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知名設計師相聚陶都,展開薩米特嶺南陶藝文化之旅

2020-12-15 廣州日報

12月2日,薩米特瓷磚2020年嶺南陶藝文化之旅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藝術館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70多名設計師齊聚千年陶都佛山,現場體驗陶瓷藝術的魅力,交流設計心得。現場還舉行了全球新銳設計師頒獎盛典。

設計師們首先參觀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藝術館的陶藝精品,聽取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現場講解陶藝文化,泥與火的藝術,隨作品塑形,陶瓷便綻放古韻之美。傳統文化,如雕塑屹立在前。感受嶺南文化敢開先河的精髓,向每一位聽者傳遞著未來設計的雛形。

據悉,薩米特瓷磚是陶瓷行業龍頭企業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旗下的核心品牌,肩負著該集團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使命。薩米特瓷磚已連續4年代表中國陶瓷企業參加義大利博羅尼亞展,向世界展現中國瓷磚品牌的實力和風採。

「我們的定位是生活設計美學品牌,主張設計源於生活、超越生活,又服務生活。因此我們的產品、專賣店都是緊緊圍繞用戶,以用戶需求為核心,結合風尚潮流以及最新科技,為用戶提供國際化、年青、時尚、富有設計感的家居解決方案。」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第二營銷中心市場總監招智斌表示,這幾年,薩米特瓷磚多次舉辦「思享芸設計師論壇、「行走的設計"遊學會,加強與設計師的交流與合作,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對美好家居生活的期待與夢想。

「凡是有利於人體健康的事情,我們都會去推動。」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副總經理、新明珠設計院院長李瑩表示,薩米特瓷磚已連續3年參加廣州設計周,去年的「心跳"主題展成為該展會的一大創意亮點。今年,薩米特以瓷磚無窮實驗室為概念,展示瓷磚材料的最新科技,暢想未來無限的可能性。李瑩表示,新生代人群更重視健康。為此,薩米特瓷磚推出了一系列健康新材料,如除甲醛的生態磚、石墨烯發熱瓷磚等,還推出了衛生標準達到食品級、可以用在餐桌臺面和廚房臺面等涉及食品健康區域的健康巖板產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還現場為設計師們介紹我國悠久的制陶歷史、豐富精湛的陶瓷藝術、石灣陶藝的收藏歷史和當代的創新探索。

廣州市思哲設計院創始人、總設計師羅思敏現場分享經驗,勉勵設計師要用研究的態度對待一切。賦設計以巧思,喚醒建築靈感,描繪傲世美學,讓設計勢不可擋。「沒有一個方案是不被修改的,這是設計的悲哀也是設計的樂趣。「羅思敏表示。

全球新銳設計師獎是薩米特遊學會上的重要獎項,現場還舉行了全球新銳設計師頒獎盛典,為設計師頒發年度精英設計師獎、年度創新設計人物獎、年度設計領袖人物等獎項。當天下午,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還走進佛山南風古灶、祖廟和嶺南天地,探秘嶺南陶藝文化。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李春先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李春先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霍澤凱

