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的37年人生(經典流芳)

2020-12-11 人民日報

  「他在此處安息,

  在他生前,

  大自然感到了敗北的恐懼;

  當他溘然長逝,

  大自然又唯恐自己也將死去」

  這段墓志銘鐫刻在羅馬萬神殿內的一座墓碑之上。墓的主人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全盛時期的畫家、建築師,拉斐爾·桑西——他的生命停止在37歲。

  37歲的人生,都經歷了什麼?

  37歲,莫奈剛剛完成《聖拉查爾火車站》,滿心期待地送畫作參加第三屆印象派展覽會。光線穿過玻璃頂棚,射向蒸氣煙雲。「印象」風格在巴黎依然無人問津。這一年,莫奈還需要靠種點山芋維持日常餐食。距離法國政府舉辦「莫奈和羅丹聯展」,授予他藝術家的殊榮,還要等待12年。

  37年前,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烏爾比諾。父親喬萬尼·桑西是烏爾比諾大公的御用畫家,啟蒙了拉斐爾的藝術人生。

  21年前,16歲的他背井離鄉來到佩魯賈,進入佩魯吉諾畫室學畫,憑藉過人天賦和刻苦,很快便能夠「以假亂真」。

  16年前,21歲的拉斐爾和老師之間發生了一場激烈競爭。他戰勝老師的工作室,獲得了一筆報酬高昂的繪製訂單。

  就在同年,拉斐爾聽說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同時在佛羅倫斯創作作品。他放下手頭的工作,火速趕往佛羅倫斯「朝聖」。老師佩魯吉諾徹底成為了「過去式」,佛羅倫斯的光芒點亮了拉斐爾的眼睛。那時,達·文西正在一邊為市政廳繪製壁畫《安吉裡之戰》,一邊沉浸於創作《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剛剛完成「完美身軀」——大理石雕像《大衛》,開始繪製壁畫《浴者》。21歲的拉斐爾怯生生敲開米開朗基羅的畫室門,在《浴者》的草稿前久久佇立一個下午。他提出請求,想搬入米開朗基羅的畫室學習。

  12年前,25歲的拉斐爾再次從一場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獲邀為梵蒂岡的私人圖書館繪製壁畫。這一次,他擊敗的對手是——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來到了羅馬。

  11年前,26歲的拉斐爾受邀為梵蒂岡宮繪製壁畫。其中,以籤字廳的壁畫《雅典學院》最為精彩。這幅作品引人入勝,昭示了理性精神的復甦。畫面中,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處於眾星捧月的位置。周圍環繞著古希臘以來的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等七種自由學術領域的學者。畫作藉助拱形圓屋頂為背景,營造出自由辯論的熱烈氣氛,氣勢恢宏、場面宏大。

  同在羅馬城內,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再次相遇了。這一次,他們旗鼓相當。米開朗基羅正在經歷一場「劫難」般的創作——繪製500多平方米的天頂畫。在經歷幾次對助手的失望後,他決定獨自完成。長期高仰脖子的艱苦作業使米開朗基羅臉容憔悴。「我再也看不清楚了,走路也陡然摸索幾步。」天頂畫完成後,37歲的米開朗基羅形神枯槁,儼然一位多病纏身的老人。

  6年前,31歲的拉斐爾著手為巴爾達薩雷·卡斯蒂廖內繪製肖像。卡斯蒂廖內是拉斐爾的好友,也是義大利著名的外交官、人文主義學者。他的代表作《侍臣論》流傳至今,記錄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宮廷禮儀規範,指出「勇敢、精明、熱愛真理、多才多藝,有文化教養」才是人的完美形象。拉斐爾拋棄喧鬧的色彩,選擇純粹的明暗刻畫老友的形象,營造出沉穩、私密、精緻的氛圍。當我們與卡斯蒂廖內四目相視,可以確定他內心深處奔湧的傾訴渴望,卻在雙手緊扣的坐姿中看到了外交官的冷靜和慎行。

  5年前,32歲的拉斐爾被任命為羅馬古蹟保護官。這項工作為他推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拉斐爾開始快速吸取文學、美術、古典建築等諸多領域的知識。

  1年前,36歲的拉斐爾提出有關羅馬遺蹟與城市地圖稿的保護建議,偉大的城市構想冉冉升起。

  兩周前,拉斐爾突然生病了。高燒,沒有病歷記錄。有人說是他太累了。十幾天後,油盡燈熄。同為「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的人間軌跡比達·文西少了30年,比米開朗基羅少了60年。

