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班級家長群?是助手還是負擔?

2021-01-19 天學網

當下,QQ、微信等聊天工具在我們日常工作與生活的溝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隨之興起的家長群正逐漸成為老師們課外工作的重要陣地。但是最近,很多老師都在吐槽家長群成為了一種隱形負擔。

老師有煩惱

1.家長群信息一直在刷屏

北京某初中班主任劉老師覺得自己最近得了「手機恐懼症」,因為他的微信總有點不完的未讀信息。而這些成指數上升的聊天記錄,都來自他所在的班級家長群。「有時候發一條學校通知,家長就轟炸式回復。一會兒一條,微信一直蹦。

有類似經歷的,還有在甘肅平涼某幼兒園的趙老師,她說老師每天都要在群裡把小朋友吃飯的照片、學校通知等內容發送到家長群裡。家長們看到消息後,就會在下面跟風回復「謝謝老師」「老師辛苦」等客套話。

趙老師說:「我很感謝家長們對我工作的支持,但每個家長都發一句,反而讓後來的家長看不到重要信息了,所以我希望家長們少發。」但是更讓她鬱悶的是,有時候十多分鐘沒看手機,再一看微信,未讀消息就過百了。結果點開一看是家長們在群裡聊些瑣事,甚至還有不少家長發廣告或者各類點讚、轉發抽獎等信息。

2.老師在家長群裡要謹言慎行

讓老師們更為頭疼的是在群裡和家長溝通需要「語言平和,拿捏準確」。

某數學老師在群裡@了一位數學成績有所退步的孩子家長,提醒家長孩子數學下滑,要多注意點。本是一句善意提醒,可誰曾想,孩子的爸爸來了氣,在群裡回應數學老師:「我孩子那麼聰明,成績下滑是老師問題。沒有學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面對家長的「玻璃心」,一位老師說,老師們不得不注意自己的遣詞造句,在群聊時把握分寸,照顧到每位家長的面子,謹言慎行很重要。

家長有困擾

班級家長群雖然是家長與老師溝通的重要平臺,也拉近了學校和家庭的距離。但是也存在著不少問題,讓很多家長感到困擾。

1.有些家長過分幹擾

家長群原本是便於學校和家長聯繫的一種方式,但是有些家長會利用家長群來進行閒聊、炫耀、投票、發廣告等,必定會引起其他家長或者老師的反感。

現在有些家長對孩子過度關心,頻繁地通過家長群詢問老師自己孩子的情況。這種過度

操心只會增加孩子、家長、老師的負擔。

2.家長群變味兒了

「老師發完任何一個消息,家長們估計都沒看清楚就開始……辛苦了,x老師,感謝x老師無私奉獻,謝謝x老師……」

「有些愛表現的家長也是很煩的,帶一些壞風氣,其他家長怕自己小孩兒被不公平對待,只能硬著頭皮跟,家長群都變味兒了。」

3.家庭作業成了「家長」作業

「以前上學的時候,沒有手機沒有家長群,作業要自己完成,自己記,現在家長變相捆綁,反而會使學生喪失很多本該有的獨立自主能力,也弄得家長很累。」

「殊不知家長才是真正的被捆綁,老師隨意微信點名,通報學生成績,上課表現,感覺家長才是24小時全程學校待命。」

還原家長群本來模樣

家長微信群是把雙刃劍,它的存在拉近了學校和家庭距離,降低了老師和家長溝通的成本。但沒有規則不成方圓,要營造良好的聊天環境,促進孩子和諧成長,需要家長與老師共同努力,相互理解,加強有效溝通。

@家長:溫馨提示

家長群是家校溝通的平臺,不是討好老師的平臺。發自內心地感謝老師有很多種方式,如果總是在家長群裡討好老師,有時老師發條很重要的信息,很快就被大堆的"感謝""辛苦了"刷屏,重要信息會被淹沒。別拿家長群當作聊天群、炫耀群、投票群、廣告群......在家長群裡,重在知悉老師傳達的信息,如果利用家長群來進行閒聊、炫耀、投票、發廣告等,一定會引起其他家長或者老師的反感。個人諮詢無須搬進班級群。如果家長因為自己孩子的一些事情想諮詢老師,最好單獨聯繫老師,畢竟家長群是一個公共平臺,不要因為你的私事影響到其他家長。

@老師:溫馨提示

建立"班群守則",提醒家長在該群的注意事項,以便大家遵守。發布信息時要簡明扼要。老師發布不需要回復的信息時,試著在信息後加上類似"無須回復"幾個字,可以避免大量不必要的"感謝",家長也會慢慢形成習慣。在家長群裡,儘量公平對待每一名學生。老師不宜在班級家長群中點名批評孩子,公布成績、排名等信息,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同時也會讓家長感到不舒服。如果老師要在班群中曬照片,也要考慮到每一名學生的出境率。老師要注意做家長群中的引導者,管理好家長群。對於一些不適合發在班級群裡的內容,要學會婉言提醒家長。

