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在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和發展示範區建立政府主導、國有企業市場化運作的工作模式,落實北京市西城區政府關於由北京天恆置業集團承擔什剎海區域市場化企業運作任務的精神,加快推進區域人口疏解及產業提升工作,經西城區政府核准,北京天恆置業集團於2012年1月20日成立下屬全資國有子公司——北京天恆正宇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作為「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和發展示範區」保護和修繕項目的實施主體,開展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四至範圍:西至新街口北大街、新街口南大街、西四北大街、西四南大街,東至舊鼓樓大街、地安門外大街、地安門內大街、景山東街,南至西安門大街、文津街、景山前街,北至北二環,總面積589.80公頃)的風貌保護、人口疏解、基礎設施改造及產業提升等工作。
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四至範圍
01
正宇公司的昨天
1.正宇公司的初心和使命
2014年、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強調了北京要「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戰略目標,提出要保護北京歷史文化的「金名片」。同時北京市委書記蔡奇等市領導也多次調研北京核心區,提出要深入開展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認真履行好老城保護和復興的歷史責任。
在此背景下,正宇公司作為區委區政府、什剎海阜景街建設指揮部的前端公司,在政府統籌領導下,開展什剎海地區的人口調控、風貌保護、基礎設施改善和產業提升等有關工作。一直以來,正宇公司都在探索和嘗試,如何使騰退疏解的院落得以修繕保護並活化利用,在實施風貌保護的同時,使之承載更多的文化元素、歷史情懷和復興職責。
2.老城保護的實施背景
什剎海地區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具有豐富的歷史內涵和文化底蘊,但隨著歷史變遷,作為承載這片街區歷史和文化的平房院落卻逐漸呈現出布局雜亂、違建眾多,開牆打洞和業態低端等現實問題。使得老城區無法散發應有的古都歷史文化魅力,老城區內的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也亟待提升。
針對以上問題,天恆正宇公司以保護和恢復古都風貌,傳承和展現老城文化底蘊為目標,採用保護性修繕等手法恢復老建築的風貌。同時探尋和展示老院子的文化脈絡和情感記憶,讓更多的人能找尋到老城區裡曾有的濃濃的北京味、胡同情。
02
正宇公司的今天
1.人口疏解
什剎海片區580公頃範圍內,共涉及什剎海街道25個社區,胡同170條,戶籍家庭46403戶,戶籍人口121609人。其中平房院落3404個(含平房、簡易樓、中式樓、低洼院)。
為了解區域內居民改造意願,更好地推進各項工作,在市區各級部門、指揮部及天恆集團的大力支持下,什剎海地區住房與環境改善房屋騰退項目於2013年9月16日正式啟動,並提出居民可自願申請整院騰退新模式,並以綜合服務、平等協商、居民自願、整院改善為工作原則,會同所轄社區統一實施運作,全員入戶調查收集信息,加大密度、擴大力度張貼宣傳展板、定期召開居民座談會等多種方式集中進行宣傳,得到了區域內居民的支持和認可。
疏解工作於2018年1月20日停止,累計完成居民疏解籤約628戶,騰退院落277處,騰退房屋建築面積22679.02平方米,佔地面積約28919平方米。
在完成什剎海片區騰退任務的同時,正宇公司於2014年起協助什剎海街道完成兆惠府文物騰退,並於2018年順利完成房產過戶手續,騰退後的房屋管理使用權交由什剎海街道辦事處,作為社區辦公和兆惠府歷史資料的展陳。同年,為積極推動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正宇公司受景山公園、北海公園的委託開展相關文物騰退項目,從項目啟動到房屋拆除僅用時兩天,拆除後的空地立即開展了環境整治、文物修繕及景區開放等一系列工作。正宇公司也因為積極推進文物騰退而被西城區政府評為文物騰退先進集體。
2.院落修繕
保護傳統風貌,承襲文化脈絡一直是正宇公司進行院落修繕的基本原則。基於此,在院落修繕時,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舊料,最大程度的體現老院子的歷史痕跡。在修繕工藝上,做到修舊如舊,對建築進行恢復性修繕,重現傳統院落的四合規制。同時,探索在現狀房屋內豐富豎向空間設計,有效增加人居活動空間和生活配套功能,讓老房子更能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提升居住的舒適性和便捷性。
修繕完畢後,在什剎海設計周期間,正宇公司邀請被騰退的居民前來參觀他們原來的家,居民紛紛豎起大拇指,表示修繕的很好,比起他們住的時候,環境更好了,服務設施也多了,小院不像以前那樣雜亂無章了。同時,他們也表示自己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善,再也不用5、6口人擠在20-30多平米的小房子裡了。
修繕前
修繕後
