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才知道,這些常用古典名句出自《道德經》,你知道願意嗎?

2020-12-22 小屁孩的好媽媽

《道德經》一部僅五千多言即讓後人感慨到言語不能盡詮釋,成為每每讀起意猶未盡的傳世經典。它在國外的翻譯次數和版本也只有《聖經》可以一較高低,各種名人注釋及評價不可細數。

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本晦澀難讀的古籍,但其實很多經常被我們用到的,並且熟知的古典名句,可能就是出自《道德經》。

出生入死

出處:出自《道德經》第五十章

譯文:人的出生,也就是慢慢走向死亡。

它原本的意思,就是說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這一系列自然過程。可能會面臨的災難,衰老,疾病等等,這些使得人的壽命有長有短,際遇各不同。

也是告誡我們,不要經常常生氣,發脾氣,與人為怨,不會善待自己,珍惜生命,讓「入」的過程慢一些才好。

老子讀書

大器晚成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譯文:往往有大智慧大用處的人,很難很早就獲得出人頭地的機會。

年輕時腦子靈活,靠著一個點子就實現了「出名要趁早」,這種人也是有的。但有時候能笑到最後的,往往不是年輕人,而是默默深耕的有一點年紀的人。

玉不琢不成器,琢玉需要時間,越精細的越花的時間長。

孔子問老子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出處:《道德經》第八十章

譯文:與其他國家相鄰,互相能夠聽得見對方家裡的雞鳴狗叫,但是就是互不往來,直到老死。

我們常說的「老死不相往來」就來自這句。

原本的意思,其實是說各個國家的老百姓都生活富足,安康穩定,即使和其他國家人不來往,也能過著白雲飄飄,悠閒自在的桃花源般的日子。

這裡的「老死不相往來」其實是形容一種安靜祥和的生活狀態。

老子圖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

譯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

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

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于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處:《道德經》第五十六章

譯文:聰明的智者不多說話,而到處說長論短的人就不是聰明的智者。

原意是堵塞溝通知識的穴竅,關閉傳遞知識的門窗;挫掉自己的鋒芒,解脫自己的紛擾;蘊藏自己的光彩,混同自己於汙垢之中;這就叫做高深微妙的玄同。

什麼事都能做到心中有數,而決非是誇誇其談地急於表現自己;排除外界的任何幹擾,收斂自己的一切鋒芒,解脫自己的一切紛擾,蘊藏自己的任何光彩,將自己混同於汙垢之中。

懂得了怎麼做,才是讓天下人重視的道理。

無為而治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出處:《道德經》五十八章

譯文:災禍啊,幸福依傍在它的裡面;幸福啊,災禍也正潛藏在它的裡面。

禍與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轉化。比喻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的結果。

從好事中看到危機,就能夠居安思危,及時處理危機。從壞事中看到機遇和希望,就能夠化腐朽為神奇,甚至反敗為勝。

萬經之王

《道德經》是一本神奇寶典,享有「萬經之王」之美譽,對中國哲學、科學、宗教等都產生了度深刻影響。

魯迅先生曾說過「 不讀《老子》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尼採也曾評價道:「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很多想讀道德經的朋友都覺得古文苦澀難懂,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本白話文《道德經》保留全部原文加以注釋和講解,讓我們可以輕鬆閱讀。

現代通行版本的《道德經》共81章,前37章是《道篇》,後44章為《德篇》,全文約知5000餘字。雖然字數不多,但可以用「字字珠璣,句句精闢」來形容。

大字印刷:字跡清晰,版式精美,字句字號合適,閱讀體驗感好!