相關焦點

  • 「創享+行走的設計」薩米特2020年嶺南陶藝文化之旅開啟!
    (文/咿呀)12月2日,「創享+行走的設計」 薩米特2020年嶺南陶藝文化之旅,在黃志偉藝術館舉辦。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志偉,思哲設計創始人羅思敏,新明珠設計研究院院長李瑩,新明珠集團第二營銷中心市場總監招智斌等嘉賓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設計師皆到會。
  • 「關於建立嶺南陶塑融入當代陶瓷可持續發展模式」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2020年12月8日下午,來自多個界別專家、學者圍繞「建立嶺南陶塑融入當代陶瓷可持續發展模式」展開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研討會,積極探索陶瓷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之路,與會專家紛紛發表了真知灼見,為當代陶藝的發展趨勢和路徑規劃了一幅美好的藍圖。
  • 2019年不可錯過的17個瓷磚品牌的設計師活動|年終盤點
    從此每次總部接待到訪的設計師團隊亦如此,作為世界陶文化聖地的南風古灶,保留著很多微雕、制陶等傳統工藝精華,還集合了武術、粵劇、剪紙等民間藝術精粹,有著相當濃鬱的中國文化特色。用行走的心領略嶺南文化的底蘊,活動不僅是設計師與強輝廠家彼此間的交流,更是探索設計思路、領略不同城市文化建築的交流。這種交流既能啟發設計師的思維,拓寬設計師的視野,更能促進強輝設計師渠道發展與建設,為終端銷售業績賦能。
  • 買磚須知 | 金意陶瓷磚好不好和薩米特哪個好?
    在買瓷磚來裝修房屋的時候陶導購員經常都會聽到消費者問:這個瓷磚和那個瓷磚相比哪個比較好的問題了,那我們今天的主題就來看看,大部分在購買瓷磚的時候都會問到的金意陶瓷磚好不好和薩米特哪個好的問題,那我們今天的主題就來了解一下這個看看吧!
  • 「美陶杯」第一屆中國好陶藝設計大賽在佛山啟動
    石灣陶藝歷史悠久,早在五千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貝丘遺址中已揭開其燒陶的歷史序篇。近年來,石灣陶藝產業鏈的形成、陶文化的傳播、文化旅遊的融合發展給這項千年的非遺文化技藝帶來了更為廣闊的潛力與前景。10月15日上午,「美陶杯」第一屆中國好陶藝設計大賽啟動儀式暨「金牛賀歲」牛年陶藝生肖作品展揭幕在「中國陶都」石灣舉行。
  • 鷹牌2086、諾貝爾、東鵬、歐汶萊、薩米特、宏宇……拿了國際大獎!
    今年魏華在現場特別分享了眾多世界陶藝大師的作品案例,包括:美國藝術家從立體產品轉向做平面產品,韓國藝術家把平面瓷磚轉化成一個立體建築,有些藝術家是從非洲大自然獲取靈感,法國考夫曼則把中國的唐三彩和御窯京磚元素應用於瓷磚創作之中。魏華認為開發產品,除了從傳統文化與民族多元文化中去挖掘外,還可以從時間與自然中尋求靈感。
  • 「美陶杯」第一屆中國好陶藝設計大賽啟動,鼓勵多元化設計跨界融合
    10月15日,「美陶杯」第一屆中國好陶藝設計大賽在「中國陶都」石灣正式啟動。賽事組委會將在2020年10月15日~2021年4月25日期間接受設計參賽申報,並在2021年4月底組織專家進行初評,入圍作品實物將在2021年6月進行終評,組委會屆時將2021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期間對獲獎作品進行頒獎和集中展覽展示。
  • 一樣的嶺南匠心,不同的精彩演繹
    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嶺南文化源遠流長,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更是種類繁多,包括戲曲、民間舞蹈、傳統手工藝等。其中以石灣陶塑、佛山彩燈等為代表的藝術品通過一代代手藝人的傳承與創新延續至今,不僅將嶺南工藝品的精美展現的淋漓盡致,更從它們身上體現出了嶺南匠人的智慧,嶺南匠心的堅持。
  • 在佛山探尋嶺南文化,驚喜不斷
    方案提出,佛山將籌劃建設集武術博覽、競賽表演、學術研究交流、高端人才培訓、功夫產品研發、功夫文化旅遊等功能於一體的功夫中心,並將之逐步打造成國家級甚至國際級武術文化產業園區;全市將新建或改建10個功夫主題廣場;籌建佛山功夫博物館和嶺南武術文化研究中心。  陶藝文化,古鎮邁上「文化+設計+產業」發展之路  「妙手匠心巧出神,泥沙水火見奇珍。
  • 【嶺南文化】學院「嶺南特色工藝非遺傳承經典」叢書正式出版發行
    非物質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和發展對社會發展和民族復興意義重大。國務院辦公廳2005年頒布的《關於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所蘊含的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是維護我國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權的基本依據」。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
  • 鄧兆萍「知否·嶺南」非遺文化服飾秀驚豔廣州城
    廣州作為中國「南大門」,是海上絲綢之路歷史上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通關口岸,獨特的地理地緣令她擁有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成就了一方水土的人們「敢為天下先」的進取精神,在中國歷史上譜寫了許多勵新圖治的華章。在歷史悠久的嶺南大地上,保留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 重慶榮昌:五一來臨,到「中國陶都」去體驗一下陶藝製作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 記者 溫冬梅「金竹山,瓦子灘,十裡河床陶片片,窯公吆喝悍聲遠,窯火燒亮半邊天……」這是流傳在重慶市榮昌區安富街道的一首民謠,那時候制陶繁忙,陶業興旺,而榮昌也一度與廣東佛山、江蘇宜興,並稱為中國「三大陶都」,安陶也位列中國四大名陶之一
  • 遊嶺南印象園,19.9元帶你穿越時光,重返70年代,感受嶺南文化
    這裡集嶺南春色於一身不僅有原生的嶺南建築、文化景觀還匯聚大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了傳統工藝
  • 62件(套)石灣陶藝珍品登陸2020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覽會
    11月7日~10日,2020中國(北京)國際精品陶瓷展覽會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來自全國各陶瓷產區800多家企業和個人齊聚北京參展。由佛山市、禪城區兩級版權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中國雕塑·石灣陶」珍品展登陸展覽會,以版權提升藝術價值為主題,徵集60位省級以上大師創作的62件(套)陶藝珍品,對外展示五千多年石灣陶的無限魅力。
  • 「韓陶映客廳 文化味更濃」 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開展
    青島新聞網12月23日訊(記者 任俊峰 通訊員 苟小妹)值此2021年和2022年「中韓文化交流年」啟動之際,為推進中韓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深度合作與交流,12月23日,由韓國忠清北道清州藝術總聯合會舉辦的「首屆韓國傳統陶藝文化展」在中韓交流合作「國際客廳」開幕。
  • 號稱「嶺南小蘇州」!佛山這個嶺南版的世外桃源,人少又免費...
    禪城丨南風古灶「石灣瓦,甲天下,旁及海外之國」,講的就是石灣鎮——「南國陶都」,有著非常久遠的制陶歷史~這裡還被稱為陶藝「鼓浪嶼」,你不僅能在此欣賞到五百多年的民窯——龍窯,還能在明清建築群中,尋找到不少陶藝大師級手藝人的特色小鋪哦。
  • 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國防學習體驗之旅在惠開營
    惠州日報訊 (記者侯縣軍 通訊員歐陽志軍)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牽頭組織的第七屆臺灣青年嶺南行活動於12月3日至9日在廣東21個地級以上市舉行,根據省臺辦部署安排,在我市舉行國防學習體驗之旅活動。