  拉斐爾離世14年後,60歲的米開朗基羅重回羅馬。故地重遊,他一定會想起當年同在羅馬追逐夢想的天才青年。那年的拉斐爾26歲,春風得意,萬萬沒有想到生命只留給自己不到11年的時間。而他也不會想到,即便只剩11年的生命——500年後的人們依然瞻仰他的作品、歌頌他的精神、傳頌他的人生。

  

  版式設計:蔡華偉

相關焦點

  • 早逝的拉斐爾,人生卻是妥妥的「開掛」
    早逝的拉斐爾,人生卻是妥妥的「開掛」!有那麼一些人,在生命最燦爛的時候猝然消逝於這個世界上,如流星燃燒最燦爛的片刻划過這個星球。雖然生命短暫得讓人傷感,但他們留下來的作品卻也撫慰了世人的遺憾。這位大師,是世人眼中的與眾不同,贏得生前身後名,妥妥的人生贏家!拉斐爾,是義大利傑出的畫家,和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也是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拉斐爾謝世時年僅37歲,但由於他勤勉的創作,給世人留下了300多幅珍貴的藝術作品。
  • 2019年阿諾德經典賽南美洲,體質冠軍獲得主出爐!拉斐爾第二名
    2019年阿諾德經典棟南美洲的比賽結果已經出來了,被胡安·莫雷爾(Juan Morel)獲得。這一次他擊敗年輕尤為的健美運動員拉斐爾,最終拿到了這次的冠軍。上圖是胡安·莫雷爾,今年37歲,身高180釐米,賽季時體重134公斤,非賽季時體重141公斤。
  • 人間值得 拉斐爾500年
    拉斐爾(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與列奧那多·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他是一位畫家、繪圖員、建築師、考古學家和詩人。
  • 拉斐爾500年——天使在人間的匆忙相遇
    2020年,正值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為了紀念與回顧這位大師藝術的一生,2020年3月5日- 2020年6月2日,奎迪納萊宮與烏菲茲美術館聯合策劃了「Raffaello 1520—1483」展覽。
  • 拉斐爾是幾線品牌
    作者:來源網絡 時間:2020-06-15 17:37:41 瀏覽:1次 拉斐爾是幾線品牌?
  • 神秘的拉斐爾和《雅典學院》
    [摘要]《雅典學院》堪稱美術史上偉大的典範,拉斐爾創作這幅經典作品的時候才不過26歲。雅典學院(壁畫) 拉斐爾拉斐爾·桑蒂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一起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1483年3月28日星期五,耶穌受難日這天,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烏爾比諾的一座村莊裡。
  • 拉斐爾:璀璨奪目的一顆星
    今年是義大利著名畫家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世界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為他精心準備了豐富多樣的紀念活動。拉斐爾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三傑」之一。他博採眾家之長,作品風格獨特,近30年的繪畫生涯留下了300多幅珍貴的藝術作品,成為古典主義畫家中璀璨奪目的一顆星。
  • 2020北京拉斐爾畫展,帶你走進文藝復興三傑拉斐爾的藝術歷程!
    拉斐爾是和達文西、米開朗琪羅齊名文藝復興三傑的男人,他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藝術創作卻影響了整個義大利。2月23日,北京拉斐爾畫展將在北京利星行文化藝術中心展出,本次畫展將帶你走進拉斐爾一生的藝術歷程,經典畫作絕對讓你嘆為觀止。
  • 淺談拉斐爾及其作品《聖喬治與龍》
    他雖然英年早逝,卻在短暫的37年人生中為後世留下了三百餘幅藝術精品。代表作有:油畫《西庭斯聖母》、壁畫《雅典學院》、《帕爾納索斯山》、祭壇裝飾畫《基督被解下十字架》等。有趣的是,拉斐爾一生中創作過兩幅相同題材的油畫《聖喬治與龍》。
  • 數字藝術讓拉斐爾跨越500年在北京和觀眾「相遇」
    【歐洲時報特約記者趙晨曦12月15日報導】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也是「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逝世500周年,雖然新冠疫情還在全球蔓延,但人們對這位在藝術史上留下無數經典的繪畫大師的致敬活動卻並沒有停止。
  • 拉斐爾藝術展開幕 數位化呈現36幅代表作品
    「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12月12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 陳杭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3日電 (陳杭)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又適逢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作為官方紀念的文化藝術活動之一,於12月12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將持續至2021