許多人把老子的道德經作為一種厚黑術,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態度,厚黑術並不是大道,不是老子的道,只是一種小手段,並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也不是老子所說的最高境界。

道德經中許多的內容,都可以提升你的修為,例如,千裡之行始於足下、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等。

人有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外部的七情六慾非常傷害人,在讀道德經的時候,會打開自己的心扉,看開更多的事情。

現在僅需29.8元就可以購買到,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獲益匪淺。

相關焦點

  • 原來這些成語都是出自《道德經》!
    一張A4紙500字,一部《道德經》區區5000字,卻字字珠璣,句句精闢,隨便拿出一句都可以作為至理格言和人們的座右銘,包括很多耳熟能詳,掛在嘴邊的成語,都是出自這部《道德經》。
  • 除了「上善若水」,你還應該知道這些《道德經》裡的至理名言
    《道德經》原名《老子》又稱《五千言》,漢代的河上公著有《老子章句》,把《老子》整理為上篇《道經》37章,下篇《德經》44章,之後才有了《道德經》這個名字。關於老子的史籍記載很少,在西漢的司馬遷編寫《史記》時就已經不能搜集到詳細的資料了。
  • 文化之母《道德經》,這50個常用成語全部出自它!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德。 13、道法自然 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的。「道法自然」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宇宙天地間萬事萬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規律。
  • 老子道德經中的常用成語
    13、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經》的哲學思想,意思是 「道」所反映出來的規律是 「自然而然」的。出處:《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4、知白守黑(知雄守雌)知白守黑,是意在教人處世之道,自己一定要明白是非對錯,而外表要裝成愚鈍,對世俗之流既不讚美也不批判,沉默笑看塵世,與「大智若愚」有同工之妙,實乃大隱於市之道。韜晦自處的處世哲學。
  • 道德經名句精選:前程似錦的寶寶名字,驚豔清新
    一、《道德經》中前程似錦的寶寶名字1. 國慈出自《老子·道經·第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解釋: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2. 禮義出自《老子·德經·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 閱讀《道德經》的幾個小竅門
    《道德經》是二千多年前我國古代春秋的聖人老子(又名李耳)的作品。全文共五千多字。是中國哲學的入門書,並譽為長壽寶典!其銷量位居世界首位,與《聖經》並列第一。這是一本玄妙神秘的經書,從古到今,從外到內,引起無數的學者和名人異士的喜愛關注。中國本土宗教道教更引其為道家的第一天書!本小道入道十餘年,反反覆覆閱讀《道德經》無數遍,也只領悟到一點鳳毛麟角而矣!
  • 古典樂中的古典三傑你知道是誰嗎,看完此文就知道了!
    古典音樂,古典音樂又叫經典音樂,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古典音樂和古典主義音樂的區分,學過西方音樂史的可能知道,古典音樂是多個時期西方古典音樂的統稱,包括中世紀 文藝復興 巴洛克 古典 浪漫 印象派幾個時期,而古典主義音樂指的是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海頓 莫扎特 貝多芬的作品,古典音樂旋律是個抽象化的東西
  • 哪些日常用語出自《道德經》?
    而當我們研讀老子的《道德經》時也會發現,同樣有相當多的日常用詞和成語出自《道德經》。 一、天長地久 出自《道德經》第七章原文:「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 二、受寵若驚 出自《道德經》第十三章原文:"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 《道德經》中這些你熟悉卻不真正理解的成語
    《道德經》只有短短五千真言,但是蘊含的知識確是無窮無盡的,涵天蓋地、盡說人道,隨意選出一張都可以當成人生的格言,總結出一番深刻的道理。而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常用的成語也是出自《道德經》,這些成語有些我們知道它的意思,有些我們只是膚淺的使用,卻不通曉背後的道理。今天我就總結一些,希望和所有老師和同學們互勉。
  • 《道德經》10個經典名句,道盡人生真諦!