在院落的利用上,正宇公司統籌協調,進行產業提升,增加文旅服務、便民服務、黨建相關業務等業態。在胡同的院落中植入生活配套服務業、文化空間、閱讀空間、社區活動空間,希望能夠通過這些重新塑造鄰裡文化、培植市井氣息,使之成為接地氣、有生活的宜居空間。目前已形成的品牌有「隱海」、「海棠人才公寓」、「喜友鄰」、「恆心號黨建品牌」。
3.街區提升
(1)地安門外大街空間品質提升項目
2014年,正宇公司首先結合北京市道路疏堵工程,從恢復「中軸線」傳統風貌,改善什剎海街區環境、交通狀況的角度出發,全面開展地外大街的交通疏堵整治工作。通過完善步行空間系統、壓縮機動車道、挪移公交站點、提升道路綠化、美化公共設施等手段極大改善了地外大街及其兩側的整體面貌,地外大街也因此成為什剎海區域的亮點工程。
另外,地安門外大街位於中軸線遺產區範圍內,2018年列入北京市中軸線申遺保護重點任務。2019年初正宇公司根據什剎海街道地安門外大街拆違工程進展情況,啟動地外大街空間品質提升項目方案設計工作。
(2)鼓樓西大街復興計劃
鼓樓西大街西起德勝門內大街,東到地安門外大街,全長約1.7公裡,含兩側建築總佔地面積約11公頃,是什剎海風景區延伸帶的交通動脈,大街兩側分布重要文物19處,國家級文物3處,市級文物1處,區級文物1處,普查登記級文物14處。
正宇公司作為什剎海歷史文化街區的實施主體,委託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該專項工作的方案設計工作,並針對立面整治、環境提升、交通治理、業態提升、街道設施、文化遺產、智慧城市、復興計劃展示中心、社會輿論引導等方面進行方案的細化方案,並提出以高品質風貌休閒區為規劃定位,實現老城整體保護街區復興計劃,街區復興這一理念得到蔡奇書記的認可及高度肯定。
(3)西什庫、西安門街區立面提升改造
2017年,西城區推出街區整理計劃,將全域按照0.4至0.6平方公裡為標準劃分為101個街區單元,分批次完成整理和復興,西什庫街區復興規劃由此誕生。
正宇公司通過「入一戶,定一策」,克服項目中存在的空間雜糅、產權交錯、管理交疊等實際問題,積極保護街區內傳統院落、老門樓、老鋪面、近代建築等傳統歷史建築及元素,以尊重傳統建築、遵循城市演進的客觀規律為原則,以現狀建築肌理及規劃審批條件為依據,在保障居民切身利益的同時,從功能需求和建築風貌上符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和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要求。
4.中軸線重點項目實施
(1)北中軸藝術館項目
「北中軸藝術館」位於北京鼓樓的西南側,同時處於歷史文化名城傳統風貌區,區位特徵顯著,無論從規劃空間形態上,還是功能定位上都對區域有著重要影響。本項目的規劃建設為北京文化藝術互動體驗展示中心,本著打造北京獨一無二的文化藝術與新技術融合展示的空間。
目前本項目已完成考古勘探,下一步將繼續推進北中軸藝術館項目立項手續辦理,優化完善文物影響評估報告後上報國家文物局進行審批,積極配合做好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
(2)地百商場裝修改造項目
根據北京市總體規劃設計,地百商場位於古都皇城核心區什剎海歷史文化保護區內,是傳統中軸線與京杭大運河申遺的交匯點,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成為申遺的重要支點,同時也是實現北中軸線歷史風貌保護與恢復的重要地塊。
地百商場於上世紀50年代開始營業,在2005年,為滿足首都中軸線風貌保護的要求,對原五層的老樓進行了建築降層改造,降低了樓體高度。此外,在地百改造中,結合地鐵8號線什剎海站出入口、周邊建築和城市景觀進行了綜合設計,將地鐵出入口調整成為下沉廣場。
未來,將會引入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創意文化、閱讀空間、高端休閒業態及中華老字號等產業,打造區域創新空間及龍頭示範項目。
(3)北海醫院和東天意商城降層改造項目
2020年7月16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曾到北海醫院和東天意商城就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進行調查研究並指出「老城保護是實施核心區控規的重要任務,而中軸線申遺保護則是有力抓手。要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軸線申遺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
北海醫院和東天意商城降層改造項目於2020年10月30日正式啟動樓體拆除作業,11月26日拆除完畢。這是北京落實核心區控規的首個降層項目,也是恢復中軸線景觀視廊第一個拆除項目,是有力促進老城整體保護和中軸歷史風貌保護的重要舉措。在未來的工作中,將本著保護與利用並重的原則,參考歷史街區傳統院落布局及建築尺度,打造成符合中軸線風貌要求、內部具備現代化使用功能的中式建築。
03
正宇公司的明天
作為天恆集團的一份子,正宇公司將不負所托、不辱使命,為早日成為城市更新服務商而努力!在天恆集團的領導下全力推進中軸線申遺各項工作,積極開展地安門外大街空間品質提升項目和陟山門街-景山西街公共空間項目等一系列項目建設,將集團成立20周年作為新的起點,秉承提升街區風貌、改善居民居住環境這一初心與決心,嚴格按照政府及天恆集團的要求,踐行國企擔當,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向政府及百姓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為集團增光添彩,助力北京中軸線申遺,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