家長與老師在各自的立場上各有苦衷,都覺得自己是受累的一方。但這不是教師一個行業問題,而是這個信息化時代的問題。網絡時代讓我們的溝通變得便捷,但是便捷也讓溝通成為了泛濫,佔用了人們更多時間。因此,家長和老師互相溝通時,不妨多一份諒解,多一份支持。只有家長與老師並肩作戰,才能真正實現家校聯盟,讓孩子學有所成。最好的教育關係是家長支持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本文所涉及觀點不代表天學網立場,僅供閱讀。

相關焦點

  • 事關所有家長!陝西一地終於對班級群出手了!
    客觀真實、記錄身邊發生的一切 自從微信開始普及之後 班級群成了老師和家長們 交流溝通的重要途徑 不過,有家長吐槽
  • 杭州有城區宣布,管好班級微信群!當晚9點半到次日7點,家長不在群裡...
    這段時間,「家長群」上了熱搜。11月10日,杭州市教育局舉辦「家校攜手共同成長——杭州市家校共育座談會」,邀請了來自各區的多位家長代表、教師代表等,一起探討如何減輕學生、家長負擔。杭州市教育局收集了不少信息,就有不少問題涉及家長群:一是家長群太多:釘釘一個群,微信一個群,班級一個群,年級一個群,甚至還有小隊一個群;二是考試、作業情況在家長群裡公開點名,組織各種競賽,給學生、家長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針對家長群的問題,濱江區教育局出手了。今晚,「濱江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分家長篇和教師篇。
  • 幼兒園班級微信群現狀分析
    由此, 筆者組織我園各班教師圍繞班級微信群"為什麼教師只是用於發布通知, 而沒有其他方面的交流?"這一問題展開交流、討論。通過談話, 筆者發現教師無視班級微信群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種:一是教師在管理班級微信群時會產生主從觀念, 認為自己是"專業人員", 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幼兒好, 只要家長嚴格按照通知給予配合, 即可推進教育, 由此不自覺地使用"發號施令"的方式與家長進行交流。
  • 這份火上央視的班級微信群公約,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對於孩子的教育,退群顯然不是解決方案,那麼未來,家長群裡的發言又該立下怎樣的規矩,讓每個人都不為難?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一份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
  • 班級群成尷尬存在?多少家長反感到屏蔽,還不得不繼續待著
    因此,對於這些問題,作為家長的你,是怎麼看待家長群的存在呢?像開頭提出來的,「想要屏蔽孩子的家長群怎麼辦?」有些家長對於接下來的幾種家長很是無語。每個班級群裡,總有那麼幾位家長特別不受人待見,他們都幹了啥事?
  • 班級群管理方法匯總
    班級群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渠道,大部門老師都會通過班級群發放通知、和家長聯繫,大大提高了老師的工作效率。但是班級群也會湧現許多問題:一條條「收到」淹沒了通知消息、點讚刷屏、矛盾激化......那麼,應該怎樣管理班級群,做到趨利避害,讓班級群真正發揮作用呢?
  • 邳州已有多名家長中招!速轉發至班級群提醒!
    家長考慮到這1800押金到時可以退款,就毫不猶豫地掃碼付款。期間儘管已經收到轉帳平臺系統彈出的詐騙風險提醒,該家長還是固執地將款項轉了過去。 我們起底騙子的作案手法,主要分四步: 1 廣撒網、搜索QQ群 通過廣撒網式搜索「班級群」、「家長群」等關鍵詞,利用部分群沒有設置相應的驗證步驟、群管理員疏於管理等漏洞,進入多個家長群。
  • 寶媽家長會上「炫富」,直接被移出班級群,網友:老師做得好
    寶媽家長會上"炫富",直接被移出班級群,網友:老師做得好有人說家長是孩子行為的模板,當家長樸實低調時,孩子多半也謙虛懂理,當家長蠻橫強硬時,孩子也會目中無人。所以家長不只要在育兒上下功夫,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為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觀點】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一份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從「退班級群」事件看學校和家長之間有哪些矛盾?應該如何解決?
    近日,江蘇一位家長的短視頻火爆全網,原因是老師總讓家長幫助批改作業,他認為他承擔了太多老師應付的責任,但是還要昧著良心的說老師辛苦了,最後這位家長不堪重負,一怒下退出了家長微信群。再有就是很多家長認為在平時應付老師的人情會浪費很多的精力,老師經常會在群裡發一些上課的內容以及批改作業的內容,作為學生家長不但要查看自己孩子的作業問題,還要不斷的恭維老師,這讓很多的家長非常反感。
