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與傳承 古巷換新顏
古樸雅致的倉巷街街景
□記者 牛思明 文/圖 要問安陽現在最火爆的景點是哪兒,相信倉巷街一定榜上有名。這條位於安陽老城區的小巷子,因為對傳統街巷的合理保護以及對老城文化的出彩傳承,在今年春節期間大放異彩,引得八方來客連連稱讚。
4月10日,記者來到倉巷街。倉巷街位於老城區文峰北街北側,東西走向,全長528米,寬約4.9米。漫步倉巷街,灰色格調的民居、中國傳統的抬梁式建築構架古色古香,整條街道古樸典雅。文峰區住建局工作人員介紹,倉巷街現有57個院落、325戶居民。2018年7月,倉巷街被確定為河南省第一批歷史文化街區。2018年10月19日,倉巷街街區保護規劃成果獲住建部、省住建廳原則通過。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大家看到的倉巷街歷史街區第一期保護整治工程,重點是打造3號院、6號院,現已完成強弱電入地工程、公產單位及配套用房拆除工作、45座古建修復工程、65座沿街房屋立面提升工程,3號院、6號院已初步恢復明清四合院的風貌。目前,進一步的工程正在向西延伸。」
據悉,為更好地體現街區的歷史文化沉澱,我市對街區進行了主題亮化。洗牆燈、線條燈照亮古建街區,體現自然文明與古樸文化的有機結合;瓦當燈、瓦楞射燈映射出古建輪廓,突出傳統建築風格和特色。據統計,今年春節期間,倉巷街每日平均客流量約5萬人;美食、特產、夜景、民俗表演給整個春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為全市人民獻上一份節日賀禮。
記者從文峰區政府了解到,該區已對倉巷街實施了集中供暖和天然氣入戶工程,並進行了電網、照明和配套通信線路入地改造。倉巷街居民雖身處老城區,但也過上了現代化的都市生活。
文峰區住建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倉巷街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尊重歷史、因地制宜、整舊如舊,力爭原汁原味重現倉巷街明清時期的風貌,展現老城的街巷格局、人文脈絡,彰顯安陽的古都風貌和韻味,致力於把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旅遊發展和商業發展的產業資源,把老城改造成文化、旅遊、商業的亮點,增加就業機會,繁榮城市經濟,譜寫安陽古城復興新篇章。
【關注百家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