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記者來到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房屋修繕改造、遊客服務中心建設等工作。據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部消息,整體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其中部分地塊建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總投資逾34億元,規劃總用地面積35.57公頃,其中核心保護範圍面積超過14公頃,新建範圍面積20餘公頃。項目位於城區東北隅,南至中華東路,北至金匱街以北50至100米沿線,東至虹山湖路,西至中華北路。區域內建築大致分為保護修繕和新建兩大類。建設內容包括保護修繕老舊房屋,新建酒店、民宿、博物館、青少年遊樂中心、配套商業、遊客服務中心等,項目分為四個標段同時進行建設。
根據現場了解,C1地塊東府倉片區正緊鑼密鼓進入收尾階段,目前立面改造已全面完成,正在開展綠化、管網鋪設等收尾工作,入駐商家即將開展內部裝修。在全面保護安順市歷史、民俗文化和自然景觀風貌的大背景下,堅持保護歷史遺存的真實性、歷史風貌的完整性和社會生活的延續性,對歷史建築進行修繕、修復,實現了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遺產的整體改善和歷史文化價值的傳承彰顯。
「東府倉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整的50年代糧倉群,有6組8棟。東府倉片區項目的亮點設計理念是『老瓶裝新酒』,在保持糧倉原有建築主體的基礎上,進行加固修繕。
該區域由三臺灣糧倉片區、菜市場片區、儒林路南入口片區組成,在改造過程中對周邊一些富有特色的建築保留改造。」據施工方貴州建工安順建築工程有限公司項目技術負責人陰超介紹,「根據改造設計,該區域集咖啡廳、中餐廳、活動中心、會議室、民宿於一體,對建築、結構、給水排水、暖通空調、建築電氣及室外管線進行改造設計和景觀設計。外牆、瓦片、木料全部採用老料子,融入鋼結構和玻璃幕牆等設計,採用智能全感應設備,對區域功能性進行提升,其特點都是開放式設計,與周邊貫城河景致融為一體。」
安順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提升修繕項目A1、A2、B1、C1地塊上建設的項目將作為今年小城鎮建設發展大會觀摩點,市城投公司已採取多種措施,集中公司優勢資源,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按照「分區、分步」建設的工作步驟,緊扣「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基本要素,並引入成都「寬窄巷子」運營團隊進行打造,全力打造安順城市會客廳、旅遊集散地,與黃果樹、龍宮等旅遊資源形成互補之勢,確保今年年底建成一批項目並投入營業。
市城投公司工程一部副部長趙懷忠告訴記者,「目前,每天有近百名工人同時施工,A1地塊建設的遊客服務中心正在進行封頂施工,遊客服務中心已初見雛形。我們實行掛圖作戰、責任到人的工作方式,科學安排施工計劃,加班加點搶進度,確保在預定工期內完成建設目標任務。」
(來源:安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