  • 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火了,還上了白巖松的節目!家長和老師都應該看看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推出一份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引發了家長老師們的熱議,央視新聞頻道主持人白巖松也為這份「班級微信群公約」點讚!規範班級微信群 杭州市濱江區有了一份家校公約 近日,為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濱江區教育局經反覆調研、多方徵詢,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家長篇」和「教師篇」兩部分,對家長和老師在使用班級微信群時的言行分別作出規範性約定。
  • 多名家長在班級群被騙!公安部發出防範提示
    目前很多學生已經陸續返校,各班級群開始活躍起來了,但有一類詐騙專盯班級群裡的家長。看到是「班主任」發的通知,名字頭像也都對的上,張先生不假思索就掃碼轉帳了1980元。龍崗警方介紹,4月15日以來,像張先生一樣被騙的家長已有65位,損失金額67.7萬元。1、在QQ內搜索「班級群」「通知群」「溝通群」等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2、冒充家長申請入群,潛伏在群內觀察老師的活動規律,利用老師上課或者不在線的時間差,實施詐騙。
  • 騙子混進班級微信群
    如果老師在孩子的班級群內發消息「請大家交學習資料費」,作為父母的你怎麼辦?等等,先不要立馬交錢,因為此「老師」可能不是真老師。日前,昌寧縣某中學的一個班級微信群中,就有一個騙子假冒班主任老師向家長收取所謂學習資料費的事,短時間內10餘名家長相繼中招,以發紅包的方式被騙了近2000元。所幸這一情況被真老師及時發現,制止了騙子的詐騙行為後及時報警。
  • 浙江已有多名家長在班級群被騙!
    近期,寧波市反詐中心接到數起騙子冒充老師潛入QQ、微信群,以「疫情延期開學」、「網上授課收學費、材料費」為由實施詐騙的警情,寧波已有4名家長被騙!2月11日,寧波的湯先生在班級微信群裡收到了「班主任老師」發布的一個收費通知:「因為疫情影響,接教育部門通知,現開始收取數學輔導費。」
  • 評論|「家長群」不應成為易爆的「火藥桶」
    對此班主任老師著急地表示,自己並不知情,在之前就已經被移出班級群。(據7月2日《錢江晚報》)畢業本來都是件高興而富有意義的事,孩子們結束了一個階段的學習和生活,即將帶著滿滿的收穫,邁上新的臺階,家長們想要有點儀式感,給孩子們慶祝一下,紀念一下,也是人之常情。
  • 娃兒班級群裡的「假老師」,只用克隆頭像和暱稱,就能收走家長近70...
    目前廣州市的中學年級學生已經有序返校,一返校各班級群就開始活躍起來了,但最近有種詐騙高發專盯班級群裡的家長小心上當受騙!5月11日,公安局刑偵部就介紹了這樣一起案件。家長們到底是如何被騙的呢?警方起底:騙子作案四步走▼1、在QQ內搜索「班級群」「通知群」「溝通群」等關鍵字,即可出現大量公開的群聊信息。
  • 女童作文課後墜樓 班級群的家長們卻忙著給老師點讚
    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當一個人成為家長,就終將成為班級群中的一員。你是否為班級群中的對老師「溜須拍馬」的現象頭痛?老師只要在群中發言,就會出現包含禮儀性回復在內的一堆刷屏「垃圾」信息,讓人深感無奈。而下面這個家長群中的「點讚」刷屏信息,讓很多人覺得後背發涼……班級裡一個孩子逝去了 家長群中點讚忙2020年6月4日,江蘇省常州市金壇河濱小學五年級五班學生繆某某在兩節作文課後墜樓身亡,在繆某某班級家長群中卻出現了由一名家長發起的,給涉事老師點讚的行動。
  • 騙子混進班級群進行詐騙老師現身幫家長追回部分錢款
    騙子冒充老師混進學生班級群,以收取資料費的名義進行詐騙,眾多家長信以為真紛紛在班級群內發送紅包交款,當真老師現身拆穿騙局後,眾多被騙的家長才恍然大悟。日前,發生在圍場一小學班級群的詐騙事件讓家長至今心有餘悸。
  • 禁止班級群公開成績排名 這個一定得有
    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等信息……日前,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實際上,在班級群、家長群公布學生成績排名,這種現象並不多見,很多教師會自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但是,不敢保證每個教師尤其是班主任都能夠從保護學生隱私出發,堅決不在群裡公布學生的成績排名。不在群裡公布成績排名,理由是多方面的。一則,成績屬於學生個人隱私,不在群裡公布成績排名,是尊重學生、尊重家長的表現。
  • 涉及作業量、考試排名、班級微信群……
    4.學校必須規範班級微信群建設,嚴格實行一班一群制。學校出臺年級、班級微信群使用管理規範和細則,實施「一校一策」。要求每個班級只能建立一個家長微信群,微信群的使用只能用作教師與家長在教育教學方面的溝通,嚴禁在班級微信群布置作業或發布與學校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教育行政部門定期派駐專門人員對班級微信群實施督查,規範和監督班級微信群的使用。5.教師必須嚴格控制作業數量和質量,嚴禁家長學生代批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