  • 看見大師:明媚的少年拉斐爾,願理想之美改變整個世界
    在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三位大師,有著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達文西像是一位深沉的智者,米開朗基羅像是一位專注的苦行者,而拉斐爾則是一位明媚的少年。三位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大師,就仿佛是人生的三個階段,其中俊美的拉斐爾,擁有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與堅持自我的人生態度。 從拉斐爾的畫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少年的內心世界。
  • 文藝復興三傑之拉斐爾傳奇
    但他卻是這三位中最英年早逝的,年僅37歲,正當風華正茂就與世長辭,他離世的這天與37年前誕生的日子是同一天。更巧合的是,這天還是耶穌受難日。天才的一生在最高光的時刻,在備受矚目的時候,就像流星一樣,照亮世界之後隕滅。他的名字在義大利語中是「天使」的意思,而這位天使也卻沒能留居世上。
  • 英年早逝的拉斐爾為何如此有魅力?
    作者:譚群500年前,一位青年才俊因高燒15天後離世,年僅37歲;500年後,世人在一場高燒的疫情中紀念這位早逝英才。2020年4月6日,是拉斐爾逝世500周年紀念日。這是拉斐爾晚期較為經典的一幅肖像畫,強烈的光影對比似乎受到了達·文西的啟示,近乎女性化的人物形象,輕鬆且瀟灑的姿態,得體而鎮定的氣質,顯示出拉斐爾一貫的理想主義特徵。
  • 拉斐爾帥氣的自畫像你見過嗎,牛津展出120幅拉斐爾素描
    上次拉斐爾素描展還是1983年在大英博物館,距今已有34年之久,展覽同時呈現了一幅難得一見的拉斐爾帥氣的自畫像。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藉助難得一見的展品,帶讀者走近這位可與米開朗基羅匹敵,卻在37歲猝然離世的藝術家。
  • 「畫壇潘安」拉斐爾
    在這裡,政治學者帶你解讀世界局勢,剖析政壇動蕩;歷史學家為你講述悠長歷史,回溯往日時光;背包客娓娓道來詩與遠方,帶你領略文化碰撞;電影愛好者向你推薦高分影片,滿足你所需的精神食糧……跟隨作者的筆觸,我們觀察世界、奇遇人生。 關注看世界,用思想丈量世界,找回一顆自由而有趣的靈魂。做一個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碼頭。
  • 致拉斐爾逝世500周年: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作為一個年紀輕輕就已經被稱為大師的人誕生和離世都在同一天只活了37歲的短命天才拉斐爾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呢?小趣的人生拉斐爾的人生拉斐爾另一個風聲水起的原因在於他相對溫婉的個性,加上面目清秀,比起那個「你再催稿就把你畫成猶大」的達文西,和把教皇氣得朝他扔拐棍,「你再不下來我就找人把梯子抽了把你翻下來」 的米開朗基羅
  • 世界藝術大師拉斐爾: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37歲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他只活了37歲。但他在短暫的一生中得到了多位教皇的賞識,留下了300多幅傳世作品。 布裡奇沃特聖母 拉斐爾確實不只是「小鮮肉」,還相當有才華。 如果用一個比喻來形容拉斐爾的能力,用「榨汁機」再合適不過了。
  • 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院》
    拉斐爾很可惜在37歲就去世了,不像米克朗基羅享年88歲。拉斐爾雖然深受達•芬奇的影響,但他短暫生命裡創作了遠比後者更豐富的畫作,拉斐爾與米克朗基羅一樣也涉及建築。拉斐爾和米克朗基羅都沒有結過婚,前者英俊並有明確的數位女友的記載,米克朗基羅漫長人生裡的性取向則一直是個謎,他對男性人體則是存在著明顯的崇拜,《大衛》雕塑不說連西斯汀壁畫裡那些吹號的天使們,也被他創作成肌肉發達的性別模糊的形象。左下方是哲學家和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拉斐爾把他放在屬於精神層面的左側主要是著重表現他的探索和諧與美的哲學,其實畢達哥拉斯的數學成就也同樣輝煌。
  • 拉斐爾藝術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36幅代表作數位化創新呈現
    2020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又逢文藝復興巨匠拉斐爾逝世500周年,作為官方紀念的文化活動之一,「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展覽12月12日在中華世紀壇開幕。「拉斐爾的藝術:不可能的相遇」以國際領先的收藏級數字採集和製作還原技術,數位化創新呈現了拉斐爾大師的36幅代表作品,其中每一幅都具有個案研究的價值。展覽充分體現了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對文化遺產進行創造性轉化、使用和活化傳播,使得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無法移動的珍品能夠以全新的形式匯聚一堂。這對作品和觀眾而言,都是一場「不可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