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伊始,不管是朋友圈還是各個自媒體大號都在做一個事:年終總結&立下2021年的Flag。
Flag很有意思,對於商業組織或者團隊來說,Flag那叫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像「回形針」、「最佳投手」這樣的團隊營收翻倍的Flag都有可能實現;但對於個人,Flag的唯一作用是表明自己的立場,我想要怎樣怎樣,對美好物質、精神生活需求的想法是很好,但想法和現實始終有一段距離。
回顧2020年,大多數人的狀態應該是這樣的:睡前豪情壯志,醒後照舊如初,年初Flag飛起,年末重新立。
藉助「念」的力量我們可以連接理想和現實,但切實的實現Flag,除了行動上的努力之外,我們還需通過「誓約與制約」來強化「念」力。
誓約與制約這個概念出自「全職獵人」,算是一個非常非常經典又貼切實際的設定,在獵人中,誓約和制約是影響念能力的兩種變量方式,誓約是在「念」上賦予信念的加持,為了某個直接的目的,不斷通過誓約去逼近;制約是在「念」發揮作用時附加規則、籌碼、風險或代價,來獲得實現效果的大幅度增加。
實際上,誓約和制約通常是結合在一起運用的,看看生活中的案例就能大概明白這個概念了。
誓約與制約通過特殊的條件、方法將實現理想的決心形象化,使得「念」力的效果和持久力得到了大幅增強。
所以最好為你立的每個Flag加上誓約與制約。
使用的方法誓約與制約的強化並不是萬能的,對於每個人的「念」而言,誓約與制約的作用是完全主觀化的,因此這個東西使用起來還得因人而異。
最常見的誓約與制約大概是這個了:所謂的」海誓山盟、海枯石爛、白頭偕老「,雖然婚禮上下了誓約,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誓約的效力很弱,還不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拜把子效力來得強,因為對於某些現代人來說,兄弟義氣(利益關係)比海誓山盟更靠譜(三觀不正啊~)。
對於信仰、習俗不同的人,誓約與制約的力量差異會更大,西方驅鬼需要高呼」願主保佑「來強化「念」力,而東方需要依靠科學或道具的力量來穩定軍心(-_,-)。
說到底,誓約起作用的前提是相信、制約起作用的前提是執行規則,語言、形象是具有力量的,但這股力量因人而異,主觀」平庸「的人很難得到它的加持,畢竟末法時代。
要想讓誓約與制約發揮更好的作用,於我們而言是先找到自己認為最具有力量、影響力的形象,然後圍繞這個形象做文章。
比如2021年,你想好好學python,多數情況是年初翻兩頁書,然後吃灰到年末。加上誓約與制約後,結果就稍稍會變得不同,你可以在學習之初找個感興趣的編程項目或者某種功能,你把項目上報給老闆,年底完不成扣錢、扣績效,這個制約一加上,學習起來是不是就很有動力了emm。這裡誓約與制約中用到的形象是老闆、錢,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確實是很有力量啊~
上面的案例很形象,然而誓約與制約還有更高級的用法。
儀式感長期性的誓約與制約將會演變成儀式,越是遵循自我設定的儀式,越能激發誓約與制約的力量。
在我的認知中,儀式感較強的行為有魔法、巫術法術、風水,以及各種手藝(肢體)活動如茶藝、香道、品酒、居合等。儀式魔法我們之前提過,下面重點嘮嘮手藝活動中的儀式感。
日本是個非常重視手藝傳承的國度,他們崇尚「匠心」文化,這種匠心很好的將念、誓約與制約結合在一起。
想完成所行之事(捏壽司、漂亮的斬擊)的意念便是匠心的起點,也是我們所說的「念」,在行為過程中施加的熱愛以及追求極致的心念是為誓約,那些極具儀式感的嚴苛的規則、標準、條件是為制約,誓約與制約強化後的念力會相當強大。
他們的手藝活動其實更接近於一次儀式魔法活動,隨著操作的熟練度提升,比起物理活動,他們會更關注心理活動,會更容易調動和使用「氣」,行使「念」,居合高手的刀上有芒、圍棋高手的指尖有光、瑜伽大師更是周身散發光熱的能量,對於高手來說,行為本身都成為了一種儀式,目的可能只是為了進入更高能/頻的層次,為了道(?)。
儀式感這個事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點遙遠了,對我們而言,有儀式感的事大概只是每年年初把Flag立好而已吧。
個人微信號 : ms047x
知乎、抖音、微博同名
掃碼關注
一起探索未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