之一,祠內供奉著的黃大仙相傳「有求必應」,在香港享有盛名。據說,在1915年,梁仁庵道長及梁鈞轉道長把黃大仙師畫像從廣東西樵山普慶祖壇請來香港,先後在乍畏街及大笪地開壇闡教,後來在灣仔大道東設壇安奉黃大仙及開設藥店,兩年後這裡被火燒毀,又把壇遷移往灣仔海傍東。後來於1921年在現址建祠,並於同年7月落成啟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一,市民都要來此爭上頭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