    《道德經》這部經典,雖然字數不多,但字字珠璣,句句經典,兩千年來,廣為流傳,經久不衰。今天挑選其中的10個名句,與大家一起分享:一、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道德經.第二十三章》簡釋:狂風不會刮上一個上午,暴雨也不會下上一個整天。來勢兇猛的事物,往往不能長久;在修行路上過於勇猛精進,往往也不能持久。二、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 這兩個成語出自《道德經》,因人們的悟性不同,理解和用法也不同
    後人對《道德經》的理解,說不上誰對說錯,畢竟只有老子本人才知道真正的涵義,後人要看你的悟性如何。就像《易經》一樣,古今有多少人在研究,但能成為易經高手的畢竟是少數,沒有悟性研究的只是皮毛而已。對古老的經典著作,理解淺顯,運用出錯也是正常現象。學者說的話也不是絕對的。
  • 道德經名句起名:10個氣質清純的小孩名,太美了
    一、《道德經》中氣質清純的小孩名1. 聖唯出自《老子·德經·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解釋: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所以,他沒有缺點。2. 智行出自《老子·道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 這些梗,你都知道出自哪裡嗎?
    最近我在B站追番看彈幕的時候發現好多彈幕看不懂,好多梗看到之後也是各種黑人問號,於是拼了老命去補課,今天小萌就來分享一下這些梗,都出自於哪裡。    首當其衝的自熱是經典的:「教練,我想打籃球」,出自作品《灌籃高手》,三井壽帶著一群小混混找櫻木花道鬧事,最後看見了安西教練,想起了自己的初心,最後重新回到了籃球場上。
  • 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
    文丨曹鏡明題丨你知道網紅名句,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出處嗎?一段令蘇軾羨慕的愛情《定風波》:究竟是什麼樣的愛情,居然讓蘇軾寫下這首千古名篇!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詩詞已經逐漸退出了大眾的舞臺,成為少數人的愛好。
  • 學習道德經對於普通人的意義在哪裡?
    我們上面說了道德經是一本講經天緯地之學的書,講的是平天下的大學問,他的讀者群,按老子的設定是帝王和天師,帝師級別的。老子在出關前是周朝的圖書館館長,學問源頭是上古純之又純的三皇之學,所以說道德經才是一切學問的總源頭。一個人要想學點東西,不可不學道德經。學還要會學,學習道德經可以參照尹喜的《關尹子》,韓非子的《解老》和莊子的《莊子》。
  • 瓊瑤這些書名,一部一首古詩詞,全都出自千古名句,有你的記憶嗎
    大量詩詞歌賦的運用讓原本通俗的言情小說擁有了超凡脫俗和古典婉約的氣質,這種運用首先就體現在了作品名字上,一起來看看吧。《在水一方》書名出自《詩經.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也是千古名句,它將女主人內心孤寂無人理解的愁苦,以及無可奈何的感傷表現得淋漓盡致,而又餘味悠長。
  • 動漫裡著名的梗你知道多少個?這些老梗,你都知道出自哪裡嗎?
    說到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在動漫中出現過了很多有趣的臺詞,因為這些臺詞配合的情節十分經典,所以廣為流傳,被很多人玩成梗了,在二次元圈子裡廣為流傳。下面我們來看看二次元中經常出現的梗都是什麼,出自哪裡吧。第一個:腿玩年相信很多朋友在看動漫的時候看到女性角色有著修長的雙腿時,打開彈幕往往能看到很多「腿玩年」這三個字吧?隨著「腿玩年」這個梗越來越火,甚至已經不再局限在動漫中了,在「腿玩年」的影響力下,很多不看動漫的朋友也開始知道了這個詞。
  • 《道德經》6句經典名句,領悟為人處世智慧的態度、探求真理
    《道德經》6句經典名句,領悟為人處世智慧的態度、探求真理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在古今社會生活中,在老子看來,真正領會「道」之精髓的聖人,不輕易下斷語,即使是對已知的事物,也不會妄自臆斷,而是把已知當作未知,這是虛心的求學態度。只有這個態度,才能使人不斷地探求真理。
  • 倫敦地鐵站的這碗"心靈雞湯",竟出自中國的《道德經》!
    出自老子《道德經》中的這些話,竟是一碗又一碗高湯,讓無數來往
  • 小男孩名字精選:10個《道德經》氣宇軒昂的男孩名字,肌膚若冰雪...
    一、《道德經》中氣宇軒昂的男孩名字1. 唯賢出自《道德經》: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唯」在文中是只有,「賢」是有德有才的人。所表達的核心是本章雖然只有寥寥數語,卻說破「取捨」之道!澤冬出自《道德經》:豫呵其若冬涉水,猶呵其若畏四鄰,嚴呵其若客,渙呵其若凌澤,沌呵其若樸,混呵其若濁,曠呵其若浴。取名「澤冬」也有溫暖,祥瑞之義。寓意男寶寶曠遠豁達,渾厚寬容,積極進取。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